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花令|梅 寒梅著花未 雜詩·其二(唐·王維)

2020-08-14 昌達文學與藝術課堂

雜詩·其二

唐·王維

君⑴自故鄉來,應知⑵故鄉事。

來日綺窗⑶前,寒梅著花⑷未?

【注釋】

⑴君:對對方的尊稱,您。

⑵應知:知道,了解。

⑶綺窗:雕畫花紋的窗戶。

⑷著花未:開花沒有?



【賞析】

這首五言絕句,抒發了詩人懷念故鄉之情。原詩一共有三首,這是第二首。對於背井離鄉的遊子來說,故鄉的人或物有許多都值得懷念,然而詩裡不提對山川景物,風土人情的熱愛,卻寫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詩人用白描記言的手法,「於細微處見精神」,將思鄉之情巧妙地寓於質樸的語言中,韻味悠長,意境深遠。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講作者在他鄉遇見自己的老鄉,感覺老鄉理應知道故鄉發生的事。這句詩在此次表現出主人公欲了解鄉事的急切之感,透露出老鄉見面的親切與熟稔。語句直白平實,卻將主人公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態、口吻簡潔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後兩句「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則巧妙地表達了主人公對故鄉的懷念。離開家鄉越久,家鄉人事和世事的變動就越來越大。或許有的變動會令遊子感到歡欣喜悅,但肯定也有些世事變動會讓人大感失落或悲傷。但詩人不問人而問物,不直接表達自己對家鄉親人朋友的關心,只是小心翼翼地先問梅花是否開放,這是為什麼?


對故鄉的懷念,通常和記憶裡的人、事、物分不開,故鄉的親朋舊友、風光人情,都深深印在詩人的腦海裡。但詩中不可能將這些事物一一道來,那麼「寒梅」就被詩化為故鄉的一種象徵,其中寄託、集中了詩人濃厚的思想之情。開詩人他鄉遇故知卻不問故鄉人事,只問 「寒梅著花未」,因詩人已經將對故鄉的眷戀和惦念融匯在「寒梅」之中。這就是古代詩歌中常用的典型化技巧。

在詩歌中,梅花常常象徵著美好、堅貞、孤傲。詩人不問其他,獨問梅花,又意味什麼呢?這裡可以做多層解釋。一則聯想到故鄉實際的梅花,想到它就自然地想到故鄉的美景;二則梅花飽經風霜,凌寒開放的孤傲、高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詩人的性情。

最後一句詩人以設問的方式結尾,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空間。這首小詩含蓄雋永,即表達對故鄉人事、風物的懷念和牽掛,也讚揚了梅花超然塵世、永葆自由的情致和風範。

相關焦點

  • 王維《雜詩》: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維住孟津十餘年,久在異鄉,忽然他鄉遇故知,激起了詩人強烈的鄉思,因此作組詩《雜詩》表達自己強烈的思鄉之情,最著名的是其中第二首。雜詩三首·其二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關於「故鄉事」,初唐的王績寫過一篇《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從朋舊童孩、宗族弟侄、舊園新樹、茅齋寬窄、柳行疏密一直問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猶未盡,「羈心只欲問」;而這首詩中的「我」卻撇開這些,獨問對方: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鄉之值得懷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
  •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詩
    雜詩【唐】王維
  • 飛花令「梅」,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梅
    ——《梅》王安石2.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雜詩》王維3.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梅》盧梅坡4.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王安石5.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憶梅》李商隱6.聞道梅花圻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 王維: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詩三首·其二》 唐.王維 jūn zì gù xiāng lái ,君 自 故 鄉 來 ,yīng 寒 梅 著 花 未 ?但他偏偏不直接問妻子的情況,也不問其他重大的事,卻問起窗前的那株寒梅開花了沒有,似乎不可思議。細細品味,這一問,確如前人所說,問得「淡絕妙絕」。 窗前著一「綺」字,則窗中之人,必是遊子魂牽夢繞的佳人愛妻。清黃叔燦《唐詩箋評》說:「綺窗前」三字,含情無限,體味精妙。而這株亭亭玉立於綺窗前的「寒梅」,更耐人尋味。
  •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事三首》賞析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⑹寒梅:冬天綻放的梅花。⑺著花未:開花沒有?著(zhuó)花,開花。未,用於句末,相當於「否」,表疑問。⑻玉階:《萬首唐人絕句》作「階前」。
  • 寒梅著花未;王維的這首《雜詩》短短四句,卻是難以被超越的名作
    「寒梅著花未」這句詩出自王維的一首《雜詩》,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這首詩僅僅四句,卻成為難以被超越的經典之作,現在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雜詩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不知道在你動身前,是否知道,在雕刻著花紋的窗戶外,那寒梅有沒有生出花苞呢?這是一首思鄉作品,但是卻又不同於一般的詩作,重點就在於這首詩能夠把最尋常的事物寫出最動人的情感來。作者沒有去寫家中的事,而是通過梅花發問,以小見大。所以這就有一種愛屋及烏的韻味在裡面,故鄉的一草一木對於每一位熱愛家鄉的遊子來說,肯定是親切萬分、備受關注的。
  • 唐詩學習:王維的《雜詩(其二)》解讀
    唐詩學習:王維的《雜詩(其二)》解讀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雜詩(其二)》是盛唐詩人王維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是其組詩《雜詩三首》中的第二首。三四兩句才是細描,「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故鄉的父老親友,皆不在詩人的問答之中,唯獨關心和問起的是綺窗前的寒梅,有沒有開放。這是暗點時令嗎?不是。詩人對故鄉的懷念,正是通過這樣生動的形象,巧妙地表達出來了。
  • 梅字飛花令
    文化上,梅詩、梅文、梅書、梅畫紛紛問世,其作品之多為歷朝歷代之最,梅花也於此時確立了百花獨尊、群芳之首的地位。南宋張鎡在《梅品》中記載賞梅品梅最合適、最相稱的條件,分別是:淡陰,曉日,薄寒,細雨,輕煙,佳月,夕陽,微雪,晚霞,珍禽,孤鶴,清溪,小橋,竹邊,松下,明窗,疏籬,蒼崖,綠苔,銅瓶,紙帳,林間吹笛,膝上橫琴,石抨下棋,掃雪煎茶,美人淡妝簪戴26條。
  • 【唐詩三百首】王維《雜詩其二》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譯文】您是剛從我們家鄉來的,一定了解家鄉的人情世態。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注釋】來日:來的時候。著花未:開花沒有。著(zhuó)花,開花。未,用於句末,相當於「否」,表疑問。【創作背景】安史之亂之後,詩人便在孟津隱居多年。久在異鄉,忽然他鄉遇故知,激起了是作者強烈的鄉思,因此做此詩表達自己強烈的思鄉之情。
  • 飛花令|梅,一樹寒梅白玉條 早梅 (唐·戎昱)
    早梅唐·戎昱  一樹寒梅⑴白玉條, 迥⑵臨村路傍⑶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 疑是經冬雪未銷⑷。【注釋】⑴寒梅:梅花。因其凌寒開放,故稱。⑵迥(jiǒng):遠。⑶傍:靠近。⑷銷:通「消」,融化。早梅的花期正在隆冬季節,而它卻不畏嚴寒獨自開放,詩的前兩句寫出了梅花的色彩、生長環境,襯託出梅的高尚品德。在冰雪覆蓋的冬季,百花都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嬌媚,只有梅花正處花期。但是詩人筆下的梅花偏又選擇在遠離鬧市的村路、溪橋旁靜靜地開放,潔白似玉的花朵與它不喜譁眾取寵的性格暗暗契合。三、四兩寫梅花開得早得原因,緊扣題目的「早」字。
  •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末?
    王維的《雜詩》三首,今天只看看其二,全文如下:雜詩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末?這首五言絕句,是王維思鄉之情的佳作。詩人運用口語化的詩文,像是和老鄉聊天一樣。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您是從故鄉來的,應該知道故鄉最近發生的事情。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末?綺窗,有雕花的窗,您來之時,綺窗前的梅花盛開了沒有?
  • 1月22日·「古詩中的氣象萬千」-王維《雜詩(其二)》
    仲夏,又豈止「藕花無數滿汀洲」,「青草池塘處處蛙」;今天是2021年1月22日星期五農曆臘月初十庚子年〡己丑月〡庚午日今天是大寒初候第三天,大寒初候的花信風是瑞香花瑞香是中國傳統的上品花卉,每年在春節前後開始吐露花蕊(3),人們覺得它的馥鬱芳香可以帶來祥瑞,所以稱它為「瑞香」。而我們今天分享的是一首廣為傳頌的名詩,由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所作,還是和梅花有關:(唐·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詩人因為路遇故鄉人,所以思鄉之情更甚,忍不住急切地想要打探家鄉的情況。
  • 唐代王維《雜詩三首·其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維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元)釋中峰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唐)蔣維翰花落花開春不管,清風明月自綢繆。天然一種孤高性,直是花中隱逸流。(元)馮子振青子初肥色半鮮,綠蔭深處壓枝懸。
  •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同題吟詠
    醉間未覺春光老,難覓當時種樹人。寒梅迎春雲鶴分明上紫臺,莽原北望氣悠哉。詩心未許秋心去,梅韻翻隨雪韻來。還取冰心存玉骨,更將豪邁接新雷。江山再借東風力,洶湧春潮不日回。窗外飛花憐倩影,枝頭落絮吻柔唇。勸誰莫戀移情事,吾擁芳姿夢裡親。同題詠清絕一枝花未著,倚窗難嗅玉妃香。但期大朵邀春信,也看寒風剪雪床。欲展眉川千百度,洇開墨漬兩三行。此懷不共誰知曉,獨向時間問短長。思鄉曲異鄉漂泊幾多年,夢裡思歸夜不眠。
  • 飛花令——日(一)
    《竹枝詞二首·其一》 唐·劉禹錫5、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雪梅·其二》 宋·盧梅坡6、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端午日》 唐·殷堯藩7、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宋·范成大36、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王勃37、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38、丈夫貧踐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別董大二首》 唐·高適39、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少須夜窗疏影掛明月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文 | 中式精緻生活
  •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曲目:寒梅著花未
  • 唐詩鑑賞‖王維:雜詩(其二)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第,為太樂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