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年05月30日17時22分 稿源:學習時報 編輯:中安在線
????越南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主要宗教既包含傳入宗教,如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儒教、道教、伊斯蘭教等,還包括本土宗教,即和好教和高臺教。其中,佛教和天主教的影響最大,分別於公元2世紀末和14世紀傳入越南;和好教和高臺教是在越南本土誕生的宗教,分別創立於1920年代和1930年代。
????有關數據顯示,至2011年越南人口約為9000萬。公開表明自己宗教信仰身份的人口約2000萬,其中,佛教徒約1000萬,天主教徒約700萬,其他教派信徒約300萬。但這不是一個準確的統計數字,有研究認為,越南80%以上的人口都參加各種形式的宗教活動,持有某種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信仰。由於越南佛教徒信仰的是大乘(Mahayana)佛教,不要求教徒參加特定的宗教儀式,也沒有像天主教那樣具有嚴格等級的教會體系,因此,很難認定一個越南人是否為佛教徒。在宗教政策寬鬆的環境下,更多人願意承認自己的宗教信仰,在環境嚴厲時期,願意公開承認自己宗教屬性的人較少,而在實際上並不影響他們保持佛教信仰。這就導致有關宗教信徒的統計在不同年份有較大的波動。大多數研究人員相信,越南的廣義教徒佔越南人口的3/4以上。
????越南共產黨的宗教政策沿革
????1945—1975年南北統一前:積極的宗教政策
????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胡志明主席在當年9月3日的政府會議上指出,區分教民與非教民的政策是殖民者分化越南人民以便於其統治的政策,新生的越南民主共和國要實行信仰自由,平等對待教民與非教民,把教民與非教民團結起來。
????1946年11月9日公布的越南民主共和國憲法提出,政權屬於全體人民,沒有種族、性別、階級、信仰和財產的區分;保障公民享有言論、出版、集會、信仰等自由的基本權利。
????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期間(1945—1954),越南共產黨儘管信奉無神論,但仍盡力吸納宗教人士進入他們的陣營。天主教徒只要加入反殖民陣營,就不是越南共產黨的敵人,而是同盟者,是朋友。胡志明還參加了1945年的聖誕彌撒(ChristmasMass),他的內閣成員中也吸收了天主教徒。
????在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期間(1961—1973),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中央委員會主席阮友壽在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做出《關於宗教問題的報告》中提出了六項基本主張:尊重與保護宗教同胞的自由信仰權利,對各個宗教不予區別對待,真正實現宗教平等;各教派同胞能享受到越南公民的一切權力;在民族解放陣線之內,緊密團結各教派同胞,共同反抗民族的敵人,完成南方解放事業,給全民帶來自由和幸福;堅決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迫害宗教、歧視宗教、用宗教反宗教和利用宗教反對越南人民愛國鬥爭的政策;對各教派中被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欺騙、跟隨敵人危害人民、危害宗教,而目前已知道悔過自新的人,實行寬大;對那些被美國及其走狗強迫遷入南方的各教派同胞予以幫助和照顧。
????越南政府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都表達了對南方眾多宗教教徒參加的反戰爭和人權運動的支持。這促成了1973年《巴黎協定》(ParisAgreements)的籤署。《巴黎協定》第11條規定越南南方人民可以充分享受公民自由,無論在戰爭期間選擇任何陣營和組織,都應停止對他們的迫害與歧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