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房產   2020年09月30日 14:36
紫禁之巔望中軸
2020北京中軸線申遺系列特展
開幕時間
2020年9月29日10:00-12:00
展覽時間
2020年9月29日-12月20日
展覽地點
北京 · 景山觀德殿
聯合主辦單位
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
北京市景山公園管理處
▲2020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紫禁之巔望中軸」展覽現場
2020年9月29日上午10時,2020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紫禁之巔望中軸」在景山觀德殿舉辦開幕活動。 本次特展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北京市景山公園管理處聯合主辦。「紫禁之巔望中軸」2020北京中軸線特展是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以「北京中軸線」為主題系列展覽的延續,是「北京中軸線」意義展也是「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的成果展。
▲嘉賓合影(從左至右:景山公園黨總支書記薛津玲,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ICOMOS-CHINA)副主席呂舟,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向德春,景山公園園長叢一蓬,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副總建築師劉玉龍,景山公園副園長汪兵)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向德春,景山公園園長叢一蓬,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副總建築師劉玉龍,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ICOMOS-CHINA)副主席呂舟等各級領導和行業專家出席了本場開幕儀式並發言致辭,政府相關部門領導、文化遺產保護相關部門學者、新華社、北京電視臺、CHINA DAILY等三十餘家媒體列席本場開幕式,鳳凰網、新浪、網易同步直播,線上線下共聚紫禁之巔,探問輝煌遠景。
▲2020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紫禁之巔望中軸」開幕現場
開幕儀式現場,向德春副局長代表市文物局對「紫禁之顛望中軸」特展表達了支持,並對「北京中軸線」的申遺工作提出期待。他在致辭中指出:「 作為『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紫禁之巔望中軸』從籌備到開展,是社會參與『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的重要體現,為促進『北京中軸線』遺產價值傳播具有重要的意義。景山公園作為中軸線遺址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物騰退、保護修繕方面發揮了榜樣和示範作用。此次,在剛剛完成保護修繕工作的觀德殿舉辦特展,對宣傳中軸線申遺工作、傳播中軸線遺產價值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向德春致開幕辭
向德春副局長回顧了北京市就中軸線的申遺工作部署。他表示,北京市總體規劃把中軸線申遺保護,列為推動老城整體保護的中心工作。2011年,北京市委即提出「應特別保護和規劃好首都文化血脈的中軸線,並力爭為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此,北京市文物局委託清華大學、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名錄文本》及《北京中軸線保護規劃》,並於2012年上報國家文物局,促使北京中軸線被成功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近日,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的《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將中軸線申遺列為一項重點任務。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中軸線申遺工作已經全面啟動,三年行動計劃已經通過市委市政府的批准。
國家強,則文化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中國文化繁榮昌盛。向德春副局長強調,「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講好中國故事,增強北京中軸線的國際影響力,更好地向世界傳播中國獨特的審美理念和人文精神,使北京中軸線成為國家文化符號,樹立人民的文化自信。」
▲景山公園園長叢一蓬致辭
作為展覽的「東道主」,叢一蓬園長向參與展覽的嘉賓、媒體簡述了景山公園和展場所在地觀德殿的歷史,作為北京南北中軸線的制高點、重要節點景山公園的核心建築群觀德殿「明清時期曾是皇帝觀看臣子射箭的地方,後因歷史原因被非文物單位長期佔用。近年來,北京市加大中軸線文物遺產騰退與保護工作力度,景山觀德殿建築群實現騰退、拆遷、修繕、布展開放的完美蛻變,彰顯了景山公園對遺產文物保護的決心與推動,助力中軸線申遺的信心。」今天,借古人觀德之地,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北京市景山公園管理處聯合舉辦特展,依觀德殿的空間序列設「中軸密碼、中軸未來、中軸申遺」三大版塊,視覺與體驗並重、歷史與發展同行,全面立體地向社會大眾展示北京中軸線的歷史、空間構成、文化意義和發展潛力。
▲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副總建築師劉玉龍致辭
作為展覽主辦方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代表,劉玉龍副院長引述1951年的時候梁思成先生所著《北京都市計劃的無比傑作》重申了「北京中軸線」的重要意義,「一根長達八公裡,全世界最長,也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了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前後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的分配都是以這中軸 為依據的。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伸,一貫到底的規模。」今時今日,在中軸線的重要組成建築中重讀如此激蕩的文字,不由為文化自豪所感動、感懷身上所擔負的歷史責任之 厚重。劉玉龍副院長表示,清華大學 建築設計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將中軸線的保護發展視作這些年來孜孜不倦努力工作的起點。
劉玉龍副院長強調,作為此次展覽的主辦方之一,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建院60餘年來一直致力於承擔大量國家重要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本次展覽策展人呂舟老師作為清華大學遺產保 護的學術帶頭人,最近這些年從三峽文物搬遷保護到北京人遺址管理處的人人洞的保護設計,以及北京舊城區、什剎海等等北京城的相關遺產保護工作,這些工作為我院的設計和學術 研究領域都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成果,對城市的發展和人文的建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展覽策展人、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ICOMOS-CHINA)副主席呂舟
作為遺產保護的學術帶頭人以及「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的重要參與者,呂舟教授向在場的嘉賓、媒體介紹了「紫禁之顛望中軸」特展的內容,並宣布特展正式開幕。踐行研究先行的工作模式,呂舟教授在申遺過程中不斷強調一個概念,「北京中軸線不僅是歷史的遺存,更是當代生活的場景,它是活態的遺產,是人在延續其價值的遺產。」
▲嘉賓觀展
據悉,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莊惟敏在展覽開幕前接受記者採訪,強調「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之於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的重要意義。他提出:「歷史遺產、以及歷史名城是清華在文化遺產研究領域的重點。北京作為六百年的古都,其研究價值毋庸置疑,而『北京中軸線』作為北京心臟,在學科發展、城市發展、人文建設層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北京中軸線』的研究和保護、開發工作是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日常業務中的重中之重。」
依託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綜合學科建設和研究積累,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搭建自身優勢平臺,匯集眾多院士工作室,不僅在建築、規劃和景觀方面頗有建樹,同時跨越結構、水利、建造、管理、節能等相關學科,形成以研究為先導、由研究決策設計的工作模式,這對遺產研究、保護、整治、管理工作尤其適用。
▲展覽現場
行勝於言,中軸線申遺工作的巨大成就在本場展覽中悉數呈現,展場觀德殿建築群亦作為研究、騰退、保護、再利用的示範點精彩亮相,「北京中軸線」的拼圖將慢慢找回拼好,輪廓日益清晰。未來,將會有一系列的展覽、文化活動注入中軸線的各個建築群,真正促成遺產建築從被保護到再利用的涅槃重生,參與到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其記憶、情感與生活的精神中軸,讓「文化自信」的火種埋藏在每個人的心中,星火燎原!
▲展覽現場
展覽地點
Exhibition Site
▲展場地圖
《紫禁之巔望中軸》2020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觀展方式
入園遊客在觀德殿景區南門領取參觀卡入內免費遊覽,展覽將實行限流,景區內參觀遊客超過限額時,將採取限流措施。觀展遊客切記提前做好景山公園門票預約。
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9:00—16:00開放,提前半小時遊客停止入內,周一全天觀德殿關閉(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展期將延續至2020年12月20日。
媒體支持
Media Support
撰稿 | 企劃部
編輯 | 企劃部
版權 | THAD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如需轉載,請聯繫THAD企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