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場,貓眼智多星發布2020年Q3網絡電影數據報告

2020-12-10 騰訊網

2020年上半年,在觀眾娛樂需求重心轉移至線上的背景下,網絡電影成為了新的行業熱點。近日,貓眼智多星發布《2020年Q3網絡電影市場洞察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我國網絡電影上線數達到198部,同比略有增幅,但整體處於收縮態勢。

《報告》顯示,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家平臺頭部影片類型趨同是共同問題,奇幻、動作影片橫掃天下。目前,各平臺積極探索精品化和多樣化內容,在這一季度也有體現。

隨著網絡電影日益發展,影片投資回報比將持續縮窄,除了要求內容精良,精細化營銷宣發也成為必須面對的課題。未來,行業將對更多新渠道進行探索,結合影片特點,尋找最具性價比的價值窪地。

內容:網絡電影上線數量收縮,平臺轉向精品內容打造

對於網絡電影而言,2020年既是機遇,也有挑戰。廣電總局數據顯示,2020年7月的網絡電影規劃備案部數,同比增長113%,環比增長48%,創造了可查詢的網絡電影有史以來最高值。

近期正值建黨100周年、抗美援朝、掃黑除惡、戰疫等歷史關鍵節點,多部主旋律作品成為平臺排片重點。同時對於在線長視頻來言,還需面臨與短視頻爭奪用戶時間的艱難挑戰。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來長視頻用戶使用時間佔比已出現下降趨勢,而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所佔時長有所增長。

這一壓力下,提質減量成為網絡電影的必經之路。《報告》顯示,因存在疫情窗口期,大量影片在前兩季度釋放,Q3呈現收縮態勢,前三季度網絡電影上線數分別為231部、218部和198部。

以上影片主要以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為主要陣地。為服務觀眾觀影需求,各個視頻平臺同時開始深耕精品內容。《報告》顯示,2020年Q3騰訊視頻月榜A級及以上佔比接近60%(包括A級、S級、S+級),愛奇藝月榜90%左右都為A級影片(愛奇藝最高定級)。此外,騰訊視頻發布了網絡電影內容激勵計劃,300-800萬現金獎勵給TOP5片方。

總體而言,網絡電影在內容層面已經走過"量變"階段,隨著競爭壓力的加劇,內容"質變"的時代即將來臨。

票房:劇情、女頻出現票房黑馬,低投資回報比成行業困境

在內容及票房表現上,網絡電影正處於變革周期,在動作、奇幻題材持續橫掃大盤同時,劇情類與女頻題材異軍突起,呈現出巨大潛力。

《報告》顯示,在各平臺Q3票房類型分布中,動作與奇幻題材影片分別以24%和15%的成績領先其他類型,排名第三的劇情片是首次躋身TOP類型前三。劇情片代表作品之一《最美逆行》,該片由三平臺排播,總票房超600萬。

而在動作、奇幻影片面前,這一成績仍有差距。數據顯示,Q3上線影片中,全網票房冠軍為騰訊視頻S+級影片《武動乾坤:涅槃神石》。值得一提的是,奇幻愛情電影《龍無目》在騰訊視頻奪得票房亞軍,折射出女頻題材影片正在崛起的趨勢,改變了網絡電影"女性向題材難出爆款"的傳統成見。

與此同時,餘罪IP青春校園題材《臥魚》、現實主義題材《老大不小》等多部影片成為Q3票房黑馬,影片類型呈現多樣化趨勢。其中《龍無目》在騰訊視頻評級不佔優勢,卻也爆發出不亞於高評級影片的能量,終結了評級"出身論"。

高質量內容扎堆,讓頭部影片票房壓力進一步加大。據不完全統計,截止9月底,Q3票房破千萬的上新影片共計14部。其中,騰訊視頻環比增幅明顯,頭部影片分帳票房超1億,《鬼吹燈之湘西密藏》上線首日票房超450萬,打破網絡電影單片首日分帳票房紀錄。

在票房成績背後,需要警惕的則是投資回報比。《報告》顯示,相較2017年動輒300%以上的投資回報比,今年的ROI呈現持續收縮的趨勢。除了7月上線的《老大不小》ROI達到563%,其他頭部網絡電影普遍都在100%以下

頭部網絡電影高成本、高票房、低收益的困局,很大程度源於奇幻元素影片製作成本相對更高。在影片類型多樣化趨勢下,高質量、嚴控成本的劇情片或成為提高投資回報比的選擇之一。

營銷:單一高性價比渠道不復存在,多渠道並舉勢在必行

為提高影片票房,精準營銷成為網絡電影的必修課。《報告》顯示,網絡電影往往需要在製作環節找準核心用戶訴求,確定影片路線,進而匹配營銷渠道,通過觀眾共情點進行營銷宣傳。

作為網絡電影營銷主戰場,抖音投放能佔據到營銷費用的8成左右。貓眼智多星數據顯示,截止9月22日,Q3網絡電影抖音話題中,1億及以上播放量佔比接近20%,6%的影片話題播放量在5億以上,其中《美人皮》抖音話題播放量超10億,為季度冠軍。可以看出,5000萬播放量以上抖音話題佔比越來越高。

通過對比抖音播放量與影片票房,《報告》發現:在1-3億話題播放區間,抖音熱度與票房呈正相關性,當播放量再度走高,便與票房基本沒有相關性。《報告》認為,票房上限很大程度上仍由影片質量決定。如《霍家拳之鐵臂嬌娃》話題播放量僅2億,票房超1800萬。

隨著KOL成本日益增長,拓展更多營銷渠道勢在必行。如今,影片正結合自身特點和訴求,在快手、B站、微博、豆瓣、虎撲等平臺進行探索,以實現品效合一。

數據層面,除了提供網絡電影市場洞察報告這類數據報告,貓眼還打通了三大主流平臺的網絡電影分帳票房數據,在業內最早建立起集齊愛騰優三家視頻平臺的數據榜單,並推出每日榜單,搭建網絡電影信息資料庫。伴隨數據信息基礎設施的搭建完善,貓眼正助推網絡電影行業逐步走向透明化、正規化。

數據業務之外,同時作為國內領先網際網路宣發平臺的貓眼,也在Q3上映的網絡電影中為《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提供了宣發支持。在貓眼打造的訪談節目《電影背後的故事:大咖請回答》中,邀請了淘夢公司的創始人兼CEO陰超、主演許君聰和導演周潤澤三位主創,暢談電影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收穫了大量好評。

如今,貓眼的全文娛數據能力與宣發能力已貫穿網絡電影產業上下遊,為行業從業者提供全面服務,有利於優質影片脫穎而出。可以預見,網絡電影紅海背後,仍存在巨大成長空間。

相關焦點

  • 洞察2019電影市場數據:貓眼「響指」之路已經鋪就
    2019年被很多人稱為「太南了」,但同時更是智能大數據時代不斷來臨、重構一切的的一年,尤其是在文化娛樂領域。2020年伊始,中國電影市場卻傳出了好消息。據國家電影局最新發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
  • 貓眼專業版大屏版更新騰愛優網絡電影數據 助力從業者科學決策
    繼貓眼專業版app上線騰愛優網絡電影數據後,7月10日,貓眼專業版大屏版也更新了這一新功能,大屏版用戶同樣可登錄查看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多平臺網絡電影票房數據表現。6月15日,貓眼專業版app在業內首次上線騰愛優網絡電影數據,成為首家院網「全票房數據平臺」,貓眼專業版為從業者提供一站式的數據信息參考服務,進而輔助宣發營銷活動,通過大數據能力為全文娛行業添薪助燃。此次大屏版網絡電影票房數據功能上線,為大屏優化使用體驗,提高數據瀏覽效率。
  • 首度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發生了什麼?
    我們或許能在貓眼1月1日發布的《2020電影市場數據洞察》中找到答案。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票房達204.17億,中國也創紀錄成為了全球第一票倉。積壓觀影需求釋放,喜劇片與愛情片受觀眾歡迎2020年,全國影院歇業長達178天,貓眼研究院發布的《2020電影市場數據洞察》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度觀影人次、年度放映場次下滑幅度均達到了50%以上。
  • 貓眼娛樂副總裁張博:影院復工重拾信心 貓眼為安全觀影保駕護航
    對此,貓眼娛樂副總裁張博在接受鳳凰衛視中文臺採訪時表示,「此次院線復工雖不能瞬時開花結果,但它是電影市場在經歷一段低谷期後的希望重燃。」 院線重啟 行業復甦並非一蹴而就 「不管是貓眼、觀眾,還是行業夥伴,他們都非常地開心,所以最近我們經常會聽一首歌——《今天是個好日子》。」
  • 燈塔研究院發布2020電影市場報告,預測全年票房達200億
    中國電影市場即將度過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從全線停擺到逐步復甦,再到新營銷方式拉動新的觀影需求,2020年的電影市場有太多時刻需要銘記。 12月14日,燈塔研究院聯合毒眸發布了《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對這個特殊年份的市場表現和用戶行為進行洞察分析,並且以春節檔為樣本,將研究視角投向電影市場的未來。
  • 阿里影業燈塔發布2020電影市場報告 預測全年票房達200億元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謝若琳中國電影市場即將度過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從全線停擺到逐步復甦,再到新營銷方式拉動新的觀影需求,2020年的電影市場有太多時刻需要銘記。12月14日,燈塔研究院聯合毒眸發布了《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對這個特殊年份的市場表現和用戶行為進行洞察分析,並且以春節檔為樣本,將研究視角投向電影市場的未來。阿里影業燈塔整合營銷平臺總經理袁娟分享道:多元內容的供給恢復、營銷方式的迭代革新,以及多元宣發策略的實施,將帶動觀眾全面回歸影院,推動中國電影重攀高峰。
  • 來之不易的204億,電影行業的「2020抗寒啟示錄」
    2021年1月1日,貓眼發布了《2020中國電影數據洞察》(以下簡稱《洞察》),通過數據解讀電影行業的2020年。《洞察》顯示,2020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累計達到204.17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票房產量恢復到去年三成。而綜合全球票房市場的情況,中國內地電影票房已經超過北美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
  • 燈塔研究院《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全文
    導讀:燈塔聯合毒眸發布了《決策的價值——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對這個特殊年份的市場表現和用戶行為進行洞察分析,並且以春節檔為樣本,將研究視角投向電影市場的未來。  中國電影市場即將度過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
  • 貓眼總票房再達新高 中國影業正經歷哪些積極變化?
    國產電影爆發年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再次寫下新的記錄。據貓眼研究院《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642.66億,同比增長5.4%。其中,國產電影佔比超64%。
  • 貓眼專業版發布《2020賀歲檔前瞻》中國電影年度票房衝擊200億
    11月25日,貓眼專業版發布《2020賀歲檔前瞻》報告。報告顯示,截止11月23日,中國年度累計票房成功突破160億。儘管過去兩年賀歲檔的日均票房已不比年度票房日均產值,不過作為全年的衝刺收官檔期,賀歲檔仍有其戰略意義。
  • 後疫情時代文化創意產品市場洞察大數據報告
    受2020年初疫情影響,經歷陣痛期的文創市場不斷創新求變。同比2019年數據顯現,值得我們去思考影響文創市場的種種要素。美璟新價值研究院數據中心通過對文化創意產品市場近一年數據的觀察,進行了相關梳理分析,探討後疫情時代文化創意產品市場發展趨勢。
  • 2020年齋月數據趨勢報告
    ADA發布了「2020年齋月數據趨勢」報告。東南亞有2.4億穆斯林,南亞有6億穆斯林。伊斯蘭聖月即將到來,挑戰是如何在一年中最繁忙的廣告季節之一脫穎而出,在2.2萬億美元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2019年中美人工智慧產業及廠商評估白皮書2020年意見領袖營銷報告2020首席營銷官(CMO)調查報告2019年雲安全報告報告:信任的真相2019年電影主題報告
  • 年終盤點:2020中國結婚產業「數據報告」
    在這裡,《結婚產業觀察》把今年的數據報告給大家整理彙編了一下,一起來看看2020年結婚行業關於「數據」的那些事兒~ 產業研究數據 1、《2020年中國結婚消費趨勢洞察》
  • 貓眼2019年盈利4.59億,疫情衝擊下「網際網路票務」能否走出困境?
    文 | 樓巴蒂在連續虧損4年之後,貓眼迎來了第一個盈利年,對於市場而言,這意味著貓眼2019年提出的全文娛戰略,有了個不錯的開局。3月24日晚間,貓眼娛樂對外發布2019年業績公告。現在需要思考的問題或許是,這種營收狀態在2020年是否依舊可行。貓眼官方數據透露,春節期間貓眼累計退票500萬餘張,金額總計超過2億元。貓眼娛樂CEO鄭志昊表示,電影市場的空窗期或將延續到3月底、4月初。事實上空窗期還有可能進一步拉長。
  • 電影在線票務市場"AT大戰" 貓眼微影PK淘票票格局
    原標題:電影在線票務市場AT大戰   在娛票兒App停止服務之際,阿里影業董事長兼CEO樊路遠對外發出了「2018年淘票票目標行業第一」的聲音,這意味著迎來貓眼微影和淘票票雙寡頭格局的電影在線票務市場,正式打響了新戰場的第一槍。
  • 貓眼娛樂2020年上半年交出最差答卷,下半年能滿血復活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 | 陳曦來源 | 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8月17日,貓眼娛樂(1986.HK)發布半年報,2020另外預計還能出爆款的電影,則是定檔在中秋國慶檔的《姜子牙》《奪冠》以及《我和我的家鄉》,以及尚未定檔的《唐人街探案3》。如果這幾款都火爆異常,貓眼娛樂能夠回血多少呢?「螳螂財經」以2019年的數據來做推測,2019年中國總票房641億,貓眼娛樂2019年票務收入23億,貓眼票務收入佔比3.5%左右。
  • 在線電影票務市場變局隱現 貓眼衝刺上市「續貂」
    根據艾瑞諮詢報告,2018年上半年貓眼佔據了在線電影票務服務市場份額第一,為60.9%。而另外一組數據則顯示,淘票票今年一度搶到了43.6%的市場份額,分走了春節檔超100億票房市場的近一半蛋糕。各家數據機構的統計口徑和維度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線影票市場已經過了百家林立的蠻荒時代,進入貓眼與淘票票雙雄爭霸之態。貓眼從提交招股書開始,就要適應外界在關注的眼光中運作。
  • 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數據發布報告
    近日,艾瑞諮詢發布了2020年Q1&Q2e《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數據發布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第1季度,第三方行動支付交易規模下降至53.2萬億,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4.0%,預計第2季度的交易規模出現明顯回升。
  • 女性向題材成網絡電影市場新藍海!
    據《2020上半年度電影市場數據洞察》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網上線網絡電影176部,雖然整體數量較2019年同期減少了33.1%,但全網共有37部網絡電影實現分帳票房突破千萬元,這一數量則創下了六年來上半年分帳票房的歷史新高,動作、奇幻、武俠等強類型影片在分帳市場中佔據優勢。
  •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發布 揭露八大市場變化
    作為「第七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重要亮點,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2019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於5月27日在成都發布。報告以數據為基礎,從市場規模與行業格局、短視頻、網絡視聽節目洞察、視聽內容發展趨勢等多個方面,詳細分析介紹了2018年網絡視聽行業的發展現狀、特點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