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帖是學習書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一個可以使我們書寫水平不斷進步的階梯。但初學者在練習中常常會遇到,明明看著字帖一筆一畫寫的,可寫出來的字依舊差強人意。一方面是手上的功夫還不夠,另一方面是讀帖的方式不正確,不能完整地抓住所寫字的特徵。
手上的功夫可以靠勤練來彌補,但是讀帖的方式錯了,臨帖的準確性,以及自身的進步就會大大的受到影響。那麼該如何讀帖,才能更加準確和完整的帖子觀察清楚呢?總結起來,就是以下兩種!
看得見的
所謂看得見的,即指的是能夠一眼從字帖中觀察出來的,如每一筆畫的粗細、長短、高低等等。咱們舉具體的字例來分析會更加明白,如鄧石如大師的篆書《千字文》作品中的「水」字。
可以很直觀的看出,主筆是中間帶有「S」形的曲線,而且起筆比較重,行筆由重到輕,再到收筆時略微加重。左右兩邊的長弧的收筆都低於主筆收筆的位置。此外,上部兩個小短弧,它們轉折的方式都不一樣。這些內容可以,讀帖時字帖的筆畫就很明顯的展現出來了,我們要看準了,寫起來心裡有底,自然就輕鬆多了。
看不見的
那麼在這個「水」字當中「看不見的」又是什麼呢?其實讀帖也正是對書法美學的認識,「看不見」的指的是,字結體的安排以及特徵。如「水」字中間「S」形的主筆,上面的弧度和下面的弧度,其實它們的重心都是在同一直線上,看到這個隱藏的點,我們在寫的時候才不會不知道弧度要寫多大。
我們再看主筆和旁邊兩個長弧的副筆,它們曲線的方向都是一致的,且三者之間存在近乎平行的關係,以及每個筆畫之前的距離也都較為相等。抓住這些隱藏的特徵之後,我們在寫這個字時,就可以很輕鬆的把它的姿態表現出來了,練習也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讀帖看得見的看準,就是要去抓住每個筆畫起筆、行筆、收筆的特徵,以及筆畫之間的位置安排。看不見的,也就是在讀帖中要去找到書法的空間美感,如:對稱、均間等等。
當然讀帖也不僅局限於單個字的觀察和解讀,但是可以由此引申到整行、整列、乃至通篇的觀察。萬變不離其宗,我們也都是要通過這些直觀或隱藏的,去找到它們之間存在的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