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虛,很多人都會想到寂寞,更多人認為空虛就是一種寂寞。但空虛真不等於寂寞,寂寞和空虛還是有區別的。可以說寂寞是自己和認識的人的事,而空虛是自己和整個世界的事。寂寞的人總是很容易想起生命裡很重要的一個人,當這個重要的人不在身邊,就會感到很寂寞。
寂寞是有回憶的,知道去想誰。而空虛,是心裡空空的,不知道去想誰,他的腦海裡也沒有關於很重要的人記憶,所以在我們的看來,空虛比寂寞更讓人難受。寂寞的人,知道自己想誰,擁有回憶支撐著。而空虛的人,那種空虛,簡直是一種煎熬。
每個人都會有空虛的時候,不知道想誰的時候,腦子一片空白的時候,這個時候或許不太長,也或許很長,都在於個人。空虛也是一種生活,這種生活,就像和全世界人都有關係,又好像和全世界人沒有關係一樣。
比如說平常跟許多人都能嘻嘻哈哈,感覺感情很深,很好一樣。當自己出事了,躺在醫院裡,卻發現沒有一個人來看自己。哪怕自己曾經看過很多人,而當自己也躺在了醫院,卻發現沒有一個人來看自己,這個時候就感覺很空虛。就有一種感覺,世界和自己沒有任何一點關係。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川端康成的一段語錄描寫,他就把人為什麼會覺得空虛?描寫的很好,直擊人心!文字如下:
就像一個人剛剛還在,走後還有他的影子,這反而使人更覺得空虛了。——川端康成
讀完川端康成這段語錄,可以說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很多時候,只是希望身邊有個人而已,是誰都不重要,即便是他,別人都可以代替,只要有人在身邊,這個空虛感就會消失,只要人都離開了,就感覺很空虛。這跟我們上面所說的差不多,感覺和全世界人都有關係,又感覺都沒有關係。
和誰都可以好好相處,又可以和誰都不去相處。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川端康成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將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為什麼空虛的人,都會如川端康成這段語錄描述的一樣?
因為空虛的人,他和誰都能聊上幾句,都能慰藉空虛的心,哪怕這個人對他沒有感覺,但是空虛的人,對任何人都有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是親切的感覺,倘若這個人可以和自己發展成異性朋友,那麼空虛的人,就更不會感覺到空虛。
哪怕不能發展成異性朋友,空虛的人,也喜歡跟這種人聊天的那種感覺,喜歡這種過程,哪怕這個過程很短暫,空虛的人,也覺得很美好,值得。所以空虛的人,是沒有目標的,沒有方向的,和誰都能聊上幾句,就不感覺到空虛。
而寂寞的人不一樣,寂寞的人,他都是有目的
他和人聊天感覺很好,很不錯,就會想要發展成對象,如果沒有發展成對象,就很悲觀,很自暴自棄。而空虛的人就會不一樣,空虛的人,就能夠習以為常,感覺在自己預料之中一樣。
空虛的人看似有些不在乎,有些雲淡風輕,但是空虛的心,也是很沉重,很難熬,很難過的。因為空虛的人怕閒下來,怕安靜。跟寂寞的人不一樣,寂寞的人,雖然也怕安靜和閒,但寂寞的人他有回憶可以填滿自己時間。空虛的人除了一片空白,還是一片空白。
那麼人為什麼會覺得空虛?我們再回到川端康成語錄中,就能找到答案
因為人都是群居動物,不習慣一個人,一個人時候,就會空虛和寂寞。特別是剛剛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把酒言歡,沒過多久人去樓空,就會有一種空虛感,這種空虛感不同於寂寞。這種空虛感,可以等到又有一群剛認識的陌生人來熱鬧一下,就會打破這種空虛。
而寂寞的人就不一樣,非要和自己喜歡的人,聊得來的人,特別是意中人,才會讓寂寞的心好過一些。所以說人為什麼會覺得空虛?川端康成的一段語錄描寫,直擊人心!
本文參加有獎活動#機構V計劃徵文賽#,快來一鍵加入百家號機構運營快車道。
陳丹青很刺耳的語錄,揭露了很多開發商們的醜陋行為,令人髮指!
柴靜振聾發聵的語錄,讓多少人重新找到了方向,走向了成功!
倉央嘉措相思情切,寫了一首情詩,起句就很出彩:欲題新詞寄嬌娘
感到很憂愁的人,不妨讀一下白居易的名言,會變愁為喜,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