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省時省力又省紙省墨的臨帖方法,以及臨帖的幾個注意點

2020-12-19 書法有雲

臨摹學習法,是古人在漫長的書法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種科學、高效的學習書法的方法。我們現在學習書法,基本上都是遵循臨摹法來進行的。臨摹學習法,它是由臨寫和摹寫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的統稱。

圖片:書法有雲

一、臨摹學習法

臨寫,分為對臨、背臨和意臨這三種。

1、對臨

對臨是指將範帖放置在左邊,硯臺放置在右邊,我們看著範帖上的字邊看邊寫的一種學習方法。

2、背臨

背臨,是指在對臨的基礎上,不看字帖,依靠腦中的記憶來書寫。

3、意臨

意臨其實是一種把自己化為書家的一種方法,我們在寫出範帖上沒有的字,使所書寫的字的神採跟範帖上的字一模一樣。

摹寫,是指將透明薄紙覆蓋在範帖之上,照著範帖的字進行描寫的一種學習方法。

圖片: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二、省時省力又省紙省墨的臨帖方法

簡單的介紹了臨摹學習法,那麼我現在介紹一種省時省力又省紙省墨的臨帖方法,它的具體步驟如下:

使用一張比較厚又不容易破損的紙張,用一支鉛筆按照範帖上的字先勾勒出那個字的輪廓,勾完之後再仔細的對著字帖進行修改,發現一處不合適的地方就用橡皮擦把它擦掉,然後再用鉛筆細細的描上。

不管擦多少地方,也不管改過多少次,最後一定要達到自己滿意的程度。滿意了,再用毛筆把輪廓填充起來。填完後再檢查,看看神採怎麼樣,能不能再修改,直到成功為止。

當然,既然用墨填充完了可能就不好修改,只能仔細的分析一下問題在哪裡,重新地勾畫一個,不管多少次,一定要達到形神兼備。

這個方法是不是又省時省力又省紙省墨?大家可以按照這個方法進行實踐一番。

圖片:王珣 伯遠帖

三、臨帖需要注意的幾點

1、看準一個字在方格內的大小,最小的佔多少,最大的佔多大,一般的都留有多大的邊白;

2、注意每個筆畫的起筆,收筆,粗細、力度尤其是意態神情;

3、注意每個字筆畫的分布,偏旁的揖讓,著力顯示神採的主要部分或筆畫;

4:、注意字跟字之間的映襯、遷就;

5、注意行跟行之間的布白。

以上就是臨帖所需要注意的幾點,好了,今天這篇文章就寫到這裡。

相關焦點

  • 書法的基本學習方法:讀帖、摹帖、臨帖
    那怎麼讀帖、臨帖、摹帖,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是詳細的觀看和揣摩字帖中字的點畫、用筆、結體、神韻等,將它們觀之於眼、銘記於心,然後進行書寫的一種學習方法。這種摹寫方式後成為了人們學習書法的一種方法,並發展成為我國璀璨的書法藝術寶「雙鉤」乃書法術語也。法書摹勒上石,沿其筆畫的兩側外沿以細線鉤出,稱之為「雙鉤」。
  • 書法的基本學習方法:讀帖、摹帖、臨帖!
    讀帖、臨帖、摹帖是學習書法的基本方法。那怎麼讀帖、臨帖、摹帖,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是詳細的觀看和揣摩字帖中字的點畫、用筆、結體、神韻等,將它們觀之於眼、銘記於心,然後進行書寫的一種學習方法。 這種摹寫方式後成為了人們學習書法的一種方法,並發展成為我國璀璨的書法藝術寶「雙鉤」乃書法術語也。法書摹勒上石,沿其筆畫的兩側外沿以細線鉤出,稱之為「雙鉤」。
  • 書法乾貨——最有效的臨帖方法!
    '筆禿千管,墨磨萬錠'是古代書家理想而有效的臨帖方法。現代的書法學習雖也離不開紮實的臨帖功夫,但生活節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劇增,即使專業學習也不可能下到古人的功夫。所以,書法學習中亟需省時、高效的臨帖方法。
  • 臨帖是學習書法的必修課,關於臨帖的問題都在這了
    臨帖其實就是模仿,一項技能你自己不會,想要學習它,就要先去模仿它,這是一種學習方法。就比如相聲有很多經典的老段子,初學相聲就要先從模仿這些開始。我們小時候寫作文,老師也讓模仿某作家的文章寫一段話,這和臨帖的道理是一樣的。
  • 臨帖、摹帖雙管齊下
    「摹帖」是用透明的薄紙(如拷貝紙)覆蓋在字帖上,然後將其字樣描下來。通常有這幾種方法:一、雙鉤。即用單線將字的輪廓勾畫出來。通過勾畫了解原字的用筆和結體,然後再根據用筆特點填墨,所以又叫做「雙鉤廓填」。
  • 在學書法的時候想要找對臨帖方法,卻不知該如何下手?
    當前中國書法教育委員會的成立以及對廣大學生書法教育活動開展的重視)無疑證明了這一點。學習書法要先從臨帖開始,臨帖是書法學習的不二法門。因為只有通過對範本的臨習,才能熟悉前人的用筆、結構等規律,逐漸掌握其「遊戲規則」,最終步入自我創作的大門。讀帖是臨帖的輔助手段,是對範本進行分析研究的過程,而臨帖則將讀帖所獲得的認識付諸筆下,錘鍊功底。
  • 《九成宮醴泉銘》的臨摹方法——摹帖、臨帖
    當然這些方法和規則,都是藝術技巧,而不是目的。臨摹是學習書法的核心方法,「臨」包括對臨、背臨和意臨等;「摹」包括雙鉤、單鉤和向拓等。只有通過不斷臨摹,從生疏到熟練,我們才能更好地掌握《九成宮》點畫用筆和結構安排的一般規律。我們可以嘗試從「摹帖、對臨、讀帖、背臨」四個層面展開對碑帖的學習。今天先介紹摹帖的方法。
  • 臨帖究竟都有哪些好處?
    老陳有自己的書房,筆、墨、紙、硯都有。桌上也有一兩本字帖。 但老陳呢,從來不臨帖。 他這一通宵,就在那兒抄各種唐詩宋詞。 其實老陳也知道臨帖的重要性,但自己下不了那個苦功。
  • 這是臨帖最痛苦、且最有效的一個方法
    秀才看了米芾的臨帖後說:「跟我學寫字可以,但有條件,得買我的紙,可紙貴五兩紋銀一張。」米芾學字心切,一咬牙借來銀子交給秀才。秀才遞給他一張紙說:「回去好好寫,三天後拿給我看。」回到家,因心疼紙貴,每當臨帖時,必讀帖多遍,待胸有成竹時方才落筆。如此所寫之字,多已得原字精髓之八九。日後米氏書技精進,方才悟得,此乃秀才的良苦用心也。
  • 運用這四步臨帖方法,臨帖效果會大增!
    運用這四步臨帖方法,臨帖效果會大增!,在選定字帖後,如何提高臨帖效果,是臨帖中的核心問題。觀察得越仔細就越有利於臨帖。二:寫。「寫」就是把觀察得到的胸中之形再現在紙上。「寫」的目標是:爭取憑記憶將範字「複製」出來。寫時以「像」為最基本的要求。書寫要一氣呵成,筆畫不可重填。思想要高度集中,樹立位置意識,切不可毫無章法胡亂寫一通。初學者,對筆畫少、形體簡單的字,爭取不看範字寫下來;對筆畫多,字形複雜的字,可以邊看邊寫,但熟練以後,爭取憑記憶將字一次性寫出來。
  • 張景嶽講析「臨貼與創作」:創造性臨帖才能自成一體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張景嶽以「臨帖與創作」為主題,為聽眾講解書法在繼承和創造方面有著怎樣的微妙關係,書法愛好者們又該如何有「創造性」地臨帖。 從作品來分析書法,中國書法系統有幾個方面:一是筆法,二是墨法,三是形式構造。但我們一般把臨貼和創作分成兩方面:首先,是從臨貼到創作的轉化過程,臨貼是從學習的角度進行追溯的;其次,就是進入到個性化創作的時候,臨貼是為創作服務的。如何把傳統轉換成「活」的東西,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是利用臨摹的方法來進行的創作,只能是「準創作」。真正地進入創作,應該是以個性和以自已的勢態為主來進行創作。
  • 有硬筆基礎,想學軟筆楷書,應該怎樣臨帖?
    這個部分,我們了解一下落款的字體類型、字體大小以及字體位置的使用講究。嚴格來說,臨帖其實有兩個階段,第一是摹帖,第二才是臨帖。臨帖階段對於楷書而言,已經算是臨摹的高級階段了。對於初學者來講,墨姐建議還是先從摹帖開始。
  • 關於臨帖的九個關係和臨帖的秘訣
    在臨帖實踐中,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係。沒有臨過完整的作品,僅臨幾行字,那不算臨帖,也就不可能掌握臨帖的好處。一本帖不管是幾百字甚至上千字,都要去反覆地完整地臨,這樣就不僅能學到帖中的點畫,而且還能體會到帖中所特有的精神氣質,所謂的功力,就是靠這樣積累起來的。在臨帖前必須要很仔細地去讀帖,要注意帖中的每一點畫,哪怕是很細微的變化,以訓練自己的眼力。
  • 平常在家多臨帖,筆會現場不撕紙
    楊中濤臨帖作業問:我過兩天就要去參加一個筆會到達筆會現場後,筆墨紙硯已經鋪開,就等你以及其他書畫家上陣表演了。這時我們可以準備的是:事先了解一下紙張的性能。如何了解這個性能?通常情況下,東道主會準備好一刀或數刀宣紙。這時我們首先應該「試一下紙」。
  • 臨帖的「形似」與「神似」
    在具體的臨帖過程中,最直接遇到的問題是形似與神似的問題。人人都知道臨帖不僅要力求形似,更要追求神似。實際臨寫時,形似容易把握,神似則有點玄奧。 形似,就是筆畫的方圓、長短、粗細,結構的正奇、平險、疏密等等,要力求與原帖『一模一樣』。如果是臨的行草書墨跡,還要注意章法和用墨。
  • 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唯一門徑,離開了臨帖則書法不能進步
    經過上述專與博的首輪學習,大致可以了解自己在哪個方面能有發展,自己有那些缺點,所謂「知己者明」,此時便可揚長避短,找準自己的興奮點,花大力氣鑽研下去,研究所發現的每一個問題,找出原因、解決方法、以及效果如何?「衣帶漸寬終不悔」,此謂之再專。
  • 臨帖對於書法學習究竟都有哪些好處?
    老陳有自己的書房,筆、墨、紙、硯都有。桌上也有一兩本字帖。但老陳呢,從來不臨帖。他這一通宵,就在那兒抄各種唐詩宋詞。其實老陳也知道臨帖的重要性,但自己下不了那個苦功。所以呢,雖然老陳寫毛筆字已經20多年了,但他的毛筆字,依然還是自己上中字時的那點鋼筆字水平。
  • 你那不是臨帖,是在「抄書」…
    讀帖的重要性由於三令五聲被很多人重視,但臨帖前的重要一步讀帖,卻被很多人忽視。拿來了一本字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抄上幾遍再說。若要問你,這本帖子的特點是什麼?具體表現在筆法、字法、章法、墨法上又是怎樣的?能舉出幾個寫得十分精彩的例子信手寫下來嗎?細節上又注意到了多少?很少有人能夠脫口而出。只臨帖不讀帖,實在是很大一批書法愛好者一個嚴重的問題。
  • 初學書法,臨帖和摹帖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這和摹帖的方式有關,只是因為我們在摹帖的時候,是用一張紙鋪在我們要學習的書法範本上,然後用毛筆細筆一筆的把他描下來。那麼這個過程就有助於我們掌握這個字的間架結構的安排和筆畫的錯落。因此,摹帖得結構,臨帖得筆法。
  • 煮雞蛋營養高,用電飯煲操作有妙招,省時省力省能源,口感最好!
    煮雞蛋營養高,用電飯煲操作有妙招,省時省力省能源,口感最好!每天一個雞蛋,最簡單的補充身體營養的方式。雞蛋的做法很多,怎麼吃才能到到營養吸收的最佳效果呢?其實大家都知道,就是煮雞蛋。吃雞蛋的最最營養的食用方法,就是帶殼水煮蛋,有研究數據表明,水煮蛋的蛋白質消化率高達99.7%,幾乎能全部被人體吸收利用,所以,這個看似最簡單的方式是最值得推薦的。如果問怎樣煮水煮蛋,怕是地球人都會說知道。很簡單,就是用水把雞蛋煮熟了就好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