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秋節稱為「祭月節」?而月餅也不是用來吃的

2020-12-04 大川的新視界

本文由大川帶你看歷史獨家原創發布,如需轉載,請註明轉自百家號!

月餅最初是用來做什麼?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在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

月餅又稱月團、小餅、豐收餅、團圓餅等,是中秋節的時節食品。月餅最初是用來拜祭月神的供品。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莊重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

發展至今,中秋節吃月餅和賞月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月餅象徵著大團圓,基本是每家每戶八月十五必須吃的。

古人吃的月餅是什麼餡的?

明人沈榜《宛署雜記》:「八月饋月餅: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可知明代市場中出售的月餅,有水果餡的,而且價格不菲。

清代的袁枚在《隨園食單》中介紹了一種「劉方伯月餅」:「用山東飛面,作酥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為細末,微加冰糖和豬油兒餡,食之不覺甚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從文字看,應該是五仁月餅。

晚清《瀋陽百詠》詩中就有一首寫到「提漿作饌趁秋風,月餅居然出沈中。終是棗泥滋味好,痴人偏買自來紅。」可見清代就已經有棗泥餡的月餅了。

古人如何製作月餅?

原來古人,製作月餅離不開一種叫月餅模的模具;古時的月餅造型,只要看看這些「餅模」就可以知道了。

月餅模一般是用沙梨木、棗木、杏木等材質堅實、紋理細密的木頭,既方便工匠雕刻細膩的花紋,又不易變形。

現代月餅在繼承明清傳統形式的基礎上,製作更精美,口味更繁多。不同的地區的月餅以其獨具的特色贏得了人們的青睞:廣式月餅皮薄、鬆軟、香甜、餡美;蘇式月餅鬆脆、香酥、甜鹹適口;潮式月餅以糖冬瓜為餡,滋潤、鬆脆。月餅除象徵團圓的傳統圓形之外,還有正方、八角、三角、長方等形狀,其內中包餡有冰糖、豆沙、蓮蓉、五仁、百果、棗泥、火腿、蛋黃、叉燒等數十種,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月餅作為中秋節的應節食品,其餅面圖案無不與月亮相關,如「嫦娥奔月」、「月宮蟾兔」、「銀河夜月」、「三潭印月」、「西施醉月」等。精美的圖案不但烘託了中秋佳節的祥和氣氛,而且也增加了節日的詩情畫意。

你喜歡什麼樣的月餅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秋節是哪一天?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中秋節熱不熱?
    馬上就是中秋節了,中秋節有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吃月餅最初的興起是為了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俗?2019年中秋節是哪一天?2019年中秋節是:2019年9月13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到來,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中秋節為何一定要吃月餅?網友:我吃的不是月餅,我吃的是文化!
    每次將近中秋節,各種各樣的月餅擺滿大街小巷的大小商店,中秋節吃月餅的活動深入人心,連幼兒園小朋友都知道,中秋節之所以吃月餅,是因為這是文化傳統。在古代,月餅是一個讓人無比喜愛的食物,中秋吃月餅這一習俗流傳後世千年之久。
  • 2019年中秋節是哪一天?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
    馬上就是中秋節了,中秋節有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吃月餅最初的興起是為了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俗?2019年中秋節是哪一天2019年中秋節是:2019年9月13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到來,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中秋節吃月餅是古代祭月習俗演變而來的。
  •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_中秋節月餅的由來
    2013年中秋佳節即將到來,關於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及中秋節的傳說等你知道和了解多少呢?這裡就為大家整理和準備了有關於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及中秋節的傳說等方面內容。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
  • 吃著團圓的月餅,聊一聊中秋節的古往今生
    中秋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最初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就演變成為中秋節。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 月餅在古代是供品,為什麼可以吃?
    古人在中秋節有祭月的習俗,在祭月時,桌案上要擺上供品,如月餅、西瓜、蘋果、紅棗、葡萄、李子等。晚上,把月亮神像放在對著月亮的方向,全家人拜祭月亮後,再把月餅吃了。為什麼古人要在中秋時節吃月餅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從吃月餅的兩方面的寓意來說。
  • 你不知道的中秋節,古代月餅是祭品,五仁月餅是藥餅
    不少關於中秋的名人佳句千古流傳,比如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些名句無一不是訴說思鄉思親之情,字字珠璣,樸素凝練,感情真摯,催人淚下,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中秋節的隆重。
  • 中秋節為什麼有吃月餅的習俗?其實月餅是「祭品」,並不代表團圓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大家都了解月餅是中秋節的節氣食品了。
  • 吃月餅的由來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係。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於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
  • 古人中秋節也是吃著月餅賞月嗎?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在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不過由於這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時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月餅是古代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也是中秋節的時節食品。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
  •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之一,中秋節節日食俗。中秋節吃月餅這個習俗是從什麼時候流傳開來的呢?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來越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 中秋節的前身是什麼?中秋節原來是祭月的節日!
    和其它節日一樣,中秋節起源於先秦時期,人們對月亮的崇拜和祭祀。根據現有資料,可以知道古人會在秋分這一天祭祀月亮,直到曆法出現,祭月節才調到農曆八月十五。 《周禮》是記錄中秋這一詞現存最早的文獻,可見祭月節到了漢代已經演變成了中秋這樣闔家歡樂的節日。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有中秋賞月的記載,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秋節還沒有大面積流行開來。
  • 中秋節的前身是什麼?中秋節原來是祭月的節日
    《周禮》是記錄中秋這一詞現存最早的文獻,可見祭月節到了漢代已經演變成了中秋這樣闔家歡樂的節日。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有中秋賞月的記載,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秋節還沒有大面積流行開來。唐朝是一個極度浪漫的朝代,他們將各類有關於月亮和中秋的神話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浪漫文學,更將中秋節各種習俗融合在一起,讓它們更具趣味。正式確立中秋節為八月十五的朝代是宋朝,接近月餅的小餅也在北宋出現。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詳細的記載了北宋時期中秋節的場面。
  • 今天中秋節,民間有「祭月」的習俗,「祭月」有什麼講究和禁忌?
    沒錯,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一家人坐在一起,品嘗著美味的月餅,看著又大又圓的的月亮,享受著天倫之樂。除了春節,中秋節可以算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的第二大節日了。中秋節正好處於秋天的正中間,所以稱為中秋節。
  • 中秋節的傳統風俗_中秋節習俗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節」。下面是小編收集推薦的中秋節的傳統風俗,僅供參考,歡迎閱讀。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而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仲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
  • 月餅本與中秋節無關,月餅的歷史比中秋節還要久遠!
    大家都知道月餅是中秋節時特有的美食,但實際上,月餅和中秋節本來不是"配套"的,也就是說月餅不是為了中秋節而創造的食物,月餅的歷史反而比中秋節的歷史還要長得多。人們普遍認為中秋節起源於古代的祭祀、祭月禮儀。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所有人從小都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在中秋節前後,各種農作物都成熟了,大家為了慶祝豐收,所以定了中秋這天過節;二是說中秋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也有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人效仿,於是中秋節便流傳了下來。
  • 中秋節吃月餅,月餅是怎麼來的?竟起源於古代一個都熟悉的女人!
    ,卻並不知道這些傳統習俗是因何而來的,就比如說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吃粽子的,而端午節之所以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划龍舟的習俗,包括元宵節吃湯圓是一樣的,那麼中秋節吃月餅的這個習俗是如何來的呢?
  • 中秋節 | 吃月餅、賞明月,遇見幸福的模樣
    中秋節,我們中國人僅次於春節的最要節日。一家人整整齊齊,吃月餅、猜燈謎、賞明月……就是,幸福最美的模樣。關於中秋節的來歷與習俗,我們都不陌生。中秋節,我們中國人僅次於春節的最要節日。一家人整整齊齊,吃月餅、猜燈謎、賞明月……就是,幸福最美的模樣。關於中秋節的來歷與習俗,我們都不陌生。但是不妨礙,今天重溫一遍。
  • 中秋節:關於中秋節的一些知識,你了解嗎?祭月的西瓜要怎麼切?
    那麼八月十五為什麼被稱為中秋節,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說到這裡,我們就要分析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了。大家所熟知的北京月壇,就是清代的皇帝們舉辦祭月活動的場所。古代的祭月節就是在秋分這天,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曆法用的是天幹地支歷,後來天幹地支逐漸和農曆所融合,於是便有了後來的八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