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后宮修繕完畢 下周重新開放

2020-12-19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12月3日消息:經過了半年時間的審慎修繕和科學施工,在諸多社會賢達的虔誠襄贊和古建專家、藝術大師的精心雕琢下,天津天后宮古建築群修繕工程完美告竣,將於12月3日重新對社會開放。

天津天后宮古建築群是市內唯一一座具有元代溯源性歷史風貌的遺址建築群,是600年間天津城市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是天津市閃亮的旅遊名片。天后宮自1985年開館,古建築群始終處於高密度接待遊客的狀態。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天后文化的廣泛傳播和天津天后宮社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天后宮的遊客人數逐年增長,古建築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此次大規模的修繕本著搶救為主、修舊如舊的原則,對神像、造像進行了近乎完美的復原,並對建築、房屋進行了必要的提升改造。修繕後的天后宮可謂靚麗一新、古色古香、美輪美奐,不僅為急需保護的古建築注入了新的活力,更進一步彰顯了皇家廟宇的風採。

推薦閱讀:

上海園林古建築修繕與養護標準研究啟動

江蘇:太平天國王府古建築群啟動大修 變身壁畫藝術館

英國近6000幢古建築面臨消失

文化不是仿古建築【評論】

(來源:北方網 )

相關焦點

  • 天津天后宮完成修繕重新開放(組圖)(全文)
    新華網2012年12月4日報導    12月3日,遊客從天津天后宮正門進入參觀。當日,天津天后宮古建築群完成修繕重新對社會開放。據介紹,天后宮古建築群位於天津古城東門外,始建於元代。此次大修歷時半年,本著搶救為主、修舊如舊的原則,對神像進行了修繕復原,並對建築進行了必要的改造。新華社發(王曉明 攝)
  • 天津天后宮12月初重新開放 經批准門票定價10元
    經過半年時間的審慎修繕和科學施工,天津天后宮古建築群修繕工作日前告竣,並將於12月3日重新對社會開放。 天津天后宮資料圖 今晚報記者 何欣 攝  據介紹,天津天后宮古建築群是天津市內唯一一處具有元代溯源性歷史風貌的遺址建築群,自1985年開放以來,始終處於高密度接待遊客的狀態。
  • 天津天后宮重新對社會開放 門票定價為每人10元
    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中最高級和特殊保護級不可移動文物——天津天后宮,經過半年修繕,今日重新對社會開放。經相關部門批准,天后宮門票定價為每人10元。圖為修繕一新的天后宮。
  • 天津700歲天后宮免費開放 打造「津味」古文化街
    700歲天后宮12日起免費開放  天津網訊  記者8月11日從天津市南開區召開的「人文南開旅遊推介會」上獲悉,從8月12日起,天津天后宮與天津民俗文化館將正式面向遊客免費開放,並增添同時,正在修繕中的「三宮」目前主體修繕已完成將近80%,將於今年年底完成全部主體修繕及綠化、地面、圍牆、管網等各項工程,預計明年「五一」期間,「三宮」將正式對外開放。
  • 赤灣天后宮修繕擴建完工免費開放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王慧瓊)經過2年多精心修繕擴建後,南山赤灣天后宮近日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 赤灣天后宮(廟)也叫天后博物館,是深圳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坐落在小南山麓,倚山傍海,風光秀麗。創建遠溯宋代,明清兩朝多次修葺,規模日隆,成為當時沿海最重要的一座天后廟宇。
  • 天津天后宮今起免費開放
    本報訊 (記者張連傑)本市南開區文化和旅遊局昨天宣布,從今天起,天津天后宮暨天津民俗博物館全年向海內外遊客免費開放。  媽祖是宋代福建莆田人,名叫林默。據宋代史料記載,林默平素急公好義,尤其熱心扶危濟困,救助海難,受到人們敬重。
  • 天津彩塑王修復天后宮神像 9月中上旬重開
    天津網訊  城市快報記者 王昊 實習生 王喆  為迎接9月舉辦的第六屆中國·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日前天后宮進行大規模文物修繕,其中的神像修復是修繕工作的重要環節。有「彩塑王」之稱的天津市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王有為,被邀請進行神像修復工作。那麼,到底神像如何修復?天后宮的修繕工作進展如何呢?昨日記者前往天后宮探秘。
  • 天津源頭:天后宮
    其實天津的歷史可不止於此,早在大明永樂二年(1404年),就開始以鼓樓為中心設衛建城了。作為拱衛京師的重要軍事重鎮,得名「天津衛」,算起來距今已有616年了。可要論起天津市區內年代最早的古蹟,那得算在古文化街上的天后宮了,就是天津人說的娘娘廟。
  • 天津戲劇博物館下周一起閉館修繕
    天津戲劇博物館下周一起閉館修繕】天津戲劇博物館因整體修繕將於2020年7月27日起暫停對外開放。戲劇博物館設在原天津廣東會館內,1986年1月作為中國第一座以戲劇為主題的專題性博物館對外開放。因年代久遠,廣東會館文物建築亟需修繕。據悉,該館暫定閉館一年,修繕後將以新的面貌重新開放,開館時間另行公告。
  • 我國三大媽祖廟之一天津天后宮免費開放
    新華社天津8月12日專電(記者周潤健)記者12日從天津市南開區政府獲悉,從8月12日起,天津天后宮暨天津民俗博物館全年向海內外遊客免費開放。    天后宮始建於元代,因為皇帝下令建造,所以名為「敕建天后宮」,至今已有700年的歷史,民間素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的說法。
  • 國家重點文保單位天津天后宮大型壁畫《天后聖跡圖》修復完畢
    新華社天津9月27日電(記者周潤健)用時近兩個月,國家重點文保單位天津天后宮大型壁畫《天后聖跡圖》修復工作26日宣告結束,將於今年國慶期間重新對外開放。《天后聖跡圖》是一幅全面反映媽祖生平的大型傳統壁畫。
  • 天津天后宮春祭大典 傳統廟會提前過「年」
    天后宮舉行春祭大典 傳統廟會提前過「年」    天津網訊  每日新報記者 王晶  昨天是小年,天津天后宮春祭大典暨敕建690周年、重新開放30周年慶祝活動在天津天后宮舉行。  為慶賀天后宮重新開放30周年,天津巨龍書畫院攜手天津書畫家以天后題材專門創作了一批書畫作品,並捐獻給天后宮。昨天,天后宮向十餘位書畫家頒發襄贊證書。同時,天津學者羅澍偉、譚汝為在天后宮為廣大集郵愛好者現場籤售「天后宮敕建690周年,重新開放30周年」的郵品。
  • 即墨市金口天后宮今日開放 再現青瓦古韻(圖)
    10日,工作人員正在為金口天后宮開放做著最後的準備。張曉鵬 攝  齊魯晚報5月10日訊(記者 張曉鵬 通訊員 劉海濤) 一磚一瓦全是手工打造,一梁一柱凝聚歷史底蘊。11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是媽祖天后的生日,全省規模最大的一座天后宮——即墨市金口天后宮行宮和寢宮修復完工後正式開放,市民可一睹百年天后宮的風採。當天上午,青島天后宮「紀念媽祖誕辰1055周年文化節」和第十一屆「金口媽祖民俗文化節」將在青島市天后宮和即墨金口天后宮同時開幕。
  • 天津天后宮
    天津天后宮位於南開區古文化街中段,俗稱娘娘宮,敕建於元泰定三年(1326年),明清兩代多次重修,天后宮是中國三大天后宮之一,天后宮也是天津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天后宮內供奉的是傳說中的「海神」-媽祖,相傳其名為林默,福建蒲田人氏,幼時即精通醫理、熟諳水性、又能預知天氣,被奉為海上漁民的保護神。
  • 世界三大天后宮之一天津天后宮擴建
    華夏經緯網8月1日訊:據天津日報報導,世界三大天后宮之一的天津天后宮的歷史比天津城還早,是天津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證,也是天津民俗文化的搖籃。如今,隨著海河兩岸綜合開發改造工程的進展,作為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天后宮也將進行新的擴建和改造。天后宮坐落於天津舊城東門外海河三岔河口西岸,古文化街正中。佔地面積5352平方米,建築面積1734平方米。
  • 南沙天后宮景區將於7月28日重新開放
    南沙天后宮景區將於7月28日重新開放金羊網  作者:張豪 郭雯珺 林沛  2020-07-27 經檢查驗收,包括殿堂、廣場等在內的景區景點及設施將於
  • 海口天后宮修繕一新再迎客一塊石碑披露過往歷史
    海口天后宮修繕一新再迎客一塊石碑披露過往歷史文海南日報記者 計思佳 實習生 符續懷圖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從長堤路徑直向東走,往南穿過一條100多米的巷道,便是位於海口中山路的天后宮。天后宮的門口矗立著兩尊銅像,引得遊人紛紛合影。南面是一位背著孩子,滿臉不舍的母親。
  • 天津天后宮原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
    每年天后誕辰,以天后宮為中心舉行大型民間酬神廟會活動,沿河船戶、周邊信眾亦紛紛到來,各地商賈雲集,造就了天津最著名的商業街——宮南宮北大街(今古文化街)的繁榮。天后宮位於天津古城東門外,始建於元代。早在1954年,天后宮就被天津市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政府又重新修復天后宮,把它作為民俗博物館對外開放。
  • 天津天后宮舉辦秋祭大典
    莆田網訊 10月17日,為弘揚媽祖文化,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1周年,展現天津地方民俗特色,天津天后宮舉行戊戌年秋祭大典。  當天上午9時許,秋祭大典正式開始。現場行祭祀大典系列禮儀,天后宮理事們向媽祖敬獻鮮花、五穀。
  • 28日起南沙天后宮景區重新開放,可線上預約入園
    7月28日起,南沙天后宮景區將重新開放。據悉,根據《廣州市文化旅遊行業有序復工復產工作指引》,南沙天后宮景區積極進行開放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建立健全「五個一」防控措施,經檢查驗收,包括殿堂、廣場等在內的景區景點及設施將於7月28日恢復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