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體操遍地毀了太極拳》,文中說的一些事情,頗有些道理,看了很是感慨。比如說現在的太極拳比賽套路多是挺胸、撅臀、蹲低著練。這樣的練法是什麼呢?是長拳慢練,我們國內的一個很出名的太極流派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這種長拳慢練的源頭出在哪呢?出在那些專家教授。這些掌管著各大體育院校、各專業隊的專家教授、七八九段們, 他們不是真正的武術家,他們只是在當年國家挖掘傳統武術的過程中,才開始認識這些珍貴的傳統文化。姑且不說當年的老武術家們會不會放開胸懷,把真東西全部教給他們。僅以他們的年紀而言,想在短時間內學到真功夫就不可能(這些專家當年學習武術時年紀都不小了)。
這些專家教授在得到一些武術知識之後,沒認真練功,就以自我的感覺開始創編改造,於是中國的武術套路出臺了,然後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現在負責比賽評分的全是他們的人。《體操遍地毀了太極拳》說太極拳失真是由於這些專家們習練長拳的緣故,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長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發展起來的一個拳種。國標武術長拳吸取了查、花、炮、紅諸拳種之短(這裡沒寫錯,是「短」字,不是「長」字),把武術的手、眼、身、法、步等動作規格化,標準化,按照他們的想法編成各種拳械套路。它的特點是出手長,跳得高,蹦得遠,最重要的是動作要漂亮,外形要好看。形成了獨有的仰臉、挺胸、提肚、撅臀等不符合武術養生與技擊的特點。
我們認真看現在的體育運動員,個個踢腿過頭,動作起來飛舞無邊,腳不沾地。卻不知正宗的武功是講究踢腿不過腰,步法要輕靈踏實。更別談那些屁股平沙落地式的動作,更是搞笑。真打鬥起來,你用屁股去坐別人麼?這是電影裡的雜耍動作啊!以健身而論,那麼高的地方,你大叉腿的往下摔,能不傷嗎?
在武術表演時,我們看到很多武術運動員都蹲得很低,是真功夫嗎?不是。這是他們腿張開了,撅著屁股,通過變角度來下蹲。這樣練造成的後果就是下得去起不來,表現在太極拳上面就是形成了弓馬步,因為蹲低了,沒法子站馬步,也沒法子弓步,所以創造了一個新的步法。
其實真正的傳統武術,不管是少林拳,還是太極拳,都是要有內煉。先求強大自身,再求之制敵。當然從殺傷力上來說,也有一些功夫不內煉也很厲害的。比如我們在小說,電影中看到的殺手,他們就不練內功。按照書中和電影中看到的那樣,幾十個人放在一起,大家亂鬥,看誰能活得下來。他們這是在養盅呢?能活得下來的人,肯定心眼活,體能好。然後通過種種激發人體潛能,消耗生命力的方法來快速獲得強大搏鬥刺殺能力。在刺殺人的時候,很多是以命換命,這種功夫學了有用嗎?
現在武術表演套路到處盛行,開武館的為了吸引人,也得這麼教。要不你教真功夫,別人不認,也不願意吃苦,一個動作練幾個小時,沒意思。我在那跳來跳去多爽快,卻不知花了那麼多時間和金錢,到頭來學的都是花拳繡腿。只是人生的選擇權在於自己,是真心學習功夫,還是玩耍以自娛自樂,公道自在人間,會出多少努力就有多少收穫。
如喜歡此文,敬請關注,收藏,點讚,評論!
武當太乙鐵松派代14代傳人
武當先天太極拳代19代傳人 凌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