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ert von Karajan
1908年4月5日 - 1989年7月16日
卡拉揚在指揮舞臺上活躍了整整 70 年。他帶領過歐洲眾多頂尖的樂團,並且曾和柏林愛樂樂團有過長達34年的合作關係。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卡拉揚指揮
《藍色多瑙河》1987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卡拉揚指揮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
卡拉揚指揮
卡拉揚長期指揮的柏林愛樂樂團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最高水平樂團,只有維也納愛樂樂團可與其媲美,愛樂管弦樂團也可以說是在卡拉揚一手訓練下茁壯、成熟起來的。
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輕歌劇《吉普賽男爵》作於1884年,和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蝙蝠》一樣,是世界各地歌劇院的標準戲碼,受到許多人喜愛。這部輕歌劇洋溢著維也納式輕快的氣氛,也飄散著匈牙利的異國氣息,是一部多彩多姿的作品。
《皇帝圓舞曲》作於1889年秋,同年十月在柏林王宮庭園舞廳由作曲家親自指揮首演。雖名為「皇帝」,卻以明朗、舒展的旋律表現出維也納市民的感情和情趣,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至今仍經常在世界各地演奏。
《芬蘭頌,作品26》作於1899年,是西貝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西貝柳斯為「歷史場景」所寫的配樂,包括一首總的序曲、每一場的前奏曲,為詩朗誦而作的柔和伴奏,以及一首最重要的總結性音詩——《芬蘭頌》。
《G大調第十三號弦樂小夜曲》是莫扎特的小夜曲中最著名的通俗名曲,只要提到「小夜曲」時,人們就自然會想到它。因此,它也稱得上是器樂小夜曲的代表作。
貝多芬一生只創作了一部歌劇《菲岱裡奧》(原名為《萊奧諾拉》),他先後為《萊奧諾拉》寫過四首序曲,最後定名為《菲岱裡奧》,只用了第四首,前三首都作為音樂會演出用。這首序曲中,貝多芬重新使用了奏鳴曲式再現部中一些主題因素重現,表現得極有層次。
《水上音樂組曲》大約作於1717年,是一部器樂組曲。傳說亨德爾為重新與英王喬治一世修好,因而於1715年為皇家水上宴會而作。
~歡迎點讚分享~
聆聽好音樂
用美好音樂,點綴平淡生活
長按掃描二維碼
每天與好音樂不期而遇
更多好音樂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