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適當的「獨處」時間】陪伴孩子,並不是粘著孩子。即使是嬰兒,也需要一些獨處時間。只有在獨處時,孩子才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這種存在感讓他暫時擺脫依賴,重新建立心智的平衡。尤其是敏感型孩子,更需要獨處來處理自己的情緒。安全感並非依靠親子共處時間的長短來決定的。親子依附關係的維繫是依靠父母能夠針對孩子的需要及時提供適當的回應,而不是替他做一切事情。孩子知道什麼時候提出哪些需求可以獲得滿意的回應,就會信任父母。當父母不在場的時候,孩子會自己調整活動與需求的計劃,暫時做自己能做想做的事,這讓他在體驗中發現自己的能力,於是增強了自信。
Q:家有男寶3歲5個月,準備9月份送幼兒園,有了寶寶以後辭職全職在家帶寶寶,因為孩子從小我一個人帶,中午睡覺我也陪著,害怕孩子到學校適應不了,害怕老師訓孩子。我有教師資格證,準備和孩子一起去幼兒園,不知道這樣對孩子成長好不好,我現在比較迷茫,請問老師我應該怎麼做?
你愛孩子沒錯,但不能這麼粘著他。老是擔心孩子這個那個,沒給孩子成長的空間,這樣孩子入園後肯定無法適應,你也肯定無法適應。記住一句話:孩子在長大。長大,就需要有獨立的空間,需要有各種能力,你需要做的,就是適當地放手。
作者介紹
陳禾,親子教育專家,著有《教養智能:0-6歲孩子的教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