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什麼??

2020-12-21 與作家丁玲同名

禪,是了悟生命實相之後的生活態度。但很多沒有深厚佛學基礎的人,還是看不懂《景德傳燈錄》裡的公案,因此我用現代語言編了很多人人易懂的生活化禪宗公案,希望人人看得懂,通過故事中的隱喻了解什麼是禪。

禪不是宗教,不是哲學,

不是科學,不是心理學。

禪不是知識,是悟性;

禪不是巧辯,是靈慧。

禪即是融入當下,而不是思維空想。

舉心即錯,擬議即乖。

禪是生命的態度

禪是看清世間之後,真正認識自己。

禪是體悟生命實相之後的生活態度。

禪存在於無涯的時空之中,

世間隨時隨處都能見到禪,

問題在於我們能不能體會。

禪即是離一切相

習禪並不是要向外求取,

而是對內心的自我省察。

法海問六祖慧能說:「什麼是即心即佛?」

六祖慧能回答說:「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禪。」

藉教悟宗

禪是透過佛陀的教導,

悟出禪宗的根本精髓。

禪是直接實踐佛陀言教的方式,

抵達最終的寂靜無苦智慧彼岸。

禪宗的傳道方也非常特殊:

不立文字,

教外別傳。

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

不立文字

六祖慧能說:「迷人口念,智者心行。」

禪宗重視「自力、自度、自救」。培養特立獨行的堅強人格以至達到禪悟的境地,欲想成就得道,就必須親自經歷種種艱苦磨鍊。

承言者喪,逐句者迷。

禪宗極少使用佛教的術語,重視體證、經驗、實踐,而不是言說、論析、理論。重要的是做,而不是講。

語言文字只是媒介,而不是真理。

禪是活生生的體驗,不存在任何的言語文字中。

禪宗講求實踐而不重視言說,禪並不依據固定的佛教經論。

禪宗是經論言教以外的另一支傳承。

教外別傳

禪宗是創造性的宗派,它不依據固定的經論,沒有複雜的思想體系,沒有神秘的宗教儀式。

禪以一躍而入直截了當的方式,

直接傳承佛陀的心髓達至開悟。

直指人心

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

禪宗是直指人心、明心見性。

向外尋求解脫之道,便是騎驢覓驢。

禪,不是依樣畫葫蘆的鸚鵡學嘴,

禪,是用自己的心勇敢面對生命。

見性成佛

心性本淨,佛性本有。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心即是佛,佛原本即是眾生,眾生的問題在於他的心。心佛眾生本是一體,三者無所差別。

長沙景岑禪師說:「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無始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

人生的種種痛苦煩惱,緣起於我們的自心。

未悟通生命實相的眾生,即是紅塵此岸的眾生。佛是調御丈夫,降服自己的心而達至無苦境界,即是抵達寂靜彼岸的佛。

相關焦點

  • 修禪「禪」是什麼?平常心即是禪
    好多人認為空是什麼都沒有。其實佛家講的空不是沒有,還是大有,無盡的虛空,容納無盡的星球在運作,空是無量無邊、無止境、無界限、是絕對,我們不能誤會。如果你把空認為沒有,那就錯誤!枯木禪,如果不知道什麼叫做觀心?每天就是打坐。坐在那邊活像一根枯木,毫無生氣,這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枯木禪。禪不一定是坐,坐並不一定是禪,為什麼?悟道在心。
  • 什麼是禪?禪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參禪?
    林清玄認為忙使人心性浮動,心意不轉,缺少了覺受與觀照的能力,使得這種天生的覺照變得薄脆了,而禪者對生活專一的融入,對現代人因忙而喪失的感受生活的能力很有幫助,只有專一的有一種體驗才能體驗生命中的難得,得其益一剎那,才能得其益一天,才能得其益於一生,這才是人們參禪、修禪的真正意義。
  • 什麼是禪?
    問:說起「禪」,總感覺高深莫測,但具體有什麼含義卻不了解。法師,您能我講講嗎?答:好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禪」。問:什麼是禪?答:禪是梵語「禪那」的略稱,為靜心思慮,思維修之意。但中國的「禪」已經跟印度的本意有所不同了,發展出了獨特的意思。印度的禪是如來禪,中國的禪是祖師禪。祖師禪講頓悟,與人們的生活及社會的聯繫非常緊密。
  • 「禪」到底是什麼
    生命即是無窮當下的積累弟子問:「禪是什麼意思?」達摩說:「見本性為禪,若不見性就不是禪。」禪定弟子問:「什麼是禪?」六祖慧能說:「妄念不生就是禪。」弟子問:「什麼是定?」反映當下現前弟子問禪師:「禪是什麼?」禪師回答說:「今天的月亮特別圓。」對弟子的疑惑,禪師總是回答以最終的情境。
  • 佛教:什麼是禪?如何學禪?
    這就是禪的開始。什麼是禪?禪的本意是靜慮。六祖惠能說: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外不著相,名為禪。如何學禪?六祖說:此門坐禪,無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只要不存妄想邪見,自我的本性自然就會清淨空靈。
  • 禪是什麼,真正的修禪是怎樣的
    禪的起源現代社會世事浮躁,人心便難得以安寧,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在精神中尋覓到一方淨土,於是「禪」便又盛行了起來。禪從何而來?真正的起源已經近乎淹沒於歷史長河中了,只留存了一個玄乎的版本廣為流傳。一個更為現實的起源是,禪基本已經從佛教中脫離,是佛教進行完全中國化改造而產生的學說。如果細心去對比,甚至可以發現,禪與佛教的許多理論是無法契合的,反而與中國本土的道、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禪道儒禪是什麼?
  • 禪的原意是什麼?
    所以,禪的音譯就是靜慮,叫「思維修」,叫「攝念」,攝念是什麼,把妄念給它收回來,萬念歸於一念,一念歸於無,你就入定了,你就進入禪的境界。也就是冥想的意思,是指通過禪坐訓練,將意念集中在一處,思考人生真理,從而使大腦裡的雜質沉澱下來,使思維如水一樣清澈、透明。
  • 禪宗的「禪」是什麼?
    可是關於「什麼是禪」的問題,似乎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個人是覺得這個問題可以簡單的回答,禪是一種無所執著的狀態。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 —《六祖壇經》佛是覺悟了的人。釋迦摩尼傳授諸多的佛法,就是為了去教授眾弟子如何來認知本性。
  • 佛教「禪」又分世間禪和出世間禪,那麼什麼是如來禪和祖師禪呢?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學佛修行的人,常常提到「禪」,本文大茶經通過近代大德高僧生活禪的創導者淨慧長老所作《雙峰禪語》裡記載,在四祖第二屆禪七法會的講座中,分享佛學「禪」的知識,讓「禪」在我們生活中得以受用。禪者曰:「按照佛教的教義,禪又可以分為世間禪和出世間禪兩大類。世間禪包括了四禪八定,出世間禪有如來禪和祖師禪。」那麼世間禪和出世間禪有什麼區別呢?
  • 佛教:禪是什麼意思?最易入門的禪是什麼?
    禪也是印度話,翻譯成中文叫止觀,也稱作靜慮。靜是心定來,定下來不是沒有境界,有境界。定中有境界,定中你能看到很多不可思議的東西,看到宇宙的源始。佛菩薩的咒語都是來自禪定之中。因為在定中,時間、空間沒有了,無量劫以前的事物都現前,無量劫後也現前,再遠的距離都現前。
  • 佛教:禪是什麼?
    講到禪,很多人都以「禪那」一詞來解釋禪這一概念。但事實上,禪並不是「禪那」,因為「禪那」這一說法,意味著有時間的觀念隱含其中,超脫不了文字層面的屬性。因此,「禪那」這一概念其實已經把禪最精髓的內涵給束縛了,因為禪的本身是超越束縛與認知的。
  • 佛教:「禪」到底是什麼?
    如如不動,與天地一體什麼是坐禪?六祖說,在這頓悟成佛法門中,遠離一切無明煩惱的障礙,向外對於一切善惡等境相,不生起貪愛執著等心念,這叫「坐」;向內如實知見自心本性不生不滅,這叫作「禪」。什麼是禪定呢?至於究竟什麼是禪,或禪是什麼,還得我們自己切身去體會。禪是一種受用、一種體驗禪的境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有自己去體驗、自己去受用;而且這種受用是自受用,與他人不能共。禪的受用和體驗唯行者有,唯證者得。
  • 藥師禪的生活智慧之1 什麼是藥師禪?
    非常高興和大家一起學習和分享藥師禪與藥師法。首先給大家講解一下什麼是藥師禪的「禪」。「禪」是定的意思,所以「禪」和「禪定」常常同時使用,通過「禪定」來修智慧,修福報。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裡面也有靜、定、慧之說,所以才有寧靜而致遠。修藥師禪,最終是修智慧、修福報,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如願。修藥師禪有三定。是哪三定呢?分別是心定、神定和身定。
  • 【鈴木大拙】禪是什麼?
    因此,在禪裡頭並沒有什麼聖典或經教,也沒有任何可以直指禪的根本意義的咒語。如果有人問我說禪有什麼教法,我會說禪並無任何教法。即使禪有什麼教法,也是出自自家心裡。我們以自己為師,禪只是指路而已。除非指路本身就是教法,否則禪並不刻意規定什麼東西作為其教旨或基本哲學。  禪宣稱是佛教,但是經論裡提出的一切教法都被禪視為只是浪費紙張,其作用也只在於拂去知識的塵埃,如此而已。
  • 佛家的禪是什麼意思
    「禪」是從梵文的「禪那」這個詞音翻譯過來的,用今天的話來說,「禪」實際上是一個外來語,它的意思是「思維修
  • 心保大和尚:禪到底是什麼
    大公網記者:心保大和尚您好,今天是明基大和尚升座的日子,請問您對此行有什麼感想呢?  心保大和尚:今天是明基大和尚的升座大典,我代表星雲大師前往這裡祝福。明基法師升任四祖寺新任方丈,可謂龍天推出,大家都很擁護,這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
  • 什麼是禪?拈花一笑又是講什麼?
    中國禪宗的禪是什麼意思?你看我們有好幾個詞,一個是禪宗,就是大家都知道,還有一個是禪法,還有是禪修。到後來演化就是特別特別多了,喝茶叫禪茶,畫畫叫禪畫,後來就越來越多。這禪是啥意思?它最早的意思就是jana(漢語音譯是禪那),是一個梵語的音譯。那麼音譯過來,這個字也很有意思,這個字是什麼?一個示字旁,一個單字。示字旁是什麼意思?
  • 一禪:幸福到底是什麼呢?
    師父說,幸福有兩種,一種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種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 那一禪的幸福,大概已經實現了吧…… 月亮那麼美,廣寒宮也一定很漂亮吧?
  • 如來禪,祖師禪,生活禪
    導讀禪宗的禪,既可分為生命的解脫、生活的瀟灑、思想的空靈三個層次,也可從不同層面來理解、來修行、來受用。按照佛教的教義,禪可以分為世間禪和出世間禪兩大類。世間禪包括四禪八定,出世間禪有如來禪和祖師禪。世間禪和出世間禪的區別是什麼?世間禪又叫共外道的禪。一切有禪定修養的學道者,比如說佛陀在世時印度的六師外道,中國的道家、仙家,他們也需要禪定,沒有禪定達不到長生不老的目的,但是他們的禪定是以世間禪的形式而存在的。為什麼說是世間禪呢?世間與出世間的差別,在於有漏和無漏。有漏就是沒有出三界,出三界方為無漏。漏到什麼地方呢?漏到生死中,漏到煩惱中,漏到輪迴中。
  • 佛教的禪與瑜伽的禪是什麼關係?兩者一樣嗎?與想像大不同
    本期我們說一個有意思但卻很有爭議的話題,那就是我們在經常會遇到的一個字——禪。禪這個字其實很難全面的去形容,當然,這裡引用百科的說法,也就是說禪是一種「靜」的行為,那靜是否就是禪呢?所以我們不妨單獨來說說佛教歷史所發展出來的禪和瑜伽的禪是是否一樣。我們先來探討第一個問題,就是佛教的禪是怎麼來的?是大概什麼時期有的?很多人聽到這個肯定會毫無疑問的說,肯定是佛陀時代就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