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遊戲|當我們談論仙劍,我們在談論什麼

2020-12-19 澎湃新聞

村上春樹同志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裡說了好多有的沒的關於跑步的事。他說,真的紳士,不談論別離了的女人和已然付出去的稅金,他又說這是他編的,很抱歉,原話應該是真的紳士,只談論死庫水和《仙劍奇俠傳98柔情版》(以下簡稱《仙劍1》),很抱歉,這是我編的。

但村上說對了兩點,那就是薩默賽特·毛姆盒歐內斯特·海明威告訴他的,「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學」以及「持之以恆,不亂節奏」。對於一個系列IP的開發來說,大概最重要的也是這兩點,找到其本身的哲學,和持之以恆,保持節奏。

《仙劍1》

不同世代的年輕人對不同文化產品的記憶是不同的。對83年以後出生的人來說,陳小春版韋小寶、古天樂版楊過、星爺、《仙劍1》、紅警、帝國時代……的意義絕不僅僅只是閒暇時光的一點消遣。那意味著非常複雜的心理活動,首先是放假了,其次是蹬著自行車飛快穿梭在補習班和家之間,在路程中點的電腦房裡掏出積攢的早餐錢,然後開始操縱玩具兵人在桌面上飛奔,或者砍木頭、砍金子、砍鹿,再或者偷趙靈兒的衣服,然後惴惴不安回家去吃飯看電視或者挨打。

多年以後想起來,仍然不自覺有些臉紅,對於初中的孩子來說,十六歲的趙靈兒和她的逍遙哥哥所做的事,超出了那個年齡段對異性的想像。當然這是口袋裡只有兩塊錢,只夠打到這裡的孩子才有的問題,對零花錢富裕的孩子們來說,後面還有桃花林裡的桃花妖、蛇窟裡的玩蛇女和身材曼妙的黑衣女飛賊。

因此《仙劍1》之於那代人,有陪伴其成長的意義。第一次目睹羞羞的事大約是在那時,第一次見證文藝作品中的死亡怕也是在那時,第一次迷路和第一次升級,恐怕也是在那時。及至後來長大一些,回想起當時無數個通關的夜晚,忍不住找來傳說中的《仙劍後傳》來玩,才發現當時的製作組成員當兵的當兵,結婚的結婚,竟和自己仿佛年紀。

而下一個世代的年輕人,是看著胡歌版的《仙劍》電視劇長大的,在他們心裡,大約胡歌、劉亦菲、劉品言、安以軒、彭于晏聚齊,才算是真正的《仙劍奇俠傳》,又或者那些玩過了本系列第一部3D化的《仙劍奇俠傳3》的遊戲迷們,在熒幕上看看胡歌、楊冪、霍建華、唐嫣、劉詩詩,順便吐吐槽,總算一個暑假又過了。

情懷,對於每個年齡段的人來說,意義不同。但無論哪一類人,哪一種情懷,很明顯剛上線的這一部新劇都是一次不要臉的證據。不妨,就來說說看仙劍這個IP是怎麼持之以恆,但毫無節奏的吧。

《仙劍1》最早的一版是DOS系統下的。不得不說DOS系統下出過不少神作,《金庸群俠傳》《江湖》《軒轅劍2》《軒轅劍2外傳楓之舞》《神鵰俠侶1》《模擬城市2000》《三國志4》《同級生2》……當時的《仙劍1》連物品、裝備說明都沒有,也沒有快捷鍵,迷宮很難。但優點一目了然,畫面配色協調,固定視角看著很舒服,鍵盤操作手感非常好,系統平衡性極佳,謎題新穎,配樂一流。而且居然有當時難得一見的諸多細節,比如顏文字,比如格擋時李逍遙那擋在身前的劍和音效,比如劉晉元老媽給的九千塊錢,比如每次戰鬥後自動回復的生命值,保證每一次戰鬥都緊張激烈但並不會真的玩脫,再加上龐大的世界觀構架和草蛇灰線的敘事方法,簡直完美。

這種完美連大宇公司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做到的,因為如果他們知道,應該會趕緊製作續作,他們沒有,而是幹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事。先是做了Windows95版,這一版改了改音效和地圖,再翻譯成簡體中文,就是廣為人知的98柔情版。緊接著發布了一個後傳的Demo,講述了劉晉元拜訪李逍遙後,勾起了他的相思之情,以及李憶如瞞著她老爸出門冒險的故事,操作只能用小鍵盤,打架只有快捷鍵,鏡頭角度和操作方位鍵對應不起來,手感非常奇怪。

《仙劍1》簡體中文版

後來大宇又想了個辦法騙大家的錢,就是發布了新仙劍/靈兒版/月如版。《新仙劍》和原版幾乎沒有什麼區別,重繪了人物、場景、迷宮,一點也不美型,重新錄製了音效和配樂,增加了紫金葫蘆的煉藥和「蠱物煉化」兩個新的系統,劇情方面多了開頭一段羅剎洞,最終boss變成拜月與水魔獸的合體怪獸,阿奴登場時間提前至杭州碼頭。而所謂靈兒版和月如版的分別就在於,反正兩個人在聖姑那裡有一段時間是同時躺在床上的,所以搜集一堆必需物品,連同三十六隻傀儡蟲交給聖姑,再對兩人中的任意一個進行特殊操作,就可以打出限定的隱藏劇情來。

怎麼樣,這個算盤打得不錯吧,一是變相搞出了雙結局,逼迫大家選擇自己所愛,二是雙版本哦,搭配不同贈品哦,這可是百萬銷量大作《妖怪手錶》《精靈寶可夢》《閃電十一人》才幹的事哦(也可能是LEVEL5比較賤),而新仙劍賣出去了多少呢,據說有三十五萬。其實呢,只要姚壯憲願意復刻《仙劍1》,修改劇情,在鎖妖塔那裡不讓林月如被砸死,收大家一人二十塊,老玩家是絕對願意的,比電視劇上映,就推出一版《電視劇紀念版》而實際上與電視劇沒關係的復刻要吃相好看得多。

《新仙劍奇俠傳》

當然啦,此時的姚壯憲和大宇慌啊,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做不出那個水準的東西來,畢竟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大宇一直是想打開主機市場的,連《新仙劍》都要提醒你用他們家的手柄來玩,其結果就是你要和別人對話時根本對不準位置,一定得問候製作團隊幾次家人才能順利進行下去。這種情況下,他們怎麼捨得隨便離開原有故事線呢,所以趕緊又開發了一個針對XP作業系統的XP版。這款遊戲2007年才發售,且Bug多到爆,也就是說,《仙劍奇俠傳4》都發售了,他們依然沒有放過老玩家的意思。

2007年的遊戲市場是這樣的,國產單機遊戲基本死絕,《風色幻想6》的bug多到連升級所需經驗都是亂碼,《幻想三國志3》口碑平平玩不玩不產生任何影響,日本方面貢獻了情懷大作《英雄傳說-空之軌跡SC》《伊蘇:菲爾蓋納之誓約》《櫻花大戰4》和《迷城國度》,而美國方面則貢獻了超級大作《模擬人生2》《無冬之夜2》《細胞分裂2》《彩虹六號:維加斯》……

「仙劍」系列最新一作《仙劍6》

於是就開始有人不停地講情懷啦,你看國產遊戲這麼差,需要有人堅持,不管外部環境怎麼變換,不管外國人是做出了《任天狗》《最終幻想12》《合金裝備4》還是《GTA5》,我們不忘初心啊,配音必須臺灣腔,動作必須向布袋戲看齊(說實話《霹靂奇俠傳》的布袋人偶動作比《仙劍奇俠傳6》強多了),必須搞出一些意義不明的奇怪系統和設定,而且讓你一目了然它的過時而又無可奈何。

情懷真的那麼有效嗎?從前文我們也可以知道,大宇至少得罪了兩代迷妹。第一代是被大宇吃相噁心到的原教旨仙迷們,第二代是看著胡歌長大的如今看見紅頭髮無心法師快要不行了的電視劇原教旨仙迷們。於是《雲之凡》被罵成如今這個樣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粉絲們也是會長大的。

情懷啊,哪裡有什麼情懷。但凡玩過《仙劍1》就會知道,那個故事實在太完整了,絕對是一錘子買賣,寫劇本時連開發續作的可能性都沒想過,所以後來的《仙劍奇俠傳2》男主角居然是狂拽炫酷屌炸天的王小虎,粉絲們瞬間炸了。後來的《仙劍三》裡那幫藥材,《仙劍四》裡那幫修仙小說穿越來的,和原來的故事有什麼關係嗎?當然沒有,原先的故事跟蜀山、鎖妖塔、妖類、苗疆有關,平衡性非常好,有武林有玄幻。而不是像後來設定動不動就一竿子捅到伏羲、軒轅、蚩尤那裡,知道的是《仙劍》,不知道的還以為《軒轅劍》呢。

其實啊,對於此時的姚壯憲和大宇來說,《仙劍》和《軒轅劍》有什麼區別嗎?這倆和他們後來搗鼓出來的《古劍奇譚》又有什麼區別嗎?都是錢嘛,情懷嘛,古風圈和漢服圈有的是遊戲粉願意埋單嘛,遊戲性統統不用考慮,有那功夫打磨系統還不如多填幾首古風詞來得效果好,古風的歸古風,如今的這個系列和遊戲沒有關係,大型木偶古裝愛情劇。如今再談論起仙劍,我還真不知道在談論什麼,反正肯定是和最初玩過的那個遊戲一毛錢關係都沒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當我們在談論愛情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每段關係無論是甜蜜或者痛苦,都在新的體驗和旅途裡獲得新生,也許我們無法說明什麼才是愛情,時間在變,人心也在變,如琢如磨,到底我們在談愛情的時候是在談論什麼呢?今天我來談談自己對於愛情的一些拙見。沒有承諾的承諾,愛情就無法繼續。
  • 當我們在談論成長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於是,改變發生 - 當我們在談論成長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那麼,成長一事,我們便少了重要的認知,而我們自己的生命也會少了很多可能性。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是通過成長來塑的。可這樣的成長,並不是隨時間消耗而來的,這只是一個人的自然生長而已,不會給我們帶來自己想要的價值感。那麼,當我們在談論成長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呢?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中途轉而去了銀泰的新華書店,沒有什麼興趣打量熙熙攘攘的店堂,熟知書籍更新的姿勢,並不是慢騰騰,而是不對版,有幾個人一直在自拍,與書籍的合影,我閃躲出門,惡狠狠瞥一眼灰濛濛的天空,零下幾度,雪又被錯過了。馬爾克斯和村上都會說,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些什麼,有可能村上是在致敬卡佛,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實際上造句的本能逃不脫意義本身的泥沼。
  • 現代神話學|當我們談論表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筆者作為劇評人參與了「戲劇評論工作坊」,而此次12小時不停歇、與會者們爭論不斷的工作坊的主題,是一個非常模稜兩可的疑問:當我們在談論表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換句話說,作為觀眾、作為創作者、作為演員本身,我們看待「表演」的方式如果是不同的,那有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
  • 古村落:當我們談論豐陽時,我們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豐陽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當我們談論豐陽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一間古廟、二條古街三間祠堂、四座門樓」豐陽古村始建於南唐末年,吳敬元卸甲隱居於此,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紫氣長輝門樓光華復旦門樓當我們談論豐陽時我們談論的不僅是它的外在更是它的歷史與文化時光流逝,美食依舊,古村猶在。於豐陽而言,美食與歷史,傳承與發展,皆不可或缺。
  • 當我們談論六朝史時,我們應該談論些什麼?
    在讀書之餘,我時常會想:是什麼吸引自己關注六朝史?自己幻想中最理想的六朝史研究應該是怎樣的?換句話說,六朝史的魅力何在?什麼樣的研究才最能夠展示出這種魅力?再或者,套用雷蒙德•卡佛的句式:當我們談論六朝史時,我們應該談論些什麼?卡佛的小說《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譯林出版社,2010年),我沒有看完。
  •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英國脫離歐盟是否是必然趨勢?世界格局將如何演變?全球化進程是否受阻?全文6222字,閱讀約需12.5分鐘 新京報記者 錢雅卓 欒若曦 編輯 樊一婧 馬瑾倩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 張彥君歷時四年、三位首相,一波三折後,英國「脫歐」這場大戲終於要落下帷幕。
  • 奧斯卡"文藝復興" 我們談論票房好萊塢在談論什麼
    《鳥人》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但我們並不同意這種說法,淡化了一切插科打諢,今年的獎項之爭是電影美學之爭,頒獎後的評論也不再只圍繞哪個女明星的裙子更美,而是更多回歸到電影本身。2015年,87歲的奧斯卡就像個遍嘗美味的食客,當大洋彼岸的我們還在饕餮突然而至的「大餐」,它卻追求起了清淡雋永的養生口味。
  • 當我們談論「現代藝術」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現代藝術」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我們現在談的現代藝術(Modern Art)通常是指從19世紀70年代前後開始出現的一段時期內的藝術運動。但攝影術的誕生顛覆了繪畫的「特權」,讓繪畫開始思考一個問題——這也是貫穿整個現代藝術發展的問題:   什麼是我有而其它藝術形式不能有的?   馬奈的繪畫算是一個前奏,正如下面這幅他1866年完成的著名畫作《吹笛子的少年》一樣,它宣示了繪畫的「平面性」。
  • 當我們談論男高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卡魯索帕瓦羅蒂高音C之於男高音,究竟意味著什麼?而石倚潔也用自己的演出經歷告訴我們,對一場歌劇演出來說,音樂平衡的整體效果比唱出一個極限高音更加重要。石倚潔不僅如此,在現代男高音的主要類型中,輕型男高音需要一副輕巧、柔順、優雅的嗓音,在演唱高音和花腔兩方面都有極為苛刻的技術要求。
  • 《遙遠的嘆息》:當我們談論閱讀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讀隨筆是一件很放鬆的事情,不怎麼需要自己去字裡行間挖掘什麼,作者就安安靜靜的坐在你面前,一字一句把自己的心聲說了出來,就像是一次用書本、文字做媒介的輕鬆交流。我是無意中看到的這本書的,在新年將至、雜事頗多的這時候,這種能在隨意時間,隨意翻開任意一頁,就能無障礙的讀下去的書,就成了我的心頭好。
  • 年末讀書小結︱當我們談論六朝史時,我們應該談論些什麼?
    在讀書之餘,我時常會想:是什麼吸引自己關注六朝史?自己幻想中最理想的六朝史研究應該是怎樣的?換句話說,六朝史的魅力何在?什麼樣的研究才最能夠展示出這種魅力?再或者,套用雷蒙德•卡佛的句式:當我們談論六朝史時,我們應該談論些什麼?卡佛的小說《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譯林出版社,2010年),我沒有看完。
  • 當我們談論樂隊重組,我們在談論什麼?
    臺上的他們以 「走的歡送,來的歡迎」的方式跨過了這一關卡,而在舞臺之下,更大部分的樂隊卻走向了解散的結局,或是在悄無聲息中淡出了我們的視線。天下樂隊,合久必分?一般來說,「樂隊」是一種至少需要兩個人的參與的音樂形式,在共同完成作品的過程中,團員之間往往會碰撞出火花,這本是樂隊的魅力之一。
  • 宋慧喬宋仲基離婚|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王爾德告訴你,你也是個迷人的可人兒》可惜「刻薄」的奧斯卡·王爾德還說過這麼一句話:什麼是離婚的主要原因?結婚。所以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呢?「 如果我愛他人,我應該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以便使我能把他當作使用的對象。
  • 當我們談論「五四運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這時,大家才發現,打錯了人。隨後,憤怒的學生來到曹汝霖的臥室,看到臥室非常奢華,越加憤怒。一個學生劃了根火柴,扔到羅紗帳上,室內頓時燃起大火。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火燒趙家樓」事件。那個扔火柴的學生是誰?有人說是俞勁,有人說是匡互生,至今沒有定論。「五四運動」讓國人震驚,它像燎原之火,迅速在全國蔓延開來。
  • 今天,當我們談論江南文化時,到底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江南」時,到底在談論什麼?青年作家王佔黑打了個比方,「今天我出門遲了,因為家裡的水管凍住了。鄰居讓我把水龍頭打開,讓它不停滴水。」 談論何謂江南時,語言是作家與編輯們頻頻提到的關鍵詞。「每個寫作者都有自己的母語,影響著思考方式、文字風格,乃至使用比喻的方法,情感表達的方式、心理活動的機制等敘事倫理層面。」《收穫》主編程永新說。
  • ...發表題為《當我們談論同中國做生意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的署名...
    本文轉自【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站】;據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6月13日消息,6月11日,叢培武大使在加拿大《國會山時報》發表題為《當我們談論同中國做生意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的署名文章,介紹中國經濟和中加經貿合作前景。
  • 當我們談論動物時 也在談論我們自身
    作者:趙序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時間: 2020年11月  在人類與動物的關係裡,我們習慣了用人類的視角去看動物他的《動物眼中的人類》,正是從動物的視角出發,讓我們覺察到動物因為人類受到的影響,體會動物是人類的進化之鏡、情緒之鏡、行為之鏡。這部作品是趙序茅行走中國各地自然生態保護區和野生動物保護區,記錄自己的科考經歷,記錄所思所想的結果。
  • 當我們談論「西方」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文 / 北遊1我可以十分肯定的說,大多數中國人在談論「西方」以及它背後所代表的「西方文明」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今天這篇文章,可以糾正一些常見的誤解。所以,以後提到西方,再有人言必稱希臘,言必稱羅馬,你可以拿這篇文章去打他臉了。有人可能會說,雖然從種族上說,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那些拉丁系民族被邊緣化了,但是文明總還是一脈相承的啊,現在西方文明裡的主要組成部分還是古希臘的哲學和古羅馬的文明。我要說,這又是想當然、拍腦門的判斷。
  • 當我們談論華格納時,還可以談論什麼?
    是什麼在為他「壯膽」?開篇未幾,斯克魯頓便徑直指向了華格納最受詬病的反猶主義,將這項罪責剝離在了華格納創作的核心意圖之外。暫且不論這樣的辯護是否充分,至少有一點是發人深省的:當我們談論華格納時,我們尚有許多重要問題可以、也應該去談論。斯克魯頓的視點,相當必然地首先落在了哲學的脈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