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彌:上海小吃指南

2020-12-21 樂藝會

我愛美食,身邊的朋友更是對美食頗有研究

老友俞挺上周發布了新書《上海小吃指南》,他在這本書裡介紹了300多種上海小吃和100多家小吃店,比較清晰的釐清了上海小吃的面貌。

今天就從這本書中選取部分片段來與大家分享。

上海的早飯有四大金剛,點心有四大天王

點心的四大天王是小籠饅頭生煎饅頭小餛飩鍋貼。而毫無疑問的是,小籠饅頭就是上海第一小吃

食事.紙本設色.47x35cm.2019

小籠饅頭是很講究的,做的時候講究,吃的時候也是講究。

一個過硬的食客,夾小籠蘸醋嗍湯,吃完一氣呵成。快而不亂,小籠不可破,湯水不可四濺,不可被燙,也不能邊吃邊說話

長亭外.紙本設色.43x60cm.2018

生煎饅頭在許多上海人眼中才是上海第一小吃。至少在街頭,生煎饅頭的確是上海街頭點心大當家

小時候,上海的生煎饅頭基本是褶子朝上為主流,老法的生煎餡料都是白湯鮮肉,脆底,皮子是發麵。而如今上海流行的生煎,都是褶子朝下,酥底,紅湯,死面的路數,是新生煎

此處生活.紙本設色.39x49cm.2017

上海小餛飩其實沒有太多的花式,主要指的就是鮮肉小餛飩

如今街上滿是千裡香和北派餛飩,正宗的上海鮮肉小餛飩倒真是難覓,那些餛飩胖嘟嘟的,一客數量低於13個餛飩的,都不算正宗,堆滿紫菜蛋絲榨菜的,也不是上海小餛飩,紅湯加香菜和辣油的就更不是了。

什麼都好.紙本設色.52x53cm.2017

油墩子是曾經的上海街頭小食野路子頭牌

所謂油墩子就是將調稀的麵糊少許倒入橢圓形平底鐵勺中,填上蔥花和略略鹹漬的蘿蔔絲,再覆蓋以麵糊後入油鍋炸成金黃色,香脆有味。

奇怪的是無論哪間飲食店和餐廳試圖仿製,都比不上老太太推著油鍋在街頭上現場炸制出來的好吃。

相投.紙本設色.61x41cm.2016

油炸臭豆腐早年並不突出,上世紀80年代末在上海開始出現。

那時是油墩子的配角澆上辣火醬食用。即便現在油炸臭豆腐已經常見,但這個模仿紹興油炸臭豆腐的小吃由於沒有本地化創新而終究沒能成為上海街頭小吃的代表。

一卷春色.紙本設色.43x34cm.2017

春卷是從早到晚,冷熱都可食用的最為常見的上海油炸點心。名為春卷,但一年四季都供應。

上海春卷,一如其他點心,簡單直接,主要是用黃芽菜、肉絲、香菇絲(要勾芡)為餡包出的春卷,稱三絲春卷,考究點,還要放冬筍絲。

……

現代的小吃可能已不再是往日的味道,

順應著上海的節奏慢慢改變

品嘗食物時也是在緬懷什麼失去的東西,

其實不過在咀嚼另外一種隱秘的記憶中的上海。

我們以為在享受一種過去的情懷,

而食物的呈現則暴露了我們其實在當下。

關於作者

俞挺 / YU TING

男 1972/5/23 上海

建築師 / 美食家 / 專欄作家

清華大學建築系建築學學士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與理論博士

教授級高工

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

被網友稱呼為「上海地主」

(盡地主之宜的地主)

相關焦點

  • 《上海小吃指南》:這本書帶你吃遍300多種上海味道
    原標題|《上海小吃指南》:吃貨不是美食家為了爭流量,搶話題,拿 「上海小吃」來做文章的挺多,土生土長的上海「70後」建築師俞挺最開始在網上與網友互懟,後來,愛吃的他乾脆利用閒暇時間,寫了一本《上海小吃指南》。
  • 木心《從前慢》:老時光的舊記憶,李知彌的中國畫太有味道
    今天,默默給大家介紹一個有趣畫家:李知彌。李知彌的作品很有意思,說是國畫,倒更像插畫小品。李知彌畫上大多是寥寥數筆,卻把一段段舊時光,我們許多人心中的老記憶:烏米飯、炸肉丸、陽春麵十五的花燈、端午的粽子;春天的一抹清茶
  • 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出爐 烤鴨、小吃、涮肉都上榜
    米其林又發榜,但第二年的北京米其林指南,槽點依舊不斷。   發布會現場,米其林表示能藉由這份指南,開啟了一場京城風味探索之旅。但這指南、這風味探索,帶著多少外國濾鏡,又有幾分參考價值呢?   京兆尹衝3星,還拿到中國首顆綠星   16日上午,米其林發布了《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
  • 李知彌:秋分|半秋絮語
    上海多植桂樹,此時街頭巷尾的桂花多未至花期,有些桂葉反倒看著有些泛白乾癟。可也總是有急性子,貼著枝幹冒出簇簇白花,只是花苞,便已氣味隱隱。走在路上,香氣乍現,環顧一圈,卻也不見桂樹,冷香幽幽,不知是從多遠的地方飄來。
  • 《米其林指南2021北京》發布:高端西餐欲「摘星」北京小吃也「上榜」
    【歐洲時報特約記者楚楊11月19日報導】近日,《米其林指南2021北京》正式發布。今年是米其林指南進駐北京的第二年,共有98家餐廳入選,其中,2家餐廳摘得「米其林」三星,「米其林」二星共2家,「米其林」一星共26家。此外,51家餐廳上榜「米其林餐盤」餐廳,17家上榜必比登餐廳。
  • 中國四大小吃之上海城隍廟小吃!
    小吃品種逐漸增多後,尤其明清時代中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和商業文化,在當時一些大城市或者商業中心城市,出現小吃群,最先出現並且影響力較大的是:南京、上海、蘇州和長沙。
  • 上海城隍廟 特色小吃果然「特色」
    上海城隍廟 特色小吃果然「特色」 上海城隍廟 「到上海不去城隍廟,等於沒到過大上海。」可見城隍廟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位於黃浦區方浜中路的老城隍廟,是道教廟宇。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
  • 上海的明朝古蹟及城隍廟小吃
    現今的上海是一座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工商業繁榮,高樓大廈林立,引領時尚潮流。然而,上海還是有一些歷史古蹟,保存著中華傳統文化。上海,春秋時為吳地;吳滅,入越;越滅,入楚。北宋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在上海浦岸設上海酒務,是文獻記載的上海地名之始。南宋景定至鹹淳初年(公元1265~1267年)在今上海市區設上海鎮,並設市舶務。元代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設上海縣。
  • 人山人海的上海城隍廟小吃街,雖然小吃很貴,但去看看熱鬧還不錯
    熟悉上海的人常說,「到上海不去城隍廟,等於沒到過大上海。」。由此可見城隍廟在上海的地位和影響。城隍廟旅遊區包含了老城隍廟、豫園及小吃街等一大塊區域,是很多人來上海必遊的景點。老廟黃金的老廟就是指上海城隍廟,這裡有很多金銀首飾店鋪。
  • 上海深度吃貨攻略,輕鬆吃遍地道上海小吃
    但是對於不熟悉上海的遊客來說,"哪些是老上海小吃?去哪裡能吃到地道的?"這些都是頭疼的問題。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份上海深度逛吃攻略!給大家介紹老上海小吃,推薦一些老字號,並附上周邊遊玩小Tips。懶人吃貨看重什麼?
  • 上海小吃有多嗲?最經典的5款老上海弄堂小吃,儂曉得伐?
    「吃」在上海話裡有喜歡的意思,但凡上海人喜歡的,無論什麼都能「吃」。上海是座移民城市,上海本幫菜是一種融合菜,地處江尾海頭,中西交融,上海人也確實什麼都吃。▲ 上海人的年夜飯,菜品受到蘇幫菜、徽菜、無錫菜、杭幫菜等菜系影響。小吃也一樣,很難說哪一品類就是上海獨家。數十年前,滬上滑稽戲名家王輝荃、譚義存創作的《上海小吃》裡有一段貫口(類似相聲裡的《報菜名》),列了百餘種上海小吃。人說上海是座排外的城市,但這裡的小吃文化足以自證並非如此。
  • 上海10大經典小吃排行榜,來上海旅遊一定要品嘗一下
    小吃,這個一讓人聽起來就能想到幾十種流口水的經典小吃,在我國的每個省內估計都會有最少幾十種小吃在夜市內盛行,那今天我們就說一說我們魔都上海十大小吃排名。 1.阿大蔥油餅
  • 憶南翔小籠 上海特色小吃
    但是說起上海有啥特色小吃,還是當屬南翔小籠了。以前的城隍廟南翔小籠沒有那麼多人排隊,價格也遠比現在低的多,味道也好。現在的城隍廟,連外賣小籠都會排隊排到轉彎,樓上排隊的人少些,但是價格卻更貴。因此,吃南翔小籠最好的地方還是去南翔。因為去那裡可以逛古漪園,更能品嘗最正宗的南翔小籠。古漪園的門票很便宜,大人是12元一張,好像滿60歲就可以辦年卡,折合下來更便宜。
  • 臺北遇見上海的水墨哲學
    李知彌《上品》紙本設色 2020從傳統水墨的基礎上致力於媒材、技法與概念上的創新從「無色」到觀感的「有色」,從「有象」到「無相」乃至於「抽象」,其實也是當代藝術的融合與意念轉換,利用西方的藝術觀點呈現了東方的審美情趣,這也是當代水墨最有趣,也是最具哲學性的藝術呈現,這在6月25日將在臺北開展的《畫境禪心二—當臺北遇見人文上海》中,呈現了獨特的面貌。本次展覽,由 YULI QIAN 策展,六位兩岸當代藝術家組成。
  • 上海:地道臺灣小吃大搜羅
    地址:Cafe De Sofa 西城區銀錠橋胡同12號(銀錠橋南)飯前飯後(東四店) 東城區東四十條22號南新倉文化休閒街內(近東門倉胡同)小吃街市:臺灣小吃一條街 地址:石景山區魯谷大街臺灣街內(近石景山雕塑公園南門)特色賣點:匯聚了各種小吃;小吃街市的氛圍
  • 上海城隍廟的小吃為何能成為中國四大小吃,有哪些老字號美食
    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的豫園景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建造於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經有近六百多年的歷史。風雨滄桑,朝代更迭,上海城隍廟也是歷經興衰。上海城隍廟是「長江三大廟」之一。城隍,又叫做城隍神、城隍爺。
  • 上海人氣超高的小吃街,明明是招牌特色,卻被吐槽又貴又難吃
    臨近傍晚時分的上海城隍廟小吃街,早已經是人頭攢動,順著飄來的香味聞過去,不僅有上海本地的招牌小吃,還有上百種不同地方的特色小吃。作為一個很多外地遊客到上海必來打卡的景點,使城隍廟小吃街的人氣頗為旺盛。上海城隍廟小吃街離豫園比較近,與南京夫子廟小吃街、蘇州玄妙觀小吃街、長沙火宮殿小吃街一起合稱為中國四大小吃街。不過,這個人氣頗高的小吃街,遊客對其的評價卻是好壞參半,尤其是城隍廟小吃廣場內的小吃,吃過的遊客多半會感到失望。上海城隍廟的小吃差不多是隨著廟市的興盛而發展起來的。
  • 米其林首次發布臺北美食指南
    2007年,《米其林指南》進軍亞洲,已先後在東京、香港、澳門、上海、首爾等城市登陸。  臺灣多數業者對《米其林指南》到來持正面態度。臺北亞都麗致大飯店方面稱,《米其林指南》來臺對於觀光或餐飲發展皆有正向效果,特別是能讓臺灣中高端餐飲邁向國際化。臺北文華東方酒店同樣樂見其成,稱米其林指南不是每個城市都有,臺北獲選可提高餐飲水平及國際知名度。
  • 2013年春節上海城隍廟美食小吃、遊玩全攻略
    【導語】:祥龍騰空,金蛇賀歲;一年一度的春節又將來臨;對於上班白領來說,這又是一個長假;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在這期間旅遊,那小編也為想要去上海的朋友們準備了一點新年禮物——春節去上海城隍廟有什麼好玩?2013年上海城隍廟春節旅遊小吃推薦、遊玩路線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