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的《百年孤獨》,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代表作。
全書近30萬字,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
再加上書中運用了神話故事、宗教典故、民間傳說,以及作家獨創的、從未來的角度來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敘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繚亂,尤其是書中眾多的人物同名,令人抓狂。有人甚至說這部作品是在考驗讀者的智商。
這勾起了我的閱讀興趣。我特地買了這本書來讀。書中每一個人物一出場,我都先認真地將那近一米長的名字讀上三遍,再看一下他的父母兄弟是誰,因此花了近一周的時間才讀完。
閱畢全書,感覺整本書的脈絡非常清晰。作家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性格鮮明的眾多人物,描繪了這個家族的孤獨精神。
「他們儘管相貌各異膚色不同脾性、個子各有差異但從他們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認出那種這一家族特有的、絕對不會弄錯的孤獨眼神。」
整本書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併集合成一部完整的家族與民族孤獨史。雖然孤獨貫穿他們的一生,但孤獨的緣由卻不盡相同。
百年孤獨族譜圖
而每個人都努力地抗爭、以各種辦法對抗孤獨,但都無法逃脫被孤獨所折磨的命運。在他們終於貌似找到抵禦孤獨的良方時,死神已經悄然降臨了。讀來令人唏噓!
家族的第一代何塞.阿爾卡迪奧.布恩迪亞是個不安於現狀的敢闖敢幹的人,他率領鄉親們創建了馬孔多這個世外桃園。
因吉普塞人帶來了微不足道的雕蟲小技,使他們知道了磁鐵,冰塊及外面的世界。他發誓要傾其財力、智力,讓愚昧、閉塞、落後的馬孔多小鎮富裕起來。
於是他整天忙著搞科學試驗,有各種奇思妙想、能自己悟出地球是圓的。
但他從未得到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最後因發瘋被綁到慄子樹下喃喃自語、孤獨地死去。
他的孤獨是智力超群的孤獨。這讓我想到了哥白尼被燒死的慘劇。
他的妻子烏爾蘇拉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和可敬的母親,她勤勞勇敢樂觀正義,一門心思為家族的興旺而努力。
但沒有人感謝她,沒有人支持她,她的努力空前絕後,但直到老死,仍是一個人在努力。
她孤獨地奮鬥了一個多世紀,歷經滄桑、想與造化法則抗爭,卻可悲地淪為曾玄孫的玩具。她的孤獨是理性的孤獨。
他們的大兒子何塞.阿爾卡迪奧的生活裡除了情慾和霸道的佔有,什麼也沒有,所以才會死於非命。他的孤獨是獸性的孤獨。
他們的二兒子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一生發動了32次戰爭,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
但他不知道為什麼要發動戰爭,後來他看清了政治的醜惡,不惜放棄自己的聲名和性命,想換取人民的安定和幸福。
為忘卻戰爭的痛苦和迴避現實的殘酷,他把自己困在製作小金魚的工作間孤獨地度日,不再關心自己的家人和出生入死的戰友。但到頭來卻發現政府多麼黑暗無恥,可惜他已經太老了。
他的17個兒子和得力的部下都已遭暗殺,他無力回天,在最深重的苦難中他沒有呻吟沒有哭泣,只能在孤獨和悲憤中堅守著最後的尊嚴,慢慢耗儘自己的生命,結束了傳奇的一生。他的孤獨是革命家的孤獨。
他們的女兒阿瑪蘭塔的孤獨是愛情的孤獨。她心裡有如巖漿般熾熱的愛情,因和麗貝卡同時愛上鋼琴師而心生妒嫉,投毒失手毒死天使般的二嫂及其腹中的雙胞胎。
雖然她如願以償地贏得鋼琴師的愛情,但因內心的恐懼和膽怯,她堅決地拒絕了他,以致鋼琴師絕望地自殺,她則在痛悔中燒焦了自己的雙手。
後來她再次與愛情相遇,但因自卑和恐懼,她仍用冰封住火熱的心,讓自己陷入深深的孤獨中。
但情慾之火難以平息,她與自己帶大的侄子發生了不倫之情,並不可思議地將情慾之火燒到曾侄兒輩。最後在詛咒與怨恨中,在渴望與拒絕中結束了可悲的一生。
他們的長孫阿爾卡蒂奧是書中唯一直接描寫其孤獨個性形成的原因的,從書中的描寫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他的孤獨緣於成長中被忽視,因而產生與人的距離感和深深的孤獨感。
我想這也是布恩迪亞家族中眾多孩子孤獨的主要原因。這樣的孤獨在留守兒童及富裕家庭中只有物質滿足、缺乏情感溝通的孩子身上比比皆是。
第四代即阿爾卡蒂澳的女兒(蕾梅黛絲)與雙胞胎兒子(奧雷裡亞諾第二和阿爾卡蒂澳第二),則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
美人兒蕾梅黛絲應該是作者創作出的理想化形象,幾乎沒沾染任何塵世的俗氣,甚至連煙火氣息也沒有。
她渾身散發的香氣和絕世的美貌,令人神魂顛倒,她只要用純真而迷人的眼睛望著仰慕者,他們就非死即傷,她的孤獨在於其超凡脫俗的魔幻氣質,因而最後她乘著床單升天了。
而那對雙胞胎兄弟則恰恰相反,他們用各種辦法縱情聲色、盡情享受塵世中的一切。尤其是奧雷裡亞諾第二,他與情婦佩特拉.科特斯在一起時,會令周圍的牲畜產生不可思議的生殖能力。
於是他成了當地首富,天天呼朋喚友、大宴賓客、花天酒地,企圖逃避那與生俱來的孤獨感,可是卻怎麼樣都逃不掉,反而泥足深陷。
今天的很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不也在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讓自己逃避孤獨,但實則上卻陷進了更深的孤獨嗎?
奧雷裡亞諾第二只有在和女兒梅梅共度閒暇時,他才感到真正的快樂。但這點寶貴的天倫之樂很快就被他的老婆費爾南達給毀了。
連帶極度熱情好客、活潑可愛的梅梅,在愛情之火剛剛燃燒的花季時,就被殘忍地扼殺了,於是她永遠封住了自己的嘴,心如死灰地在修道院裡孤獨終老,至死也未說一句話。
所以梅梅的孤獨是封建家長制人為造成的悲劇。
當時壟斷資本主義的進入讓小鎮得到了空前的繁華與喧鬧,又迅速在泡沫經濟中衰敗。奧雷裡亞諾第二和小鎮一起經歷了從繁盛到衰敗的過程。
當一切喧囂靜息下來後,他在年老體衰貧困之時與情婦佩特拉.科特斯產生了患難與共的愛情,貌似找到抵禦孤獨的良方,但死神已經來敲門了,他才後悔自己浪費了大半輩子的美好時光。
為信守承諾,他回到妻子身邊,一個人孤獨地死去。
他的孤獨是人性的孤獨。孤獨讓他安靜、讓他了解自己的內心,同時也洞察他人的內心,讓他明白世界上最寶貴的是相濡以沫的真情。
而他的孿生兄弟阿爾卡蒂澳第二,血液裡還流淌著桀驁不馴的因子,在浪蕩過後,他成了帶領工人反抗資本主義殘酷壓榨的工會領袖。他親眼目睹殖民政府和壟斷資本主義聯手對手無寸鐵的民眾進行血腥鎮壓,從死人堆裡爬回家後,他就不再踏出小作坊一步。
但可悲的是沒有任何人相信他看到的事實,即使是自己的孿生兄弟和事件親歷者的家屬。這時書上寫了馬孔多的天氣是「雨下了四年十一個月零兩天」,接著就「此後十年中滴雨未降」。
看到這段我馬上聯想到《竇娥冤》裡的六月飛雪,沒想到這樣的藝術手法也出現在外國優秀文學作品中。
書中不乏把民間傳說作為現實來描寫的情境,讓我們看到一幅幅真真假假、虛實交錯的畫面,從而豐富了想像力,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我們看到了在這最恐怖的屈辱中,沒有詛咒沒有嘆息,只有深沉的孤獨陪伴著他。他的孤獨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悽涼的孤獨,是麻木的國家沒有覺醒、在帝國主義殖民統治下深重的民族孤獨。
到這時第五代只剩下奧裡裡亞諾第二的一雙兒女,兒子阿爾卡蒂奧,他沒能如太祖母烏爾蘇拉所願成為一名神甫,用信仰的力量拯救孤獨,而是重複著前人的故事,亦重複著先人的孤獨。
無意中發現的一大筆意外之財卻讓他過早地死於非命。
女兒阿瑪蘭塔.烏爾蘇拉有著和太祖母烏爾蘇拉一樣勤勞勇敢樂觀的個性,她想重振家業,但整個家瀰漫著濃重而強烈的衰敗腐朽氣息,歷史的洪流是無人能夠阻擋的。
她不可避免地和一直被幽禁在家裡的外甥、梅梅的私生女奧雷裡亞諾(第六代)遇見了,或許是兩人從小青梅竹馬、或許是雙方都太封閉、或許只是命運的捉弄,總之他們兩情相悅、真心相愛,決心共同抵抗孤獨和死亡。
隨著他們愛情所誕生的結晶——布恩迪亞家第七代子嗣帶著豬尾巴來到人世,阿瑪蘭塔.烏爾蘇拉因愚昧落後的接生方式死於產後大出血。
她的丈夫、第六代奧雷裡亞諾看到自己的親生兒子被大螞蟻吞噬時,想到被綁在樹上孤獨死去的家族創始人,終於破譯出吉普塞智者留下的羊皮卷手稿上「家族裡的第一個人被綁在樹上,最後一個人被螞蟻吃掉。」的可怕的預言。
但就在他翻看羊皮卷、揭開了自己身世之謎的瞬間,他和整個馬孔多一起,消失在颶風之中。
「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因為註定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
在飛馳的動車上我看完最後這一行字,合上書本,看著窗外烈日炎炎下的藍天白雲和青山綠水,置身於喧囂嘈雜的動車裡,一時恍如夢中。
掩卷深思,這一切真的不會再出現了嗎?我想這應該是作者的一種強烈的願望。
在作者看來,一個沒有溝通、缺乏親情的家庭;一個落後、麻木、不覺醒的民族;一個沒有發展的、停滯的社會,是孤獨的、沒有生命力的,是必定要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的。
一切舊的事物、舊的思想觀念都將像馬孔多一樣被颶風颳走。 只有「滅亡」,才有新事物的生長和希望。
於是百年孤獨的家族和馬孔多一起隨著颶風消失了,但,我們從此就不再孤獨了嗎?
世界日新月異、科技高速發達,網絡拉近了我們與世界的距離,動車飛機等縮短了我們的空間距離。通訊錄裡幾百個朋友,但有幾個能陪我們坐在一起傾心相談?
親朋好友相聚時,有多少人「身到心不到」,還抱著手機刷個不停?甚至於夫妻倆共處一室,也是從早到晚各自玩著自己的手機。
快速而進步的通訊科技,仍然無法照顧到我們內心那巨大而荒涼的孤獨感,這個社會越來越孤獨了。
「人生而孤獨」。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孤獨是全人類所面臨的一種命運,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艾.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寫道:「對人來說,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獨感和擺脫孤獨的監禁。」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他指出:「對人類存在問題的真正的和全面的回答,是要在愛中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統一。」
也就是說,孤獨的解藥唯有愛!這種愛是博愛,是對所有人都懷有一種責任感,能發自內心地關心、尊重和了解他人,願意提高他人的生活情趣。在博愛中凝聚著同所有人的結合,人的團結和統一。
如果我們做不到博愛,起碼先愛我們的家人和親友,多溝通、多關心和支持他們,給予他們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喚醒他們內心最溫柔的部分。
從《百年孤獨》中,我們不難看出,這個家族沒有感情溝通,更談不上愛,夫妻間、父子間、母女間、兄弟姐妹間,包括祖孫間,都缺乏正常的溝通和了解,因此相互間也沒有信任和理解,連最起碼的親情也少得可憐。
奧雷裡亞諾第二和女兒梅梅間有短暫的天倫之樂,但很快就被自己的妻子給毀了,當他最終從情婦那邊體會到愛,明白世界上最寶貴的是相濡以沫的真情時,生命已經到了盡頭。
整個家族都不懂得愛和被愛,他們所謂的愛都只是為了填補自己的空虛和欲望,也因此家族裡有那麼多的亂倫和背叛。
所以這個家族雖延續百年,但卻在第五代和第六代亂倫後產下帶著豬尾巴的第七代後消失了。
家族中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辦法抵抗孤獨,但在沒有愛的家族中,根本沒有一種有效的辦法,能讓他們擺脫孤獨的命運。
因為,愛是孤獨唯一的解藥。
愛是會傳遞的。用愛經營的家一定不會有悽涼的孤獨;用愛構建的友情一定是溫暖人心的;富有愛心的社會一定是積極向上和充滿希望的!
愛是明燈,會溫暖和照亮我們的心,如果世界充滿愛,那麼孤獨必將如作者所願,再也不會出現了。
作者簡介:天道酬勤,個人公眾號「凡人書悟」,記錄普通人的生活和讀書感悟。
歡迎@凡人書悟關注我的頭條號或者微信搜索公眾號「凡人書悟」,互相交流學習,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