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大都以套路來表現自己,各門各派的武術也多以套路多,套路奇來突顯自己的門派。許多武術愛好者練了多年武術始終在各種各樣的套路中打圈子,以為練武術就是練套路,當有人對套路武術產生疑問,聲稱:「不要迷信套路」時,大多數人的反應是驚愕,有的人還不以為然地反問:「不練套路練什麼?」,可見套路在中國武術中的地位是多麼根深蒂固。
我是沙國政老師的弟子,受教於沙師多年,先後學習過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為了探討無套路武術我還到北京學過大成拳,經過多年的研練、體悟,由博反約,我的武術修習最終以太極拳為歸依,為了能將形意拳、八卦掌的精髓保留下來我選擇了融太極、形意、八卦合一爐的孫氏太極拳,但是,我還在自己的太極拳中融會進了通臂拳、大成拳的精髓,所以已經不是正宗的孫氏太極拳,只能是孫氏太極拳的一個支派。我對太極拳的理解與修練始終是以王宗嶽、武禹襄、李亦畲的理論為指導,所以我認為我的太極拳仍然是真正的太極拳。
有人要追求純而又純的太極拳,我以為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為任何一家的太極拳都是從長拳與少林拳演變而來,都蘊含著某些長拳與少林拳的因素,陳氏太極拳有很濃的少林拳意味,楊氏太極拳的馬步、弓步及虛步就來自長拳與少林拳,太極拳要發展就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封閉系統,要虛心地汲取他家之長來發展自己,當然必須在王宗嶽等人的經典理論的指導下來發展,否則就可能使這種發展背離太極拳的精神。
我修習武功的過程中,也曾受師伯王之和先生的點撥,王之和先生常常說:「功夫在套路外」,這句話對我的影響極大,經過我多年的練功體會,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我是一名退休教師,雖然我很愛中國武術,但我不是武術界的人,因為我既不參加任何武術組織,也不參加任何武術的比賽、表演,我只是一名隱於民間的武術之道的探尋者。
學習過形意拳、通臂拳的人都知道,這兩種拳的功夫在於站樁和單式操練,只有在枯燥、單調的站樁和單式操練下過苦功的人才能練出形意拳與通臂拳的功夫,那些熱衷於練套路的人不可能練出真正的功夫,雖然能在表演、比賽中得高分,得到觀眾的青睞。不少練形意拳和通臂拳的人明知功夫出在站樁和單式操練,但他們受套路就是武術的觀念影響,仍然捨本逐末,不在站樁與單式操練的本上下功夫,而將工夫花在練套上,對於練真工夫的人來說是十分不智的事。
其實,中國也存在大成拳、截拳道等完全沒有套路的武術,著重的是站樁或基本體能的鍛鍊、少而精的單式操練和單式的運用訓練,不只是沒有套路而是根本反對套路。這類無套路的中國武術雖然也有不少的愛好者,但絲毫不能動搖套路在中國武術中的核心地位,大部分武術愛好者仍然迷信套路,以為練武術就是練套路。
縱觀國外的武術,我們熟知的泰拳、拳擊、柔道、駘拳道道、合氣道都是沒有套路的武術,著重的是基本體能的鍛鍊、少而精的單式操練與單式對練。由中國傳入日本的少林寺拳法與空手道,少林寺拳法本來也是中國的套路拳法,但日本的少林寺拳法在其後來的發展中逐漸捨棄了原來的套路,他們從套路中提取出基本技法,形成了一系列型法(型法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單式)和二人一組的型法對練,只有空手道道仍然有套路,但只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套路,並不是越來越複雜,越來越花巧的套路。
國外的武術除空手道外都沒有套路,重視技擊實用的中國武術——形意拳、通臂拳、心意拳、大成拳,截拳道也都沒有套路或不重視套路。這些事實難道還不足以告訴我們,武術的核心並不是套路而是體能、少而精的技法及反應的鍛鍊,將功夫放在套路上,對於真正的武功來說是一種低效率的練功方法。絕大部分中國武術,我們見到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套路,只就太極拳來講就有陳氏老架、新架、一路二路、陳氏洪架、趙堡各種拳架、楊氏各種拳架、吳氏各種拳架、武氏拳架、孫氏拳架、李氏拳架以及新編的24式、42式、48式、陳氏,楊氏,吳氏,武氏,孫氏的競賽套路等等,各種各樣的太極拳套路讓人眼花繚亂,大部分太極拳愛好者必然會掉進套路的迷魂陣中,將全部精力花在練各種套路上,不少人練了幾十年的套路成了套路的俘虜,但是練了幾十年也沒有練出什麼功夫。
為什麼中國武術會鍾情於套路,幾乎都以套路的形式出現?我想可能有下面這些原因:
第一,由於熱兵器的出現,作為冷兵器時代的的武術的搏擊功能逐漸淡化,而武術的表演功能逐漸成為武術的重要方面,從而出現了編創各種美觀套路的需要。
第二,套路是武術招式的組合,既便於教徒弟又不致於讓徒弟較快領會本門武術的精髓,因為武術的精髓雖然蘊藏在套路中,只有師傅認可的徒弟才會給予點撥,幫助徒弟領會本門武術的精髓,否則徒弟是很難領會到的,只有悟性高的徒弟才能在套路的習練中逐漸悟到什麼是本門武術的精髓。
第三,也許還有一個深層的文化原因。西方文化對事物的態度是分析、解剖,將一個事物進行解剖,找出其最基本的部分,表現在武術上就是將本門武術分解為最基本的技法,並以此最基本的技法為核心進行學習和訓練,而中國傳統文化對事物的態度是綜合,是整體地把握,套路就是整體把握武術的表現。
套路在中國武術中確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我並不完全反對套路,我只是反對迷信套路。適當地練練套路,可以將所學的武術技法串連起來練習,套路還具有健身和表演的功能,對於修練太極拳的人還可以通過套路練習動中之靜以及可以修練太極拳的綿綿不絕的氣勢。我主張可以適當地練練套路,但不要迷信套路,不要以為功夫是從套路中苦練出來的,不要相信拳打千遍自然熟,拳打萬遍神理現的說教,更不要以為存在什麼天下第一的套路,找到了這個套路,練好了這個套路就得到真工夫了,就萬事大吉了。
從中外的強調技擊實用的武術來看,它們的共同特點都是不重視套路,強調的是基本體能與基本技法的訓練,也就是說,對於重視技擊實用的武術來說,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功夫不在套路中而在套路外。
對於愛好太極拳,修練太極拳的人來說,我以為套路可以練,可以選一種同你的稟性相近的太極拳來練,但主要的的工夫要花在套路外,要在站樁、單式操練、如何化開對方的勁、如何發勁方面下大功夫,還要經常找拳友練習推手,並將推手中的體悟到的東西用來不斷地改進站樁、單式操練、化勁發勁及套路練習,這是一個反覆默識揣摩的過程,在整個修練太極拳的過程中還必須要反覆閱讀體會王宗嶽、武禹襄、李亦畲等人所創立的太極拳經典理論,用他們的理論思想來指導自己的修練,按理論要求反覆改進自己太極拳的站樁、單式操練等各個環節,才可能使自己的太極拳逐漸趨近「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的目標,否則就會背離這個目標,使你的太極拳走向以力勝人,以快勝人方向,當然,要使自己的太極拳完全達到「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的境界是很困難的,但這是太極拳技擊追求的理想境界,真正的太極拳愛好者一定要努力去逐漸趨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