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冬至,北方吃餃子,南方吃「心之谷」,傳統習俗有豐富的內涵

2020-12-20 梅依舊

明天冬至,北方吃餃子,南方吃「心之谷」,傳統習俗有豐富的內涵

在北方,冬至就是餃子族的節日,餃子對於北方的廣大人民來說,是一種神奇的食物,任何節慶都可以是餃子,簡直是節日的食物標配,從年夜飯吃到入伏,從夏至吃到冬至,好像只有餃子,才能慰藉北方人無處安放的靈魂。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赤小豆在古人心中是闢疫闢邪的東西。韓國電影《阿娘使道》裡,用紅豆避邪,女鬼不怕陽光,反而怕紅豆。

朝鮮的民俗文獻《東國歲時記》中也有關於冬至的記載:「冬至日稱亞歲。煮赤豆粥,用糯米粉作鳥卵狀,投其中,和蜜,以時食供祀,灑豆汁於門板以除不祥。

赤小豆有這麼神奇的功效呢,估計大家可能想不到,意不意外?

所以,冬至這一天呢,如果吃了赤小豆煮的粥,一家人團聚著來吃,能夠避免這一年的瘟疫。《歲時雜記》中寫: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門食之,可免疫氣。

赤小豆是常見的食物,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在碗裡見到它,比如在吃八寶粥的時候,一不留神,就又看到它了。

其實,赤小豆的藥材分兩種,一種叫赤小豆,一種叫紅豆,前者品質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赤小豆小而色赤,心之谷也。」可是現在很少了,所以基本都是紅豆了,統稱紅小豆。

一說到紅豆,便不能不想起粵系甜湯:陳皮紅豆沙,吃陳皮紅豆沙,一個是炎夏、一個是寒冬。

寒冬來一碗紅豆陳皮蓮子粥吧,紅豆健脾祛溼,養心血;蓮子固腎,也養心;再加上陳皮燥溼醒脾,暖暖吃一碗,天寒克火、宜養心血。

紅豆200克提前泡上2個小時備用。陳皮1 塊,泡軟切絲。蓮子30克、冰糖1塊(約2-3人份)

鍋中加水,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燒開,轉小火煮差不多要2小時左右,紅豆起沙了,加一點冰糖進去,不要加多了,太甜也是會傷脾。最後關火燜一會兒讓它酥軟即可食用。


食譜:陳皮蓮子紅豆沙

食材:紅豆50克,陳皮15個,蓮子30克。

調料:冰糖適量。

做法:1.紅豆加少許水冰箱冷凍4小時。

2. 將蓮子泡上半個小時。

3.將紅豆、蓮子、陳皮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

4. 大火燒開後,小火煲1小時,至湯汁黏稠。

5.加入冰糖再煮5分鐘即可出鍋。

烹飪tips:紅豆很難煮熟,煮紅豆快速軟爛的方法,不需要長時間浸泡,將紅豆洗淨瀝水後,裝入保鮮盒中密封,入冰箱冷凍4個小時以上,取出放入鍋中煮大約10分鐘就變得軟爛了。

相關焦點

  • 冬至話習俗 南方祭祖北方吃餃子
    中國天氣網訊 冬至,是24節氣中第22個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又存在差異,比如在我國南方地區有祭祖的習俗,北方地區則有吃餃子的習俗。具體習俗有哪些,一起繼續往下看。1、南方地區偏愛糯米製品。
  • 冬至當天,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習俗?
    冬至已到,關於吃什麼,南北方的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最大的一點就是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除此之外,在一些具體區域,會有當地自己的習俗。冬至吃水餃,防止凍耳朵,相信北方的很多朋友都聽過這句話,在北方,到了冬至這天,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至於吃了之後,能不能防止凍耳朵,這裡就不在過多深入探究,而餃子餡也是多種多種,常見的豬肉蘿蔔、豬肉大蔥、豬肉白菜等,還有牛肉餡、羊肉餡以及素餡的,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選擇。
  • 冬至習俗不能少,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你的家鄉都有哪些習俗?
    小時候經常聽爺爺講故事,爺爺說冬至的到來頸示著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的開始,是一個非常吉利的日子,因此也有了「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對於冬至這個節日也就有了很多傳統習俗,是中華民族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的結晶,而人們又將冬至稱做為「小年」,一是說明就快要過年了,春天也快到了
  • 冬至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北方和南方吃餃子還是湯圓
    祭天祭祖  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風俗,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冬至吃餃子  每逢一個節氣,最熱烈的話題往往是「這個節氣吃什麼」?冬至更不例外。小雪臥羊、大雪臥豬之後,冬至的吃,註定是豐盛的。「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風俗,南方則吃米糰、長線面。  北方食餃,南方食粑。
  • 冬至來了,為什麼北方冬至吃餃子?吃餃子的習俗來源是什麼呢?
    冬至來了,在中國北方普遍吃餃子,不論貧富,這個餃子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冬至# 那麼大家為什麼冬至吃餃子?吃餃子的習俗來源是什麼呢?據記載,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於是慢慢形成了習俗。我國冬至這個節日,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各地冬至吃什麼 北方餃子南方湯圓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 冬至到了,為何北方吃餃子,南方卻吃湯圓呢?
    時值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同樣也是中國傳統的一個節氣,且是最重要的節氣之一。我是北方人,從小長輩就告訴我,到了冬至這一天,一定要吃餃子,否則,冬天可能會凍掉耳朵。據說,北方人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其實起源於張仲景為驅寒所制的「嬌耳」。東漢末年,時任長沙太守的張仲景,悲天憫人,常常為當地百姓除疾治病。有一年,當地突然瘟疫盛行,張仲景便在衙門口支上大鍋,舍藥救人,從此深受長沙百姓愛戴。
  • 冬至這天到底吃什麼?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這個地方要吃狗肉
    中國素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可見中國人對吃十分講究,每到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各個地方的吃法更是大有不同。南方和北方的冬至飲食習慣各不相同。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 冬至吃什麼?除了南方的湯圓北方的餃子,其實冬至更適合吃這些!
    想必大家今天的手機日曆上都赫然寫著「冬至」這兩個字吧,是的,今天就是冬至,而小編還在苦逼上班!額,跑偏了,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
  • 冬至吃哪些傳統食物 南方冬至節習俗是什麼
    冬至吃什麼好二、冬至面有諺語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過後就是數九寒天,在滴水成冰的寒冬,吃一碗熱騰騰的冬至面,才算是過了一個冬至。現在生活都好了,面哪天都可以吃,但是冬至這天吃麵意義非凡。冬至吃什麼好三、餃子「北吃餃子,已經是流傳了千年的歷史。
  • 冬至大如年,北方吃餃子,南方吃餛飩、赤豆糯米飯,為什麼?
    北方人都知道冬至是一年之中比較重要的幾個節日之一,這一天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吃餃子,耳濡目染,小編想當然的以後這一天全國上下都是吃餃子度過這天的,長大了才發現,其實不然。這天吃什麼,南北有差異,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習俗決定了他們這一天吃什麼,當然這後面都有一個關於該習俗的傳說,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說一說。北方人冬至這天吃餃子,是為了懷念張仲景,至於這裡面的故事,小編有一篇文章專門有介紹,在這裡就不多贅言了。說說餛飩和赤豆糯米飯吧。
  • 在冬至這一天,除了吃餃子,還有哪些習俗?
    即使是現在,冬至的節日氛圍已經大不如從前,有的人不經過他人提醒甚至都會忘卻冬至是哪一天,但是當冬至到來時,人們還是會吃上一頓餃子,以慶祝冬至。這即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冬至吃餃子這個習俗相傳是源於醫聖張仲景。
  • 冬至吃餃子,竟然有這樣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冬至吃餃子,並且冬至也是農曆最重要的節氣之一,可你知道為什麼冬至要吃餃子麼?吃餃子又寓意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為什麼冬至要吃餃子,因為我國地大物博,南北差異較大。所以習俗也不同,冬至北方地區有吃餃子,宰羊,吃混沌等習俗,而南方一般有謎團和吃麵的習慣。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特色。關於傳說,都說冬至是嚴冬,人們延續以食取暖,以食治病的傳統,經過不斷的發展,不同的地區也就有了不同的美食。關於冬至吃餃子的民間傳說也有很多,一般較為普遍的是,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
  • 「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餃子的來歷與湯圓的寓意又是什麼呢?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據傳冬至在歷史上周代是新年元旦,是個很熱鬧的日子。我們地理上都學過,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進入了「數九天氣」。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還有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還有我們的傳統諺語也有「冬至到,吃水餃」的說法。民間甚至流傳「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的說法。那餃子又是怎麼來的呢?
  • 冬至到底是吃餃子還是湯圓?南北方各地冬至習俗匯總
    南北方各地冬至習俗匯總 每年的冬至,我國南北方的朋友都會為到底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開始據理力爭,其實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習俗,冬至吃什麼?大家不一定非要爭一個 的答案,下面惠農網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和感受下南北方地區的     原標題:冬至到底是吃餃子還是湯圓?
  • 2018年南方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冬至吃湯圓由來及冬至傳統習俗
    2018年南方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在我國部分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一到冬至,我國南方地區都會煮上湯圓,正所謂吃了湯圓,就會年長一歲。這樣的說法,到底是起源於什麼時候呢?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南方為什麼要湯圓由來介紹
    12月22日是2019年的冬至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麼?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吃餃子是北方的習俗,冬至吃湯圓是南方習俗。當然也有些地方還有其他的飲食習俗。冬至節氣你家吃什麼?冬至吃什麼?北方人吃餛飩和餃子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
  • 冬至習俗:吃餃子、吃糰子、吃年糕,你們哪裡又吃什麼呢?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冬至習俗:吃餃子、吃糰子、吃年糕,你們哪裡又吃什麼呢?要說冬至過後進入到了寒冷的天氣,南方還可能變化不大,讓人感受不到嚴寒的侵襲,但北方可就真正的冷了起來。北方多地在冬至這天就有了吃餃子的習俗,還有俗話常說「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雖然這是一句誇張的話,但也可見人們吃餃子的目的是為了抗禦寒冷的。
  • 北方人在冬至吃餃子,那麼南方人冬至吃什麼?
    明清兩代過冬至的時候,皇帝要巨型祭天大典,民間同樣有祭祖,家庭聚餐,因此冬至也被叫做「小年」。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定製出來的一個,是二十四節氣之首,來由於節氣特點「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在中國古代民間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代皇家和民間都非常的鐘重視。
  • 冬至吃餃子?南方人說我們冬至是吃湯圓的
    今天是冬至,朋友圈裡被北方朋友們的餃子刷屏了。但是很多南方的朋友提出了質疑「我們冬至都是吃湯圓的啊!」冬至日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這是南北方的習俗差異,但是其寓意都是希望一家人能在一起團團圓圓、和和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