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苗族銀飾之美
苗族銀飾上有大量紋飾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黃佔玲 文/圖
10月17日上午,由南寧市博物館與貴州省民族博物館共同主辦的「飾美人生——苗族銀飾展」在南寧博物館一樓特展廳(二)亮相。本次展覽展出苗族銀飾共計146件(套),包括頭飾、耳環、胸頸飾、手飾、戒指、衣飾、背飾和腰飾等。苗族銀飾上有各種圖騰和紋飾,想要了解苗族銀飾代表的意義,不如先從讀懂這些圖騰和紋飾開始。
現場,講解員給觀眾介紹了一頂「黃平銀鳳冠」的來歷。這頂鳳冠是貴州黔東南黃平地區苗族婦女在節日時佩戴的,它通身由成百上千朵銀花簇擁而成,重兩公斤左右,最突出的是鳳冠上的脊宇鳥,它是苗族的神鳥。
在苗族銀飾中,各類紋飾被大量應用。其中,蝴蝶紋象徵庇佑,在苗族傳說裡,蝴蝶是創造了人類祖先的神靈,當地苗族稱蝴蝶為「妹榜留」,意為「蝴蝶媽媽」。龍紋在漢族文化裡象徵著尊貴、威嚴,但在苗族則是一種隨時可見,可以和各種動植物「嫁接」的一個符號。魚紋在苗族藝術造型中是一種生殖觀念的表達,象徵著婦女們求孕多子的祈願。
苗族銀飾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內的手工操作完成,一件銀飾多的要經過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此次展覽的展出時間為10月17日至12月18日,為免費觀展,感興趣的市民可自行前往。
貴州黃平銀鳳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