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冬至就是餃子族的節日,餃子對於北方的廣大人民來說,是一種神奇的食物,任何節慶都可以是餃子,簡直是節日的食物標配,從年夜飯吃到入伏,從夏至吃到冬至,好像只有餃子,才能慰藉北方人無處安放的靈魂。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赤小豆在古人心中是闢疫闢邪的東西。韓國電影《阿娘使道》裡,用紅豆避邪,女鬼不怕陽光,反而怕紅豆。
朝鮮的民俗文獻《東國歲時記》中也有關於冬至的記載:「冬至日稱亞歲。煮赤豆粥,用糯米粉作鳥卵狀,投其中,和蜜,以時食供祀,灑豆汁於門板以除不祥。
赤小豆有這麼神奇的功效呢,估計大家可能想不到,意不意外?
所以,冬至這一天呢,如果吃了赤小豆煮的粥,一家人團聚著來吃,能夠避免這一年的瘟疫。《歲時雜記》中寫: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門食之,可免疫氣。
赤小豆是常見的食物,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在碗裡見到它,比如在吃八寶粥的時候,一不留神,就又看到它了。
其實,赤小豆的藥材分兩種,一種叫赤小豆,一種叫紅豆,前者品質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赤小豆小而色赤,心之谷也。」可是現在很少了,所以基本都是紅豆了,統稱紅小豆。
一說到紅豆,便不能不想起粵系甜湯:陳皮紅豆沙,吃陳皮紅豆沙,一個是炎夏、一個是寒冬。
寒冬來一碗紅豆陳皮蓮子粥吧,紅豆健脾祛溼,養心血;蓮子固腎,也養心;再加上陳皮燥溼醒脾,暖暖吃一碗,天寒克火、宜養心血。
紅豆200克提前泡上2個小時備用。陳皮1 塊,泡軟切絲。蓮子30克、冰糖1塊(約2-3人份)
鍋中加水,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燒開,轉小火煮差不多要2小時左右,紅豆起沙了,加一點冰糖進去,不要加多了,太甜也是會傷脾。最後關火燜一會兒讓它酥軟即可食用。
食材:紅豆50克,陳皮15個,蓮子30克。
調料:冰糖適量。
做法:1.紅豆加少許水冰箱冷凍4小時。
2. 將蓮子泡上半個小時。
3.將紅豆、蓮子、陳皮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
4. 大火燒開後,小火煲1小時,至湯汁黏稠。
5.加入冰糖再煮5分鐘即可出鍋。
烹飪tips:紅豆很難煮熟,煮紅豆快速軟爛的方法,不需要長時間浸泡,將紅豆洗淨瀝水後,裝入保鮮盒中密封,入冰箱冷凍4個小時以上,取出放入鍋中煮大約10分鐘就變得軟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