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全才李奧納多·達·文西(《智慧財產權簡史》人物篇)
達·文西的全名叫李奧納多·迪·皮耶羅·達·文西 (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他的名字其實叫李奧納多,達·文西的意思是「來自芬奇這個小鎮」,所以我們簡稱他為「李奧納多」更合適一點(大家還記得《忍者神龜》動漫嗎?老大就是達·文西,老二是拉斐爾,老三是多納泰羅,老四是米開朗基羅,老大達·文西頭是戴藍色頭帶的領袖,熱心腸的忍術高手,武器是兩柄武士刀)。我們現在已經習慣稱他為達·文西,下面我們還是稱他為達·文西吧。達·文西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我們後人看來他就像是一個工業革命後的現代人穿越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博學者、全才,他的才華恣意汪洋、縱橫四海,涉及的領域有: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關鍵的是他在每個領域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有很多發明和發現足以改變世界發展的趨勢。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約有15000多頁,愛因斯坦(《智慧財產權簡史》人物篇即將出場)認為,達·文西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半個世紀。
我們如果要全面了解達·文西,強烈推薦大家讀一讀沃爾特·艾薩克森的《李奧納多·達·文西傳》,艾薩克森是美國杜蘭大學的歷史學教授,他寫過的傳記還包括《富蘭克林傳》《愛因斯坦傳》、《賈伯斯傳》,(《智慧財產權簡史》後面寫到愛因斯坦、賈伯斯的時候,參考的書籍也是艾薩克森寫的傳記)都是乾貨滿滿的傳記,艾薩克森因為這幾部傳記名滿全球。
艾薩克森寫達·文西傳時,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主要來自達·文西留下的7200多頁筆記(厲害了,從真實史料出發去做學問的人最值得尊重,即使這個材料還不到達文西筆記的一半)。達·文西的手稿全都是神秘的鏡像字,他用左手寫出反字,用鏡子看才能讀懂,像是一串串密碼。之所以用這種方式,是因為當時很多研究方向對宗教的根基是極大的挑戰,會受到教會的激烈反對,而且社會剽竊成風,所以達·文西為了保護自己的研究成果,就將自己的研究都隱藏在反字密碼裡。達·文西筆記真是無所不包,包括繪畫草稿、工程草圖、建築設計圖、戲劇服裝設計圖、科學研究筆記、拉丁語學習筆記,筆記還包括「每個周六要去澡堂子看裸男」(笑噴有沒有!)。考慮到那個時期紙張比較稀缺,達·文西非常節約用紙,經常是一頁筆記裡既有繪畫草稿,又有科學研究,還有隨筆感想,難怪有人說他的筆記是「最令人震驚的人類觀察和想像力的見證」。
達·文西是個同性戀,而且從不避諱自己的這個身份。達·文西非常英俊,喜歡穿彩色的衣服上街,完全是一副紈絝子弟的派頭,紫羅蘭色、玫瑰色、紫色、粉色都是他非常喜歡的顏色。當時在藝術圈裡,同性戀相當普遍,雕塑家多納泰羅,畫家波提切利,藝術天才米開朗琪羅都是同性戀。(哇!一代又一代的天才們真是狂酷炫!我再推薦兩本書《天才、狂人與梅毒》,《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達·文西一生保持著對男孩子的愛戀,鄙視異性之間的性關係。(對古希臘文化有研究的同學應該知道,柏拉圖式戀愛的本意是指男男之愛,即男同性戀,古希臘男風盛行,一個優秀的成年男性與一個俊美的少年之間的愛情是被人們所認可的,成年男性稱為愛者,少年則被稱為被愛者。他們之間的關係有師生之情亦包含情侶之愛。哇!!!又長姿勢了是不是!文藝復興不正是要復興古希臘文化嘛)。與米開朗琪羅擅長刻畫男性的陽剛之美不同,達文西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有著非常細膩的中性魅力,比如《天使報喜》中的天使加布裡埃爾,《巖間聖母》裡的天使烏裡埃爾(仔細看一下,這個天使還真是雌雄莫辨),《最後的晚餐》中的使徒約翰,名震銀河系的《蒙娜麗莎》等等。
《巖間聖母》
《蒙娜麗莎》
達·文西在代表作《蒙娜麗莎》使用了一個技法——暈染法(本意指的是煙霧消散在空氣中),一般人物繪畫畫家會用清晰的線條勾勒出輪廓,達·文西不畫輪廓,他在老師韋羅基奧那裡學畫的時候,就意識到了這種技法的重要性,就不再用清晰的線條直接勾勒對象的輪廓,而是用非常朦朧的線條,一層一層的色彩,用光與影的對照,讓對象從背景中浮現出來。「暈染法」解釋了蒙娜麗莎的微笑那麼神秘又迷人,蒙娜麗莎面部的輪廓和帶著神秘微笑的嘴唇,就沒有任何切實的線條,只有非常柔和的色調和陰影的過渡。近代 X射線光譜分析顯示,蒙娜麗莎臉上的棕色釉料,從最亮部分的2.5微米,極其平滑地過渡到陰影顏色最深位置的30微米。這樣的筆法和上色,讓這幅畫隨著房間光線和觀看角度的變化,產生細微的變化,讓畫中的人物更加活靈活現,也增加了蒙娜麗莎神秘的魅力。《巖間聖母》也一樣,達·文西給畫作塗上了一層又一層半透明的釉彩,創造出了非常細膩的明暗對比,和非常柔和的輪廓。在達文西看來,模糊的輪廓才是世界真實的樣子,也是我們的眼睛看到的真實的景象。(大家有沒有想起印象派的畫作,只是聯想,不用對比,畢竟是不同的繪畫風格)。世間傳聞,《蒙娜麗莎》有兩副,第一幅《蒙娜麗莎》就隱藏在第二幅羅浮宮《蒙娜麗莎》的下面。
隱藏在羅浮宮《蒙娜麗莎》後的第一幅《蒙娜麗莎》,經電腦技術復原後的樣子。
達·文西一生的畫作大概是15副,他最著名的作品,其實並不是大家都熟悉的《蒙娜麗莎》,而是他為聖瑪利亞感恩教堂創作的壁畫《最後的晚餐》。這幅壁畫他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完成,在他生前,是為他贏得最大榮譽的作品。這幅畫也改變了歐洲繪畫史,因為之前從來沒有畫家在二維的平面上創造出如此卓越的三維效果。這幅作品捕捉的是,耶穌對他的門徒說出「你們中的一個要背叛我」這句話之後,那個戲劇性的瞬間,而且他表現的並不是一個靜止的瞬間,畫面從從左到右像電影一樣展開,除了耶穌之外,十二個門徒每三個人構成一組。最左邊的巴塞洛繆、小詹姆斯、安德魯的表情是一聽到這個消息的震驚,其中最左邊的巴塞洛繆幾乎從座位上躥了起來,之後的三個人是猶大、彼得和約翰。十二個門徒裡,只有猶大知道耶穌說的是他,他的表情非常緊張,身體嚇得向後傾斜,甚至打翻了手邊的鹽罐,但是手裡還緊緊抓著出賣耶穌的錢袋。彼得非常憤怒,質問出賣耶穌的人是誰,手裡還拿著一把刀,隨時準備保護耶穌。具有一些女性特徵的約翰知道這件事不可避免,他表現得既悲傷又平靜
《最後的晚餐》
我們來看一下達·文西在其他領域的貢獻。達·文西在米蘭的17年間進行了很多科學研究,他畫出了著名《維特魯威人》,這幅畫表現的是人跟宇宙的和諧比例,這種天人合一的觀念,也成了達·文西終生的信念,讓他不厭其煩地進行關於人體的研究,他相信在人這個小宇宙之中,同時藏著宏觀宇宙的和諧比例。達·文西受到過僧侶及數學家盧卡·帕喬利(1445-1517)的指導,通讀了歐幾裡得《幾何原本》的13卷全書,在他的兩本筆記本中充斥著對其內容的評論,帕喬利那時正在寫作一本書,在該書中提出了神聖比例及其與人體的關係,達·文西受其影響在《維特魯威人》中準確捕捉到了圓與正方形的關係(趕緊再翻一下我以前寫的文章,數學好的人就是牛,比普通人收入要高5%-10%)。達·文西的筆記本中有許多由相交的圓和正方形組成的圖例,充滿了關於機械裝置、湍急的水流、地質層、飛翔的鳥、運動的馬以及人體解剖學(達·文西喜歡解剖屍體,他親自解剖過30多具屍體)研究的精美插圖,筆記本中還有設計巧妙的升降機和起重機的素描,這使人們一般誤認為達·文西是這些裝置的發明人,但實際上它們是由布魯內萊斯基(文藝復興第一建築師)發明的,用於幫助他建造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
《維特魯威人》
《胚胎研究》
達·文西對米蘭大教堂拱頂研究的細節圖
達·文西一生發現了很多重要的物理學理論,在牛頓提出第一運動定律和第三運動定律兩百年前,我們就能在達·文西的筆記裡看到對這個問題清晰的描述。他關於鳥類飛行的研究和關於飛行器的設計圖裡面,還包括了流體力學的一些重要原理,其中一個是當空氣或任何流體流動速度越快,產生的壓力就越小,今天的飛機機翼上方的弧線曲度更大,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達·文西還發現了摩擦力的重要規律,他測量了一些表面的摩擦係數,從而發現了用油和滾珠軸承,甚至用銅錫合金降低摩擦力的配方。嚴伯鈞在《西方藝術課》提到,葡萄酒蒸餾技術很有可能就來自達·文西,因為在他的手稿中,發現了蒸餾器的設計草圖。
《飛行器》
《滾珠軸承》
達·文西經常說自己直接從經驗中進行學習,不盲從現成的權威。他不僅有著藝術家的敏銳觀察,而且帶有真正實驗主義者的嚴謹態度,強調實驗必須要反覆進行,從而保證結果的有效性。但是,達·文西一輩子都在受一件事情的困擾,在好幾本筆記裡,達·文西一遍又一遍地質問自己:「告訴我究竟做成過什麼,告訴我,告訴我,我是否做成過一件事……告訴我究竟有什麼成果。」國外有科學家分析說,達·文西可能得了一種叫做「注意力缺失症」(ADHD)的病,也叫多動症。有這種病的人,很難維持長時間的注意力,容易分神。現代醫學發現「多動症」患者的大腦就跟普通人不一樣。這種病的發生率還比較高,在中國的發病率是5%左右,每20個人裡有一個,主要是孩子。解決的辦法,就是吃藥,改變大腦的運作。
萬維鋼老師在《精英日課》曾分析過一個現象叫達·文西詛咒,來自萊昂納多·洛斯彭納託寫過的一本書《達·文西詛咒》。「達·文西詛咒」的意思是一個人像達·文西一樣對什麼東西都感興趣,也像是個全才,結果卻是一事無成。洛斯彭納託說選擇從事的領域要考慮三個標準:第一,你得確實喜歡做這個領域;第二,你得在這個領域中有天賦;第三,這個領域必須能讓你掙到錢。最後洛斯彭納託還給了兩個性格方面的建議:一個是聰明人都喜歡拖延,達·文西本人就非常愛拖延,而你想做事得把拖延的毛病給治好。另一個是你得克服自戀情緒,很多聰明人都自戀,適度的自戀可以給你自信,但自戀過度,你就會在極度的興奮和抑鬱之間搖擺。現在是一個專才的世界,通常的做法都是長期專注於某一個領域才能有所成就,其他的東西只起到輔助的作用。萬維鋼老師認為達·文西詛咒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害怕競爭,作為一個有達·文西人格的人,最好找一個複雜的、跨學科的領域發展。我們要避免做一個有著達文西的人格,又沒有達文西的才能的人。
達·文西傳的作者艾薩克森認為,我們所處的時代和達文西所處的文藝復興時代有很多共同之處,都是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都是一個發明層出的時代,都是一個人類生活被各種科技產品不斷豐富的時代。我們可以從達·文西身上學到很多東西,而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好奇心、注意觀察、關注細節、尊重事實、保持想像力等等。艾薩克森相信,這些東西會讓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變得不同。我本人強烈建議,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搞一個達·文西獎,和諾貝兒獎平行,獎勵為各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人。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科技人文、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