我們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他看到自己祖國的首都被人佔領,內心十分的悲憤,最終選擇跳汨羅江而死。後人為了紀念屈原,所以選擇在端午節這天吃粽子,並且向江裡投粽子餵魚蝦,是為了不讓魚蝦碰屈原的身體。
古有諺語:「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也就是說,每年的十一月,到了冬至節氣這一天,每家每戶都要吃水餃,據說這一習俗是為了紀念張仲景,在冬至節氣這一天舍藥而留下的。
張仲景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他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對於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所在的年代是東漢末年,當時社會動蕩不斷,各路軍閥為了搶奪地盤而燒殺搶掠,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到處都是瘟疫流行,張仲景看到這樣的情景,便下定決心潛心研究醫學,終於找到治療瘟疫的方法,解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據說在冬至節這一天,有的窮苦百姓手和耳朵都凍爛了,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的藥材放在一起,在鍋裡慢慢熬煮,然後把羊肉,藥材撈出來剁碎,然後用面包起來,煮熟之後分給這些窮苦百姓吃,老百姓吃完之後,凍瘡就好了。後人為了紀念張仲景的仁德,每年都會在冬至節氣這一天吃餃子。
餃子的種類有很多,有牛肉餡的,豬肉餡,羊肉餡等,有的會在包餃子的時候,裡面放一枚硬幣。如果在吃餃子的時候,吃到這枚硬幣,就預示著好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現在餃子經過後人不斷創新,也是五顏六色。這些五顏六色的餃子是怎麼做的呢?把一些新鮮蔬菜打成汁,然後在和面的時候加入這些蔬菜汁,這樣做出來的餃子皮就是五顏六色。
餃子是我們的傳統食物,如今不光在冬至節氣這一天要吃餃子,即便是在平時大家也會吃一碗水餃換一換口味,尤其是到了逢年過節的時候,一家老老小小團聚在一起,一人來一碗水餃,象徵著一家人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粗淺的理解,文中可能有疏漏之處,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為盼,請留下您的精彩點評。
作者相關文章推薦:
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直是我們的魂
修好這顆心,才有大福報
自我提升的六個好習慣,你做到了幾個?
不知什麼時候,你開始覺得讀書重要
覺得不錯,關注一下,點個讚鼓勵一下吧,轉發分享給更多的人。文字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深深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