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即中國紅,是紅色系顏色之一,介乎紅色和橙色之間,是我們中國人最經典的顏色。
朱泥,紫砂中比較特別的一種泥,色澤嬌豔,溫潤細膩,產量也稀少,是紅泥中之精品。
幾百年來,朱泥壺令無數壺友著迷,上至帝王,下至平民,奉為摯愛。
常有壺友諮詢關於朱泥的問題,以下列舉了壺友最關心的九問:
一、朱泥和紅泥有什麼區別?
1、最根本的區別是礦源和泥性。朱泥主要產於嫩泥礦中,紅泥產於黃石夾層中。朱泥泥性較高,砂性較弱,紅泥則相反,砂性比較重,泥性比較弱。
2、兩者的收縮比不同。普通紅泥13%左右,而朱泥普遍高於紅泥,有的甚至可達25%以上。
3、兩者的色澤、質感不同。紅泥:柔和溫潤,紅中略帶一點橙色。朱泥:朱紅略泛橘光,鮮明細膩質感極佳。
4、兩者的成型難度不同。紅泥:成型工藝較易,大小壺型都易製成。朱泥:泥性甚嬌,成型難度大,大的壺型成品率低,小壺成形後則可愛靈動。
二、明清時期朱泥就已經絕跡了?
朱泥屬於紫砂紅泥中的一種,含鐵量極高,是紅泥中之精品。
朱泥礦藏稀少,但有一原則不變,只要有紅泥,朱泥則不滅。很多說朱泥絕跡有些言過其實。
三、無朱不皺?
由於朱泥收縮率大,舊時柴窯溫度不均勻,朱泥壺燒成後表面容易產生皺褶,所以有「無皺不成朱」的說法。
現在,燒窯方式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各種環保新窯,如電窯、氣窯等可以把溫度控制得比以前好。
關鍵還是選礦和煉製的方法,礦選好,煉製方法得當,收縮比例不是很大的話,再加上製作者對朱泥泥性的把握,也會產生「朱泥不皺」的現象。
四、朱泥色澤紅豔?
首先,礦源的不同,泥料的陳腐時間長短不同,窯溫的高低不同,成品的顏色就會有所區別。
有些朱泥壺紅中泛黃,只是泛黃程度會有所不同,還有一些偏紅。
朱泥結晶度高,外觀光潔明亮 ,打碎後看其斷面接近瓷器,然而仍具有一定的透氣性。經泡養後逐漸變紅潤。
五、朱泥為什麼都是小品?
朱泥和其他紫砂泥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泥性重砂性弱,乾燥和燒成的收縮率都較大,整體收縮比可達25%左右,燒成收縮比例大極易變形。
所以朱泥從古至今都是以小品居多。
六、成型難度在於哪裡?
泥胚疏鬆,故成型易開裂,結合較難掌握;收縮比率大、成品率低、大器極難燒成。
有些朱泥含鐵極高,燒成溫度稍高,就會有鐵質析出,出現鐵熔點。
七、朱泥為什麼易驚裂?
朱泥的緻密度比其他泥料要高,氣孔透氣性低,在溫差發生急變收縮時沒有氣孔餘地來緩衝瞬間的變化,所以會發生驚裂的現象。
建議在使用的時候,最好是先用溫水淋壺身表面,然後壺內,也就是所謂的溫壺,讓壺身先預熱,減少溫差的突然變化。
八、朱泥適合衝泡什麼茶?
朱泥密度高,氣孔小,透氣性相對於揚香很有作用。
用朱泥壺衝泡臺灣高山茶、鐵觀音、龍井、 黑茶等輕發酵重香氣之茗茶,揚香力特高、茶湯緊結柔滑,回韻悠長,好泡養,易現包漿之美。
九、怎麼養好朱泥壺?
溫壺
朱泥結晶度高,所以比較「脆」,養壺壺時,首先要注意「溫壺」。
尤其冬天,泡茶前先用溫水倒入壺中,再澆淋壺身,之後再用熱水再澆淋即可。
澆淋擦拭
在朱泥壺的使用中,很多壺友都是採用溼泡法,即在壺身澆淋,讓壺身得到茶湯的滋潤。
這個時候要注意,壺身可能會沾染茶漬,需要準備一塊茶巾擦拭乾淨,並且不要太大力。
勤泡勤洗
要想養好朱泥壺,一定要注意勤泡勤洗,在每日堅持的使用中朱泥壺才會更快的養出包漿,同時用完一定要及時清洗乾淨,不要積茶垢。
此外,清洗後的朱泥壺要注意放置通風處,到陰乾後收起。
總之,如果你是一位愛茶客,那麼,一定要擁有一把朱泥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