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介紹——清明節

2020-11-25 央視網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公曆每年大約4月5日為清明。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古書《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到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清明」。清明不僅是很重要的農事季節,而且還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民間節日的節氣,所以又稱清明節。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節起源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漢族的節日,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汙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說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也因此又稱「介山」。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風俗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新中國成立後,人們都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責編:陳昌娥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
    1、介紹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中國傳統節日:英文介紹清明節!(附清明節詩歌)
    cremation 火葬   sea-burial 海葬   boat-coffin burial 船棺葬   tree burial 樹葬   celestial burial 天葬   flower burials 花葬   filial piety 孝順 孝心   Day of the Dead(亡靈節,墨西哥傳統節日
  • 弘揚中國傳統節日:英文介紹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從二十四節氣上講,它又是節氣之一。
  • 清明節的由來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清明節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節的起源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漢族的節日,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 中國傳統節日之清明節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經2500多年了。在中華傳統節日裡,清明節是唯一兼有節日和節氣雙重身份的節日,由祭祀掃墓和踏青春遊兩大民間習俗組成。    民俗專家:清明節承載「感恩」文化已有2500多年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 清明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之主要習俗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之主要習俗 2020-04-04 0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如何用英語描述
    再過不多久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了,這天是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踏青遊玩的好機會。清明節很多有意思的習俗,比如吃青團、掃墓等等,那麼如何向你的外國朋友介紹這麼一個重要的節日呢。清明節的說法清明節可以說 Tomb Sweeping Day,也可以說Qingming Festival。清明節的介紹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
  • 中國傳統習俗節日-清明節-金易學
    清明,又被稱為民族掃墓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那時候,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排名第五個的節氣,後因為是寒食節的最後一日,增添祭祖和掃墓習俗,被定為清明節,成了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
  • 三年級作文: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之掃墓
    三年級(下)作文:中華傳統節日這段時間,我們對感興趣的節日進行了深入的了解,一定有很多收穫。選一個傳統節日,寫一篇習作。可以寫自己家過節的過程,也可以寫節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清明節之掃墓清明自古以來都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清明這一天,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去祭奠已故的先烈與親人,在這一天往往會下起濛濛細雨,故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之說。
  •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馬上就要清明節了,對於小編來說是三天美好的假期,相信各位讀者也會在清明節和家人一起踏青享受生活,但是大家對於清明節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吧。清明節是我國非常古老的一個節日,它其實融合了多個不同的節日並不斷變化才形成了今天的樣子,清明節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改火節,北方冬天寒冷人們需要生火取暖。
  • 中國傳統節日之清明節,「清明懷古,緬懷先祖」
    大家好,這裡是中國傳統節日專題,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中國傳統節日之清明節,相信大家對清明節肯定不陌生,上一期小編跟大家說了寒食節,寒食節跟清明節是已經慢慢融入到一起了,到很多寶寶都是只知道清明節,到不知道有關清明節的一些習俗、文化起源和究竟這個節日對我們的一個寓意,那麼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談談清明節
  • 中國傳統節日表格 中國傳統節日一覽表
    導語:在我國有很多的節日,上千年的歷史,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節日,基本上每個月都有節日,而且這些節日經過了那麼多年的時間經久不衰,一直備受我們的重視。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中國傳統節日一覽表,下面就是中國傳統節日表格的詳細內容。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為何採用的是公曆而不是農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節日~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在這天,人們踏青祭祖,掃墓祭祀,表達對先人的緬懷之情。可是,作為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清明節,不知道各位網友有沒有注意到,為何清明節用的是西方的曆法,而不是我們中國的農曆?
  • 聰明節指的是我國哪個傳統節日 是清明節還是重陽節呢
    聰明節指的是我國哪個傳統節日 是清明節還是重陽節呢時間:2021-01-05 13:05   來源:八寶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聰明節指的是我國哪個傳統節日 是清明節還是重陽節呢 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每個節日都有各自的別稱,那麼聰明節指的是我國哪個傳統節日?是清明節還是重陽節呢?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早上起床,寶哥說:"媽媽,今天是清明節"。我想了想,這不是個問句,寶哥可能有什麼疑問。去年清明節,寶哥跟爸爸一起回老家祭祖了,應該知道清明節是幹什麼的。於是,我說:"對,今天是清明節。"直接寶哥說:"但是,清明節4月5日,4月5日是陽曆"。我一聽,糟了,應該是問節氣的事兒了。
  •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文/炎炎談歷史清明節,又稱踏春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氣在仲春和暮春之交。清明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作為傳統的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優良傳統。關於清明節的由來,你知道多少?相傳春秋時期,晉獻公寵愛的驪姬想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於是設計謀害太子申生。太子申生被逼無奈,最後自殺。申生死後,他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戰亂,只好流亡國外。
  • 清明節傳統的由來 清明節的來歷介紹
    清明節傳統的由來 清明節的來歷介紹時間:2017-04-01 23:1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傳統的由來 清明節的來歷介紹 清明節的由來帶給大家,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帶著習俗和某種紀念意義,關於清明節的具體來歷不清楚的小夥伴看看本文吧。
  • 又是一年清明時,中華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祭祖節日。《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節氣點:鬥指乙,太陽黃經為15°,於公曆4月04-06日交節,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曆4月5日前後。
  • 清明節,最具現代意義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最具現代意義的傳統節日 來源:山西日報 2010年04月02日06:54 且不說,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傳說是晉文公為紀念忠臣和孝子介子推而設立,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教育作用。單是清明節習俗的豐富有趣,就絕非其他傳統節日能比。因為清明節按陽曆來說,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