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是指事物所達到的境界,哲學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能否利用好一件事物,要看你能否把握好這個度。像我們平時吃飯,吃飽即可,吃多了就會難受甚至影響到健康;吃藥更是如此,不可超過規定服用的劑量,否則更會加重病症。凡事都有度,過猶不及。
如果我們生活的環境存在了過多的物品,那麼一樣也是不適宜我們居住的。強迫性囤積症患者就是這麼一類,非常過度依賴物品的人群。他們擁有過度多且無用的物品,這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起初小小的囤積可能並不會有什麼影響,這也是在不同一個維度上的表現。初級強迫性囤積,可能只是對家庭環境造型一些凌亂的感覺。到了中級,那麼可能是到處各地都散落了各種物品,走廊上堆積的物品會影響到你的正常行走,床上的大量衣服會影響到你的正常睡眠。而到了重度囤積的話,可能會造成身體或者心裡的威脅。你的家人可能無法忍受,而離開。嚴重過度的物品可能會使得房子不堪重負,會有坍塌的危險。
在這個物資超飽和的時代,缺少的從來不是物品,而是你真正的需求。有些人購買的物品太多,在需要使用的時候找不到,從而又重複購買,形成了惡性循環。有些人購買物品只是在享受買東西時瞬間的滿足。在不一樣的環境下,必定會有不一樣的產物。斷舍離就是這個新時代的產物,是我真正需求的東西。
斷舍離絕對不是單純地扔掉物品。斷是為了避免過度攝取。舍是為了避免過度堆積。離是為了和自己以外的物品構築愉悅的關係。斷舍離以物品為對象,反覆詢問自己,對這件物品的感覺。針對不同物品,進行思考,而從得到感悟,使生活變得簡單美好。放手不需要的物品,選擇適合自己的物品。保持簡單而愉悅的狀態,人生每一天都會變得無比美好。隨著時間和年齡的增長,身邊的物品會越來越多,而實際上我們真正需要的物品是呈越來越少的趨勢。如果身邊的物品不斷增加,那麼扔掉物品的行動力也會日漸降低。
為什麼總是仍不掉物品呢?因為它體現出了你的內心。害怕扔掉以後又需要時的擔心和恐懼。他人的饋贈,是怕辜負了一份心意而感到顧慮。各種凌亂的物品,內心的種種,是不必要的擔憂。扔掉物品,拋開擔憂,人生就會廓然開朗。
讓我們在斷舍離的路上,尋找輕鬆和舒適的生活方式。
我是小晴,力尋平衡之度,分享整理之美。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喜歡整理,熱愛生活,記得關注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