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絳說的讀書與生活,應該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了吧
文∣閒時翻書君(一天一會,感謝閱讀)楊絳說:「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人生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只有一次,雖然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身份定位,比如說:子女、父母、丈夫(妻子)、朋友、同事,但總歸而言,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身份範圍。這即是一種準確的定位,失了它,便會亂了規矩,比如說把同事當朋友相待,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
楊絳《我們仨》:不合群,是一種人生境界
當一個人,活得清醒通透,不去奢求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去爭搶那些毫無意義的東西時,人生就走進了另一個境界。他們這一生,也有很多的苦難,但在楊絳先生筆下,時光一點也不沉重。大概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勉強自己去合群,去迎合任何人,只守著自己的小日子過,所以時光會顯得格外溫柔吧。
-
「讀書筆記」黎汪洋:楊絳與錢鍾書,民國文壇的愛情傳奇
楊絳從小生活在書香門第,她出生在江蘇無錫,父親楊季康是晚清官員,母親是一個文藝女青年,父母的生活習慣對小時候的楊絳產生深刻的影響。楊絳的父母都喜歡在閒暇的時候看書讀書,在父母的薰陶下楊絳從小愛上了讀書。楊絳從小喜歡讀書,父親楊季康的書房收藏了很多書,小時候的楊絳時常在父親的書房當中和父親一起看書。父親經常把書放在楊絳的臥室裡,如果楊絳喜歡讀的書,父親就放在那。
-
人生境界|靜處讀書 閒時品茗
靜處讀書 閒時品茗詩文 周志宏讀書是伴隨人一生的事,同時,讀書也是人生最愜意的事。古人十分重視自己的書房,不是以奢華程度來衡量的,從劉禹錫的《陋室銘》與周敦頤的《愛蓮說》中,盡可看出古人對書房與讀書這方面的事是十分在意的,當然這是讀書人的價值觀決定的。在當下匆忙的日常生活中,一天的忙碌下來,有書齋一間,寧靜中閱讀,仿佛心靈找到了最好的棲息之所。可以感受詩詞曲賦之美,可以讀經閱史,與古聖先賢們在書中進行跨時空的交流,讓智慧的光芒照耀我們前進的路。
-
「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先有「從心所欲」?還是先有「不踰矩」?讓人疑惑的是從心所欲不逾矩會竟然排在知天命之後,難道在孔夫子看來隨心所欲境界和難度比知天命高得多? 曾經的語文老師的意見是,「從心所欲」的前提是要能不踰矩,而且只要我喜歡,未必什麼都可以。
-
淡泊名利,是至高的人生境界
楊絳翻譯的《堂吉訶德》榮獲西班牙國王頒發的大獎,西班牙第一任駐華大使電話邀請楊絳出訪,她謝絕了;第二任大使送來正式的書面邀請,楊絳也正式以書面謝絕了;第三任大使通過中國社科院領導馬洪去請,楊絳感到實在賴不掉了,才勉強答應下來。 錢楊夫婦看似不近人情的細節,其實是他們淡泊名利,超凡脫俗的一種人生境界的表現。
-
「讀書」且以優雅過一生,讀世紀文豪楊絳先生
而楊絳和錢鍾書則是當之無愧的彼此另一半。他們第一次見面,就認準了彼此。兩人一樣的愛讀書,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錢鍾書在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較差,楊絳就全心照顧她,給他做「灶下婢」。一起在英國留學的時候,她努力學習做飯,照顧錢鍾書的飲食起居。書中有一段描寫我覺得非常的暖心。楊絳生孩子住院期間,錢鍾書每天來匯報自己幹的「壞事」。他把墨水打翻了,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
-
楊絳:人生最高的境界,便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楊絳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她的才情經受了歲月的洗禮,她的愛情,勢均力敵、細水長流。她的家庭更是幸福美滿、家風優良。她的一生活成了別人羨慕的樣子。她雖生在亂世,卻自始至終都保持著一份與世無爭的從容和淡定。
-
光和影之間,是似有若無的陰 「為你讀詩」紀念楊絳先生特別回顧 · 第1073期
(楊絳)今天凌晨,楊絳先生來不及向這個世界做最後的告別,便霍然「逃走了」。回眸2015年7月17日,楊絳先生105歲生日當天,為致敬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為你讀詩」播出了她的作品——《陰》。時隔不到一年,不想先生匆匆上路了;她的離去,不單單帶走了一個時代「默」然而「存」,以求治學的精神,也合上了他人心靈深處另一部人生的大書。
-
「幫你讀書」的時代,怎麼看待這些讀書產品?
主要有三種:後臺也不斷有讀者問我:怎麼看待這些讀書產品?它們有價值嗎?適合什麼樣的人?那麼,在這個「乾貨」盛行,各種大咖忙著「幫你讀書」的時代,究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讀書」這件事?我們還有必要自己去讀書嗎?今天沒有乾貨,就純粹聊聊我的看法。首先,談一個誤區。
-
楊絳: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意思是說,讀書可以使人做高官,獲厚祿,娶美眷,住大屋。想要高薪,學歷不夠,就只能拿著微薄的薪水。想要升職,學識不夠,就只能做著最底層的工作。無論是為了做學問、拿文憑、謀職位,都免不了一番苦讀。等到了一定的境界,讀書就不再是為了應付外界需求。而是為了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
-
楊絳: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意思是說,讀書可以使人做高官,獲厚祿,娶美眷,住大屋。想要高薪,學歷不夠,就只能拿著微薄的薪水。想要升職,學識不夠,就只能做著最底層的工作。無論是為了做學問、拿文憑、謀職位,都免不了一番苦讀。等到了一定的境界,讀書就不再是為了應付外界需求。而是為了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
-
楊絳:讀書是我一生堅定不移的信仰
文|時小墨ZYT導讀:越努力,越幸運,這句話聽過很多人說,有人說這是一句雞湯,雞湯聽多了,對自己也沒有多大用處,但楊絳先生讓我相信了這句話的力量。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
錢鍾書大師的夫人楊絳說,讀書猶如串門兒,您覺得呢?
錢鍾書楊絳夫婦,當是不折不扣的讀書人、愛書人,楊絳先生曾說,讀書好比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幾頁就升堂入室……楊絳先生關於讀書的比喻很有趣兒,是說讀書的方便與隨意,無論過去還是當下,想見個名人學者或者到人家裡拜望,那是很麻煩的事,而美好的書籍,隨時歡迎不速之客的到來,你也盡可以當做不速之客。當代作家裡,止庵先生的文字是我所欣賞的,簡潔、準確、乾淨、暢達。
-
學楊絳的觀點,把生活當作一本書讀,一齣戲看;人生需要遊戲心態
故事再活靈活現,也不過是受到了生活的某種啟發。然後再用想像力將其變幻成文字。02故事並不高於生活,甚至不及生活的百分之一,故事中的精彩,是作者技巧的體現。而生活之中的精彩,在於它實實在在就是人性的本身,而非蹩腳的替身。03但我們大多數人,喜歡看書,或是喜歡電視劇,卻未必愛看自己的生活。非但不愛看,也許還有一些厭倦。
-
楊絳很經典的一段名言,寫出了人生的至高境界,值得現代人學習!
多少人一生都在追求人生的至高境界。但追求的方向都不一樣,縱觀我們現代人所追求的人生至高境界,估計都是房子、車子、存款,錢。很多人都認為有錢才能過上人生的至高境界生活,乃至生活的品質。要擁有多少錢才能過上人生的至高境界呢?
-
這個「色情小主播」又火了
其實看書,讀書都不難,我們缺的是一本好書。 在這個喧囂的時代從書本的智慧裡去探尋更為深刻的意義,在浩瀚書海裡追溯文化傳承,在求知路上不斷開拓向前,應該是每一個中國人賦予書本最本真的希冀。 今天桃子要給大家安利的這檔綜藝節目,就和書有關。
-
楊絳: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樣的
也許曾經的你,沒有很好的讀書環境。那麼從現在開始,讓自己養成讀書的習慣,就是在另外一個程度上,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如果說,電影可以延長人的三倍生命;那讀書就可以增加生命的五倍厚度。人生中有一些曼妙的風景,有一些未曾達到的遠方,有一些波瀾壯闊的未知,只有書本才能給你答案。楊絳先生這一輩子愛讀書,好讀書,讀書貫穿了她的生命始終。
-
讀書是一種狀態「一周書單」
「讀有益的書,喝有益的茶」由益木堂茶業與茶業復興共同聯辦
-
敬悼楊絳先生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以下文字原為楊絳先生「寫給《文匯讀書周報》的幾句話」,楊絳先生在文中回憶了早年與錢鍾書先生在三聯書店(原生活書店)的愉快經歷,她在文中說道:三聯的特色是「不官不商,有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