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強迫症的藝術,你看過嗎?

2020-12-07 騰訊網

說起強迫症,相信大家都是深有體會,比如:

出門前,反覆確認鑰匙有沒有帶上;

剛下車沒走幾步,懷疑自己沒鎖車門,又折回去;

手機電腦桌面的圖標,一定要按順序排好;

連撕廁紙,都要整整齊齊的......

強迫症,雖然被戲稱是「病」,但是那些整齊的排列、對稱的構圖,總是讓我們像上癮了一般,體會到視覺上的「舒適感」。

當強迫症被藝術家發揮成藝術作品,不僅看起來賞心悅目,更讓人直呼:真過癮!

今天,就帶你看幾個不同類型的強迫症藝術,享受一下這令人著迷的樂趣。

看過Wes Anderson電影的人,一定會對其中的對稱鏡頭和色彩美學印象深刻,而攝影師Cristina Coral則一直在嘗試打造這樣的攝影風格。

在Cristina看來,對於攝影師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成熟的構圖想法和時刻保持探索的好奇心,作品必須要有靈魂和情緒。

欣賞Cristina的作品,觀眾會沉浸在她所營造的超現實空間中。馥鬱飽和的色彩融合極簡抽象的風格,氣氛靜謐卻又帶有豐富的情緒表達。善用對稱構圖的她更是讓觀眾像愛麗絲一般,一下子掉進她的「兔子洞」裡。

來自瑞士Ursus Wehrli是一名喜劇演員,同時也是一名喜劇演員和作家,他更是將自己的強迫症發揮到了極致,甚至還出過一本名為《整理的藝術》(The Art of Clean Up)的書。

Ursus說自己的這個癖好源於他收藏的美國藝術家Donald Baechler的一幅作品,對於這些凌亂擺放的紅方塊,看著實在不舒服,於是他忍住不收拾收拾一番......

就這樣,一幅幅名畫在Ursus手中獲得新生。

《Bedroom in Arles》-梵谷

《Golconda》-勒內·馬格裡特

《The Fight Between Carnival and Lent》-老彼得·布呂赫爾

《Farbtafel》- Paul Klee

《the red armchair》-畢卡索

抽象畫家 Wassily Kandinsky 的顆粒感創作

無論是知名畫作中的場景元素還是日常隨意擺放的事物,在Ursus眼裡都是混亂的,必須要重新整理才行。

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說過:美的線條和其他一切美的形體都必須有對稱的形式。對稱之美,講究平衡、穩定、相呼應,形狀大小皆一致,色彩調性結構統一,當對稱強迫症出現在藝術家身上就成了優點。

請感受下重度對稱強迫症患者Traperture看世界的角度。

對線條和構圖的「對稱情節」,以精分般的和諧方式拍攝一切事物,無論是房屋、鐵塔、橋梁還是其它,必須筆直且對稱。

如果總是對拍出的照片追求最大程度的精準對稱,那你可能已經走上了「強迫症藝術」的第一步……

十年前搭乘航班時,Berhard Lang迷上了從空中俯瞰地面的風景,從此決定開啟「上帝視角」,成為一名航拍攝影師。

過去幾年間,Berhard的航拍技術越來越熟練,從直升機上探出身子拍照的樣子成了他的標誌性姿勢,而他的作品也都呈現著一種強烈的秩序之美。

以黑白作品而聞名的藝術家CJ Hendry,正在把她的黑白視角切換為有色視角,但是依然保持單色的空間和個人風格。

她在布魯克林的某倉庫中曾經打造過一個展覽,倉庫裡的房間被塗刷成七種單色調作為多感官體驗式的互動空間,讓客人可以深度體驗每一種顏色,並完全沉浸其中。

CJ Hendry的這組作品對於各界的創意人士來說似乎仍然非常具有啟發性。

攝影師Emily Blincoe非常擅長色彩整理術,她經常將各類物品憑藉顏色、大小組合到一起,從而形成一種近乎偏執的規整。

用Emily自己的話說,她從小就對事物的顏色、形狀、大小等諸如此類的細節非常敏感,它們在Emily眼中可以自然地呈現某種秩序和規律。

靈感總在變化,而對她來說,不變的是在顏色、面孔、小瞬間、光線和在平凡中尋找美。

色彩在她的作品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自然界的色彩和食物、織物,到編輯過程中的色彩。

Austin Radcliffe,是紐約的一位攝影師,他曾出版過一本《Things Organized Neatly》的書。

書中有一個詳細的強迫性整理物品的目錄,從玩具收集,到藝術品和編輯攝影,收集了上千張整理排列物品的圖片。

Austin拍攝了各類物品擺放的如藝術品一般,按大小、顏色、形狀等有條不紊排列,讓人看完內心舒適愉悅。

來自美國的設計師Kristen Meyer,她常常收集一些日常道具,比如小石頭、樹枝樹葉、餅乾糖果、麵條之類的,把它們放進幾何的框架裡,創造出一組組充滿平面視覺美感的作品。

這些不同的形狀拼湊在一起,又可以組成一個規則的幾何形狀。在這些規則的幾何形狀中,你可以用眼睛去捕捉到不規律的美,用眼睛發現世界的美好。

每一個極度不規則的元素在Kristen Meyer的擺放下,可以呈現出讓人視覺上極度舒適甚至享受的畫面。

來自美國西雅圖的自由攝影師Brittany Wright熱衷於運用各式各樣的食材進行攝影創作,利用果實的成熟度來製作色彩的漸變梯度,整個畫面效果豐富動人。

Brittany目前正在致力於進步自我的人生目標,她熱愛烹飪背後的科學,也熱愛嘗試食物的各種味道。她認為食物是一種別樣的藝術,也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機會,於是便有了這麼多靈感迸發的作品帶給觀者。

看完今天的文章,你的強迫症是不是已經被治癒了?

或許正如Ursus Wehrli所言:「在喧囂混亂的當今社會,我們都尋求簡單有序的生活。其實大家只要稍微努力一點點,一切都將變得更美好。」

- The

相關焦點

  • 天天說自己強迫症,真正的強迫症你知道嗎?
    >音量必須調整到你看得順眼的數字、出門了一定要返回去看看門窗有沒有鎖好、鞋帶兩邊要一樣長……許多人開始在自己身上貼上強迫症標籤,強迫症成為了流行病而且有些時尚!大多數人說他們有強迫症實際上,只是調侃自己的特定習慣。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人大概會問一句你是處女座嗎?實際上,強迫症和星座沒有半點關係。不誇張地說 99%的人都不知道強迫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強迫症有什麼問題!
  • 專家:強迫症有什麼危害,你有強迫症嗎?
    專家:強迫症有什麼危害,你有強迫症嗎?強迫症是一種嚴重影響人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常見的心理障礙。強迫症的危害是很大的。(1)影響學習和工作。有強迫症的人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想一些無意義的事情,導致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混亂。
  • 你了解強迫症嗎?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強迫症!
    強迫症的世界你不懂收拾房間時一定要把東西按順序擺放、做事有自己特定的規律和邏輯.........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強迫症,你們真是"Too yong to simple"到底什麼才是強迫症?《你了解強迫症嗎?
  • 「強迫症」測試:這樣的廁所的烘乾機,你還敢用嗎?
    「強迫症」測試,你是否有強迫症,遇見擺放不正常的物品,心裡就很彆扭?別急,我們測試一下,你是否嚴重。1、去超市經常碰見這樣情況,沒有擺正的香腸,是你你會買嗎?2、粗略一看,簡直是強迫症的治癒圖啊,可是仔細一看,這跟牙刷就不能擺正嗎?3、這樣的廁所的烘乾機,你還敢用嗎?總感覺用起來彆扭,矮的是用來照顧小朋友?4、超市貨架上的衛生紙,然後總有那麼一個不走尋常路。
  • 面對強迫症,你還在諱疾忌醫嗎?
    強迫症常常被人們戲稱為完美主義的象徵,甚至被很多人當作「時髦」或有趣的標籤,拼命的往自己身上貼,卻不知道真正的強迫症患者擁有怎樣的生活處境。強迫症既不是大家所說的「處女座」,也不是一種玩笑就可以搪塞過去的「完美主義」。
  • 你有強迫症嗎?
    談到強迫症,大家是不是能想到看到擺放不整齊的東西,就一定要把它擺放好。有人一直重複做一件事情,就認為他是強迫症,如果是這樣理解就太表面了。事實上強迫症遠比這些還要更深入。那麼一起聊聊強迫症到底是什麼情況?
  • 強迫症是病嗎?別再為強迫症而痛苦,其實你是「被神選中的人」!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出門後總懷疑家裡的門沒有關,想了半天終於還是折返回家確認門關上了才放心;又或者,每次洗手都要洗好幾遍,恨不得洗一層皮下來;甚至看到錢包裡紙幣,非要把每一張都捋平了才安心…如果你有以上種種強迫自己的行為,那麼「恭喜」你,你可能與賈伯斯、貝克漢姆等強迫症者一樣,都是「被神選中的人」!
  • 強迫症在英語裡只要三個字母就能表達 你知道是什麼嗎?
    每個人都會說自己多多少少都有點強迫症,你知道強迫症在英語裡用三個字母就可以表達了嗎?duang duang duang duang!答案揭曉,它就是O!C!D!(我有強迫症。)I'm slightly OCD.(我有一點強迫症。)I'm really OCD.( 我超級強迫症。)
  • 強迫症是什麼 出現這些現象要謹防強迫症
    強迫症是什麼?很多的人在做事情的事情都會有強迫症但是不影響生活,但是有些人的強迫症已經是非常的嚴重。強迫症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困擾。到底什麼是強迫症呢?強迫症的表現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強迫症吧。患者雖體驗到這些想法或衝動是來源於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衝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近年來統計數據提示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有研究顯示普通人群中強迫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2%,約2/3的患者在25歲前發病。
  • 強迫症的具體表現,你符合嗎?
    什麼是強迫症?強迫症又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苦惱?你自己的狀態完全被你給強迫的事件所控制,總感覺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這些都是強迫症的表現。比如說潔癖也是強迫症的一種表現形式。你重複多少次?你認為有沒有必要?
  • 為什麼你的強迫症很難康復?
    正見簡單的概括就是正確的思維,正確的看待問題的能力,就是讓心遠離煩惱(貪嗔痴)的思維,讓心能夠處於正確導向的思維,已經屬於智慧的範疇,也不是幾句話能講清楚的,常見的建議看看《強迫症內觀療法--強迫症解脫之道》這本書。如果沒有正見強迫症就不能康復嗎?
  • 科學研究:痛苦的強迫症是這些原因導致,你認同嗎?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一般來說,強迫症的成因大概可以分為生理成因和心理成因,當然可能也與社會文化有關係,這一點我之後再說。比如,當你的手髒了,你的大腦會告訴你應該去洗手,洗完之後,這種念頭就消失了。但若是強迫症患者,他們是不會覺得手已經洗乾淨了,所以洗手的行為根本停不下來。這個實驗的目的,在於觀察相比於未患強迫症的志願者來說,強迫症患者腦內的認知靈活性有何不同。
  • 強迫症的假象與真相
    走路時喜歡每一步都把腳尖與地磚的線對齊;書本劃重點的時候一定要用直尺;衣服一定要按顏色疊放;用過的橡皮一定要擦得乾乾淨淨;寫字寫錯了一定要用筆塗得完全看不出原來的筆畫;出門時一定要回頭看看兩隻拖鞋是否對齊著放回原位置… 這些症狀是不是很熟悉?你可能會說:對對對,我就是這樣,這是強迫症!
  • 淺談有些藝術家藝術創作中的「強迫症」
    「強迫症」,如果從醫學角度上講,應該屬於一種精神上心理上的疾病,意思是有「強迫症」的患者總是下意識地強迫自己做一些其實並不喜歡做的事情。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有些人因為熱愛並執著於某一工作或事業,也會自我加壓強迫自己把要做的事情必須做成做好,也就是通常人們說的「工作狂」、「事業狂」。由於常年累月沉浸於某項事情中,「強迫」似乎成為一種常態,成了「症」,便被人們稱作有「強迫症」的人。
  • 強迫症的3個表現你有沒有中招?帶你了解強迫症
    在生活中的很多細節方面,我們偶爾會強迫自己去做一些不必要的小事,而且還會周而復始。若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會惴惴不安,總得逼自己一回,方得心安。在這些行為上,大家喜歡說自己是得了強迫症,甚至已經是「強迫症晚期」。
  • 得了強迫症怎麼辦 強迫症的自我治療?
    核心提示:大家可能知道強迫症患者在發病期間會出現強烈的強迫意識和反應,患者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去做些無意義或者是違背自己的想法的事情,強迫症原來傳統上叫精神癌症,說明強迫症給病人造成長期的痛苦。 大家可能知道強迫症患者在發病期間會出現強烈的強迫意識和反應,患者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去做些無意義或者是違背自己的想法的事情,強迫症原來傳統上叫精神癌症,說明強迫症給病人造成長期的痛苦。
  •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學英語單詞「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一、先「透徹」分析一下:學習英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二、「強迫症」用英語怎麼說?
  • 中醫能治療強迫症嗎
    中醫中藥可有效緩解強迫症的症狀,慢性疾病最好選擇中醫治療,中醫治療的副作用比較小,而且治療效果比較好,可以有效避免疾病復發,尤其是比較難治療的慢性疾病,通過中醫中藥可以取得好的治療效果,中醫中藥不僅具有防止疾病的功效,還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我們具體了解中醫能治療強迫症嗎?
  • 青春期強迫症是怎麼產生的會自己好嗎?
    面對出現青春期強迫症表現的青少年和家長,青春期強迫症是怎麼產生的?青春期強迫症會自己好嗎?都比較急切的關心這兩個問題,下面對這兩個問題展開詳細分析。      青春期強迫症是怎麼產生的?青少年在青春期由於不恰當的生活教育方式、依賴和獨立的衝突、性萌芽與壓抑、中高考的壓力對青少年強迫症形成都有一定影響。      青春期強迫症是怎麼產生的?國外調查顯示, 青少年強迫症的患病率為3% ~3.4%, 年發病率為0.7%, 亞臨床強迫症的患病率高達19%, 年發病率為8.4% [ 1-2] 。國內調查也顯示, 青少年強迫問題尤為突出, 是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問題之一。
  • 「整理強迫症」的藝術,改變了世界名畫的命運
    也許是強迫症患者的天性使然,從他買回這件作品之後,他每天看著這幅作品,越看越難受。Wehrli覺得畫作中的男人,每天對著亂七八糟的紅方塊太慘了,於是在沒有和他商量的情況下,把方塊按大小排列整齊了。em,這樣果然就舒適多了,既然對藝術品下手了,那就只能一不做二不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