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文章曾遭毛主席當頭棒喝,你怎麼看

2020-12-18 詩文天下

郭沫若在1943年中至1945年專門研究先秦諸子的思想學說之後,發表了一系列論文,後來集為《青銅時代》和《十批判書》,內容包括《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孔墨的批判》、《儒家八派的批判》、《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莊子的批判》、《荀子的批判》、《名辯思潮的批判》、《前期法家的批判》、《韓非子的批判》、《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等等。《十批判書》中「稱讚孔子是順應著當時的社會變革的潮流的」等等觀點,在歷史、哲學等學術界引起了熱烈反響和爭鳴。

郭沫若的這些觀點,毛主席並不贊同,還專門寫了一首《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的詩對郭老的觀點進行了批評。詩的原文如下: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龍魂死業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詩的意思是: 郭沫若同志,請你少罵罵秦始皇吧。焚書坑儒這事兒是對是錯,要認真地研究和探索,不要急著下結論。秦始皇雖已作古,但他的功業一直影響著後世。孔儒之說,雖然名氣很大,流傳甚廣,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猶如谷秕谷糠,沒什麼價值。歷代都有學習借鑑秦朝的政策法令,你寫的《十批判書》,實在不是什麼好文章。你要好好把唐朝柳宗元的《封建論》讀熟讀透,不要再從柳宗元《封建論》稱頌的秦朝郡縣制和法治的觀點上,又倒退到周文王的分封制和禮治的糟粕上去。

全詩雖然僅僅八句,但包羅萬象,立意極其高遠,時空背景廣闊,內涵極其豐富,是詠史的上乘之作。毛主席藉此詩批評離沫若,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在當時觸動了一些高層,引起了高層的震動。

「歷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會前期有建樹的,都是法家。這些人主張法制,犯了法就殺頭,主張厚今薄古。儒家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主張厚古薄今,開倒車的。」 —毛澤東

毛澤東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是關於砸碎一個舊世界、創造一個新世界的政治家,是強調厚今薄古、思想更傾向於法家的領導人。但是他又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雖然經常說些批判儒家的話,但對積極的儒家觀點,也是讚許。畢竟他是一個政治家。寫此詩時,毛澤東80歲。

相關焦點

  • 毛主席和詩「三打白骨精」駁斥郭沫若,認為唐僧不應該千刀萬剮
    1961年10月25日,郭沫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看了浙江紹興劇團演出《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後,借「三打白骨精」戲曲的情節,聯繫當時所說的現代修正主義,做了一首《七律·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並呈送給毛主席。
  • 毛主席送給郭沫若一首詩,卻點了秦始皇和孔夫子的名
    文|慄強毛主席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同時他也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對於我們這些接受了新時代教育的年輕人來說,隨口一張就能背出幾句主席家喻戶曉的詩作來。什麼?說筆者吹牛,這就背給你聽——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怎麼樣,信了吧?
  • 毛主席詞《滿江紅和郭沫若》
    因此我想到了毛主席一九六三年元月在廣州看到了《光明日報》上發表的郭沫若根據當時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而寫的一首《滿江紅》詞。毛主席就寫了一首和郭沫若《滿江紅》的詞。毛主席這首正合目前中國面臨的國內的國際形勢。但是敵人再邪惡中國人不怕。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諾犯我,我必犯人。
  • 談毛主席的《讀封建論》呈郭老》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反文王。郭沫若是一代文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劇作家,古文字學家,革命家,書法大家。解放後曾擔任,國家科學院院長,國務院副總理。在古文字方面享有世界聲譽。
  • 大氣.硬氣.提氣:毛主席《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充滿陽剛之美
    毛主席的《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這首詞,就是一首充滿凌然正氣、浩氣如虹的經典詞章。在這種形勢下,郭沫若在1962末曾寫過一首《滿江紅》的詞,詞中,郭沫若堅信有毛主席的英明領導,就一定會不為反華潮流所動,一定能戰勝困難的信念。毛主席在看過郭沫若的這首詞後,欣然命筆,以答和的形式,寫下了這首詞。詞意解讀「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 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郭沫若的書法為何能賣到千萬?
    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郭沫若的書法為何能賣到千萬?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大家肯定很好奇這句話,雖然這句話子虛烏有。是網上很多小編瞎編編出來的,如果郭沫若先生活著不知道作何感想。今天小編帶大家欣賞一下郭沫若先生的墨寶。是否像很多人所說郭沫若一文不值?
  • 毛主席讀完郭沫若元旦作詞,立即和詩「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1963年1月9日,正在杭州的毛主席,從1月1日《光明日報》上看到郭沫若先生寫的《滿江紅》,全文如下:《滿江紅》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人六億,加強團結,堅持原則。天垮下來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毛主席看完後心潮激蕩,乘興和了《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這首宏偉詞章,有力的回應了當時的動蕩的局勢。
  • 毛主席寫詩評價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想像豐富,寫出了深刻的哲理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是《西遊記》中最經典的劇情,曾多次改編成戲劇和電影。1961年,毛主席看過紹劇《三打白骨精》,曾寫下一首詩來評介這段故事。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
  • 郭沫若:《蘭亭序》是王羲之的翻版。文章不是他寫的。你怎麼看
    1965年,郭沫若根據南京附近出土的東晉王行之夫婦墓誌和謝鯤墓誌,再次提出《蘭亭序》是贗品。並在《文物》雜誌上發表了《王燮墓誌出土《蘭亭序》真偽考辨》一文。郭沫若說,《蘭亭序》不僅是書法角度的問題,也是文章角度的問題,他斬釘截鐵地斷定,《蘭亭序》不僅是王羲之寫的,文章也不是他說的。郭沫若!
  •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手跡四種
    》書法手跡(原稿)一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對中國進行了「改變世界的一周」的歷史性訪問,在與毛主席的會談即將結束之時,尼克森說:「主席先生,我讀過你的一些言論,知道你善於掌握時機,懂得『只爭朝夕』…」,當毛主席聽完王海容翻譯完尼克森的話,不經意露出了笑容——尼克森所引用的「只爭朝夕」,正是出自毛主席1963年所作的《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 郭沫若與毛澤東的詩詞唱和
    近的,如在1955年歲末,郭沫若曾率中國科學院考察團訪問日本,期間寫了《訪日雜詠》10首古體詩,郭沫若將《箱根即景》等7首呈送毛澤東。毛澤東將郭詩轉給北京市委書記彭真,指示在《北京日報》發表,並囑咐將郭詩中的草書改為楷書,以免出錯。
  • 郭沫若發起的《蘭亭論辯》,啟功自述內幕,背後的故事意想不到
    啟功先生看他那口氣和神態,知道事關重大,就說:「您說了這么半天,到底啥事啊?」錢杏邨說:「你現在必須再寫一篇關於《蘭亭序》的文章,這回你必須說《蘭亭序》是假的,才能過關。」並且把這件事情的背景和郭沫若託他找我的前後經過交了個底。這下可讓啟功為難了,因為他一直堅持《蘭亭序》是真實存在的,這可怎麼轉彎啊?轉不好要出大事啊!
  • 郭沫若挑釁魯迅,魯迅用文章回擊,世人笑稱:這就是郭沫若了
    說起歷史上的名人,能惺惺相惜的不少,但是「文人相輕」的更是多,相互之間你看不上我,我看不上你,也是文壇上的一大常態。自打有歷史記載以來,這些文人們相互之間的論戰,就是一出出獨有的好戲。魯迅前腳在報紙上刊登了自己的一篇文章,名稱叫《我的態度氣量和年紀》,後腳郭沫若就趕緊抓住了錯處,寫了很大一篇文章來批評他。在郭沫若的批評文章中,他認為魯迅「氣量」是錯字,對於這樣的現象,想來大家也不陌生,年少時讀書,大家也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老師給出的解釋是,魯迅並非寫的是錯字,而是別字。但是郭沫若可不會這樣認為,他狠狠地抓住了這一點,批評魯迅,連帶著還批評魯迅的老師。
  • 郭沫若60年代書法受寵 以舊體詩和毛主席詩詞為妙
    專家認為,郭沫若是20世紀頂級書法家之一,他的書法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作品自成風貌,其中尤以舊體詩詞和毛主席詩詞為妙。    對於郭沫若書法作品備受關注,華辰拍賣書畫部主管王維認為,一是由郭沫若本人藝術成就所決定的,二是當下藝術品市場中大家對書法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
  • 天才和庸才:郭沫若書法為什麼遠勝康生?丨趙新月讀帖札記
    ——趙新月讀帖札記作者:趙新月【原創作品,謝絕轉載】為了黑郭老,有人鼓吹康生書法怎麼怎麼好,跟風的人還不少。其實,黑郭老的人連書法常識都不懂了。就書法談書法,康生與郭老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郭老是書法天才,康生是書法庸才。
  • 毛主席為《婁山關》說明前後
    1962年,為了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0周年,《人民文學》發表他戰爭年代"在馬背上哼成的"六首詞。特請郭沫若寫些詮釋性文字,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詩詞。郭沫若同意後,很快寫好《喜讀毛主席"詞六首"》,準備發表在《人民文學》上。
  • 毛主席曾高度評價屈原,贊騷體是腐敗統治的匕首
    當然這根毛主席密不可分,毛主席曾高度評價屈原,可以說毛主席是中國研究屈原的第一人,也是最具權威的人。1953年的端午節前後,毛主席向世界和平大會獻上了一副屈原的畫像。大會上評出了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名列其中,當然這根毛主席是密不可分的。毛主席對屈原評價道:「屈原不僅是一個天才歌手,更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
  • 華夏第一陵黃帝陵,當地政府請毛主席題寫墓碑,主席:讓郭沫若題
    新中國成立後,南洋華僑陳嘉庚來到黃帝陵祭拜,當他看到黃帝陵衰敗情況後,給毛主席寫信,「陵廟無人看管,廟宇木料多已腐壞,勢將傾塌。院中草地,多為農民耕種,陵山附近,私墳如鱗。」毛主席收到信件後很重視,他指示周總理交給相關部門處理,周總理明確提出要求,「黃陵應明令保護和整修。」
  • 同為文壇泰鬥,魯迅和郭沫若關係如何?曾有激烈筆戰,最後泯恩仇
    在中國近代史上,如果說起文壇泰鬥,那有兩個人的名字一定要提,一個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魯迅,另一個就是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了。郭沫若比魯迅小11歲,他們都是出生在清朝光緒年間,同樣在民國時期已經是享譽文壇,那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怎麼樣呢?
  • 商宏志書法作品——毛主席詩詞《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商宏志書法作品——毛主席詩詞《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商宏志,1973年2月生,供職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