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說的讀書與生活,應該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了吧

2021-01-10 閒時翻書君

文∣閒時翻書君(一天一會,感謝閱讀)

楊絳說:「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人生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只有一次,

雖然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身份定位,

比如說:子女、父母、丈夫(妻子)、朋友、同事,

但總歸而言,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身份範圍。

這即是一種準確的定位,

失了它,便會亂了規矩,

比如說把同事當朋友相待,

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但同時也限制了我們的視野,

即便有再廣的人際,

說到底,也只是在扮演好一個角色而已。

曾經羨慕「演員」這個職業,

記得聽過一個演員的採訪,

其中說到一句:

演戲,可以體驗不同人物的人生!

原來可以這樣豐富人生,

暫時跳出自己的世界,

活成另一個樣子。

讀書,也有這樣的奇妙作用。

突破時空的界限,

投入到文字的世界,

雖只是閒暇的消遣,

卻能讓人忘記現實的瑣屑,

體驗書中人物的悲喜,

如同人生的第二條軌道。

楊絳所言,

是另一種讀書所得,

我相信也是讀書的一種功用,

我用讀書去「逃離」生活,

而她能把生活讀成書,

也能用讀書所得去生活。

武俠世界中常聽聞最高境界:

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若是套用到讀書與生活之中,

大概就是楊絳所說的意思了吧。

——

文即我心,歡迎加個關注,相約「閒時翻書君」。

(原創文字,請勿轉載;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閒時」楊絳說的讀書與生活,應該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了吧
    文∣閒時翻書君(一天一會,感謝閱讀)楊絳說:「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圖片源於版權方楊絳所言,是另一種讀書所得,我相信也是讀書的一種功用
  • 楊絳《我們仨》:不合群,是一種人生境界
    當一個人,活得清醒通透,不去奢求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去爭搶那些毫無意義的東西時,人生就走進了另一個境界。他們這一生,也有很多的苦難,但在楊絳先生筆下,時光一點也不沉重。大概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勉強自己去合群,去迎合任何人,只守著自己的小日子過,所以時光會顯得格外溫柔吧。
  • 楊絳:人生最高的境界,便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楊絳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她的才情經受了歲月的洗禮,她的愛情,勢均力敵、細水長流。她的家庭更是幸福美滿、家風優良。她的一生活成了別人羨慕的樣子。她雖生在亂世,卻自始至終都保持著一份與世無爭的從容和淡定。
  • 楊絳: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意思是說,讀書可以使人做高官,獲厚祿,娶美眷,住大屋。想要高薪,學歷不夠,就只能拿著微薄的薪水。想要升職,學識不夠,就只能做著最底層的工作。無論是為了做學問、拿文憑、謀職位,都免不了一番苦讀。等到了一定的境界,讀書就不再是為了應付外界需求。而是為了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
  • 楊絳: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意思是說,讀書可以使人做高官,獲厚祿,娶美眷,住大屋。想要高薪,學歷不夠,就只能拿著微薄的薪水。想要升職,學識不夠,就只能做著最底層的工作。無論是為了做學問、拿文憑、謀職位,都免不了一番苦讀。等到了一定的境界,讀書就不再是為了應付外界需求。而是為了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
  • 楊絳:讀書是我一生堅定不移的信仰
    文|時小墨ZYT導讀:越努力,越幸運,這句話聽過很多人說,有人說這是一句雞湯,雞湯聽多了,對自己也沒有多大用處,但楊絳先生讓我相信了這句話的力量。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 錢鍾書大師的夫人楊絳說,讀書猶如串門兒,您覺得呢?
    錢鍾書楊絳夫婦,當是不折不扣的讀書人、愛書人,楊絳先生曾說,讀書好比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幾頁就升堂入室……楊絳先生關於讀書的比喻很有趣兒,是說讀書的方便與隨意,無論過去還是當下,想見個名人學者或者到人家裡拜望,那是很麻煩的事,而美好的書籍,隨時歡迎不速之客的到來,你也盡可以當做不速之客。當代作家裡,止庵先生的文字是我所欣賞的,簡潔、準確、乾淨、暢達。
  • 楊絳很經典的一段名言,寫出了人生的至高境界,值得現代人學習!
    多少人一生都在追求人生的至高境界。但追求的方向都不一樣,縱觀我們現代人所追求的人生至高境界,估計都是房子、車子、存款,錢。很多人都認為有錢才能過上人生的至高境界生活,乃至生活的品質。要擁有多少錢才能過上人生的至高境界呢?
  • 楊絳: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樣的
    也許曾經的你,沒有很好的讀書環境。那麼從現在開始,讓自己養成讀書的習慣,就是在另外一個程度上,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如果說,電影可以延長人的三倍生命;那讀書就可以增加生命的五倍厚度。人生中有一些曼妙的風景,有一些未曾達到的遠方,有一些波瀾壯闊的未知,只有書本才能給你答案。楊絳先生這一輩子愛讀書,好讀書,讀書貫穿了她的生命始終。
  • 楊絳的晚年生活
    日期:[2016年05月26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15] 楊絳的晚年生活 楊絳的   一生,低調是   出了名的。
  • 楊絳是怎樣煉成的
    淡定不是金錢,從容也不是地位,那只是一種難以表達和形容的內在修養。修養無影無形,也不能當飯吃,那麼,它的價值是什麼呢?我們每天汲汲皇皇如蚊嗜血般追求的名利地位又價值幾何呢?從容淡定,說起來容易,一個人要做到在充滿苦難和煎熬的人生面前從容淡定,需要多少的生活磨礪和心靈的修煉啊!沒有超越鋼鐵般強大的內心世界,如何能把精鋼般的苦難化為繞指柔的一縷春風?但我們看到,楊絳做到了!
  • 楊絳的4句經典名言,讀懂了也就活明白了
    提到楊絳先生,可能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她是錢鍾書的妻子,但實際上,楊絳先生在文壇上的地位,並不比錢鍾書遜色。錢鍾書的小說《圍城》沒有問世的時候,楊絳先生便已經出名了。那時候,她的好幾個戲劇被搬上大銀幕,好多人見到錢鍾書都說:這是楊絳的丈夫。
  • 楊絳先生:讀書其實不苦,不讀書的人才苦,現在苦比不上之後的苦
    楊絳先生作為中國的一位女先生,應該是很多人的女神,擁有完美的愛情,幸福的家庭和傑出的成就,一直都是優雅從容的代名詞。對於讀書,楊絳先生可以用"酷愛"這兩個詞,經常會和自己的父親談論讀書的事情,不管是年輕的時候,還是老年,楊絳最大的愛好,莫過於早點回家,回家早點讀書、做學問。
  • 楊絳說:你的問題在於,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
    少不經事時,讀書或許只是浮光掠影,不痛不癢,把它當做故事消遣,而自我本身並未感受到思想的衝擊。所以,人們的問題往往在於提前把問題多想了,實際上卻更像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幻覺。正如楊絳先生所說:「你的問題在於,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 好物分享|楊絳: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樣的
    有人說:「讀書其實就是為了不遇到,我不想遇到的人,當我的生命中,遇到某一個難以達到的節點,書本會讓我知道,也許我的人生,還能尋求另外一種可能。」愛讀書的人,她的心裡藏著浩瀚星辰,她除了有現實的世界,還有一個更博大的精神世界。
  • 楊絳:樸素過日子,是一種智慧
    用先生的話來說,「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不僅在文字中,楊絳先生坦言,喜歡簡單的活著。現實生活裡,她也堅持簡樸生活的理念。在其晚年的時光裡,居室擺設簡陋,但是無論水泥地面,還是淡雅的花草,都在渲染著濃濃的書香氣息。
  • 楊絳:求學的路不會苦,不讀書的人生才最苦
    作者寫此詩的大概意思就是要告訴人們,高官厚祿、美人嬌妻、高樓豪宅這些都需要靠讀書才能獲得。而想要高工資、想要升職,如果沒有過高的學歷和學識,這些都只能是天方夜譚。要想成功,無論是做學位、拿文憑、謀職位,都免不了一番苦讀。但是讀書一旦到了一個境界,就避免不了不再為塵世的煩惱而去應付外界需求。讀書而是為了充實自身,讓自己成為一個明辨是非的人,讓自己的生活充滿意義。
  • 楊絳經典語錄集錦,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第三部分楊絳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裡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8世態人情,比明月清風更饒有滋味;可作書讀,可當戲看。
  • 「心靜如水」,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是人生的大智慧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有一種人生大智慧,杜絕浮躁,淡定從容!這種人生大智慧,可以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心靜如水」,這也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浮躁,是現代人的一大通病。急功近利,目光短淺,心態失衡,怨天尤地……都是浮躁之人的表現。
  • 楊絳: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的太多
    ——楊絳我曾以為,這是楊絳對錢鍾書說的,以至於我有點困惑,錢鍾書讀書還不多嗎?錢鍾書如果讀書不多,怕是寫不出《圍城》這麼經典的作品。據說是有一個年輕人特別崇拜楊絳,給楊絳寫了一封長信表達了自己對楊絳的仰慕之情,並傾訴了自己的人生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