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1日(八月十五),
多多先在這裡祝小可愛們,
中秋快樂!國慶節快樂!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傳統中秋佳節。
說到中秋節的習俗,
賞月、吃月餅、賞桂花、玩花燈......
這些自古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
相信多多不說大家都知道!
而貴州有17個世居少數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
千百年來,
各族人民依山而居、傍水而棲,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民俗風情。
西江千戶苗寨
偷月亮菜、跳月、拜月、送瓜崽......
少數民族慶中秋的形式各不相同,
但意思都一樣,
都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嚮往。
下面,就跟多多一起看看
他們都是如何過中秋的吧~
侗族·「偷月亮菜」
CELEBRATION
偷月亮菜是貴州部分侗族的習俗,在侗族的傳說裡月宮仙女會在中秋下凡,把攜帶的甘露灑向人間。侗族姑娘會在中秋清晨起床到菜地裡採集有甘露的瓜菜,如果能採到一個並蒂瓜果,就表示姑娘們能收穫愛情。
侗族小夥也可以偷菜,不過不能帶回家,要在菜地裡吃了。這一習俗給中秋侗族增添許多歡聲笑語。姑娘們和小夥在菜地相遇,歡歌笑語,很容易碰出愛情火花。
苗族·「跳月」
CELEBRATION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後,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
這個習俗來自於苗族的一個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夥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後,她還經歷了太陽製造的種種磨難,終於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苗族父老為對他們幸福愛情的懷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著月亮的光輝,跳起苗家歌舞,並把這一風俗稱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白頭之好。
土家族·「打餈粑」「拜月」「偷瓜」
CELEBRATION
中秋節裡「打餈粑」、「拜月」與土家婚俗有著密切的關係。「天上無雷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土家族人把月亮當作替人牽線搭橋、撮合婚姻、成人之美的紅娘和「月老大人」,中秋佳節是「月老大人」的壽辰,是「月光生日」,於是「打餈粑」,「拜月」祝壽。
賞月之後,土家青年男女,趁夜深人靜,結夥到菜園地「偷瓜」,種瓜主人發現後也不能叫罵。將偷來的南瓜悄悄送到久婚未育的夫婦家中,置床上,一人學嬰兒啼哭,一人說四言八句吉語祝辭,祝願得瓜主人來年生子,這一習俗曰「送童子」,寓意「破瓜得子」,若得瓜主人來年生了子女,得設宴請送瓜人和種瓜人以示酬謝。
布依族·「送瓜崽」
CELEBRATION
在中秋到來之際,布依族村寨的寨老就會組織寨鄰,給這些孩子難以成活的夫婦送「瓜崽」。首先,由寨老選「瓜崽」,「瓜崽」是生長在田間的一種特型瓜科。「瓜崽」選好後,人們就會通知接受「瓜崽」的人家,這戶人家要開始為「瓜崽」製做背後的衣物,並置辦酒席。在中秋當晚,寨鄰將「偷」來的「瓜崽」送往人家,並說:「我們幫你家把迷路的『瓜崽』送回來啦」。
人家的女主人就會給「瓜崽」穿上新做的衣物,放它到床上睡覺。當「瓜崽」在床上陪這對夫婦睡上三天三夜後,接受「瓜崽」的夫婦就會將這個瓜洗淨煮來吃,而之後這對夫婦生育的孩子就叫「瓜崽」。
這些習俗是不是聽著都很有趣呢?
如果這個中秋你在貴州,
可一定要找個地方體驗一下哦!
資料內容來源於網絡
「多彩黔行」綜合整理
編輯:童婧
編審:吳丹
審籤:易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