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2020-08-02 凡人書悟

一、引言

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的《百年孤獨》,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代表作。

全書近30萬字,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

再加上書中運用了神話故事、宗教典故、民間傳說,以及作家獨創的、從未來的角度來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敘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繚亂,尤其是書中眾多的人物同名,令人抓狂。有人甚至說這部作品是在考驗讀者的智商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這勾起了我的閱讀興趣。我特地買了這本書來讀。書中每一個人物一出場,我都先認真地將那近一米長的名字讀上三遍,再看一下他的父母兄弟是誰,因此花了近一周的時間才讀完。

二、孤獨的家族

閱畢全書,感覺整本書的脈絡非常清晰。作家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性格鮮明的眾多人物,描繪了這個家族的孤獨精神。

「他們儘管相貌各異膚色不同脾性、個子各有差異但從他們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認出那種這一家族特有的、絕對不會弄錯的孤獨眼神。」

整本書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併集合成一部完整的家族與民族孤獨史。雖然孤獨貫穿他們的一生,但孤獨的緣由卻不盡相同。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百年孤獨族譜圖

而每個人都努力地抗爭、以各種辦法對抗孤獨,但都無法逃脫被孤獨所折磨的命運。在他們終於貌似找到抵禦孤獨的良方時,死神已經悄然降臨了。讀來令人唏噓!

三、智力超群的孤獨

家族的第一代何塞.阿爾卡迪奧.布恩迪亞是個不安於現狀的敢闖敢幹的人,他率領鄉親們創建了馬孔多這個世外桃園。

因吉普塞人帶來了微不足道的雕蟲小技,使他們知道了磁鐵,冰塊及外面的世界。他發誓要傾其財力、智力,讓愚昧、閉塞、落後的馬孔多小鎮富裕起來。

於是他整天忙著搞科學試驗,有各種奇思妙想、能自己悟出地球是圓的。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但他從未得到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最後因發瘋被綁到慄子樹下喃喃自語、孤獨地死去。

他的孤獨是智力超群的孤獨。這讓我想到了哥白尼被燒死的慘劇。

四、理性的孤獨

他的妻子烏爾蘇拉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和可敬的母親,她勤勞勇敢樂觀正義,一門心思為家族的興旺而努力。

但沒有人感謝她,沒有人支持她,她的努力空前絕後,但直到老死,仍是一個人在努力。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她孤獨地奮鬥了一個多世紀,歷經滄桑、想與造化法則抗爭,卻可悲地淪為曾玄孫的玩具。她的孤獨是理性的孤獨。

五、獸性的孤獨

他們的大兒子何塞.阿爾卡迪奧的生活裡除了情慾和霸道的佔有,什麼也沒有,所以才會死於非命。他的孤獨是獸性的孤獨。

六、革命家的孤獨

他們的二兒子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一生發動了32次戰爭,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

但他不知道為什麼要發動戰爭,後來他看清了政治的醜惡,不惜放棄自己的聲名和性命,想換取人民的安定和幸福。

為忘卻戰爭的痛苦和迴避現實的殘酷,他把自己困在製作小金魚的工作間孤獨地度日,不再關心自己的家人和出生入死的戰友。但到頭來卻發現政府多麼黑暗無恥,可惜他已經太老了。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他的17個兒子和得力的部下都已遭暗殺,他無力回天,在最深重的苦難中他沒有呻吟沒有哭泣,只能在孤獨和悲憤中堅守著最後的尊嚴,慢慢耗儘自己的生命,結束了傳奇的一生。他的孤獨是革命家的孤獨。

七、愛情的孤獨

他們的女兒阿瑪蘭塔的孤獨是愛情的孤獨。她心裡有如巖漿般熾熱的愛情,因和麗貝卡同時愛上鋼琴師而心生妒嫉,投毒失手毒死天使般的二嫂及其腹中的雙胞胎。

雖然她如願以償地贏得鋼琴師的愛情,但因內心的恐懼和膽怯,她堅決地拒絕了他,以致鋼琴師絕望地自殺,她則在痛悔中燒焦了自己的雙手。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後來她再次與愛情相遇,但因自卑和恐懼,她仍用冰封住火熱的心,讓自己陷入深深的孤獨中。

但情慾之火難以平息,她與自己帶大的侄子發生了不倫之情,並不可思議地將情慾之火燒到曾侄兒輩。最後在詛咒與怨恨中,在渴望與拒絕中結束了可悲的一生。

八、被忽視的孤獨

他們的長孫阿爾卡蒂奧是書中唯一直接描寫其孤獨個性形成的原因的,從書中的描寫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他的孤獨緣於成長中被忽視,因而產生與人的距離感和深深的孤獨感。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我想這也是布恩迪亞家族中眾多孩子孤獨的主要原因。這樣的孤獨在留守兒童及富裕家庭中只有物質滿足、缺乏情感溝通的孩子身上比比皆是。

九、超凡脫俗的孤獨

第四代即阿爾卡蒂澳的女兒(蕾梅黛絲)與雙胞胎兒子(奧雷裡亞諾第二和阿爾卡蒂澳第二),則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

美人兒蕾梅黛絲應該是作者創作出的理想化形象,幾乎沒沾染任何塵世的俗氣,甚至連煙火氣息也沒有。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她渾身散發的香氣和絕世的美貌,令人神魂顛倒,她只要用純真而迷人的眼睛望著仰慕者,他們就非死即傷,她的孤獨在於其超凡脫俗的魔幻氣質,因而最後她乘著床單升天了。

十、人性的孤獨

而那對雙胞胎兄弟則恰恰相反,他們用各種辦法縱情聲色、盡情享受塵世中的一切。尤其是奧雷裡亞諾第二,他與情婦佩特拉.科特斯在一起時,會令周圍的牲畜產生不可思議的生殖能力。

於是他成了當地首富,天天呼朋喚友、大宴賓客、花天酒地,企圖逃避那與生俱來的孤獨感,可是卻怎麼樣都逃不掉,反而泥足深陷。

今天的很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不也在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讓自己逃避孤獨,但實則上卻陷進了更深的孤獨嗎?

奧雷裡亞諾第二只有在和女兒梅梅共度閒暇時,他才感到真正的快樂。但這點寶貴的天倫之樂很快就被他的老婆費爾南達給毀了。

連帶極度熱情好客、活潑可愛的梅梅,在愛情之火剛剛燃燒的花季時,就被殘忍地扼殺了,於是她永遠封住了自己的嘴,心如死灰地在修道院裡孤獨終老,至死也未說一句話。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所以梅梅的孤獨是封建家長制人為造成的悲劇。

當時壟斷資本主義的進入讓小鎮得到了空前的繁華與喧鬧,又迅速在泡沫經濟中衰敗。奧雷裡亞諾第二和小鎮一起經歷了從繁盛到衰敗的過程。

當一切喧囂靜息下來後,他在年老體衰貧困之時與情婦佩特拉.科特斯產生了患難與共的愛情,貌似找到抵禦孤獨的良方,但死神已經來敲門了,他才後悔自己浪費了大半輩子的美好時光。

為信守承諾,他回到妻子身邊,一個人孤獨地死去。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他的孤獨是人性的孤獨。孤獨讓他安靜、讓他了解自己的內心,同時也洞察他人的內心,讓他明白世界上最寶貴的是相濡以沫的真情。

十一、深重的民族孤獨

而他的孿生兄弟阿爾卡蒂澳第二,血液裡還流淌著桀驁不馴的因子,在浪蕩過後,他成了帶領工人反抗資本主義殘酷壓榨的工會領袖。他親眼目睹殖民政府和壟斷資本主義聯手對手無寸鐵的民眾進行血腥鎮壓,從死人堆裡爬回家後,他就不再踏出小作坊一步。

可悲的是沒有任何人相信他看到的事實,即使是自己的孿生兄弟和事件親歷者的家屬。這時書上寫了馬孔多的天氣是「雨下了四年十一個月零兩天」,接著就「此後十年中滴雨未降」。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看到這段我馬上聯想到《竇娥冤》裡的六月飛雪,沒想到這樣的藝術手法也出現在外國優秀文學作品中。

書中不乏把民間傳說作為現實來描寫的情境,讓我們看到一幅幅真真假假、虛實交錯的畫面,從而豐富了想像力,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我們看到了在這最恐怖的屈辱中,沒有詛咒沒有嘆息,只有深沉的孤獨陪伴著他。他的孤獨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悽涼的孤獨,是麻木的國家沒有覺醒、在帝國主義殖民統治下深重的民族孤獨。

十二、無可救藥的重複的孤獨

到這時第五代只剩下奧裡裡亞諾第二的一雙兒女,兒子阿爾卡蒂奧,他沒能如太祖母烏爾蘇拉所願成為一名神甫,用信仰的力量拯救孤獨,而是重複著前人的故事,亦重複著先人的孤獨。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無意中發現的一大筆意外之財卻讓他過早地死於非命。

十三、可怕的家族詛咒

女兒阿瑪蘭塔.烏爾蘇拉有著和太祖母烏爾蘇拉一樣勤勞勇敢樂觀的個性,她想重振家業,但整個家瀰漫著濃重而強烈的衰敗腐朽氣息,歷史的洪流是無人能夠阻擋的。

她不可避免地和一直被幽禁在家裡的外甥、梅梅的私生女奧雷裡亞諾(第六代)遇見了,或許是兩人從小青梅竹馬、或許是雙方都太封閉、或許只是命運的捉弄,總之他們兩情相悅、真心相愛,決心共同抵抗孤獨和死亡。

隨著他們愛情所誕生的結晶——布恩迪亞家第七代子嗣帶著豬尾巴來到人世,阿瑪蘭塔.烏爾蘇拉因愚昧落後的接生方式死於產後大出血。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她的丈夫、第六代奧雷裡亞諾看到自己的親生兒子被大螞蟻吞噬時,想到被綁在樹上孤獨死去的家族創始人,終於破譯出吉普塞智者留下的羊皮卷手稿上「家族裡的第一個人被綁在樹上,最後一個人被螞蟻吃掉。」的可怕的預言。

但就在他翻看羊皮卷、揭開了自己身世之謎的瞬間,他和整個馬孔多一起,消失在颶風之中。

十四、我們從此就不再孤獨了嗎?

「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因為註定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

在飛馳的動車上我看完最後這一行字,合上書本,看著窗外烈日炎炎下的藍天白雲和青山綠水,置身於喧囂嘈雜的動車裡,一時恍如夢中。

掩卷深思,這一切真的不會再出現了嗎?我想這應該是作者的一種強烈的願望。

在作者看來,一個沒有溝通、缺乏親情的家庭;一個落後、麻木、不覺醒的民族;一個沒有發展的、停滯的社會,是孤獨的、沒有生命力的,是必定要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的。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一切舊的事物、舊的思想觀念都將像馬孔多一樣被颶風颳走。 只有「滅亡」,才有新事物的生長和希望。

於是百年孤獨的家族和馬孔多一起隨著颶風消失了,但,我們從此就不再孤獨了嗎?

世界日新月異、科技高速發達,網絡拉近了我們與世界的距離,動車飛機等縮短了我們的空間距離。通訊錄裡幾百個朋友,但有幾個能陪我們坐在一起傾心相談?

親朋好友相聚時,有多少人「身到心不到」,還抱著手機刷個不停?甚至於夫妻倆共處一室,也是從早到晚各自玩著自己的手機。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快速而進步的通訊科技,仍然無法照顧到我們內心那巨大而荒涼的孤獨感,這個社會越來越孤獨了。

十五、愛是唯一的解藥

「人生而孤獨」。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孤獨是全人類所面臨的一種命運,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艾.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寫道:「對人來說,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獨感和擺脫孤獨的監禁。」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他指出:「對人類存在問題的真正的和全面的回答,是要在愛中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統一。」

也就是說,孤獨的解藥唯有愛!這種愛是博愛,是對所有人都懷有一種責任感,能發自內心地關心、尊重和了解他人,願意提高他人的生活情趣。在博愛中凝聚著同所有人的結合,人的團結和統一。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如果我們做不到博愛,起碼先愛我們的家人和親友,多溝通、多關心和支持他們,給予他們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喚醒他們內心最溫柔的部分。

從《百年孤獨》中,我們不難看出,這個家族沒有感情溝通,更談不上愛,夫妻間、父子間、母女間、兄弟姐妹間,包括祖孫間,都缺乏正常的溝通和了解,因此相互間也沒有信任和理解,連最起碼的親情也少得可憐。

奧雷裡亞諾第二和女兒梅梅間有短暫的天倫之樂,但很快就被自己的妻子給毀了,當他最終從情婦那邊體會到愛,明白世界上最寶貴的是相濡以沫的真情時,生命已經到了盡頭。

愛是唯一的解藥——《百年孤獨》讀後感

整個家族都不懂得愛和被愛,他們所謂的愛都只是為了填補自己的空虛和欲望,也因此家族裡有那麼多的亂倫和背叛。

所以這個家族雖延續百年,但卻在第五代和第六代亂倫後產下帶著豬尾巴的第七代後消失了。

家族中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辦法抵抗孤獨,但在沒有愛的家族中,根本沒有一種有效的辦法,能讓他們擺脫孤獨的命運。

因為,愛是孤獨唯一的解藥。

十六、結語

愛是會傳遞的。用愛經營的家一定不會有悽涼的孤獨;用愛構建的友情一定是溫暖人心的;富有愛心的社會一定是積極向上和充滿希望的!

愛是明燈,會溫暖和照亮我們的心,如果世界充滿愛,那麼孤獨必將如作者所願,再也不會出現了。



作者簡介:天道酬勤,個人公眾號「凡人書悟」,記錄普通人的生活和讀書感悟。

歡迎@凡人書悟關注我的頭條號或者微信搜索公眾號「凡人書悟」,互相交流學習,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關注孤獨——《百年孤獨》讀後感
              關注孤獨——《百年孤獨》讀後感       馬爾克斯死了,而《百年孤獨
  • 孤獨來自欲望——《百年孤獨》讀後感
    最近這段時間終於看完了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之所以用「終於」這個詞,是因為之前不是一次地接觸過這本書,第一次是純粹的聽說這本書出名而來,被作者反覆使用的人名打敗;第二次是嘗試著聽電子書,依舊被人名打敗。現在回想起來,前兩次的淺嘗輒止,應該不只是人民的問題,還有心態上的問題。
  • 《百年孤獨》讀後感
    百年孤獨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著作,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為了不顯得自己有點孤陋寡聞,我也強迫自己從頭到尾讀了一遍。讀罷,這本書確實讓人五味雜陳,這是本另類的書,作者敘述故事的方式和筆風都非常另類,讀說百年孤獨這本書,你不讀他幾遍,你不可能理解這本書,我現在才讀了一遍,對作者的寫作意圖確實也還是雲裡霧裡。下面先說說他的故事情節。
  • 讀《百年孤獨》:孤獨,源於愛的缺失
    1馬孔多:百年繁華如一夢《百年孤獨》是一部史詩級的巨著,在小說中,加西亞·馬爾克斯通過講述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描述了小鎮馬孔多百年的興衰。馬爾克斯構建了一個宏大的時空,將時間延長到百年,將空間延伸到拉丁美洲,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神奇的世界,描述了一種絕世的孤獨。布恩迪亞家族的歷史就是馬孔多的歷史,也是19世紀拉丁美洲的一個縮影。經歷七代人的布恩迪亞家族,在一場突如其來的颶風過後,就從地球上消失,被人們徹底遺忘,好像從來沒有存在過。
  • 原創小文 暫命名《解藥》合適嗎
    圖片來自網絡下載愛上一個人,是瘋狂的,是無知的,只知道如何去好好的愛他。那是愛嗎?正文 沒有譜曲命中注定要中你的毒苦果也要笑著領悟傷口伴著痛偷偷的吐露笑著舞動雙手等你落幕明知道你是唯一的解藥圖片來自網絡下載草稿一 沒有譜曲已經喝下了你預留的毒藥結局已經不用再說我知道 你就是世上唯一的解藥
  • 《百年孤獨》讀後感,真是受益頗多!
    我們渴望交流,卻將門窗持續加固;渴望熱熱鬧鬧,卻在喧鬧後陷入更深的孤獨。換句話說,今天沒有人耐心地和我們說話,認真地與我們交談,更沒有人讓談話充滿愛,盈滿美。蔣勳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以美學家特有的思維和情感切入孤獨,融個人記憶、美學追問、文化反思、社會批判於一體,指出如何完成孤獨、給予孤獨、尊重孤獨。所以,他讓我們驚喜,讓我懷疑,讓我們審視自己,體察內心。
  • 人到中年才讀懂《百年孤獨》:原來孤獨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第一次聽說《百年孤獨》這個名字,首先就是被這個名字所吸引,"百年孤獨"這得多孤獨。出於好奇心,買來便開始讀,一下子痴迷了。有人曾這樣評價這本傳世魔幻之作:這本書會讓你如中毒一樣,越陷越深,一定要一口氣把它讀完。
  • 名著《百年孤獨》讀後感:這是一本呼籲團結的書
    《百年孤獨》顛三倒四地看了五六遍, 大概寫了篇書評,敲下來算是留念。「即使以為自己的感情已經乾涸的無法給予,也總會有一個時刻一樣東西能撥動心靈深處的弦,我們畢竟不是生來就享受孤獨的。」與生俱來的恐懼讓衛斯一度陷入迷茫,認為說話是唯一的甬道,他濤濤不絕的講,以為就會有連綿不斷的人聽。只可惜不是,湊熱鬧的人多,願意真心聆聽的人卻寥寥無幾。
  • 讀《百年孤獨》,體味孤獨百年
    「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記錄在羊皮卷上的這句話完美概括了居住在馬孔多的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百年孤獨。整本書詭譎,奇妙,風格獨特,是非常典型的魔幻主義現實創作。「孤獨」二字貫穿全書,貫穿布恩迪亞家族中每個人的一生,它深深地刻在基因裡面,成為了不可逃避的宿命的一部分。
  • 《百年孤獨》中孤獨的人:一位在情感與道德中堅守孤獨的女人
    《紐約時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百年孤獨《百年孤獨》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羊皮紙手稿中記錄的一切都不會再出現,這個遭受了一百年孤獨的家庭註定不會第二次出現在地球上。"馬爾克斯以一個毀滅性的結局表達了他深深的憤怒。在《百年孤獨》 誰最孤獨?《百年孤獨》一書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孤獨命運,其中布恩迪亞第二代的小女兒阿瑪蘭妲是作者著墨最多的人物之一。
  • 《孤獨又燦爛的神:鬼怪》你是我等了一千年的新娘,孤獨的解藥
    孔侑飾),在被自己守護一世的君王殺死之後,因為生前沾染的血太多被神靈懲罰,變成了一個有著不死之身的鬼怪,這個笑起來會悲傷的大叔經歷過939年的孤獨然後在於少女的相處之中,同樣孤獨的靈魂點亮了他那顆沉寂千年的心,和女主在一起的日子才是真正懂得愛的日子吧。和少女互相表露對方的心意,害羞,可愛,尷尬種種從未出現的情緒開始向他走來,這個孤獨男人的愛情在萌芽。此生遇見你,無與倫比,化成雨,化成初雪,我會祈求神,讓我化成這些。
  • 不得不面對孤獨時,請您拿起《百年孤獨》吧!
    名著的魅力是無法抵擋的,分享《百年孤獨》讀後感,是為了不辜負讀過它之後的震撼感。我按照以下順序來依次分享一、《百年孤獨》作者簡介二、閱讀《百年孤獨》緣由三、《百年孤獨》故事簡介四、簡析《百年孤獨》寫作五、《百年孤獨》讀後感一、《百年孤獨》作者簡介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百年孤獨》:男女權力失衡,是人類永恆孤獨的根源!
    而當布恩迪亞家族的第六代男人,愛上了自己的姨母阿瑪蘭妲,並發生了亂倫關係,生下一個長著豬尾巴的孩子時,宣告了這個百年家族最後的終結。馬爾克斯在小說裡寫道:他是百年裡誕生的布恩迪亞當中唯一由於愛情而受胎的嬰兒。
  • 《百年孤獨·思想篇》:打破萬道屏障,仍是百年孤獨
    你將看到,《百年孤獨》如何打破生與死,愛與欲,真與幻之間的萬道屏障,為何在打破一切後,體會到的仍是百年的孤獨。《百年孤獨》故事的緣起就是由於布恩迪亞家族第一代男人何塞殺死了侮辱他的人阿基拉爾,從此以後阿基拉爾的鬼魂始終纏繞著何塞,在何塞經受不了折磨後全家搬遷到一個叫作馬孔多的小鎮,開啟了百年的奇幻史詩。
  • 《百年孤獨》中15句經典,寂寞是一種痛苦,孤獨是唯一的出路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經常聽到有人說,《百年孤獨》這本書寫的太過於深奧,根本讀不下去,可就是這樣一本難懂的書卻還是被人們捧在手心不願放下,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 《心房客》以孤獨療愈孤獨,才是孤獨的唯一解藥
    這是一部探討人們內心不可多得的好片,準確來講它是一部描繪孤獨卻又帶點溫情的電影。 孤獨,寂寥是影片裡無處不在的氣氛。我想但凡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或多或少能從這部片子裡找到一些共鳴吧。 影片的畫面是從一棟破舊公寓開始的。
  • 100本世界經典名著-《百年孤獨》
    在《百年孤獨》發表之前,馬爾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壇之外並不廣為人知。《百年孤獨》剛一面世即震驚拉丁美洲文壇及整個西班牙語世界,並很快被翻譯為多種語言,馬爾克斯也一躍成為名噪一時的世界級作家,並在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百年孤獨》震撼人心的6句經典,我們唯一需要討好的,只有自己
    《百年孤獨》震撼人心的6句經典,我們唯一需要討好的,只有自己很多朋友在翻開書的時候,就被眼花繚亂的人名嚇退了,但是讀完的人,卻又把這本書說的特別好。如果把《百年孤獨》的讀者聚攏成一個國家,那裡的人口可以排進全球前20名。
  • 《火箭人》:救贖不幸童年的解藥不是功成名就,而是真正愛自己
    導語:《火箭人》:救贖不幸童年的解藥不是功成名就,而是真正愛自己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很多人有了不幸童年後,花了一生時間來治癒,都沒能治癒成功,也有少數比較幸運的人找到了救贖不幸童年的解藥。
  • 《百年孤獨》感悟:惜當下,命運的鎖鏈指向我們不得不面對孤獨
    《百年孤獨》讀後感一、《百年孤獨》作者簡介加夫列爾·加西亞代表作有《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二、走進閱讀買來《百年孤獨》這本書,是因筆友說,這是拉丁美洲版的《紅樓夢》。進入閱讀後,我因那複雜的名字一遍遍放下又拿起,最後發現,人物遠不及《紅樓夢》多,但離奇魔幻與人性扭曲的內容卻把人折磨得神疲心乏,幻滅的結局更令我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