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都知道冬至是一年之中比較重要的幾個節日之一,這一天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吃餃子,耳濡目染,小編想當然的以後這一天全國上下都是吃餃子度過這天的,長大了才發現,其實不然。這天吃什麼,南北有差異,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習俗決定了他們這一天吃什麼,當然這後面都有一個關於該習俗的傳說,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說一說。
北方人冬至這天吃餃子,是為了懷念張仲景,至於這裡面的故事,小編有一篇文章專門有介紹,在這裡就不多贅言了。說說餛飩和赤豆糯米飯吧。
北方吃餃子,南方人,在蘇州一帶的南方人是吃餛飩的,也是為了紀念一個人,這個人是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
原來在蘇州還是吳國都城的時候,吳王夫差吃膩了山珍海味想要吃些清淡的食物,這天冬至,西施便給他用薄薄的麵皮包肉餡做了一種點心給吳王夫差送去,吳王夫差一場大為讚賞,詢問西施這是什麼?西施打內心深處厭惡吳王夫差,認為這昏君腦袋渾渾噩噩的,於是就隨口說了句「餛飩」,自此冬至吃餛飩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在南方有的地方的人們吃赤豆糯米飯。這裡也有一個小小的故事,說是古代有一位共工氏,他有個兒子無所事事作惡多端,後來在冬至這天死去,沒有想到的是這位惡霸死後他的鬼魂還在繼續禍害這裡的百姓,而這個惡霸最害怕的就是赤豆了,所以到了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赤豆糯米飯,以驅趕惡霸的鬼魂。
此外,在北京也有一些人冬至吃餛飩,不過他們的吃餛飩的習俗來源和蘇州一帶又是不同的,話說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欺壓百姓,而在匈奴中有一個渾氏和一個屯氏首領十分兇殘,於是老百姓便把肉餡包成角兒並取這兩個首領的諧音「餛飩」來給這種食物命名。
在寧夏銀川一些地區有的人在冬至這天吃頭腦(羊肉粉湯餃子),而潮汕地區的一些人則在這天吃甜丸。
大家的家鄉在冬至這天都吃些什麼呢,大家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