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個比利》,萊昂納多為之等待20年的「故事」

2021-02-11 多看閱讀

本書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威廉 • 斯坦利 • 米利根(William Stanley Milligan)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但因罹患多重人格分裂症而被判無罪的嫌疑犯。


他不是小說中虛擬的多重人格症患者,而是一個自始至終都存在廣泛爭議的真實人物。他的照片出現在報刊和雜誌的頭版和封面,他的心理測試結果更作為報紙和晚間新聞節目的頭條新聞迅速傳遍大街小巷。他亦是第一位在四名精神病醫生和一名心理學家共同見證下住院接受徹底檢查的多重人格症患者。


我在俄亥俄州阿森斯市的阿森斯心理健康中心第一次見到這位 23 歲的年輕患者時,他剛被法院送來不久。當他要求我記述他的故事時,我坦率地告訴他,我是否寫他的故事,將取決於他的經歷除了媒體已經報導的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值得書寫的內容。他向我保證,我是第一個得知他內心感觸的人,甚至他的律師和精神病醫生都不完全知曉;他希望讓世人了解他的精神疾病。我雖存有疑慮,但對他的情況頗感興趣。


幾天後《新聞周刊》登載了一篇題為《比利的十副面孔》的文章,進一步激發了我的好奇心。 這篇文章最後一段如下:


毫無疑問,仍然有不少疑點,例如:威廉 • 米利根是如何掌握了湯姆(其人格之一)所運用的類似逃脫大師胡迪尼的逃脫術?他對受害者提到的「遊擊隊」和「殺手」究竟是指什麼?醫生認為威廉 • 米利根可能還有尚未被發現的其他人格,他們的罪行也不曾被發現。


在阿森斯醫院病房單獨與比利談話時,我發現他全然不同於我第一次見到的比利。他說話吞吞吐吐,膝蓋由於緊張而不停地顫抖;記憶力很差,而且長時間地出現空白。他談到痛苦的往事時聲音禁不住發顫,但無法提供細節。鑑於多次嘗試均以失敗告終,我萌生了放棄的念頭。


但其後的一天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事情。


威廉 • 米利根的所有人格第一次完全地融合在了一起,成為一個全新的個體。此時的他不但能夠清楚地記得過去發生的事情——包括所有人格的思想、行為、關係和不幸的經歷,而且還能繪聲繪色地描述出那些可笑的冒險行為。


正如我在序言中提到的,讀者通過閱讀能夠了解我採用了何種方式將比利的過去、他的個人感受以及與他的對話一一記錄下來。事實上,本書所有內容均出自融合後的比利以及他的其他人格的表述,曾經在不同階段與他有過接觸的 62 位人士也為我提供了材料。書中的對話和情景得之於比利的回憶,而治療過程則直接取材於錄像帶。書中並無我自己杜撰或改編的內容。


寫作伊始,我面臨的棘手問題就是整個事件的時間順序。由於從小時候開始便經常「失落時間」,比利很少看表或者日曆,他還為此深感難為情。我是通過帳單、收據、保險單、學校和員工的記錄,以及比利母親、妹妹、僱主、律師和內科醫生提供的材料,才最終釐清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比利寫信很少註明日期,但他的前女友保留著幾百封他在坐監的兩年裡寫給她的信。我便是根據信封上的郵戳確定了寫信的日期。


我與比利達成了兩項基本共識:


第一,所有人物、地點和機構均使用真實名稱,但需要受到保護的人無論是否成年都將使用化名,包括其他精神病患者、參與犯罪的人以及我無法與之直接面談的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三名受害者。


第二,為避免威廉 • 米利根因其他人格犯下的罪行而遭到指控,我將以「戲劇化」的方式對事件加以描述。威廉 • 米利根被起訴的罪行,則不描述細節。


曾與比利共事、相識或成為受害者的人,都認為比利具有多重人格。他們大都記得比利說過和做過的事 ,而這些事實令他們相信「他不是裝出來的」。但也有個別人認為比利是個騙子,假裝精神分裂來逃避罪責。我儘量與這兩類持不同看法的人交流,觀察他們的反應並聆聽他們的理由。


與此同時, 我始終保持著質疑的態度。 然而, 在與比利共同撰寫本書的兩年裡,他的回憶和態度又令我不得不相信,本書披露的現象的確是事實。


類似這樣的爭論一直為俄亥俄州媒體所關注。1981 年 1 月 2 日《戴頓日報》(Dayton Daily News)登載的文章便是明證——距最後一次犯罪已有三年零兩個月。


說謊者 , 還是受害者?兩者皆有可能
威廉 • 米利根案曝光
喬 • 芬利報導


威廉 • 米利根令人難以捉摸。他可能是個精明的騙子,欺騙了公眾、犯下了強姦重罪卻安然無恙;但又可能確實是一位多重人格症患者,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場悲劇……


唯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米利根是世間最為悲慘可憐的受害者,還是一個將全世界玩弄於鼓掌的超級騙子……


披露事實真相的時刻即將來臨。


丹尼爾 • 凱斯
1981 年 1 月 3 日 , 俄亥俄州阿森斯市

上文摘自《24個比利》

《24個比利》是一部多重人格分裂紀實小說!心理紀實的巔峰!

比利是世界上首位在四名精神病醫生和一名心理學家共同見證下接受徹底檢查的多重人格症患者。

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為之等待20年的「故事」,改編電影《擁擠的房間》(The Crowded Room)正在製作。啟發了《搏擊俱樂部》《致命ID》《禁閉島》等燒腦電影!

小S×阿信×吳奇隆×趙又廷×王心凌×陳喬恩×鄭秀文×範瑋琪×彭浩翔×鈕承澤……港臺眾明星都在追看的一本心理紀實小說。

潘瑋柏更發行同名專輯。千萬讀者翹首待讀。

日本五年狂銷六百萬冊、中國臺灣累計銷售過百萬冊。

當悲傷太多的時候,一個人已經無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個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別來接受。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作者最負盛名作品。

《24個比利》令人慾罷不能,現在點擊「閱讀原文」購買,可享受首周特價,僅售9.9元。

點擊公眾號底部菜單【免費專區】

[周五特價:畢業季]:我懷念和你們的青春歲月

[體育運動圖書特價]: 愛體育人的福利

[特價專區]:四季輪迴,特價長伴

[最美電子書]:1.3億讀者力薦,多看顏值最高經典

[今日限免]:每日免費下載1本書,永久有效

以上信息,以實時展示為準,更多專屬福利,見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小李子等待20年的故事:擁有24個人格,他們相互「廝殺」
    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奧斯卡影帝、「地球球草」、票房和話題度的保障。如果告訴你,小李子為出演一部作品,等待了20年,你會有什麼想法?應該會感到震驚,甚至難以相信吧!不過,這的確是事實。直到2015年,小李子創辦的亞壁古道影業也終於拿下了電影改編權。雖然這部名為《The Crowded Room》(《擁擠的房間》)的電影很早便在籌拍之中,不過至今仍未有具體消息。這個讓小李子等待20年的作品就是——《24個比利》。這是一本紀實類小說,由美國作家丹尼爾·凱斯所著,記錄了威廉·斯坦利·米利根的真實故事。
  • 多重人格分裂巔峰之作「比利的故事」
    《24個比利》這部多重人格分裂紀實小說,可謂是心理紀實的巔峰。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為之等待20年的「故事」改編的電影《擁擠的房間》正在製作。近期,《24個比利》與續集《比利戰爭》相繼在我國出版發行。  比利是世界上第一位在四名精神病醫生和一名心理學家共同見證下接受徹底檢查的多重人格症患者。他因此被判無罪,案件受到高度關注。
  • 24個比利,24根肋骨
    威廉·密裡根(William Milligan)是美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精神分裂罪犯,後來他把自己變成了比利。隨著時間推進,他的人格不斷癒合更新,最後達到了24重人格。圖沒截好orz,點擊查看大圖1981年,丹尼爾·凱斯創作的紀實傳記《24個比利》出版,記錄了比利從童年到1979年法院審判期間的經歷,他複雜的精神狀態和令人困惑好奇的多重人格。
  • 他在暗中活成一支隊伍,萊昂納多為他等了20年,網友:驚悚!
    最近很多的小夥伴們都刷到明星林更新因為手撕黑粉的事情,說林更新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畢竟懟黑粉懟到天明的明星不多見了,而在現實生活中的有人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而導演們更是將他的故事寫成了劇本,萊安納多也為了這個劇本等了20多年,一起來看看這個人是誰吧!
  • 24個比利
    書中的主人公比利,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犯下重罪,但被判無罪的嫌疑犯,理由是:他是一個多重人格分裂者。一一細算,比利的多重人格高達24個。比利的身體被這些人格輪番佔領,在體內,他們互相交談、下棋,甚至控制對方的行為。
  • 薦書《24個比利》
    故事的主人翁比利·米利根於1977年因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犯下三宗強姦罪被警方逮捕。在審訊過程中,比利被診斷為罕見的多重人格分裂症患者,他因此被判無罪,案件受到高度關注。而本書是於比利受刑期間,作為「老師」人格的比利與作家進行無數次聊天后,歷經雙方的重重努力最終出版的一部紀實作品。
  • 關於24個比利
    關於《24個比利》    乍見這本書,被書名所吸引。24個,比利?
  • 24個比利|著名的多重人格分裂症案例
    比利要求凱斯記述他的故事,並向其保證,他是第一個得知他內心感觸的人,甚至比利的律師和精神病醫生都不完全知曉;他希望讓世人了解他的精神疾病。第一次會面讓凱斯對比利的情況既充滿懷疑又頗感興趣,。而後凱斯與比利談話時,卻發現比利全然不同於第一次見面的樣子。
  • 阿叄周讀(《24個比利》)
    阿叄周讀《24個比利》文|阿叄撰寫圖|阿叄製作本周周讀書籍:《24個比利》作者:<美>丹尼爾·凱斯譯者:邢世陽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很早之前在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時候就很想把這本《24個比利》一起讀了,但是在讀完前者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有點懷疑人生,懷疑自己生活的世界到底是不是一個世界,對存在的事物會開始有很多質疑,所以我沒能將兩本書連讀,就是因為我沒有足夠的定力,我害怕我歷經十多年以來建立起來的微弱世界觀就此分崩離析
  • 24重人格的小李子,24個奧斯卡影帝
    下面這則新聞來自THR,由我翻譯組的網友@扎克 翻譯,通過這則小新聞,相信我們也可以對24重人格的萊昂納多,有個更深入的了解。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的「狂熱計劃」:出演多重人格障礙患者的廿年曆程花了將近二十年,小李終於迎來扮演自己夢中角色的機會。
  • 精讀《24個比利》:最好的親子教育,是給他愛與信任
    作家丹尼爾·凱斯得到機會跟比利接觸後,從1978年開始對比利進行採訪,歷時三年,又採訪了60多位當事人,最終創作了紀實小說《24個比利》。1981年在美國出版後,曾經引起人們的瘋狂,好萊塢更是趨之若鶩,很多大導演都想將他拍成電影。
  • 潘瑋柏《24個比利》籤售會即將在全國火熱上演
    個比利》即將在全國展開籤售會。上海站:9月14日仲盛世界商城;北京站:9月19日,富力廣場;天津站:9月20日大悅城!受過東方音樂與西洋音樂洗禮的他,將給我們大家帶來嘻哈風格的歌曲,潘瑋柏喜歡帶來歡樂的舞曲,看似陽光卻不失保守,在情感上有大男人的一面,但在面對孤獨和情商的時候,潘瑋柏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男人,而這些構成了潘瑋柏《24個比利》這張音樂專輯的主要元素,可獨立也可混合,可分裂又缺一不可,我們可以感受到另外一面的潘瑋柏。
  • 「暢談」《24個比利》隨想
    ​剛剛看完了《24個比利》,思緒萬千,決定寫點什麼,記錄下這些凌亂的感受。說來慚愧,我以前就聽過這個書名,但一直以為「比利」是個類似先令的貨幣單位。直到上周看到了老高關於多重人格的視頻,他說「今天主人公叫威廉·斯坦利·米利根,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他有另一個名字——比利」我才恍然大悟,原來24個比利說的是他的24種人格。
  • 從24個比利的故事思考教育孩子的方法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有多達24個人格,這個人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犯下重罪,最後呢,又因為多重人格被判無罪的嫌疑犯,因為他有24重人格,而他的故事也直接啟發了,比如說像搏擊俱樂部致命ID,禁閉島等等,這一系列的多重人格電影。
  • 身體裡住著24個靈魂的人
    ,包括對這部比利故事的期待。在外研版的《24個比利》中,再一次回顧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不斷處在美國輿論旋渦的,三宗強姦搶劫案的嫌疑犯,威廉·米利根,也即是比利的原型。大概不久,比利被等了20年的萊昂納多搬上了銀幕,並自己飾演這個謎一樣的人物。卻因為爭議頗大,影片一直沒有最後拍攝成功。
  • 《24個比利》|我與另外23個我
    比利就是這樣一個擁有24個人格的人。或者說,24個人在共用一個比利。比利從小受到繼父的虐待。在極度恐懼和憤懣之中,他的身體裡迸發出許多人格,來保護脆弱的他。阿瑟帶英國口音,理性而冷酷,掌管全局;裡根帶南斯拉夫口音,體格健壯,非常暴力,保護著整個「比利家族」;戴維是個只有八歲的小男孩,是承擔痛苦的角色,當比利遭遇不幸,戴維被懵懂地推進光圈,承受痛苦;僅有三歲的克麗絲汀善於畫畫、她的哥哥克裡斯朵夫會吹口琴、騙子亞倫是唯一抽菸的人格、女同性戀阿達拉娜渴望愛與被愛……一共24個不同的思想
  • 【書tui】《24個比利》後續——比利戰爭
    時隔35年出版的《24個比利》續集!講述因童年時代被繼父虐待患有多重人格分裂症的威廉·斯坦利·米利根(1955~2014)被判決送入州立利瑪醫院直到獲得自由這部分的故事。前半部分參考這裡↓↓↓多重人格分裂紀實作品《24個比利》比利事跡的後半部分真的稱得上是一場惡戰,比利內部人格之間的戰爭、比利24個人格與社會惡意的抗爭。
  • 《24個比利》:帶你走進多重人格患者的世界
    她以身體裡的兩個人格Max、Alex開了Youtube頻道「AlexMax Han」,講述多重人格患者的日常生活,網友第一次可以看到「24個比利」變身的神秘樣貌。比Jess 僅有6個人格還誇張的案例發生在40年前的美國,1977年,美國俄亥俄州連續強暴案嫌犯比利遭警方逮捕。但是他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毫無記憶。在他身體裡總共有 24 個人格存在,這些人格不僅在性格上,甚至連智商、年齡、國籍、語言、性別等方面也都不盡相同。這些不可思議的人格, 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 他到底是個欺騙了公眾的精明騙子,或只是個不幸的受害者?
  • 比利·米利根 | 我的身體裡住著24個人,而我對此一無所知
    這是一個獵奇的,富有爭議的,帶著痛苦與愛的故事。24個比利 | 多重人格分裂症文 | 簡小單萬人迷萊昂納多在徵戰奧斯卡影帝的道路上屢戰屢敗,卻也愈戰愈勇。據外媒報導,小李子即將主演一部名為《擁擠的房間》的電影。
  • 《24個比利》多重人格真的存在嗎?
    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三版中,把多重人格界定為「在個體內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特的人格,每一個人格在一特定時間佔統治地位。這些人格彼此之間是獨立的、自主的,並作為一個完整的自我而存在」。記得前一段時間有個美國的女孩子就因為有多重人格,而在網上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