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魅力大PK閱讀習慣差 香港人一年只買一次書?

2020-12-07 中國新聞網

書展魅力大PK閱讀習慣差 香港人一年只買一次書?

2015-07-20 09:05:04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溫雅瓊

2015年07月20日 09:0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

)

  第26屆香港書展7月15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幕,共有33個國家及地區、共超過580家參展商參與,打破歷屆紀錄。有人說,我們曾認為香港是「文化沙漠」,但當你在書展上看到讀者廢寢忘食的閱讀熱情後,也許要重新定義這座城市的文化軟實力。也有人說,香港書展和維園年銷市場並無區別,別看熱鬧,市民的閱讀習慣沒有提升和改變。

  點燃了閱讀熱情

  經過幾天的醞釀,以「從香港閱讀世界·一讀鍾情」為主題的2015香港書展漸入佳境,客流量逐漸攀至高峰。

  本屆書展,書籍種類無所不包:流行文學、兒童讀物、社會科學、金融財經、語言文學……除了誘人的折扣促銷,出版商紛紛各出奇招招徠讀者。剛參加完講座的韓女士是香港書展的常客,她說自己除了被大師的文學成就所吸引外,整潔的場館布置、人性化的入場指引和服務設施也讓她備感便利。

  在這樣的氛圍裡,不少來到書展的當地人或者旅遊者都是大買特買。這不禁讓人好奇,是不是一次就買夠了一年要讀的書?

  主辦方香港特區貿易發展局深諳閱讀不是一時一地之事,今年還第四次開展「文化七月·悅讀夏季」活動,促進香港全民閱讀的風氣的形成。機構在香港各地舉辦了包括作家分享會、講座、親子閱讀工作坊和寫作攝影比賽等文化活動,讓市民的閱讀熱情溢出書展之外。

  香港書展至今走過了26個年頭,早已是亞洲地區頂級的文化盛事。香港雖然曾經頂著「文化沙漠」的帽子,但以她兼容古今、交匯中西的包容度,持續推動著地區經濟發展和華語文化交流事業的蓬勃。

  大賣場沒有文化?

  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不少平時常逛書店的當地讀書人,對香港書展並不熱衷。看著被高昂的租金逼著空間越來越窄的書店,不少人擔心,香港書店的未來何在呢?就在這樣一個連有模有樣的書店都少有的城市,卻辦起了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書展。這不禁讓人疑惑:香港人一年只買這一次書?

  2012年第23屆香港書展時,臺灣作家楊照在分享會上暢談自己的香港書展經驗。他說:「我第一次來香港書展的時候,從入口處進去,一直被人潮推著走,就這樣一圈走了15分鐘,然後就從出口出去了。這樣的場面,在臺北書展是不可能的。」

  楊照也因此對香港實體書店的生存感到擔心:「人流這麼集中,是不是說明大家每年都集中在這一兩天買書?會不會是大家平時都不逛書店?那香港書店的生意是不是很艱難?」楊照認為,讀者更在意的或許是被書包圍的感覺,而不是被人包圍,一個好的、可以流連的書店不是書展可以代替的。

  有學者認為,香港書展本質上不外是個吸引人流的書市,好處是人多勢眾熱熱鬧鬧,壞處是缺乏特色如過眼煙雲。儘管書展辦得如火如荼,香港舞臺劇導演胡恩威卻曾憤慨地表示,香港書展和維園年銷市場並無二致,市民的閱讀習慣也沒有提升和改變,書展上最受歡迎的仍是低俗讀物。在他看來,香港書展倒成全了更多低俗出版商和低俗作者。

  這種批評的視角,倒是贏得了不少知識精英的贊同。在本屆書展「年度作家」李歐梵看來,香港書展還不夠國際化。他說,書展應該有舊書、絕版珍本和小眾書籍,讓愛書的人「凝聚」。(王大可)

相關焦點

  • 香港書展熱過七月天 香港人一年只買這一次書?
    「被電子產品餵大的一代」  書展亦設有電子書攤位。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只看圖畫不看文字,只看娛樂搞笑,不看文化科普。早有憂慮之聲傳出,被電子產品餵養大的一代,是否會成為傳統出版業的終結者?部分臺版書、以及宗教相關書籍也在三樓展廳。  展館  書展現場的「文藝廊」還設有「年度作家陳冠中專區」、「衛斯理五十周年展覽」和「人間淨土——走進敦煌莫高窟」3D展覽等。  微觀察  香港人一年  只買這一次書?
  • 記憶香港:香港書展回顧,愛讀書的香港人,愛買書的香港人
    曾經在2015年參加香港書展,連續七天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此次書展是歷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參展商的數量打破歷史紀錄。 書展有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580家書商參展,是在當時香港書展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香港人是很愛讀書的,這從大量來書展的人可以看得出來。
  • 香港書展:一場平民閱讀的嘉年華
    香港貿易發展局已把這場圖書生意做得益發壯大,這等熱鬧景象,北京、上海和成都書展都是無法比擬的。  逛書展,一年買一次書  從灣仔地鐵站開始到會展中心,一路都是各式各樣的出版社廣告、書展海報和小旗子。通往會場的入口處,不時要等候前面人流完全進入展會才開始放行下一批參觀的人流,據說曾經最長的一次,隊伍排了一公裡,市民必須等候四十多分鐘才能進入會場。  「真不知香港人參觀書展的熱情是靠什麼支撐的」,一位第一次參加香港書展的北京記者表示,看到如此的場面讓人眼暈,而且如果買書的目標不明確,要在書展裡找一本書,就如大海撈針,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 香港書展為何這麼火?
    香港書展這麼火是因為香港人愛看書嗎?其實,有調查發現,香港一年只有四成人讀過一本書,還有調查說,香港四成人根本沒有讀書的習慣,不管怎樣,都說明香港閱讀風氣很糟。在香港地鐵上、公車上幾乎人人拿著智慧型手機或者ipad玩遊戲、看新聞,卻沒有人看書。那為什麼每逢書展,就有七分之一的香港人過來買書?
  • 香港書展為何年年成文化圈焦點?
    李歐梵坦言,批評歸批評,但自己力挺書展,「畢竟是一件好事,因為它用各種方式,包括各種商業行為來鼓勵大家讀書,我現在那個基本線是,只要有一個人願意買書讀書都是好事,我討厭大家都不讀書。」除了吸引更大多數的人來書展,李歐梵認為書展也要為書蟲們打造更多的空間,「希望書展能夠為真正愛書的人,包括藏書、各種版本的書、很難找到的書,給這類的愛書者提供一個空間,讓大家聚一聚、聊聊天,甚至把一些書拿出來展覽一下。」
  • 你聽過2020香港書展這個傳說麼?
    零售業銷貨價值表(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細考上圖零售業銷貨價值表可以看出,相比藥物及化妝品等其他零售消費品,圖書零售業的利潤空間本就微薄,不難想像香港高昂的店鋪租金向書店經營者設置了多麼高的實體經營門檻。近年來,實體書的製作成本增加,香港圖書售價相應要提高,遇消費氣氛差,讀者買書意欲更弱。大眾書局在港服務逾40年,今後在香港的其他非零售業務將繼續維持運營。
  • 一場出版界的革命 電子書風靡香港書展
    第21屆香港書展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有來自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00家書商參展。作為香港一年一度的文化盛會,作為重要性僅次於北京書展的亞洲圖書博覽會,本次香港書展照例吸引了無數人關注的目光。  為配合全球數位化出版的趨勢,本次書展還特設了「電子書及數字出版專區」。
  • 香港書展一瞥:電子閱讀時代,傳統出版商如何轉型?
    新華網香港7月20日電(記者張雅詩 張晶)在此間舉行的第25屆香港書展上,電子閱讀展示區吸引了不少年輕人駐足。    隨著網際網路及移動通訊設備日益普及,不少出版商憂慮年輕人會因此陷入「淺閱讀」怪圈,也有出版商認為應把握機會加速轉型,搶佔電子書市場先機。
  • 香港書展主題:閱讀讓世界更美好
    [導讀]今年香港書展以「從香港閱讀世界-閱讀,令世界美好」為主題,廣邀兩岸三地及海外知名作者參與,舉辦一連串文化活動,呈獻一個多元而互動的文化交流之旅。昨日中午,香港書展主辦方——香港貿易發展局,在深圳舉辦新聞發布會:今年香港書展以「從香港閱讀世界-閱讀,令世界美好」為主題,廣邀兩岸三地及海外知名作者參與,舉辦一連串文化活動,呈獻一個多元而互動的文化交流之旅。
  • 第30屆香港書展今天開幕 香港市民買書到「手軟」
    30屆香港書展在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拉開帷幕。、大眾書局,都為香港書展帶去了豐富的書籍展品。  拖著行李箱購書的市民比比皆是   「熱鬧」是屬於香港書展的獨特魅力拖著行李箱甚至是買菜用的小拖車的市民隨處可見,頭髮花白的老夫妻、背著書包的中學生,左手一個帆布包、右手一個購物袋的上班族比比皆是,書展的現場宛如夜市一樣熱鬧。不少香港市民表示:「一次性能看到這麼多種類豐富的圖書,還有超低的折扣,當然不能手軟!」
  • 高清:從香港閱讀世界 第24屆香港書展正式開幕
    高清:從香港閱讀世界 第24屆香港書展正式開幕 來源:人民網-港澳頻道  2013年07月17日17:02 人民網香港7月17日電 (李雙、李海元)今天上午,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24屆香港書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正式開幕。今年書展的主題為「從香港閱讀世界——閱讀·令世界美好」。
  • 書展三城記:臺北香港和上海書展,越來越接近
    而在這些人中,陸灝是一個核心,所以因為書展而見到一個人,因為一個人而見到其他人。  東方早報:很多人包括一些出版人都覺得,書展可能過時了,現在連書店都要倒閉了,為什麼還要書展?在你們看來,為什麼還要書展?  張大春:書展已經成為號召大家一年一次聚集在一起的理由。實際上,書展場外的那些活動已經真正成為充實整個城市閱讀的養料。
  • 香港人拖著箱子買書(組圖)
    本次書展人滿為患。記者在晚上9點左右,依然看到圖書展覽館內人山人海,可見夜深了香港人買書的熱情依然不減。最讓人感動的是,在香港許多人買書會拖著箱子來,這個場面在內地很少看到。(搜狐記者/韓易桐 香港報導) 本次書展人滿為患。記者在晚上9點左右,依然看到圖書展覽館內人山人海,可見夜深了香港人買書的熱情依然不減。最讓人感動的是,在香港許多人買書會拖著箱子來,這個場面在內地很少看到。
  • 香港書展已成八方雲集的「文化嘉年華」——專訪香港聯合出版集團...
    原標題:香港書展已成八方雲集的「文化嘉年華」——專訪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文宏武   新華社香港7月25日電(閔捷 張晶 丁梓懿)時值正午,坐落在香港鬧市區灣仔的三聯書店裡,前來看書、買書的人明顯多了起來。三樓的咖啡廳鬧中取靜,與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文宏武約的專訪就是在這裡進行的。
  • 香港全民閱讀報告出爐 透視港人更喜歡印刷體書籍閱讀
    在1765名受訪者當中,有68.8%的人表示在過去一年有閱讀印刷書籍的習慣,從相關年齡分析中發現,年輕受訪者有較高的閱讀比例,特別是18歲以下及18-31歲兩個年齡層的人群,都有超過8成的人又閱讀習慣。
  • 初遇香港書展,「流行」才是主題
    幸好,我第一天選擇了博覽道,除了參觀書展之外還轉了一圈灣仔碼頭——不是賣水餃的那個——還可以跟巨大的紫荊花和卡通玩偶合影,雖然我並不會去做這件事。而第二天,我便沒有這麼好運了。所以,一周的香港書展,我只參加了兩天,嚴格說,其實是一天半。因此,這趟經歷,連一眼都不能算,至多是一瞥,四捨五入。
  • 逾百萬人次參觀香港書展 傳統出版業轉型引關注
    與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合作,河北出版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本次參加香港書展,就帶來了約500種圖書。  「香港書展是華語地區辦得最成功的書展之一,它不是形式大於內容的展會,而是實實在在面對大眾,讓大家來看書、買書和讀書。」河北出版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杜金卿說,「參加香港書展正是公司打造品牌、拓展市場的一個舉措。」  數字時代,傳統出版如何轉型?
  • 八月書展買的書九月你在讀嗎? 陳子善:不必勉強讀
    購書熱讀書冷 去年買的書「一本沒動」  今年書展開幕前,主辦方在微博上發起了分享往年書展回憶的活動,一位微博名為「嘎嘎大王」的網友留言自嘲道:「我的難忘記憶是:去年書展買的書,到今天還沒看。」此外還有多名網友也表達了類似情況,甚至「去年買的書80%塑封都還在,今年又買回一大堆」。
  • 第三十屆香港書展:聚焦科幻推理文學
    同時,今年的書展還舉辦了310多場精彩豐富、老少鹹宜的文化活動,包括講座、朗誦會、文化表演等,涵蓋旅遊、電影、科幻、香港歷史、兒童文學等熱門題材。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都能徜徉其中,感受文學魅力。香港書展家長「狂掃」練習書 專家:要因應程度及需求  作家名人分享創作心得 第30屆香港書展。
  • 從香港書展看兩岸三地文化差異
    調查發現,本屆香港書展入場人士平均消費為902元,與去年基本持平。最多參觀人士希望選購的書籍類型,分別是小說和文學。香港貿發局署理總裁周啟良表示:「今屆香港書展繼續得到市民大眾的支持,入場人次連續第3年突破100萬,真正體現香港人鍾愛閱讀及文化。市民來到書展,除了可以選購全球35個國家及地區640家參展商帶來的各類書籍外,同時亦熱衷於參與作家講座,與平日難得一見的作者近距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