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都不陌生,《鐵達尼號》的傑克、《貓鼠遊戲》的弗蘭克、《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蓋茨比,每一個角色都是經典。不過,小李子還有一部電影,評價很高、但很難找到資源觀看的電影——《華爾街之狼》。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電影《華爾街之狼》背後的真實故事,那個被《福布斯》雜誌評為「股市中的羅賓漢」、真正的「華爾街之狼」的男人——喬丹·貝爾福特。
朋友們,在聽到「華爾街之狼」這個名稱時,大家的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是西裝筆挺的紐約客?還是目光銳利的精英人士?總而言之,當我們提到華爾街時,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總是兩個字:精英。既然如此,能被稱為「華爾街之狼」的,必定是精英中的精英囉。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在最開始的時候,喬丹這個人不僅跟「精英」著兩個字相差甚遠,對金融這一行更是知之甚少。
1962年的時候,喬丹出生在美國紐約一家猶太家庭裡,猶太人在我們的認知裡智商都挺高的,比如愛因斯坦,而且猶太人天生就有很高的經商天賦。那麼,從血統這一層面上來看,喬丹後來能夠成為「華爾街之狼」似乎也不是一件不能理解的事了。
喬丹的父親是一名會計,可是全無會計的成熟冷靜,反而酗酒特別嚴重,且獨斷專橫;而喬丹的母親則是一個有野心、控制欲十分強的女人,她與丈夫的婚姻貌合神離,卻想把自己的兒子掌控在自己手中,故而,在喬丹很小的時候,他的母親已經為他安排好了從醫之路。
可惜,因為喬丹發育比較晚,青春期時候的喬丹相貌平平無奇,而且個子也不高,看起來十分瘦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喬丹十分自卑,受當時喬丹的生活環境的影響,喬丹覺得他會覺得自卑、會覺得沒有人尊敬他,都是因為他沒有錢;後來更是直接輟了學,在社會上嘗試各種各樣的工作。喬丹嘗試過走街串巷兜售貨品,他甚至還在紐約街頭推著一輛冰淇淋車,靠賣冰淇淋為生。
那時候的美國經濟正處在高速發展的時期,一夜之間,華爾街可以出現無數股票經紀人,今天這裡一家公司成立,那天那裡一家公司創建,總而言之,那是一個遍地是機會的時代。而那時候已經24歲的喬丹也隨大流開了一家公司。令人遺憾的是,因為經營不善,喬丹的公司被迫倒閉,他還欠下了2.4萬美元的債務。
已經山窮水盡的喬丹,帶著曾經聽說過的關於華爾街的財富傳說,他隻身一人來到華爾街,準備到處碰碰運氣。而在這裡,喬丹遇到了一樣改變他一生的東西——股票。
在最開始的時候,喬丹只是一家股票公司的接線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帶著公司給他們畫的大餅到處跑腿。幾年後,就在喬丹快要熬出頭的時候,公司卻破產了。喬丹的暴富之路再次破滅。
就是這一次的失敗,讓喬丹徹底豁出去了。他憑藉著超強的口才與推銷技術,糾集了許多底層社會的小股民,向弱勢群體兜售垃圾股。要知道,在那個時候的美國法律,向弱勢群體售賣垃圾股是違法行為,但是,已經被勝利的欲望衝昏頭腦的喬丹已經管不了這麼多了。
後來,喬丹的生意越做越大,從弱勢群體到富人階層,喬丹是真的做到了每一個階層都不放過,就像他對公司的員工鼓動的那樣:「我們只要敢想,就能把公司捧到雲端!」
喬丹和他的員工的瘋狂行動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喬丹鋃鐺入獄。在獄中,他寫下了個人自傳《華爾街之狼》。出獄後的喬丹改過自新,現在已經是一個勵志演說家——浪子回頭,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