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連傑)本市南開區文化和旅遊局昨天宣布,從今天起,天津天后宮暨天津民俗博物館全年向海內外遊客免費開放。
媽祖是宋代福建莆田人,名叫林默。據宋代史料記載,林默平素急公好義,尤其熱心扶危濟困,救助海難,受到人們敬重。
她28歲時有一次為救海難而捐軀,鄉親們在島嶼上給她修建了一座廟宇奉祀。天長日久,林默逐漸演變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護海女神」。如今,媽祖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結海內外華人民族情感的紐帶。在遍布中國沿海各省市和港、澳、臺地區乃至世界各地的近5000座媽祖廟中,福建莆田湄州媽祖廟、天津天后宮和臺灣北港朝天宮最具代表性,被世人稱為世界三大媽祖廟。
天津天后宮始建於元朝泰定三年(1326年),它的歷史比天津設衛建城還早78年,所以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一說。天后宮位於天津古文化街,坐東朝西,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從東至西由戲樓、幡杆、山門、牌坊、前殿、正殿、尾殿、藏經閣、啟聖祠、鐘鼓樓、張仙閣和四座配殿組成。山門前還引人注目地擺放了一對從福建莆田定製的銅麒麟。2004年,福建湄州媽祖廟特別向裝修一新的天津天后宮捐贈了「河海尊親」匾額。
前不久,古文化街天津民俗文化館併入了天后宮。館內的天津民俗復原陳列,讓遊人身臨其境感受天津獨特的民俗文化傳統。天后宮內還新建了18間仿古作坊,引進了天津「泥人張」「風箏魏」「楊柳青年畫」「內畫」「糖畫」「蛋殼雕」「刻瓷」等18項天津精品民間藝術陳列,民間藝術傳承人還將在作坊內現場為遊人表演民間藝術品的製作過程。
據悉,天后宮免費開放之後,仍將堅持全年開放,並在重要節日舉行大型民俗文化活動。天后宮還將不斷豐富展覽內容,向中外來賓展現秀麗芬芳的天津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