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與畢卡索認識?二人曾互贈畫作,還說畢卡索中國畫沒有意境

2020-12-02 巡文閣

說到法國的畫家,最出名的肯定是畢卡索了。而在同一時期中國也有一位名聲很大畫家,他就是張大千。畢的一生很是傳奇,他的畫作也是非常抽象。

從20世紀中葉以後,他就一直居住在法國的一所大別墅當中。這座房子本來屬於一個公爵,可想而知它的豪華程度。後來畢本人又花了很大一筆錢才裝修它,這樣這座房子就變得更加豪華了,甚至稱得上是奢華,自此這座房子與畢卡索都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藝術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它可以消除很多的隔膜。連接張與畢之間的就是神奇的藝術。張到了畢的住所之後,畢很客氣,還為他打扮了自己。畢在請張氏夫婦坐下之後,趕快拿出了自己的畫冊,希望他們可以給一些建議,因為這是他臨摹的中國畫。

張一看畢的畫冊,就可以看得出雖然畢很努力,但是畢竟中國繪畫講究的是畫中的意境,顯然畢並沒有領會到這一點。於是張顯示讚揚了畢講畫臨摹的很好,但是少了意境在裡面。畢知道之後恍然大悟一般,然後希望張可以多多說一下這方面技巧,於是二人便開始了關於繪畫技藝的交流,兩人都獲益匪淺。

時間過得很快,張氏夫婦馬上就要離開畢的家中,因為二人聊得很好,畢非常喜歡張氏夫婦,便對他們說想要送給他們一幅畫,可以從畫冊中隨意挑選。因為畢的性情古怪,很少會送畫給別人,所以張氏夫婦感到非常榮幸,便認真地挑選畫。大家都知道,畢的畫大多很是抽象,一般人並不能看懂畫中是什麼

所以張的妻子看到一幅很奇怪的肖像畫時,便好奇地問他畫中究竟是什麼?畢看到她對這幅畫很感興趣,肯定是非常喜歡這幅畫了,在解釋了畫中畫的是牧神之後,便說就將這幅畫送給張氏夫婦,還為這幅畫提上了自己的名字。為了表示自己的謝意,張也回贈了一幅畫,當然因為出門在外,他並沒有隨身攜帶畫。因為上午在二者交談的時候,畢曾經說過他中國的竹子很有特點,並請教畫竹子的方法。所以張決定現場為畢畫一幅中國畫中最具與代表性的竹子。

二人分別時已經是傍晚,整整一天都聊得很投機,而且可以互相學到很多東西。這就是藝術的神奇之處吧。

相關焦點

  • 張大千畢卡索互贈畫作,看到畢卡索的畫,網友:好像被「騙」了
    在近代中張大千和畢卡索可謂是兩位大師,一個是擅長中國的古畫,而另一位則是抽象畫的傑出人物。雖然兩人處於不同的國家,也是相隔萬裡的,可是兩人其實早就認識了。為什麼會說這兩人認識呢,在這裡還有一段兩人的故事呢,也就是互贈作品。這兩幅畫可以說寓意頗深,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如果大家看完張大千的畫之後再看看畢卡索的畫,估計很多人會感覺被騙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張大千和畢卡索互贈畫作,看到畢卡索的畫,網友:感覺被「騙」了
    近日,在網絡上有兩幅畫引起美術生的軒然轟動,分別是國畫大師張大千和西方抽象派畢卡索所著。告訴大家一個冷知識,國畫大師張大千和西方抽象派代表人物畢卡索是同一個時代的,不僅如此兩位美術界的大師還互贈過畫作。下面我來帶大家看一下兩位大師互贈的巨作。上面那副畫為國畫大師張大千贈與畢卡索的那副畫,一幅經典的國墨畫。
  • 張大千畢卡索互相贈畫,看到畢卡索的畫作,網友:似乎被「騙」了
    張大千畢卡索互贈畫作,看到畢卡索的贈畫,網友:像被「騙」了馬斯洛需求五層次曾經提到人在滿足了生理需求以後會進行下一個階段的追求,那麼隨著大家現在生活質量日益提升,不僅對物質方面的需求增加了,對於精神生活品質方面也更看重了
  • 張大千和畢卡索互贈墨寶,網友直呼:畢卡索這畫的不是牛爺爺嗎?
    並且張大千還向畢卡索詳細的講了中國畫的運用墨水的技巧和方法,特別是在關於"無色具"的理論要求上。  張大千還向畢卡索講述了關於國畫中關於"黑白"、"陰陽"、"陰暗"和"剛柔"之間的辯證關係。  之後,張大千和畢卡索兩個人又交流了很久,畢卡索也向張大千表示自己對於中國畫的喜歡,並且還把自己畫畫的一些技巧告訴張大千,這些都令張大千十分佩服。
  • 【東張西畢】張大千與畢卡索是怎麼認識的?
    他還好心勸告張大千,在我們西方人眼裡,這些大藝術家都跟火星上掉下來的怪物一樣不可理喻。張大千終於生氣了,他不是惱火別人,而是生自己的氣。他為什麼非要託人呢,難道就不能直接去敲開畢卡索的大門嗎?既然你畢卡索不請而至觀我畫展,還拍走許多照片,我張大千就不能跟你見個面,說說有關繪畫的事情嗎?來而不往非禮也,就算你是天下最不可理喻的怪物,我也要見識一下你的廬山真面目。
  • 畢卡索:送你一幅我的畫!張大千:這畫的是我?
    但有時贈者所贈之物,未必受贈者就一定喜歡,說不能還會鬧出笑話,當年張大千和畢卡索互贈禮物就是這樣的。一九五六年,應巴黎現代藝術館館長喬治薩勒的邀請,張大千攜夫人訪問巴黎,期間專門去拜訪了旅居至此的西班牙畫家畢卡索。二人雖有很多不同,但也可謂一見如故,畢竟藝術不分國界。為了讓大家能夠直觀了解解這次二人的會面,下面,我們來模擬當時場景。
  • 畢卡索與張大千
    傳說中在家裡從不穿上衣的畢卡索很破例地穿了件條子襯衫,還穿上了很正式的長褲和皮鞋。 畢卡索請張大千夫婦和趙翻譯坐下後,便立刻捧出五大本畫冊,請張大千觀看。每本畫冊裡大概有30張畫左右。 張大千好奇地翻閱著,吃驚地發現原來裡面的畫…
  • 藝術大師|中西方最有名的碰撞:當畢卡索遇見張大千!
    當時張大千還以為翻譯搞錯了,經證實原話如此。接著畢卡索更加激動地說:配在這個世界談藝術的,第一是你們中國人;其次是日本人,而日本的藝術又源自於中國;第三是非洲黑人。除此之外,白人根本就沒有藝術!接著畢卡索和張大千互贈了畫作:左:畢卡索的《西班牙牧神像》右:張大千的《墨竹》最後還一起互相拍照留念(據說畢卡索平生最不喜歡別人給他拍照片,但是這回破例高高興興同客人一道合影留念)。
  • 藝術大師 | 中西方最有名的碰撞:畢卡索遇見張大千
    張大千直率地說:「中國畫十分注重筆墨,而這些畫作的墨色分得不好。毛筆蘸墨是依靠水分多少來控制深淺的,從而形成焦、濃、重、淡、清五種墨色......」當時張大千還以為翻譯搞錯了,經證實原話如此。接著畢卡索更加激動地說:配在這個世界談藝術的,第一是你們中國人;其次是日本人,而日本的藝術又源自於中國;第三是非洲黑人。除此之外,白人根本就沒有藝術!如果把東西方繪畫比作一塊精美的麵包,那麼,西方的不過是麵包的碎屑罷了。
  • 張大千和畢卡索以畫會友
    1956年春天,張大千應邀去法國巴黎,並在那裡舉辦了「敦煌畫展」和「張大千近作展」,其作品得到西方各界的高度認可和盛讚
  • 張大千法國「追星」畢卡索,感嘆畢卡索也是只猴子!互贈天價作品
    當張大千得知那位舉世聞名的畢卡索悄悄前來觀展後,同這位巨匠交流切磋的想法便在他的腦海裡熾熱地流淌。「不進則退」早已成為了人人皆知的道理,但真正「前進」的人又有多少呢?當今,多少人甘於平庸,不思進取,甚至用「佛系」一詞來粉飾自己的懶惰。隨著「佛系」作為網絡用語的大熱,這批人用「佛系青年」來形容自己,而沒能認識到自己正在怠惰的漩渦中難以脫身。
  • 畢卡索:西方沒有藝術,中國藝術是第一
    主客用過午餐後,畢卡索將張大千迎進大畫室,捧出5大本畫冊,每冊約有30多張畫,誠懇地對張大千說:「這些都是我畫的。畫水墨畫應該用中國的毛筆,依靠含水的多少來控制乾濕濃淡,體現出『墨分五色』。我們中國畫不求形似而重寫意,素有詩、書、畫融合的特色……」說完,當場寫下「張大千」三個大字,墨色深淺有致,筆力蒼勁雄厚,畢卡索不禁嘆為觀止。
  • 畢卡索對張大千說:我最不懂的就是中國人為何要跑到巴黎來學藝術
    主客用過午餐後,畢卡索將張大千迎進大畫室,捧出5大本畫冊,每冊約有30多張畫,誠懇地對張大千說:「這些都是我畫的。我最近對中國畫很感興趣,正在學習。張先生看看畫得怎樣?請多指教。」西畫大師竟然在自學中國畫,這讓張大千頗感驚訝,他好奇地翻閱著,可發現儘是些「花鳥魚蟲」,顯然是臨摹齊白石的習作,筆法很是稚嫩。於是委婉地說道:「你畫得很好,但工具不對。
  • 張大千拜訪畢卡索,畢卡索卻說:西方沒有藝術,我佩服齊白石!
    畢卡索的父親是一位美術教師,所以他除了有著藝術基因外,從小就接受古典主義的造型訓練,畢卡索的繪畫基本功非常紮實,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畢卡索在繪畫中不斷摸索自己的繪畫風格,後來又深受塞尚畫面結構的影響,逐漸建立了立體主義,並且名震畫壇,人們所熟知的也大都是他的《亞威農少女》、《格爾尼卡》等立體主義的作品。
  • 張大千與畢卡索不得不說的故事
    果然還沒等張大千回答,畢卡索便接著說:「這些畫都是我畫的,我最近對中國畫畫法很感興趣,正在學習,請您指教一下。」張大千思忖了一下,然後說:「我們中國畫不求形似但重寫意,畢卡索先生還是很得中國畫的神韻精神啊。」以張大千一貫謙和的待人之道,當然得先對畢卡索畫中國畫的認真態度加以充分肯定,然後才能去挑毛病和點評。
  • 張大千登門請教畢卡索,而畢卡索的一段話,讓張大千沉默……
    大家好,我是阿亮,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張大千登門求教畢卡索的一件小故事,中國近現代畫史上,張大千絕對是前三的人選,而畢卡索,更是世界畫壇的巨匠,這兩人還曾有過一番這樣的交集。張大千沒有在乎這些繁文縟節,藝術家的執著個性讓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為何非要託人?直接登門拜訪也是很好啊。於是,他前往尼斯城,踏上了見畢卡索的道路。到了後,他先打電話預約了畢卡索,等了幾天後,等到了畢卡索的回電,邀請他去他的城堡見面。
  • 張大千:畢卡索年輕時的畫最好,越畫越差
    畢卡索曾經贈給張大千一幅畫,畫上只見碩大一張臉,五官不具人形。有人傳說這幅抽象速寫是畢卡索為張大千畫的肖像。張大千對此感到好笑:「我聽說有人聲稱畢卡索的這幅鬼臉殼子,一邊鬍子長,一邊鬍子短,是在強調他對張大千的印象。其實這都是牽強附會。」
  • 張大千拜訪畢卡索,畢卡索:西方沒有藝術可言,真正的藝術在東方
    梵谷、莫奈、達文西等等,我們小時候還學習過達文西畫蛋的故事,但畢卡索這個名字對我們更加熟悉。其三,他打破了所有套路,可以說他沒有明確的老師,也沒有具體的弟子,他一個人在藝術世界裡精心地創造,他走過的路都是不可複製的。其四,畢卡索的戀愛關係非常複雜,多變的愛情是他被人詬病之處,但一定也給予他畫作很好的靈感。這就是畢卡索,一個嚴肅深沉地凝視眾人的畢卡索。
  • 美術研究|畢卡索:西方沒有藝術,中國藝術是世界第一
    主客用過午餐後,畢卡索將張大千迎進大畫室,捧出5大本畫冊,每冊約有30多張畫,誠懇地對張大千說:「這些都是我畫的。我最近對中國畫很感興趣,正在學習。張先生看看畫得怎樣?請多指教。」西畫大師竟然在自學中國畫,這讓張大千頗感驚訝,他好奇地翻閱著,可發現儘是些「花鳥魚蟲」,顯然是臨摹齊白石的習作,筆法很是稚嫩。於是委婉地說道:「你畫得很好,但工具不對。
  • 畢卡索對張大千說了一句話,令眾多中國藝術家深思
    他還好心勸告張大千,在我們西方人眼裡,這些大藝術家都跟火星上掉下來的怪物一樣不可理喻。張大千終於生氣了,他不是惱火別人,而是生自己的氣。他為什麼非要託人呢,難道就不能直接去敲開畢卡索的大門嗎?既然你畢卡索不請而至觀我畫展,還拍走許多照片,我張大千就不能跟你見個面,說說有關繪畫的事情嗎?來而不往非禮也,就算你是天下最不可理喻的怪物,我也要見識一下你的廬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