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大橋院三名專家獲「茅以升科學技術獎」

2020-12-21 澎湃新聞

中鐵大橋院三名專家獲「茅以升科學技術獎」

2020-10-26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0月24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鐵道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第二十九屆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大橋院)董事長秦順全獲茅以升「橋梁大獎」。

據了解,「茅以升科學技術獎」由國家獎勵辦批准設立,下設「橋梁大獎」「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大獎」等10個獎項。其中,橋梁大獎兩年一屆,每屆兩名,旨在表彰我國橋梁事業的傑出工作者,推動我國橋梁事業長足發展。該獎項已成為中國橋梁工程界最高水平、最具權威和最有影響力的獎項。鐵道工程師獎是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聯合中國鐵道學會為鐵路系統工程師專門設立的獎項,旨在表彰鐵路設計、施工、運載、裝備、基礎設施、運營管理等領域的一線優秀鐵路工程師,也是鐵路工程技術人員職務晉升、技術評級、業務考核的重要參考依據。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鐵大橋院董事長秦順全(右二)在頒獎大會現場留影

此次榮獲茅以升「橋梁大獎」的秦順全,長期致力於大型橋梁的設計、施工技術工作,共計完成國家、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3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3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發明專利47項,出版學術專著3部,公開發表論文40餘篇。他創立了橋梁分階段施工的無應力狀態控制法理論,並成功應用於工程實踐;創新了大型橋梁結構工廠化、標準化施工方法,推進了跨海長橋和鐵路客運專線常用跨度橋梁整體預製架設技術的發展。他先後主持了武漢天興洲公鐵兩用長江大橋、京滬高速鐵路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京廣高鐵鄭州黃河公鐵兩用大橋、武黃城際黃岡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合福鐵路銅陵長江大橋、寧安鐵路安慶長江大橋、滬蘇通長江大橋、常泰長江大橋、青藏鐵路拉薩河特大橋、東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澳門西灣大橋、港珠澳大橋、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武漢二七長江大橋、孟加拉國帕克西大橋、孟加拉帕德瑪大橋等多座國內外大型橋梁的設計以及施工技術。  

據悉,在此次頒獎大會上,中鐵大橋院第二設計院院長傅戰工、橋隧公司總經理劉華同時獲得茅以升「鐵道工程師獎」。而在此之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鐵大橋院副總工程師楊進曾獲得茅以升「橋梁大獎」。

始創於1950年的中鐵大橋院是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二級子公司,係為修建武漢長江大橋而由政務院批准組建,是我國最早以橋梁為主的專業勘測設計集團,在多跨懸索橋、多跨斜拉橋、公鐵兩用橋、高鐵大橋、跨海長橋、鋼桁拱技術、深水基礎等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創建以來,該院共勘測設計了公路、鐵路、市政等大型及特大型橋梁1000餘座,其中長江大橋100餘座、黃河大橋40餘座、跨海大橋40餘座,工程項目遍布全國各地及世界十餘個國家與地區;先後培養了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7名全國設計大師、30名國家級專家、2名省級勘察設計大師;榮獲各類國際橋梁大獎19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3項,包攬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中全部7項橋梁工程,獲得省部級以上各類獎項超過200項。

責編:陰音 丁濤

校對:張健

監審:王怡潔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湖北專家再攬中國橋梁工程最高獎:中鐵大橋院秦順全獲茅以升橋梁大獎
    10月24日,在第二十九屆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秦順全榮獲中國橋梁工程界最高水平獎——茅以升「橋梁大獎」,湖北獲此大獎的專家由此增至6人。頒獎大會由中國工程院、中國鐵道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該獎是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設立的,設「橋梁大獎」「鐵道工程師獎」「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大獎」「青年獎」等10個獎項。
  • 科學網—第21屆「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頒獎
    來自企業的30餘名一線技術人員榮獲「建造師獎」 【科學網 成舸報導】6月16日上午,我國橋梁工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第21屆「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在中南大學頒發。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覆蓋鐵路、公路、橋梁、城市建設界的157名優秀一線工程技術人才、科研人員和學子獲獎。其中,備受矚目的」橋梁大獎」被授予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陳英俊、遼寧省交通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王伯惠、無錫路橋集團高級工程師蘇松源三人。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是為紀念我國橋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先生而設,創建於1991年,目前已發展為12個子獎項,獎勵2000餘人。
  •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
    10月24日,一條喜訊從北京傳來:第二十九屆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頒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鐵大橋院」)董事長秦順全榮獲中國橋梁工程界最高水平獎——茅以升「橋梁大獎」。3天前,2020年國際橋梁大會(IBC)頒獎儀式在美國舉行,中國獲得大獎的四項橋梁工程,全部留下了在漢央企中鐵大橋院的身影。
  • 橋梁專家,「錢塘江大橋」設計建造者-茅以升,夫人和子女
    橋梁專家,「錢塘江大橋」設計建造者-茅以升,夫人和子女文|草莓很暖茅以升,中國著名的橋梁專家,土木工程學家。茅以升茅以升在中國的鐵路研究院從事鐵路研究,默默工作了三十餘年,為了中國的鐵路科學技術發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獻。
  • 中國中鐵參與設計建造的港珠澳大橋獲國際橋協「傑出結構獎」
    近日由中國中鐵大橋院參與設計中國中鐵大橋局參建的港珠澳大橋榮獲2020年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傑出結構獎 「IABSE傑出結構獎」是國際橋梁工程界公認的最高獎項專門授予全世界最具創新性的橋梁和建築結構這是繼泰州長江大橋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之後中國中鐵大橋局參建項目第三次獲此殊榮點讚��!
  • 民國專家茅以升,修建了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晚年的結局如何?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他主持修建了錢塘江大橋以及武漢長江大橋等著名大橋,尤其是錢塘江大橋更是茅以升的代表作,這座大橋也讓他名留青史。不過,茅以升雖然是著名的橋梁專家,徵服了錢塘江,但是他本人的婚姻卻亮過紅燈,他也把自己的婚姻過成了「一地雞毛」,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民國專家茅以升的晚年結局。茅以升出生於1896年,他是江蘇鎮江人,他在歷史上最主要的貢獻就是主持修建了中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
  • 中國鐵路優質創新工程獎:中鐵大橋局、中鐵十二局、中鐵建工、鐵路...
    在本次公布的擬推選施工單位中,中鐵大橋局6項工程獲獎、中鐵十二局5項工程獲獎、中鐵建工4項工程獲獎;在勘察設計單位中,中國鐵路設計集團(原鐵三院)7項工程獲獎,鐵四院7項工程獲獎,中鐵大橋院6項工程獲獎,鐵二院6項工程獲獎,這七家單位成為最大贏家。
  • 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89)原名茅以昇,字唐臣。江蘇鎮江人。1916年畢業於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土木系,後赴美留學。1917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學位。1921年獲美國加利基理工學院工程博士學位。
  • 給大橋穿上"金縷衣" 中鐵大橋科研院攻克世界性難題
    給大橋穿上"金縷衣" 中鐵大橋科研院攻克世界性難題 給大橋穿上"金縷衣" 中鐵大橋科研院攻克世界性難題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院長田啟賢介紹,超高性能混凝土不僅強度高、耐久性強,同時還具備低收縮、免蒸養等便利特點。「此次,同時對蒙華鐵路洞庭湖大橋和荊州長江公鐵大橋主橋鐵路橋面進行鋪裝,合計鋪裝面積近2.5萬平方米。
  • 中鐵大橋院產研一體化提升橋隧運維安全
    圖為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施工監控。產研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大大提升了科技成果的應用價值:汕頭海灣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京滬高鐵濟南黃河特大橋等項目的檢查檢修裝備以及相關橋梁軟體產品研發等,使建橋大國的橋隧運維技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 中國鐵建PK中國中鐵:先有兩個大橋局,又現兩個大橋院!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中鐵有個大橋局,是中國現代橋梁建設的領軍企業。也有不少人知道,中國中鐵還有個大橋院,是我國最早以橋梁為主的專業勘測設計集團。不過,熟悉建築行業的人也知道,後來中國鐵建也成立了大橋局,現在超級建築告訴你,剛剛,中國鐵建又成立了一個大橋院!
  • 南瑞集團三項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本屆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78個項目和7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6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23項、二等獎148項;授予5名外籍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 2020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結束,相關獎項開始公示 科技...
    2020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結束,相關獎項開始公示科技功臣獎建議授予孫萬倉孫萬倉(左一)資料圖片  每日甘肅網11月25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2020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科技功臣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建議授獎項目完成人員和完成單位
  • 2020年度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編者按近日,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組織完成了2020年度「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評選工作,共評選出138項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10位科學技術英才獎獲獎者。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即原公路工程科技創新成果獎,2012年設立至今共評審出各級獎項千餘項,於2019年2月通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社會設獎審查,成功躋身我國社會科技獎勵名錄。該獎旨在表彰經一年以上工程實踐檢驗的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適用性的科技研發成果,以及在技術研究、重大技術問題解決、標準規範編制、科技成果應用與推廣等科技管理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個人。
  • 茅以升的錢塘江大橋,不放對炸藥位置都炸不掉,超期32年仍在用
    ----- 茅以升 錢塘江作為我國著名河流,錢塘江大潮更被稱為大自然的奇觀,古往今來流傳著一系列的傳說。江上聳立著數座大橋,氣勢恢弘,連接南北,而錢塘江大橋是其中最為著名也是建立最早的一座橋。
  • 建築周報:中國中鐵摘全球隧道業「奧斯卡獎」;部分人可破格申報...
    04大公司大事件 中國中鐵再次摘得全球隧道行業「奧斯卡獎」 12月4日21時,2020年度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
  • 「羊城友誼獎」頒發 八名外國專家獲殊榮
    本報訊 前天,廣州市政府向在穗工作的8名外國專家頒發了「羊城友誼獎」,表彰他們對廣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據了解,「羊城友誼獎」從1996年開始頒發以來,至今共舉辦三屆,共有32名境外專家獲此殊榮。
  • 茅以升:色彩斑斕的橋梁人生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蘇鎮江人。土木工程學家、橋梁專家、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談到茅以升,人們往往會想到橋。他看到祖國江河上的鋼鐵大橋都為列強把持,深為痛心,決心為國爭光,讓祖國江河上矗立起中國人自己建造的鋼鐵大橋。為此他赴美求學,專攻橋梁,獲加裡基理工大學第一個工學博士。旋即回國。 年近不惑,茅以升接到一個電報,電報是他在唐山路礦學堂的同學發來的,稱建設廳長想推動各方在錢塘江興建大橋。
  • 新中國建橋事業創新引領者 走進中鐵大橋局
    該橋曾獲建築工程魯班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0年9月底竣工的蕪湖長江大橋,工程量相當於武漢橋和南京橋的總和,集眾多現代橋梁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於一身,是20世紀我國建設規模空前、代表當時國內橋梁技術最高水平的標誌性橋梁工程。
  • 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背叛結髮妻子,直到死前也未獲子女原諒
    說到我國著名的大橋,許多人肯定會想到它錢塘江大橋。建橋的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先生也很有名。茅以升為我國橋梁建設和交通運輸做出了許多貢獻。許多著名的橋梁都是在茅以升先生的指導下建成的。因為這些橋梁,我們在交通方面有了更好的發展。可以說,茅以升先生在我國橋梁建設中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