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皇帝頻繁舉行圍獵活動,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在木蘭圍場舉行的圍獵,稱「木蘭秋獮」,亦稱「秋獮之禮」。從康熙二十年(一說為康熙二十二年),康熙帝下令在熱河興建木蘭圍場起,到嘉慶帝駕崩為止,清廷前後在木蘭圍場舉行過百餘場圍獵。
這種圍獵實質上是一種軍事演習,參與圍獵的除了皇帝本人,以及朝中的重臣和宗室王公之外,還有京師的八旗精銳部隊。圍獵時,參與者必須依照紀律行事,無論是行軍紮營還是合圍射獵,都有著明確的規定。皇帝射獵使用的箭矢有數十種,射獵時,需要根據射獵對象選擇相應的箭矢。木蘭圍場位於中國的東北部,活躍的動物包括熊虎等大型猛獸、鹿狍等食草獸類以及各種禽鳥和小型獸類。
《皇朝禮器圖式》中記載了多種箭矢,其中包括專門用於射虎、射鹿、射兔、射禽鳥的箭矢,另外書中還記載了一些通用的射獸箭矢。包括小鈚箭、鏽鐵鈚箭、齊鈚箭、月牙鈚箭、燕尾鈚箭、尖鈚箭、索倫哨箭、方哨箭、長哨箭、榛子哨箭。這些箭矢可以用於射取各種動物。
小鈚箭的箭鏃為鈚箭形制,長二寸四分,寬一寸五分;箭杆為楊木製成,長二尺九寸,杆首包黑桃皮;箭羽為黑鵰翎,羽間髹朱漆;括部裹白樺皮。鏽鐵鈚箭的箭鏃為鈚箭形制,長二寸六分,寬一寸四分;箭杆為楊木製成,長二尺九寸,杆首包紅桃皮;箭羽為黑鵰翎;括部髹朱漆,裹黑樺皮。鏽鐵鈚箭射中後創口大,並且不易脫落。齊鈚箭的箭鏃前段橫平,後部收窄,長一寸七分,寬一寸二分;箭杆為楊木製成,長二尺九寸,杆首包黑桃皮;箭羽為黑鵰翎,微有弧曲;括部髹朱漆,纏綠色絲線。齊鈚箭落地後會插在地上。
月牙鈚箭的箭鏃長二寸五分,鏃鋒為月牙狀,徑一寸三分;箭杆為楊木製成,長二尺九寸,杆首包黑桃皮;箭羽為黑鵰翎,微有弧曲;括部髹朱漆,裹白樺皮。燕尾鈚箭的箭鏃長一寸五分,鏃鋒為燕尾狀,寬一寸五分;箭杆為楊木製成,長二尺九寸,杆首包黑桃皮;箭羽為黑鵰翎,微有弧曲;括部髹朱漆,裹白樺皮。燕尾鈚箭的用途是在夏天的時候射取灌木中的野獸。尖鈚箭的箭鏃為圭首狀,後部收窄,長二寸三分,寬一寸四分;箭杆為楊木製成,長二尺九寸,杆首包黑桃皮;箭羽為黑鵰翎,微有弧曲;括部髹朱漆。
▲木頭哨箭、四指哨箭、水箭、梅花筲箭、墩箭、尖頭箭、四楞鐵頭箭、梅針箭、遵化長怍箭、大禮箭、如意弩箭、小怍箭、小筲頭哨箭
索倫哨箭的箭鏃長一寸七分,寬二寸二分;骨骲長一寸五分,微扁,環穿四孔;箭杆為楊木製成,長二尺八寸;箭羽為黑鵰翎;括部髹朱漆。索倫哨箭射出後的聲音清亮而凌厲。方哨箭的箭鏃為前銳後平的三角形,長二寸,寬二寸;箭杆為楊木製成,長二尺八寸;角骲形扁,中部微方而扁,環穿四孔,長一寸五分;箭羽為黑鵰翎;括部髹朱漆,裹白樺皮。長哨箭的箭鏃為長一寸,寬一寸五分,兩旁的角折平;箭杆為楊木製成,長二尺九寸;角骲前窄後圓,微扁,環穿四孔,長二寸;箭羽為黑鵰翎;括部髹朱漆,旁裹白樺皮。長哨箭射出後的聲音清亮而能及遠。榛子哨箭的箭鏃長二寸,寬一寸五分;箭杆為楊木製成,長二尺九寸;骨骲環穿三孔,長三分,形如榛子;箭羽為黑鵰翎;括部髹朱漆。榛子哨箭箭鏃鋒利,容易射穿野獸的身體。
除了上述這些箭,書中還記有皇帝行圍鈚箭和尖頭箭,可能也是用於射獵的。皇帝行圍鈚箭的箭鏃為鈚箭形制,長二寸五分,寬一寸三分;箭杆為楊木製成,長二尺九寸,杆首包黑桃皮;箭羽為黑鵰翎,羽間髹朱漆;括部髹朱漆,纏綠色絲線。尖頭箭的箭鏃與梅針箭類似,但較短,長一寸一分;箭杆為楊木製成,長二尺九寸,杆首包黑桃皮;箭羽為孔雀翎;括部髹朱漆,裹綠色絲線。尖頭箭的初速較快。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滾滾,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