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皇家書閣仿照它而建,一個家族守候四百多年

2020-09-18 鵝頸向天歌


2015年2月4日遊覽普陀山之後直接趕到寧波,5日一早到天一閣參觀。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僅此三項嘉冠就足以使人仰慕不已。天一閣,位於寧波市海曙區,始建於明嘉靖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天一閣名稱的由來。據清代學者全祖望《天一閣碑目記》稱,由於建設之初,曾建一水池於下,後來又搜集石碑刻,得到吳道士龍虎山天一池石刻。閣主認為與是建池不謀而合,於是便就以「天一」為此閣之名。而另一種說法是:既然是建藏書樓,書紙最怕的就是火,受漢代學者鄭玄註解《易經》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啟發,於是把書樓題名為「天一閣」,是為「以水制火」的意思。後一種說法目前成為主流。

一進院內就有閣主範欽銅像和其背後堆雕的《溪山逸馬圖》氣勢非凡。八馬姿態各異,栩栩如生。閣主範欽(1506年—1585年),曾在嘉靖年間任兵部右侍郎。一生喜好藏書,官跡所到之處悉心搜集公私刻本,對無法購置的書就僱人抄錄,經史百家之書,兼收並蓄。他把各地搜集到的書籍,寄回原籍寧波月湖之濱的故宅,在嘉靖四十年前後,建造天一閣藏書樓。

東明草堂為天一閣建成之前範欽的藏書樓,正門前有獬豸浮雕。範欽號東明,故題其書室為「東明草堂」,又稱「一吾廬」。

經過東明草堂就是範欽當年的宅第司馬第,名稱來源於由範欽的官職得名。門柱兩側題詞:夜雨閒吟左司句;時晴快仿右軍書。宅院之內藏有範欽官服複製品和範家世系表。宅院位於月湖深處,林木蔭翳,規模寬敞。

範氏故居原為範宅東廳,為範氏後裔居所,現存建築建於清道光年間。現作為天一閣發展史陳列的一部分,展示範氏先期的歷史內容。

尊經閣原來位於寧波府學內,建於光緒年間,民國二十四年天一閣重建時遷入天一閣內,建築格局為重簷歇山頂,內藏御賜書籍和儒家經典。

晚清道臺,揚州測海樓藏書樓主,吳引孫題天一閣內壁:高閣凌虛,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宸章在上,勝商彝周鼎,傳世兒孫。

天一閣藏書樓坐北朝南,為兩層磚木結構的硬山頂重樓式建築。清乾隆三十七年下詔開始修撰《四庫全書》,範欽的八世孫範懋柱進獻所藏之書638種,於是乾隆皇帝敕命測繪天一閣的房屋、書櫥的款式,興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閣」,用來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庫全書》,天一閣也從此名聞全國。明清以來文人學者都為能登此樓閱覽而自豪。

在天一閣前鑿有「天一池」通月湖,以「福、祿、壽」作總體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獅一象」等景點。天一閣及其周圍園林具有江南庭院式園林特色。


白鵝亭為明萬曆年間遺物,系墓前祭亭。此亭結構精巧,雍容華麗。據說原為祖關山鄭氏墓前的祭亭,不知是否確切。


東園,位於天一閣東南,1982年東園擴建,平整土地,種植竹木,移遷石亭、鐵牛、石虎於此,園林初具雛型。後又移建清末建築兩幢,並對外開放。

德和堂,現為中國麻將起源陳列館。麻將是紙牌和骨牌化合的新品種,改紙牌中的紅花、百花、老千為發、白、中,並增「風」。採用宣和牌的骨牌形式引入彩選中的骰子。這一整合改造過程由寧波人陳魚門完成。目前是國內唯一一家以麻將為主題的專題陳列館。

平和堂是麻將館的第二堂。堂上一個大大的「平和堂」匾額,寓意貼切;一組中國人、東洋人、西洋人圍桌打麻將的銅雕,有興趣者坐下可以留一張世界同樂的合影;銅雕前的地上一幅巨大的石刻麻將花色圖,旁邊還有一米見方的大骰子。由麻將骨牌鋪出的大道一路向前延伸,讓人嘆為觀止。

秦氏支祠,是秦氏族人為祭祀祖先而建。祠堂以照壁、臺門、戲臺為中軸線,五間兩弄,前後三宸,兩側置配殿、看樓。祠堂建築融合了木雕、磚雕、石雕、貼金、拷作等民間工藝,是寧波民居建築藝術集大成之作。


秦氏支祠的戲臺匯雕刻、金飾、油漆於一體,流光溢彩,熠熠生輝。相對於天一閣的收斂與淡雅,秦氏支祠使人感受到的是富豪之家極其所能的富麗堂皇;兩者形成強烈的對比反差,一牆之隔就給予人強烈衝擊之感。天一閣和秦氏支祠比鄰是天生絕配:一個文氣,一個財氣,剛好代表了寧波歷史以及精神的兩大特質——人文薈萃及巨商輩出。

戲臺藻井的設計最為巧妙,由十六條如意鬥拱組成幾何曲線盤旋上升,直至穹窿頂會集,中間覆以銅鏡,渾然一體而不用一枚鐵釘。站在戲臺之上不禁為民族工藝的輝煌精湛而深感自豪。

狀元廳是寧波關門狀元章鋆老宅的廳堂,舊城改造時遷建至此。章鋆,生於1820年,於1852年考取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國子監祭酒。寧波歷史上一共有十三位狀元,章鋆是最後一位狀元。


範欽於1585年去世。他在去世前,將家產分為藏書和其他家產兩部分。長子範大衝自願放棄其他家產的繼承權,而繼承了父親收藏的7萬餘卷藏書,這也形成了天一閣「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祖訓。

範氏祖訓規定:天一閣藏書櫃門鑰匙由子孫多房掌管,非各房齊集不得開鎖,外姓人不得入閣,不得私自領親友入閣,不得無故入閣,不得借書與外房他姓,女性不能入閣。

同時,還標明處罰規則:子孫無故開門入閣者,罰不與祭三次;私領親友入閣及擅開書櫥者,罰不與祭一年;擅將藏書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罰不與祭三年,因而典押事故者,除追懲外,永行擯逐,不得與祭。

正因為如此,天一閣的藏書才得以保存到今日。一直到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才有幸成為外姓人登閣第一人。自此以後天一閣才進入相對開放的時代,但仍只有一些真正的大學者才會被允許登天一閣參觀。黃宗羲在登上天一閣之後,便發出了:」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的感嘆。

範氏餘屋是個獨立的院落,這裡濃縮了完整的天一閣通史陳列,參觀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天一閣從創建至今發展的整個脈絡,直觀地看到重要文物和圖文介紹。

作為寧波人的餘秋雨寫了一篇文章《風雨天一閣》,以一個文人的角度,更以一位同樣愛好讀書的家鄉人的角度,來寫他心目中的天一閣,可想而知,在這樣擁有濃烈情感的作家筆下,天一閣是如何地動人心魄!它只是一個藏書樓,但它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

寧波歷來是中華藏書文化的重地,特別是自宋代以來,私人藏書蔚然成風,名樓迭出,歷代著名的藏書樓有80餘座。歷經430餘年的天一閣是寧波藏書文化的典範,也是中國藏書文化的生動象徵,如今已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寧波的書房」。

在天一閣大門口有郭沫若先生所書 「好事流芳千古,良書播惠九州」大概是對天一閣最精闢的概括和評價。如今範家後人又繞池疊砌假山、修亭建橋、種花植草,使整個的樓閣展現出江南私家園林的俊秀風貌。離開天一閣之後我們要前往有「寧波八大歷史街區」之譽的南塘老街遊覽。歡迎大家繼續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因餘秋雨文章更使它名震一時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私人藏書樓之一。匾額南國書城四個大字,是我國著名的寧波寧海籍國畫大師潘天壽於1962年所寫。許多人會疑問,為什麼天一閣這個匾額沒有落款。
  • 孤山並不孤 | 皇家藏書樓「文瀾閣」
    文瀾閣是頂尖的圖書館,藏有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套官修叢書《四庫全書》這裡先說藏書的文瀾閣,《四庫全書》和它的故事下次講今天的故事1,分別放在四個地方乾隆皇帝說:「凡事預則立,書之成雖尚需日,而貯書之所則不可不宿構……」為此,他下旨預建四座藏書閣即北京皇宮
  • 禁止婦女登樓的中國最古老的私家藏書樓,為何能屹立400多年不倒
    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是位於浙江寧波的天一閣。它與義大利馬拉特斯塔圖書館和美弟奇·洛倫佐圖書館並稱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三大家族圖書館,同時它也是亞洲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 我國最古老私人藏書樓,藏書達30多萬冊,人稱「寧波的書房」
    「書藏古今」指的就是天一閣,一個歷史悠久的藏書樓閣,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景點。天一閣坐落在寧波市內的月湖西岸,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是卸任官員範欽所建的藏書處,樓閣中處處瀰漫著厚重的書香氣息,如今已作為一個以藏書文化核心,集藏書的研究、保護、管理、陳列、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
  • 世界最悠久的私人藏書樓在浙江,一個屹立430年不倒的文化地標
    天一閣坐落在寧波市的天一街,這不是寺廟,也不是什麼出名的樓臺亭閣,它只是一個藏書樓,一個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私人藏書樓之一。範欽的出現,讓寧波出了一個天一閣,也創造了私人藏書的一個歷史。
  • 「四庫七閣」與天一閣:皇家藏書樓為何建成江南民居模樣?
    皇帝此時在思考一個重要問題:這套前所未有的大型叢書,該如何存放?寧波天一閣引起了他的注意。為纂修四庫,乾隆曾下詔欽點江浙藏書家獻書,以範懋柱為代表的天一閣範氏後人進呈書籍638種,為藏書家之冠。而範家的藏書樓天一閣,當時已經使用兩百多年,「並無損壞,其法甚精」,名聲在外。乾隆於是命杭州織造寅著前往寧波調查,收到了詳述天一閣形制的奏摺和圖紙。
  • 清宮最大皇家藏書樓「文淵閣」向公眾開放(組圖)
    文淵閣,原為明代聖濟殿舊址,是清宮中最大的皇家藏書樓。始建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春,第一部《四庫全書》告成,收藏於此。然而世事變遷,如今的文淵閣已是「書去樓空」,文淵閣本《四庫全書》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 寧波天一閣:「建閣閱四百載,藏書數第一家」,文化的力量
    這次,我終於親自走進了這座被譽為「建閣閱四百載,藏書數第一家」的神秘府邸,一探其中的深厚文化內涵。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當時的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範欽平生喜歡收集古代典籍,後又得到鄞縣李氏萬卷樓的殘存藏書,存書達到了七萬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錄最為珍稀。
  • 天下第一藏書樓天一閣
    在中國歷史上,各種文化典籍浩如煙海,而收藏、貯存這些典籍的既有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辦藏書樓、藏書閣,亦有眾多的民間私人藏書樓、閣,天一閣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連清代的中央藏書樓北京故宮文淵閣,在房屋制度、書架款式等方面都是仿製天一閣的
  • 亞洲最古老私人藏書館天一閣 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
    歷來都是皇家藏書最多,但是皇家藏書大約每80年會被燒毀,重建,重編一次。所以很多民間的藏書就非常珍貴。天一閣的名字取自《龍虎山天一池碑記》中的天一。也同樣來自河圖洛書,以及《尚書大傳·五行傳》「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
  • 11萬冊書的私人藏書樓,南潯嘉業堂藏書樓巨富劉鏞第三代所造建
    上次介紹過南潯巨富的私人住宅,想想都羨慕!中西式融合設計在我國都不一定多見。有的設計不帶重複,那才叫犀利!就如嘉業堂藏書樓!就在小蓮莊附近,都是在古鎮口附近。是巨富劉鏞的孫子劉承幹,造建。都是中西合璧園林格局,樓宇規模宏大,藏書豐富,有11萬冊!私人藏書樓就11萬冊,可想而知!
  • 樓閣藏經典 世人獲經綸 ——中國著名藏書樓薈萃
    ,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位於避暑山莊平原區的西部,它不僅是清代的重要藏書之所,也是一處很有特色的小園林。 文津閣的營造法式仿照明代建築的浙江「天一閣」。外觀為兩層,實際是三層,閣中闢一暗層,這樣陽光不能直射到藏書庫。室內油漆彩畫也很考究,深綠色的柱子,藍色封套卷冊,白色的書端,都以冷色為主,給人以寧靜的氣氛。
  • 旅遊: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古籍浩瀚,歷史悠久!
    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許多的展廳都陳列著範家走遍五湖四海收集的書籍,非常值得一看。鬧市喧囂深巷裡。紅塵那畔,坐落著幽隱而悸動的風雨天一閣,走到天一閣,尋一個角落那一本經典細細品讀。
  • 我國「最早」的藏書樓在寧波,歷經400多年,成5A景點
    浙江省寧波市的中心部有一個很大的古代建築群,好像江南庭園,這裡是寧波最有名的旅遊景點之一,位於天一閣,天一閣是藏書館,建於明晨,從現在開始已經過了400多年了。天一閣建於公元1561年至1566年,是當時由兵部右侍郎範欽建造的私人藏書樓,是我們國家最古老的圖書館,範欽喜歡讀書,又在朝廷作為官吏,收藏了大量藏書,一共7萬多卷。
  • 美籍華裔藏書家族「澄定堂」寄存 拿破崙身終生執政證書在臺灣
    為了發揮書本最大的用處,美籍華裔藏書家族「澄定堂」,從第四代Jason Dou起,開始把家族多年所收藏的西洋古籍善本書、首刷版寄存在兩岸各地的圖書館。臺灣「國家圖書館」自2018年開始即陸續收到澄定堂寄存的珍貴西洋古籍,其中包括包括消失200年,拿破崙1804年自封為第一帝國皇帝的終身執政證書正本。這份拿破崙的終身執政證書正本將成為臺灣「國圖」的鎮館之寶,消息傳出後引起各界矚目。
  • 世界三大私人藏書樓有一座在寧波,400年藏書30萬卷,門票只要30
    中國是一個非常愛看書的國家,從古至今留下來的藏書成千上萬,在中國的各個角落都有著歷史悠久的藏書閣,在這其中,不僅誕生了中國四大藏書閣,還有一座藏書閣成為世界三大著名私人藏書館,這座能與世界圖書館相併列的藏書閣就是寧波的天一閣。天一閣在寧波海曙區,建於明朝中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之作。
  • 暗含天一生水五行生剋含義 古人獨具匠心的藏書樓設計
    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是個以藏書文化為特色的專題性博物館。天一閣藏書樓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三個私家藏書樓之一,它建於明嘉靖四十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年)之間,原為明兵部右侍郎範欽的藏書處。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之作。
  • 這裡是我國最古老的藏書樓,它藏盡天下書,如今已經是5A級景區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這是對寧波這個沿海城市最精闢的概括,體現了寧波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其中前半句的「書藏古今」指的就是天一閣歷史悠久的藏書文化。天一閣是我國現存的歷史最為悠久的私人藏書樓之一,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61年),距今已經有400多年歷史了,是由當時的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
  • 寧波這座古建築,已有400多年歷史,是亞洲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書香之國,在中國,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都對書籍這種東西有著獨特的執念,更有甚者十分喜歡收藏書籍,而圖書館就和古代的藏書樓一樣,為的就是能夠將天下書籍收集起來,讓喜歡的人讓愛書的人去看,去學習,筆者下面就來跟大家講述一個浙江省最低調的景區,這裡擁有亞洲最古老的藏書樓,還有30多萬卷古籍藏於其中。
  • 亞洲最古老的藏書樓裡,為什麼會有座麻將陳列館?
    如果你以為天一閣只是一座閣樓,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天一閣是亞洲最古老的圖書館;如果你以為天一閣只是一座圖書館,那你又錯了,天一閣是一座精美的江南園林;如果你以為天一閣只是一座園林,那你還是錯了,天一閣和月湖風景區是5A級景區,是寧波市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