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
胃口一點點變差……
食慾可能會被高溫暫時「偷」走
但長期食欲不振
卻可能是某些器官
「失守」的信號
這篇文章告訴你
沒食慾的真正原因
並教你一套科學的「開胃」方法
胃口好,能延壽
中醫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一旦腸胃受損、胃口不好,會引發身體多器官紊亂。吃得下飯、胃口好,才能健康長壽。
研究發現,老人的食慾強弱可以作為其健康狀況和死亡風險的早期預測指標。食慾強的老人總體健康狀況較好,死亡風險也較低。
飯量變少,可能和這些病有關
如果生活環境沒有特殊變化
短時間內食慾不佳、身體消瘦
可能是這些原因
「偷」走了你的飯量
1
胃腸疾病
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胃液分泌功能下降、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等,都會造成食欲不振。
2
心理精神疾病
生活工作壓力大,睡眠不好,都會對食慾有影響;厭食症患者因怕胖、心情低落而過分節食、拒食,造成體重下降、營養不良,屬於心理障礙性疾病,要去精神科就診。
3
心臟病
當心功能不全時,一方面,胃腸道供血不足,會導致消化能力下降,引起食慾不佳;另一方面,胃腸道內血管的淤血會抑制食慾。
4
腦血管病
腦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都會影響大腦血液供應,從而引起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等現象。
如果突然很沒食慾,加上出現一側手腳無力、嘔吐等情況時,家人應高度懷疑腦血管病,及時就醫。
5
肝膽胰疾病
B肝患者等肝功能不好,往往食慾不佳。胰腺腫瘤的患者發病非常隱匿,表現往往是莫名的食慾下降和消瘦。
6
惡性腫瘤
不明原因地食慾下降或進行性消瘦,是惡性腫瘤的重要症狀之一,有時還是某些腫瘤的首發症狀,而且,大多數癌症病人出現此症狀時已處於晚期,如原發性肝癌。
7
缺微量元素
缺鐵性貧血、缺鋅等導致的食慾下降,也會影響胃口。
科學開胃
除了特殊疾病原因
引起的食欲不振外
想開胃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吃點含鋅食物,刺激味蕾
鋅是促進味蕾生長的重要物質,鋅缺乏會導致味覺素分泌減少,影響味覺,導致味覺下降、挑食偏食。
含鋅豐富的食物主要是:貝類海產品和動物肝臟、瘦肉等。尤其生蠔是常見食物的「含鋅冠軍」,大概兩個生蠔就能滿足每日鋅的需要。
菌菇類,大豆、雜豆、小麥等穀物胚芽、山核桃等也是「藏鋅大戶」,可以適當多吃。
少食多餐,促進食慾
氣溫升高,人體的基礎代謝降低,相對來說餓得慢,加上消化酶活性受溫度影響有所降低,導致消化功能下降,食慾降低。
此時飲食應清淡,避免高能量油膩的食物。不妨少食多餐,可在上午、下午及晚上加餐,只要總能量不超標,不用擔心發胖。
提升「顏值」,胃口大開
食慾降低時,不妨在食物顏色選擇上,多挑一些顏色豐富、賞心悅目的深色蔬菜,如菜心、西蘭花、紫甘藍、胡蘿蔔、彩椒、番茄等,這些像彩虹一樣的蔬菜不僅營養比淺色蔬菜高,且有助增進食慾。
主食也可儘量豐富,各種顏色的穀物與雜豆做成的八寶粥,或玉米、紫薯、紅心土豆等繽紛的谷薯類都可代替白米飯、白饅頭。
軟硬適中,最順口
如果不愛吃飯,可改變下食物的外觀和烹調花樣,比如攤蔬菜雞蛋餅,實現菜與雞蛋的「強強聯合」。
不想吃主食,可吃點土豆泥、藍莓山藥,不僅營養豐富,且飽腹感強。煮雞蛋不喜歡吃,可做成青豆蝦仁雞蛋羹。
選擇適合夏天的「油」
比如精煉的茶油、芥花油,顏色、質地和味道都很清淡,能很好地還原食材的味道和色澤。
它的飽和脂肪含量僅為橄欖油的一半,且不含反式脂肪和膽固醇,特別調動食慾,適合夏天涼拌、燒烤和炒菜時使用。
小貼士
此外,中醫認為開胃
應對號入座
貪涼厭食,多吃溫性食物
如果吃多了「生冷辛辣」食物,可在做菜時放入適量柿子椒或蔥、姜、蒜等溫性食物進行調和,幫助腸胃消化。
另外,紫蘇也能夠解表散寒,將有和胃作用的紫蘇葉拌黃瓜食用,能增進食慾。
腹脹厭食,常喝金桔水
如果吃一點就飽了,那有可能是氣溫高導致吃進的食物不能被正常消化,滯留在胃腸道異常酵解,產生氣體,使人胃腹脹滿,不想進食。
建議將20克左右的新鮮橘子皮切成絲泡水喝,這能理氣除脹。
溼重厭食,多喝粥
身體明明發出了「餓」的信號,但就是沒有食慾吃飯,有可能悶熱潮溼、溼氣入體,脾胃「乏力」導致的。
可將有祛溼功效的蓮子、薏仁、紅豆、白扁豆一起煮粥食用,祛溼的同時可護脾胃,一定程度上有助開胃。
食慾差影響的
不僅是腸胃
它還悄悄傷害著
身體其他器官
一個「吃嘛嘛香」的好胃口
和生活習慣分不開
吃好、睡好
就是對身體最大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