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筆見丹青 著墨成瑤圖
———《成佩瑤工筆紈扇十八羅漢圖》序
繆金元
那是12年前,我在太陽湖畔的一幢別墅裡欣賞主人收藏的當代名家書畫。藏品很精,體現了主人的格調和品味,這位主人就是現在嶄露於上海畫壇的美女畫家成佩瑤。
12年前的佩瑤雖沒有拿過畫筆,但她喜歡書畫懂得欣賞。我當時察覺她對繪畫藝術有一種特殊領悟,便對她說,如果她能拿起畫筆,上海肯定會多一位美女畫家!欣喜的是,12年前的一句話如今果然成真!
佩瑤與我年齡相仿,和我一樣是典型的天秤座。她天性愛美, 她的審美情趣相當至高,雖學畫時間不長,但極具悟性。我這次去她畫室,看到了她最近精心創作的一套工筆「十八羅漢」紈扇作品,著實讓我驚喜無比!
十八羅漢是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十八羅漢的形象和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熟悉度很高,要畫出新意,畫出傳神並非易事。在我國古今畫壇,畫「十八羅漢」的畫家不計其數,貫休、李公麟、丁雲鵬、吳昌碩、弘一等以及佩瑤的老師,當代著名工筆畫家張瑞根,都是畫羅漢的高手!佩瑤從先賢前輩那裡廣泛汲取養料,特別推崇唐末五代的貫休和北宋大家李公麟的工筆精妙之美。
現在看到佩瑤筆下的「十八羅漢」已然造型生動,各有風採。睿智大度的,清矍消瘦的,豐滿肥胖的,都在她凝練而富有表現力的工筆線條之下描繪得活靈活現而神情各具!十八羅漢手中分持柱杖、念珠、如意、麈尾、金剛鈴等,或行或坐,人物形貌有別,姿勢各殊,生動自然。衣紋細勁流暢,並層施墨染,表現立體感。勾勒面目輪廓、鬚眉髮絲,用筆纖細如縷,柔韌有力。將諸如靜坐羅漢的清淨修心、神態自若、安詳瑞慶、進彼極樂和坐鹿羅漢的端坐神鹿、若有所思、泰然自若、清高自賞的神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和佩瑤在上海書畫院活動中,畫得多的是花鳥山水,我問她怎麼會想到畫十八羅漢?她說她本信佛,又幸運碰上了一位好老師,老師平時畫觀音像和十八羅漢時她就會生歡喜心。另一個原因是工筆畫中,線條是骨架,也是靈魂,更是中國畫中筆情墨趣的重要體現。老師告訴她,畫十八羅漢很能鍛鍊線條功夫,其白描線條要求極高,無論是面部神態還是衣衫褶皺,線條的輕重緩急都極具表現力。這是佩瑤畫十八羅漢的起心動念。
佩瑤勇於挑戰,勤奮苦練,她畫十八羅漢的線條掌握得粗細均勻、線條流暢、轉折自如、行筆八方。在線條的彈性、力度、節奏、空間、虛實、質感等方面也富有變化,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短短兩年,佩瑤何以在工筆畫上取得如此成就?這一方面得益於她初執畫筆時就幸運地碰到了一位好老師,跟著老師心追手摩;另一方面,是自己對畫畫的痴愛。佩瑤對繪畫的習作態度進入了一種渾然忘我的境界,她幾乎每天都要有十幾個小時撲在畫畫上,從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可以坐著一動不動地畫畫,其內心的靜謐如參禪修佛之淡定,悠悠然超凡入勝!正是她悟得「心浮則畫躁,心平則畫靜」的道理,使其修成了空靈的心境和精神上的高度自由,讓作品給予靈魂的融入。
今天,《成佩瑤工筆紈扇十八羅漢圖》出版了,奉得佩瑤之邀作序,在此亦順致祝賀!更祝願她的繪畫一如她的名字所示——「佩筆 見丹青,著墨成瑤圖」!
【繆金元,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畫家、作家。上海市文聯專職幹部、上海市七次文代會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考級中心評審委員會評委、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考級教師、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作家協會註冊作家、上海書畫院畫師、上海三幸書院院長、上海大自在藝術家沙龍主席、智永書畫院執行院長。IPTV《書畫頻道》頻道總監兼電視欄目主持人。名錄入載國務院大型文獻《共和國盛典——人民傑出藝術家專輯》、中國文化信息協會《中國傳世藝術名家》、《上海市書畫篆刻家名典》,2016年中國郵政出版發行《時代先鋒——中國書畫名家繆金元作品郵票專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