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閒時翻書君(一天一會,感謝閱讀)
楊絳說:「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人生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只有一次,
雖然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身份定位,
比如說:子女、父母、丈夫(妻子)、朋友、同事,
但總歸而言,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身份範圍。
這即是一種準確的定位,
失了它,便會亂了規矩,
比如說把同事當朋友相待,
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但同時也限制了我們的視野,
即便有再廣的人際,
說到底,也只是在扮演好一個角色而已。
曾經羨慕「演員」這個職業,
記得聽過一個演員的採訪,
其中說到一句:
演戲,可以體驗不同人物的人生!
原來可以這樣豐富人生,
暫時跳出自己的世界,
活成另一個樣子。
讀書,也有這樣的奇妙作用。
突破時空的界限,
投入到文字的世界,
雖只是閒暇的消遣,
卻能讓人忘記現實的瑣屑,
體驗書中人物的悲喜,
如同人生的第二條軌道。
楊絳所言,
是另一種讀書所得,
我相信也是讀書的一種功用,
我用讀書去「逃離」生活,
而她能把生活讀成書,
也能用讀書所得去生活。
武俠世界中常聽聞最高境界:
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若是套用到讀書與生活之中,
大概就是楊絳所說的意思了吧。
——
文即我心,歡迎加個關注,相約「閒時翻書君」。
(原創文字,請勿轉載;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