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的宗教信仰

2020-12-04 中安在線網站

越南人的宗教信仰

發布時間:2013年05月30日17時22分   稿源:學習時報   編輯:中安在線

  ????越南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主要宗教既包含傳入宗教,如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儒教、道教、伊斯蘭教等,還包括本土宗教,即和好教和高臺教。其中,佛教和天主教的影響最大,分別於公元2世紀末和14世紀傳入越南;和好教和高臺教是在越南本土誕生的宗教,分別創立於1920年代和1930年代。

  ????有關數據顯示,至2011年越南人口約為9000萬。公開表明自己宗教信仰身份的人口約2000萬,其中,佛教徒約1000萬,天主教徒約700萬,其他教派信徒約300萬。但這不是一個準確的統計數字,有研究認為,越南80%以上的人口都參加各種形式的宗教活動,持有某種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信仰。由於越南佛教徒信仰的是大乘(Mahayana)佛教,不要求教徒參加特定的宗教儀式,也沒有像天主教那樣具有嚴格等級的教會體系,因此,很難認定一個越南人是否為佛教徒。在宗教政策寬鬆的環境下,更多人願意承認自己的宗教信仰,在環境嚴厲時期,願意公開承認自己宗教屬性的人較少,而在實際上並不影響他們保持佛教信仰。這就導致有關宗教信徒的統計在不同年份有較大的波動。大多數研究人員相信,越南的廣義教徒佔越南人口的3/4以上。

  ????越南共產黨的宗教政策沿革

  ????1945—1975年南北統一前:積極的宗教政策

  ????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胡志明主席在當年9月3日的政府會議上指出,區分教民與非教民的政策是殖民者分化越南人民以便於其統治的政策,新生的越南民主共和國要實行信仰自由,平等對待教民與非教民,把教民與非教民團結起來。

  ????1946年11月9日公布的越南民主共和國憲法提出,政權屬於全體人民,沒有種族、性別、階級、信仰和財產的區分;保障公民享有言論、出版、集會、信仰等自由的基本權利。

  ????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期間(1945—1954),越南共產黨儘管信奉無神論,但仍盡力吸納宗教人士進入他們的陣營。天主教徒只要加入反殖民陣營,就不是越南共產黨的敵人,而是同盟者,是朋友。胡志明還參加了1945年的聖誕彌撒(ChristmasMass),他的內閣成員中也吸收了天主教徒。

  ????在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期間(1961—1973),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中央委員會主席阮友壽在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做出《關於宗教問題的報告》中提出了六項基本主張:尊重與保護宗教同胞的自由信仰權利,對各個宗教不予區別對待,真正實現宗教平等;各教派同胞能享受到越南公民的一切權力;在民族解放陣線之內,緊密團結各教派同胞,共同反抗民族的敵人,完成南方解放事業,給全民帶來自由和幸福;堅決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迫害宗教、歧視宗教、用宗教反宗教和利用宗教反對越南人民愛國鬥爭的政策;對各教派中被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欺騙、跟隨敵人危害人民、危害宗教,而目前已知道悔過自新的人,實行寬大;對那些被美國及其走狗強迫遷入南方的各教派同胞予以幫助和照顧。

  ????越南政府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都表達了對南方眾多宗教教徒參加的反戰爭和人權運動的支持。這促成了1973年《巴黎協定》(ParisAgreements)的籤署。《巴黎協定》第11條規定越南南方人民可以充分享受公民自由,無論在戰爭期間選擇任何陣營和組織,都應停止對他們的迫害與歧視。

  1

相關焦點

  • 單車騎行越南,耳目一新的宗教之旅,這個本土宗教有點讓人搞不懂
    騎著單車去越南(49),宗教林立,細說越南民間的那些宗教(騎行故事有連續性,請持續關注前後)既然越南教堂遍地開花,那天主教是不是這個國家人民的唯一宗教信仰呢?那當然不是咯。據說,越南人口差不多9000萬,大約就有2000萬人公開表明自己有宗教信仰,其中佛教徒就約有 1000萬,剩下的天主教徒約 700萬,其他教派信徒則只有約300來萬。
  • 越南共產黨宗教政策:不排斥黨員信教
    越南人的宗教信仰 越南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主要宗教既包含傳入宗教,如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儒教、道教、伊斯蘭教等,還包括本土宗教,即和好教和高臺教。但這不是一個準確的統計數字,有研究認為,越南 80%以上的人口都參加各種形式的宗教活動,持有某種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信仰。由於越南佛教徒信仰的是大乘(Mahayana)佛教,不要求教徒參加特定的宗教儀式,也沒有像天主教那樣具有嚴格等級的教會體系,因此,很難認定一個越南人是否為佛教徒。
  • 越南發布宗教白皮書 信教人數超過2000萬
    越南發布宗教白皮書 信教人數超過2000萬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2日 02:02 來源:   新華網河內2月1日電(記者 費洪海) 越南政府1日發布了《越南宗教和宗教政策》白皮書,旨在增進國內外對越南宗教現狀和國家宗教政策的了解。
  • 越南新法限制宗教自由 基督徒受害加劇
    (圖:攝圖網) 去年11月,國會首次通過宗教法,在佛教徒居大多數的這個國家限制宗教自由。國度復興報編譯mnnonline新聞報導稱:「越南基督徒的前途黯淡。」美國敞開之門組織(Open Doors USA)的(TimMuret)說:「他們視基督徒為基本的威脅,及其文化和遺產的挑戰。若有人不遵守風俗,他們常會毫不受懲罰地攻擊、強迫他們離開村莊,或施暴、焚燒其房屋…等。」
  • 學習時報談越南宗教政策:不排斥黨員信教
    今日,《學習時報》刊發文章談越南共產黨的宗教政策。文中談到,越南越南的廣義教徒佔越南人口的3/4以上。越共認為,宗教提倡的道德和行為規範與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奮鬥目標具有部分的一致性。同時,越共容許黨員信教還有現實的政治上的考慮,由於3/4以上的越南人是廣義的宗教信徒,如果越共將這些人排除在外,等於將自己排除在這個國家的主流社會之外。
  • 越南政府宗教代表團一行訪問廈門鴻山寺
    在鴻山法堂雙方進行親切的座談交流(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合影留念(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2018年11月1日上午,在廈門市民宗局副局長蘇人登、市民宗局一處處長沈仲勇的陪同下,以越南政府宗教委員會副主任陳晉雄先生為團長的越南政府宗教代表團一行九人參訪廈門鴻山寺。
  • 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壽命要長將近4年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 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壽命要長將近4年。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1000多份訃告,研究了宗教和壽命之間的關係。華萊士說:「宗教信仰對壽命的影響幾乎和性別對壽命的影響一樣強烈,這是一個多年的問題。」研究人員發現,有宗教信仰的人長壽的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經常參加志願服務和加入社會組織,這些活動都和長壽有關,當然宗教信仰的好處還有很多。研究人員認為,許多宗教的規則和規範也和長壽密切相關,比如限制飲酒和吸毒。
  • 泰國的宗教信仰
    答:泰國信仰佛教的家庭通常設有佛壇,各家主婦早晚必燃蠟燭、燒香和獻花,以祈禱吉祥隆福。泰國人深信,如有佛在身,可永保平安,納福避邪,所以每個人都喜歡在頸項上掛一尊或多尊佛像。此種項鍊佛像因人而異。富人帶黃金或碧玉雕刻的佛像,一般人則帶黃銅、瓷質或木雕佛像。
  • 論信仰(個人信仰與宗教信仰)
    這幾年聽的最多的不少的中國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也有外國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因為幾千年來在人類心裡就是你歸一了佛,拜了菩薩,信了道,入了基督,這就代表這個人有信仰。信仰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先說個人信仰,個人對某種事業的一種信念,信心,執著,鍥而不捨奮鬥到底,敢於付出的精神狀態,為個人信仰。曾經有公務員跟我談起信仰問題,我說過共產黨宣言就是共產黨員的信仰。每個人都有個人信仰,無關事業大小,一個家庭主婦,只要有為家庭和諧而願意付出的精神,是為個人信仰。
  • 中國的信仰與宗教
    人類最早有兩種原始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後來,信仰擴展到對思想、宗教、人物、事物的信奉敬仰。信仰最後發展成為國家文化與宗教文化。信仰往往不能用科學來解釋,也找不到答案,但信仰的力量不僅確存在,而且還十分強大。
  • 越南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歷史、民族生態等,越南受中國儒家文化、宗教涵化。那麼,越南人是如何歡度春節的?有哪些具有當地特色的民間風俗?越南的春晚又有什麼特色?考慮到越南年俗中包含的雄王信仰,在此引述2011年發表在《東南亞研究》第六期《試析越南公祭雄王的理據》中的部分觀點,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洛陽外國語學院的徐方宇。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北方的小年,而這一天是越南人的「灶君節」(或稱灶王節),也被稱為「除歲」。
  • 當代中國人宗教信仰調查
    「當代中國人宗教信仰」調查,這個從屬於童世駿教授主持的「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調查」課題的項目,做起來非常棘手。在轉型時期的當代中國社會,宗教信仰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有著與過去相比怎樣的影響?調查的難度超乎想像。
  • 信仰觀察 徐玉成:日本是宗教信仰人口比例較低的國家嗎
    《中國民族報》5月26日發表一篇《全球信教人口數據中國大陸信教人口比例最低》的文章,其中有這麼一段文字: 「信教人口比例較低的國家和地區依次為中國大陸(14%)、日本(16%)、捷克(20%)、土耳其(23%)、瑞典(29%)、越南(30%)、澳大利亞(37%)、法國(37%)、中國香港(38%)、奧地利(42%)等。
  • 印度教:印度人信仰的宗教
    印度教是印度人信仰的宗教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不再為溫飽發愁的時候,其精神方面的需求。在很早以前,印度古人就開始了精神方面的探索,尋找生命的意義。印度教是西方人給出的稱謂,指的是一個地域性文化集合,是對印度這一地理範圍內所有宗教、信仰、習俗、哲學的總稱。簡單說印度教是印度人信仰的宗教。
  • 全球有多少人口信仰宗教?
    當今世界,究竟有多少人信仰宗教,有多少堅定的無神論者,他們的地區分布和發展趨勢如何,這是分析國際宗教形勢必須回答的問題。由於不同國家、不同信仰的人們在哪些文化現象屬於宗教、哪些思想行為屬於信教、怎樣給眾多的思想信仰分類等基本問題上存在分歧,以上問題很難找到統一答案。
  • 世界上最多人信仰的宗教,道教的人數都沒有到億
    基督教是對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公元1世紀,發源於羅馬的巴勒斯坦省,即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基督教在人類發展史上一直有著極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和深遠影響,至今主要發達國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導的國家。
  • 中國人的信仰,信仰等於宗教嗎?
    很多西方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但他們只是從宗教的情況來看,如果從信仰不等於是宗教信仰來看,中國人的信仰比之西方來說要純潔的多。在這裡不作多論,只分析中國人的信仰。信仰等於宗教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信仰並不等於宗教信仰,但包括宗教信仰。
  • 信仰和宗教到底是什麼關係,信仰等於宗教?國人真的缺乏信仰嗎?
    今天小編看一個節目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宗教的力量真的有那麼的強大嗎?強大到讓人感到害怕,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這種力量又是從何而來,不論答案是什麼歸根結底就是信仰,可是信仰就等於是宗教嗎?相信有很大的一部分人會覺得小編的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是一個問題,信仰不就是宗教嗎?還有其他的表現形式嗎?其實除了宗教,黨派等很多東西都可以當做是信仰,比如某種主張、主義或對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這些都可以叫做信仰。但是這樣的信仰在大部分人的感覺裡就是瞎胡鬧,沒有任何的意義!
  • 怎樣看待宗教信仰
    ■劉建軍  宗教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不僅具有主觀性,而且具有客觀性,不僅作用於個人,而且影響社會。   談信仰,不能不談到宗教信仰。數千年以來,人類信仰領域中佔主要地位的恐怕就是宗教信仰。在當今世界,有宗教信仰的人也佔多數。
  • 刊物掃描︱越南人如何過春節
    越南是少數幾個使用農曆、慶祝春節(越南語為Tt)的國家之一,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歷史、民族生態等,越南受中國儒家文化、宗教涵化。那麼,越南人是如何歡度春節的?有哪些具有當地特色的民間風俗?越南的春晚又有什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