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奧納多·達·文西和米開朗琪羅各自被後人稱為是都是文藝時期的後三傑之一。足見,他們在藝術領域的影響力。他們之間又有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呢?
有一天李奧納多·達·文西和米開朗琪羅在街上相遇,當時李奧納多·達·文西已經50多歲了,米開朗琪羅還是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米開朗琪羅對列安納多·達·文西在米蘭討好盧多維科公爵的行為鄙夷,就對李奧納多·達·文西說:「你就是那個在米蘭給盧多維科公爵做騎士模型,最後模型被法國士兵當靶子射的人。」聽完他這麼說,真把李奧納多·達·文西弄的很無奈又氣的不行。當然這事李奧納多·達·文西肯定不會這麼算了。
李奧納多·達·文西為盧多維科公爵設計的騎士模型在佛羅倫斯米開朗琪羅完成了著名的雕塑《大衛》後,在何處安放成了問題,當局甚至為此事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米開朗琪羅認為自己的作品應該放在大教堂的正門入口處。而作為委員會成員之一的李奧納多·達·文西提議應該將雕塑放在廣場一角的走廊裡,理由是裸露的男性軀體有礙觀瞻。這個觀點由經常畫裸露男性軀體的李奧納多·達·文西提出。就好像平時大家都知道我很喜好的東西,卻說要在欣賞的時候放在最不起眼的地方。這體現了李奧納多·達·文西非常有趣的心理。
米開朗琪羅的大衛但最終米開朗琪羅贏了,《大衛》被安放在了佛羅倫斯市民廣場最顯眼的位置。1503年10月,李奧納多·達·文西接到一份委託,為在領主宮的佛羅倫斯會議廳繪製一幅大型戰爭壁畫,也就是後來的《安吉亞裡之戰》。李奧納多·達·文西構思的及其完備,草稿也畫得極其精美。但是他剛剛開始畫沒多久,米開朗琪羅出現在了對面,兩個人各自畫一邊。因為米開朗琪羅也接到了委託畫一幅大型戰爭壁畫,即後來的《卡西納之戰》。
安吉亞裡之戰來說說這2個人畫這幅戰爭壁畫的背景,李奧納多·達·文西之前在米蘭跟著盧多維科公爵,參加過不少戰役,而且設計過很多戰爭武器,比如說機關炮,手榴彈,飛機,坦克,潛水艇等等,雖然最後盧多維科公爵並沒有造出來。但李奧納多·達·文西經歷過戰役有過現實經歷,在壁畫作品上,展示的更活靈活現。而米開朗琪羅沒有經歷過戰役,在戰役的人物和場景創作上,就顯得缺乏靈魂。
卡西納之戰李奧納多·達·文西很少批評別的藝術家,但看了米開朗琪羅畫的一大群裸男後,他忍不住了:「畫的裸體就像木頭,全無優雅可言,以至於你覺得自己看的不是人體,而是一袋核桃。」(看了他說的批評,給人的感覺是,怎麼這麼文藝。)李奧納多·達·文西一生的追求在3個方面:「在騎馬,言談和走路上風度翩翩。」
到今天我們知道,雕塑才是米開朗琪羅的強項,他自己也曾在一首詩中坦言:「我不屬於這裡,我不是一名畫家。」因為二人的衝突,誰也沒能完成自己的畫作。最後當局只好找了一個不知名的畫家,把剩下的補全了。
有時候缺憾也是一種美,雖然李奧納多·達·文西有很多未完成的作品,但他留給世人手稿和作品,都透露著對藝術和生活的完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