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未必懂《周易》,但懂《周易》可為「君子」!

2020-12-09 曉黃讀書

「謙卦」是《周易》的第十五個卦,卦象上是,坤上,艮下,五陰一陽,「艮」在形意上也泛指山石,「坤」為地,乃至地理,卦象之意是山在地之下,山再大,也不可能大得過土地。

「謙:亨,君子有終」。能有謙遜德行的人,會有好結果。

第一爻,陰爻,「初六」,《繫辭》和《象傳》分別有不同指示。

《繫辭》上說「謙謙君子,用涉大川。」

《象傳》上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懂得謙虛的人,能跨越山河,同時又能以卑微的姿態來自我約束。

第二爻,陰爻,「六二」,說謙遜的聲名,能給人帶來好的預示,即一個謙遜的人,大家都看好他。

《繫辭》的表現是,「鳴謙,貞吉。」

《象傳》的表現是,「「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繫辭》是對卦象的解釋,而《象傳》是對《繫辭》的補充,不光我們的時代,在各個朝代,也都有許多研究《周易》之人,卦象是定的,《繫辭》和《象傳》不同的人讀後,都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有不同的思維廣度。

第三爻,陽爻,「九三」,更深一個層次去說謙遜謙虛。

《繫辭》上說「勞謙君子,有終,吉。」

《象傳》中說「「勞謙君子」,萬民服氣也。」

兩處陰爻,理解為品質,是看不到的東西,到了第三處是陽爻,許多人已經看到了君子所做的事,有功勞,有事跡,而不居功自傲,以至於有人服他,那麼布道行事就會很方便,哪怕有意外,也很大程度會平穩度過,反之,不謙遜的人,遇到困難,只能自救。

上面這三爻的解讀,其實是卦中的內容,跳出文中《繫辭》《象傳》《彖傳》,才能讓《易經》走得更遠,照本宣科其實對思想的傳播用處不大,《易經》之所以包羅萬象,因為我們將之發散到了世間萬物。放諸事件,六爻就是六要素;置於職場,又是菜鳥、主管、經理、總經理、老闆六個階梯;想到數學,又可以理解為數字、公式、邏輯、運算、結果六個步驟等等。

回到「謙」卦,謙虛的品質只是基礎,做了什麼才是重點。那麼試著將之六步拆分,我們習慣從上到下看,上三爻是構成「八卦」中「坤」卦的陰爻,理解為退避、忍讓、妥協,第四個階段之後,就是是時候說不,拒絕與反對等等。

這一處的陽爻,其實就是謙謙君子的態度。

「謙遜」不是一味的認同點頭,也不是默不吱聲的妥協,而是有主見,能看到問題的關鍵,懂得權衡利弊得失,也不是寸步不讓。給人以謙卑的姿態,那是由心出發,或者出於形式,但謙卑不等同自卑、妄自菲薄。看到我們虛心,師傅長輩等也能教我們更多,不是麼?

這也就是第四爻中,箴言道理的展示。

《繫辭》中,「無不利,撝謙。」

《象傳》中,「「無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文王六十四卦,其本身也是諸侯,所以《周易》最初也便是君子之學,而君子要做的,在後世典籍中有了很好的說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當我們不斷的前進,「謙遜」之名,也就有了幫助別人的作用,比如說到「謙讓」,便是孔融讓梨,說到「虛心」,又有程門立雪的典故,這些人也間接地影響後世人,許多人因為知道這些故事而深受啟發。而不謙遜,我們又想到了許多人,比如楚漢爭霸的項羽,比如《三國演義》失荊州的關羽,還有短暫的元朝年代等等。

孔子在所寫的《象傳》中甚至說「「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徵邑國也。」

謙遜的名聲在外,行道有了瓶頸之時,也就到了永兵徵戰攻伐的時候了。

相關焦點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何解為好?
    很多人都把它理解成「君子應當自強不息」,一字之差,差之千裡。 「以」在古文裡是「用」的意思。其意思應是「君子以之自強不息」,就是君子用了它以後就會自強不息。這裡的「之」,就是指「天行健」。直接翻譯過來就是,天道的運行是最健朗的,君子通過順應這種規律,使自己變得強壯,生生不息,而不是讓君子埋頭苦幹不鬆勁兒的意思。這種處世之道,在古時候幾乎人人都懂,老子不是也說嗎?
  •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古以來,有多少能人志士敗在了自強不息上面,又有多少志存高遠的青年,迫於現實的壓力,將厚德載物丟棄得一乾二淨。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雖看似簡單,但是卻是大部分人都無法堅持的使命。
  •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古以來,有多少能人志士敗在了自強不息上面,又有多少志存高遠的青年,迫於現實的壓力,將厚德載物丟棄得一乾二淨。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 《周易》經典名言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句話出自《周易·乾·象傳》。象,此處指卦象。《周易》是一部設卦畫以示卦象之書,易象是對自然之象的效法。從廣義角度看,《周易》卦爻辭以及《說卦》所列之象皆為卦象。從狹義角度看,象是指《象傳》。《象傳》是對《周易》卦爻象的解說,其中又可分為《大象》、《小象》。
  • 從《論語》的「學而時習之」,看《周易》的「君子以自強不息」
    至聖先師孔子《周易》被奉為道家經典,它是群經之首,已故國學大師南懷瑾認為,四書的智慧也脫胎於《周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也可以說《周易》是儒家經典。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學習的終極目的是成為君子,君子當自強,學習就是讓人變得越來越強。別人知道你強,追隨你,與你做朋友,你很快樂。別人不知道你強,沒有與你做朋友,你也很快樂,因為你知道自己很強,這就是《周易》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周易》是本性命書:從卦爻辭中的君子和小人談起
    《周易》不是卜筮之書,而是專門講性命之學的,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卦爻辭中屢屢出現的「君子」和「小人」。任何時候,「君子」和「小人」都是一對相反的概念,但是,在《周易》裡面它們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可以說,《周易》中絕大多數的大人(君子)和小人,都出現在十二闢卦爻辭中。十二闢卦,又稱十二消息卦,是用於表現陰陽消長最形象的一組卦。這說明,《周易》的作者明顯是將君子和小人視為了陰陽的代表。
  • 為什麼懂《周易》的人命更好?也許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周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與和諧辯證思想,其內涵博大精深,內容包羅萬象,是一部闡述天地世間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哲學著作。我們追溯古人對《易經》的評價,發現有兩個代表性的看法。初唐宰相虞世南說:「不學易不可為將相。」
  • 周易裡的君子和小人,有明確道德界限嗎,君子也是小人成長而來的
    筆者認為,絕對的君子只是理論當中的理想境界,每一個人都是集君子和小人於一身的,只有這樣你才能在這個參差百態的社會中生存下去。《周易》中的君子和小人在周易當中君子這個詞,一共出現了104次,小人這個詞出現了41次。
  • 《象》說周易系列:「君子以自昭明德」
    他是這樣解讀《周易.晉》卦的:「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昭明德」一詞,實際上就是出自思孟學派經典《大學》中的「明明德」。通過對《晉》卦的解讀,我們會發現,《大象》對於本卦的解讀極其精確,完全掌握了《周易》作者寫作卦爻辭的本意,而且從卦爻辭的用語中,明顯透露出這樣的信息:《周易》的作者與《大象》的作者一樣,都是思孟學派中人!不信?不妨細細讀來。
  • 《周易》雜談 | 坤卦,君子以厚德載物
    坤卦是《周易》六十四卦裡的第二卦。說到坤卦,勢必避不開乾卦。乾卦主顯,是「顯學」,坤卦主隱,是隱學。兩卦不可分割,乃是一個整體,是萬物運動最本質的過程。乾卦講的是一個事物從發生到繁榮的過程,即春生到夏長,而坤卦講的是秋收冬藏的過程。
  •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實下一句意境更深遠
    我國的文明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上古時期,從倉頡造字以後,文明偉大的古人就將他們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以文字的形式流傳下來給我們後人學習。歷史上古人留下了很多書籍,涉獵到生活和社會的方方面面。醫學上的有《黃帝內經》,史學上的有《史記》,其他的文學作品更是數不勝數。
  • 《周易》裡詭異智慧:普通人不一樣的自強不息,別濫把自己當君子
    「周易」是一種實用文化,但它的用詞卻很詭異,因為必須用有限的文字,說清深刻的智慧義理,必須使用與詩歌文學相似的意境手法。接下來,我將舉出一些例子,以便具體分析。為什麼說一般人會被「君子當自強」的「厚德載物」這句話所毒害?
  • 《直方周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直方周易·》象【乾】象⑴曰 天行⑵健⑶,君子以自強不息【譯】象 天體運行強壯有力,君子要效仿這種精神自覺地努力向上《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 致不老的青春:《周易》中的君子語錄
    編譯並引申《周易》中的一些關於君子的語錄,致不老的青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翻譯:天道的運行剛健有力,君子以天道為法則,永不停息,自強其精神! 引申:無論多麼艱難,永遠不要絕望,遠離絕望!這是天之道,遵循之,自可逢兇化吉,遇難成祥! 2.
  • 周易.第一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導讀:《周易》是一本奇書,在西方世界,最重要的經典是《聖經》;在穆斯林世界,最重要的經典是《可蘭經》;在中國,最重要的經典是《周易》。伊塔:我們今天來看六十四卦的第一卦,怎麼樣,很深奧吧。胡圖:啊,我知道,俗話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伊塔:對,「健」就是按照一定的規律,休養生息,行雲施雨,南北東西四方皆然。胡圖:這《周易》果然是高深,光開頭一卦的名字就有這麼多學問。
  • 周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載物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注釋】坤:柔順。元亨:一開始亨通,並能夠長久亨通下去。利牝馬之貞:牝(pìn)馬,母馬。利於像母馬一樣堅持正道。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君子有所前往,一開始迷失方向,後來在迷失中找到行動的方向,得遇良主。
  • 《直方周易》坤 象曰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直方周易》坤【坤】象曰 地勢⑴坤,君子以⑵厚⑶德⑷載⑸君子要有深厚的道德心中時刻裝載著人民大眾。
  • 三言兩語話《周易》,讓您秒懂六十四卦的卦象和主旨(一)
    解讀《周易》的著作更是浩如煙海,從古到今,各派各家著書立說的數不勝數。筆者也沒有本事把它說清楚。但是,筆者試圖通過搜集一些精要的資料,分享給大家,主要是想讓更多人通過很短的時間對《周易》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有一個不至於太過偏頗的認知,從而吸取當中的精華,指導自己的人生。
  • 什麼是《周易》正宗?
    《周易》字號最老,招牌最硬所以誰都願意搬出《周易》的名頭來忽悠人,但是其根本並不屬於《周易》學問,所以「王庶文講壇」覺得很有必要利用幾期的世界為大家重新梳理清楚《周易》正宗。我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來辨別是不是正宗的《周易》算法:只要「大師」讓您報出出生日期、家庭地址、血型星座等內容就一定不是《周易》算法。
  • 《周易》: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引言:《周易》之中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一個人要能守能藏,讓才能存在於自己的生命,但是非其時而不用。才能這個東西你可以有,但是不一定使用,而且經常炫耀的才華,一定不是真正的才華,一個有德行的君子不僅擁有智謀,更擅長在不合時宜的時候隱藏自己的智謀。人生需要逐步慢慢的沉澱,當時機成熟的時候,讓自己的能力化作自己一飛沖天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