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揚指揮的名曲,經典收藏

2021-02-23 愛聽音樂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年4月5日 - 1989年7月16日

卡拉揚在指揮舞臺上活躍了整整 70 年。他帶領過歐洲眾多頂尖的樂團,並且曾和柏林愛樂樂團有過長達34年的合作關係。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卡拉揚指揮


《藍色多瑙河》1987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卡拉揚指揮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

卡拉揚指揮

卡拉揚長期指揮的柏林愛樂樂團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最高水平樂團,只有維也納愛樂樂團可與其媲美,愛樂管弦樂團也可以說是在卡拉揚一手訓練下茁壯、成熟起來的。

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輕歌劇《吉普賽男爵》作於1884年,和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蝙蝠》一樣,是世界各地歌劇院的標準戲碼,受到許多人喜愛。這部輕歌劇洋溢著維也納式輕快的氣氛,也飄散著匈牙利的異國氣息,是一部多彩多姿的作品。

《皇帝圓舞曲》作於1889年秋,同年十月在柏林王宮庭園舞廳由作曲家親自指揮首演。雖名為「皇帝」,卻以明朗、舒展的旋律表現出維也納市民的感情和情趣,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至今仍經常在世界各地演奏。

《芬蘭頌,作品26》作於1899年,是西貝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西貝柳斯為「歷史場景」所寫的配樂,包括一首總的序曲、每一場的前奏曲,為詩朗誦而作的柔和伴奏,以及一首最重要的總結性音詩——《芬蘭頌》。 

《G大調第十三號弦樂小夜曲》是莫扎特的小夜曲中最著名的通俗名曲,只要提到「小夜曲」時,人們就自然會想到它。因此,它也稱得上是器樂小夜曲的代表作。

貝多芬一生只創作了一部歌劇《菲岱裡奧》(原名為《萊奧諾拉》),他先後為《萊奧諾拉》寫過四首序曲,最後定名為《菲岱裡奧》,只用了第四首,前三首都作為音樂會演出用。這首序曲中,貝多芬重新使用了奏鳴曲式再現部中一些主題因素重現,表現得極有層次。

《水上音樂組曲》大約作於1717年,是一部器樂組曲。傳說亨德爾為重新與英王喬治一世修好,因而於1715年為皇家水上宴會而作。



~歡迎點讚分享~


聆聽好音樂

用美好音樂,點綴平淡生活

長按掃描二維碼

每天與好音樂不期而遇

更多好音樂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50首卡拉揚指揮的經典名曲,收藏了慢慢聽
    von Karajan 1908年4月5日 - 1989年7月16日 莫扎特《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 梅紐因演奏卡拉揚指揮
  • 《指揮大師卡拉揚——至臻完美》,紀錄片,2008年
    Karajan or Beauty as I See It (2008)(紀錄片《指揮大師卡拉揚——至臻完美》)本片拿出來看看,特別好的一個紀錄片,90分鐘長度,大量的歷史性鏡頭,大量的當代名家的訪談,以及卡拉揚和伯恩斯坦的許多對比段落,令片的觀賞性達到新高。
  • 每日一張經典黑膠(10)卡拉揚指揮的貝多芬交響樂全集
    今天來一套大部頭的片子,卡拉揚指揮倫敦愛樂樂團演奏的貝多芬交響全集。唱片曲目:貝多芬第1-9交響曲盒裝7LP唱片公司和編號:德版LINGEN KOLN廠牌盒裝2804-1/7 立體聲發行國家和年代:50年代卡拉揚指揮愛樂樂團有一套英版EMI單聲道,這套立體聲的年代不詳,應該在1957年之前陸續完成錄音的。
  • 卡拉揚指揮巴赫作品
    卡拉揚指揮巴赫作品 儘管卡拉揚非常敬仰巴赫此視頻收錄了巴赫的《第三布蘭登堡協奏曲》和《管弦樂組曲第二號》,卡拉揚兼任羽管鍵琴演奏與指揮。在《組曲》中擔任長笛獨奏的是卡爾海因茨·措勒,他曾多年連任柏林愛樂樂團長笛首席。該錄像攝製於1967-1968年,巴黎普萊耶爾音樂廳。
  • 《藍色多瑙河》《命運交響曲》《拉德茨基進行曲》,絕世經典,卡拉揚指揮!
    赫伯特·馮·卡拉揚
  • 卡拉揚版《女武神》將迎亞洲首演 致敬指揮大師卡拉揚
    「卡拉揚可以說是99%的指揮家的偶像,而他對華格納的詮釋更是堪稱典範,有幸在北京國際音樂節指揮1967年卡拉揚版的《女武神》,可以讓香港管弦樂團以及觀眾感受到卡拉揚的存在。」荷蘭指揮家、香港管弦樂團總監梵志登在日前舉行的《女武神》發布會上說。
  • 《卡拉揚DECCA錄音全集》,重現指揮帝王巔峰時代
    卡拉揚,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指揮家之一,無論是從豐富現代指揮藝術的角度上,還是從推動世界藝術乃至整個人類文化的發展上,都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傑出人物。不斷精進與擴容的指揮技術、超群的藝術氣質和磁石般的感召力,令卡拉揚的時代哪怕在本人辭世後依舊長盛不衰,「臣服」其麾下的人不計其數,更情不自禁地稱之為「指揮帝王」。
  • 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六交響曲》
    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六交響曲》赫伯特·馮·卡拉揚與柏林愛樂樂團在這版1967年的錄像中再現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中的情感與自然雙重風暴。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卡拉揚的中國之旅
    從莫扎特音樂學校畢業後,卡拉揚來到音樂之都維也納,先後在維也納國立音樂學院和維也納大學學習鋼琴、指揮和音樂學。起初卡拉揚是主攻鋼琴的,後來由於手指出了問題,才將指揮作為自己的主要專業。在校期間,卡拉揚第一次登上了舞臺,他指揮學生管弦樂隊演奏了一首世界名曲,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卡拉揚也第一次嘗到了成功的滋味。  大學畢業後,卡拉揚回到了出生地薩爾茨堡。
  • 指揮之神卡拉揚:「下輩子我可能變成一隻鷹」
    1928年12月17日他第一次登臺指揮學院的一支學生樂團。第二年元旦,21歲的他就為成為職業指揮家忙碌開了。聽說烏爾姆歌劇院因為指揮生病,需要招聘新的指揮,卡拉揚立即從親朋好友那裡籌集資金,僱用家鄉的莫扎特樂團(他的父親在這裡演奏單簧管),安排1月23日在薩爾斯堡舉行一場音樂會。有兩點他必須要做到,一是劇場滿座,第二一定要請到烏爾姆歌劇院的經理。
  • 中國人眼裡的卡拉揚
    雖然西方有音樂評論家認為,卡拉揚激情四射的指揮已經不再流行,人們現在更喜愛清新、能反應作品原貌的演繹,而卡拉揚激情的演繹已經到了影響樂曲本身的程度,但這樣的觀點絲毫不能影響這位「指揮皇帝」在中國樂迷心中的地位。對大部分中國樂迷來說,卡拉揚是引導他們進入古典音樂殿堂的啟蒙老師。上海徐匯中學的高三學生張殷帆將自己的大部分零花錢都用在購買卡拉揚的光碟上了。
  • 推薦: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二、第八交響曲
    推薦: 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二、第八交響曲得益於卡拉揚與柏林愛樂樂團在1960年代對上述作品結構清晰、意義深刻的演繹,貝多芬這兩部交響曲才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逐漸佔據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該錄像攝製於1971年,在錄音棚內完成。
  • 波蘭指揮家希穆拉去世|1971年卡拉揚指揮大賽冠軍
    加布裡埃爾·希穆拉出生于波蘭,在以色列長大,是1971年赫伯特·馮·卡拉揚國際指揮比賽的冠軍。 1971年卡拉揚指揮大賽頒獎儀式
  • 紀念卡拉揚111歲誕辰:最值得聆聽的一套卡拉揚唱片
    」——赫伯特·馮·卡拉揚卡拉揚,全名赫伯特 馮 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出生於奧地利的首府薩爾斯堡。這裡曾誕生過世界上最偉大的天才作曲家 —— 莫扎特。而卡拉揚是奧地利著名的指揮家、鍵盤樂器演奏家和導演。
  • 跟隨卡拉揚學習的難忘歲月
    然而,我卻有機會得到了這樣一位世界級指揮大師的幫助,真的很幸運。回想當時我跟隨卡拉揚學習的那些日子,歷歷在目,令我心懷感激。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作為首批中國公派留學生赴德國慕尼黑音樂學院深造。當時我一心想參加卡拉揚國際指揮比賽,通過柏林愛樂樂團一位朋友的引薦,我得到了卡拉揚的許可,能去觀看他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排練,這種特有的學習機會,讓我受益匪淺。
  • 名碟推薦 | 卡拉揚《卡門》
    ,活躍於指揮領域60餘年之久,帶領過眾多優秀樂團,具有超常的音樂天賦,驚人的指揮技巧,以及不可思議的統率樂團的魅力。他在音樂界享有盛譽,甚至在中國古典樂迷中被人稱為「指揮帝王」。卡拉揚指揮曲目的廣泛幾乎無人可及,從巴洛克到古典、浪漫派一直到二十世紀的現代音樂,除了德奧體系的音樂家,還有法國、俄國、東歐等。不可否認卡拉揚野心勃勃且傲慢如帝王,但對音樂他是謙卑的,他對音色極度敏感,是個不折不扣的完美主義者。
  • 「卡拉揚之聲」,何以成為傳奇
    今年是奧地利指揮家卡拉揚逝世30周年。這位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指揮家用獨特的指揮理念締造了「卡拉揚之聲」。  卡拉揚曾面臨兩種藝術風格的激烈碰撞,他既把握了德奧指揮傳統的珍寶,又開啟了新的時代。30年後再聽卡拉揚,「指揮帝王」的神話色彩漸漸消失,他締造的傳奇卻終將不朽。
  • 卡拉揚《貝多芬1-9交響曲》:難以超越的經典
    很顯然,執棒柏林愛樂樂團的卡拉揚十分希望知道他們對於這部作品的演奏到底能夠達到怎樣的境界。 卡拉揚總是堅持要合唱隊在沒有音樂伴奏的情況下演唱《歡樂頌》,這樣的要求不僅能保證指揮家與合唱隊的直接交流,也確保了用單純的人聲使這首歌頌人淚之間兄弟般情誼的讚美詩從心靈中來,直接傳達到心靈中去。
  • 女神穆特和她的男神卡拉揚
    在她的藝術家簡介中,特地提到她的「曲目中經典作品與富有創意的新作平分秋色」。文/王紀宴穆特的偉大不僅來自她的出眾才華,也來自歐洲古典音樂文化,來自她的性格,以及她從少年時代就深受其影響的指揮大師卡拉揚對音樂的專注與投入精神,她深刻地理解卡拉揚這位完美主義者體現出的價值觀,感受到古典音樂作為嚴肅深沉的藝術的力量。
  • 卡拉揚誕辰100周年
    致敬唱片發行
    唱片:《金色卡拉揚》  指揮:卡拉揚(1908~1989)  演出: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安娜·索菲·穆特   曲目:21首  赫伯特·馮·卡拉揚無疑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家,如今他以超過2億的銷量穩居古典唱片排行榜的首位,同時也是曲庫最廣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