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的人生,需要斷舍離

2020-12-06 整理師小晴

度,是指事物所達到的境界,哲學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能否利用好一件事物,要看你能否把握好這個度。像我們平時吃飯,吃飽即可,吃多了就會難受甚至影響到健康;吃藥更是如此,不可超過規定服用的劑量,否則更會加重病症。凡事都有度,過猶不及。

如果我們生活的環境存在了過多的物品,那麼一樣也是不適宜我們居住的。強迫性囤積症患者就是這麼一類,非常過度依賴物品的人群。他們擁有過度多且無用的物品,這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起初小小的囤積可能並不會有什麼影響,這也是在不同一個維度上的表現。初級強迫性囤積,可能只是對家庭環境造型一些凌亂的感覺。到了中級,那麼可能是到處各地都散落了各種物品,走廊上堆積的物品會影響到你的正常行走,床上的大量衣服會影響到你的正常睡眠。而到了重度囤積的話,可能會造成身體或者心裡的威脅。你的家人可能無法忍受,而離開。嚴重過度的物品可能會使得房子不堪重負,會有坍塌的危險。

在這個物資超飽和的時代,缺少的從來不是物品,而是你真正的需求。有些人購買的物品太多,在需要使用的時候找不到,從而又重複購買,形成了惡性循環。有些人購買物品只是在享受買東西時瞬間的滿足。在不一樣的環境下,必定會有不一樣的產物。斷舍離就是這個新時代的產物,是我真正需求的東西。

斷舍離絕對不是單純地扔掉物品。斷是為了避免過度攝取。舍是為了避免過度堆積。離是為了和自己以外的物品構築愉悅的關係。斷舍離以物品為對象,反覆詢問自己,對這件物品的感覺。針對不同物品,進行思考,而從得到感悟,使生活變得簡單美好。放手不需要的物品,選擇適合自己的物品。保持簡單而愉悅的狀態,人生每一天都會變得無比美好。隨著時間和年齡的增長,身邊的物品會越來越多,而實際上我們真正需要的物品是呈越來越少的趨勢。如果身邊的物品不斷增加,那麼扔掉物品的行動力也會日漸降低。

為什麼總是仍不掉物品呢?因為它體現出了你的內心。害怕扔掉以後又需要時的擔心和恐懼。他人的饋贈,是怕辜負了一份心意而感到顧慮。各種凌亂的物品,內心的種種,是不必要的擔憂。扔掉物品,拋開擔憂,人生就會廓然開朗。

讓我們在斷舍離的路上,尋找輕鬆和舒適的生活方式。

我是小晴,力尋平衡之度,分享整理之美。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喜歡整理,熱愛生活,記得關注我喲!

相關焦點

  • 《斷舍離》|讀懂斷舍離,人生從此豁然開朗
    《斷舍離》這本書想必很多人一定聽說過,2013年7月被引進內地,一經推出便迅速攻佔各大暢銷書排行榜,至今熱度依舊不減。從表面上看,「斷舍離」是一種收納整理的指南手冊,但實際上,它更是一種做減法的人生哲學。
  • 談談人生的「斷舍離」
    「斷舍離」最初源自瑜伽的哲學觀念——斷行、舍行、離行。表面要求我們捨棄一切無用之物,但實際是要告訴我們人生整理不在於貼標籤式的整理本身,而是靜下心來審視自己,弄清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和不需要的,而不是成為物品的附庸。從精神層面理解,是要求我們放掉執著心、得失心和分別心。保持一顆平常心,坦坦蕩蕩,輕輕鬆鬆地生活。
  • 李健拒絕用微信:人生需要斷舍離,遠離不必要的人和事
    可見,人生也需要斷舍離,不要讓過多地擾亂了你的本心。後來,李健因為《我是歌手》又火了,可是他並沒有因為一時的成就而忘乎所以,他反而變得更愛惜自己的羽毛,對於許多採訪和綜藝的邀請,都被他直接拒絕了。對人生斷舍離,化繁為簡,才能看清自己的內心,從而找到自己的人生路,堅持斷舍離,也是一個讓自己的內心得到豐富的方法之一。何謂斷舍離?
  • 讀《斷舍離》有感,斷舍離是一種人生態度
    斷舍離是一種人生態度,是讓生活流動起來,是讓自己放下包袱輕鬆前行,是簡單的日子清爽的空間,是停止舊觀念追隨新思維。有時候斷舍離會覺得無所謂,有時候斷舍離會覺得心痛不已。無論如何,新的徵程已然開啟,有舍方有得!斷舍離,即出之美學。久聞大名斷舍離,這次卻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讀完原作。
  • 人生下半場,學會斷舍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自由:時間自由、金錢自由、精神自由.....殊不知人生下半場,是刪繁就簡的過程,斷舍離,會讓你的生活變得很輕鬆,精神更自由。
  • 斷舍離人生清單:8個生活方向,16個極簡人生智慧,值得珍藏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不斷收穫的過程,我們常說:捨得捨得,沒有舍就沒有得。斷舍離近年來已成為一種潮流,它並不單單是指扔東西,更關鍵的是做人生的斷舍離。雜物管理諮詢師,斷舍離概念的創始人山下英子在書中說:斷舍離就是通過反覆選擇,逐漸喜歡上自己,然後創造出更加優秀的自己,可以把這個看成重獲新生。
  • 40歲的女人,需要一次斷舍離,讓你重回18歲,重拾美麗人生
    尤其是已經40歲的女人,當你讀完《斷舍離》一書後,秉持著斷舍離的理念生活,也許你就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主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別人、被外物幹擾自己的人生。到那時,相信你心態好得能讓整個人都重回18歲。當生命裡的東西越來越多,你的生活空間也會被漸漸擠壓,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你的心情也隨著環境的擠壓而變得壓抑煩躁。
  • 斷舍離: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擁有最舒爽的人生
    「斷舍離」的要義斷舍離發起人山下英子老師說:我們現在處於一個物質過剩的時代,不僅如此,還總是被外界牽著鼻子走,無形中為自己「加」了形形色色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東西成了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負擔,致使我們在冗長瑣碎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所以,我們的生活和心理都需要斷舍離。
  • 山下英子談斷舍離: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和決斷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斷舍離》一書中提出的靈魂反問:「如果明天就是生命的終點,如何更好地活在當下?」什麼是斷舍離?山下英子說:「斷舍離」其實是一種行動哲學,是在這個物質過剩的年代裡自我解脫的深刻智慧。……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和決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如果能用斷舍離的觀點去審視周圍的事物,做好人與物之間的關係選擇決斷,我們就能在重大問題上做出更好的抉擇,從而獲得更加美好的人生。」根據需求做出選擇斷舍離,其實是一種人生態度。
  • 山下英子談斷舍離: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和決斷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斷舍離》一書中提出的靈魂反問:「如果明天就是生命的終點,如何更好地活在當下?」山下英子說:「斷舍離」其實是一種行動哲學,是在這個物質過剩的年代裡自我解脫的深刻智慧。……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和決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如果能用斷舍離的觀點去審視周圍的事物,做好人與物之間的關係選擇決斷,我們就能在重大問題上做出更好的抉擇,從而獲得更加美好的人生。」
  • 《斷舍離》:改變你的思考方式,重拾輕盈人生
    但是前陣子,我把不需要的舊物都扔掉了。因為疫情只能宅在家裡,所以打算把以前沒時間看的書整理出來,在假期裡看書。就這樣我邂逅了《斷舍離》。跟著山下英子老師,我把家裡的雜物間徹底地整理了一遍,原本堆滿各種雜物的房間瞬間空出來一大半,可以做客房使用了。
  • 讀書|思考|學會斷舍離,讓人生更輕鬆
    學會斷舍離,讓人生更輕鬆文/竺冰落斷舍離,我們應該都聽說過。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斷舍離呢?斷,指斬斷物慾;舍,指捨棄廢物;離,指脫離執念。很多人都認為斷舍離不過就是清理廢棄物,其實不然,斷舍離真正指的是一種所謂「物質減法,精神加法」的狀態。
  • 山下英子:斷舍離是人生的新陳代謝
    接下來的幾年,父親與公公相繼去世,母親與婆婆患癌,需要她的長期照護。同時,丈夫的身體也出現問題,她必須幫助丈夫經營公司。這樣的生活,山下英子過了10年,也一直在檢視自己的人生,為什麼會這樣?2001年,她獨自一人到山裡的寺廟修行,當僧人只發給她一套僧服時,她才發現,原來自己需要的東西如此之少。
  • 斷舍離不是簡單的扔東西,而是一種「捨得」的人生哲學
    ——《斷舍離》書評乍一看書名,斷舍離三個字讓我以為它就是一種整理收納之術,但讀完全書,發現作者想表達的思想其實更深入。作者把斷舍離比作減法,即人們通過減少過量的物品、情緒、理念,以排除阻塞物,恢復流動性。而那些囤積的、未利用的人·事·物就等同於沒有被實踐的知識。只有「放手」,才能真正地走近「知識」。最後,引出斷舍離所代表的人生哲學:「有舍,便有得」。一路看下來,讓我覺得斷舍離能流行起來,必然性大於偶然性,因為作者給這三個字賦予了更高的意義。
  • 《斷舍離》第十四章:斷舍離,讓人生處處自在怡然
    能認真讀到這裡的朋友,我敢說都已經開始對自己生活的區域進行了斷舍離。你或許已經發現自由.自在的人生的樂趣了!今天我們把斷舍離的思維運用到家務整理以外的地方,收穫人生自由自在之路。在不斷的家務斷舍離中,我們所居住的空間和「心靈」空間在慢慢的不斷擴大,自然而然「自在」一詞躍然眼前。它指的是一種無拘無束的、悠然的、各方面和諧的狀態。那麼在我們身邊有哪些「自在」可以運用斷舍離的思維來思考呢?
  • 生活需要「斷舍離」
    《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首次出版於2009年。該書主要講述了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 斷舍離也就是對人生不斷做減法的過程!
    這些筏子也許是物質也許是榮譽也許是某段早已消逝的情感,它都源自於你的執著,那些你自以為是的使命,也就是《了凡心療愈》裡提到的限制性信念,人生在世,沉湎貪嗔痴,不懂斷舍離,唯有追尋內心的意識之光,拋棄一直都以為是使命的東西,才能找到自我,剩下的是真正的快樂,斷舍離也就是不斷做減法的過程,斷,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就是捨棄多餘的東西;離,就是脫離對欲望的執念。
  • 生活從來都不會順心順意,你的人生需要斷舍離
    對於成人來說生活從來都不是順心順意的,我們的一生要面臨很多需要抉擇的時刻,我們有時會站在抉擇的十字路口,躊躇迷茫無法做出決定。這時的我們一定是把前後左右的利弊都權衡過,但就是因為太多的選擇反而讓我們無從選擇。
  • 斷舍離:整理內心的混沌,開啟高級感的人生
    斷舍離被譽為「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出自日本山下英子老師所著圖書《斷舍離》。意思是:斷絕不必要的欲望,捨棄多餘的負累,脫離對外的執念。主張通過整理物品,來整理內心的混沌,從而過上舒適、幸福的生活,自提出起就風靡全球。
  • 人生,要學會斷舍離
    長大後,經歷了許多的事,才深知生活中太多的苦,需要你獨自一個人去品嘗。有人說,「人這一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五陰盛。」越長大越發現,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值得人,不值得的事,都在攪亂你的思緒,導致你的心態變得悲觀而又消極。其實,這些都是外界環境對你產生的影響,你無法改變它的本質,但是你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