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收藏入門可選擇明清女性畫家作品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入門可選擇明清女性畫家作品

  扇面或將成收藏新寵,專家建議 入門可選擇明清女性畫家作品

  扇面或將成收藏新寵,專家建議 入門可選擇明清女性畫家作品

  日前,「扇墨傳馨——明清扇面藝術精品展」在廣東省博物館拉開帷幕。記者了解到,在3個月的展期中,公眾將能欣賞到從吉林省博物院和廣東省博物館藏中精心挑選的70餘幅扇面精品,其中不乏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等名家扇面,展現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等豐富的扇面藝術。 專家表示,近年來扇面收藏作為書畫收藏中的小眾領域,具有「小品大藝」、贗品較少的特點,日漸受到追捧。收藏的時候要注意「真」、「精」、「新」,入門可選擇出品較少、畫作精美的明清女性畫家作品。

  文/圖 南方日報記者 肖文舸

  通訊員 林漫懿

  明清扇面精品成為「搶手貨」

  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的扇子具有悠久的歷史,有學者認為扇子在堯舜時代便已產生。從誕生以來,扇的功用日漸豐富,除送涼之外,還具有儀仗、裝飾、身份象徵等諸多功能。扇與書畫結合,形成一種新的書畫形式——扇面書畫,從而使扇子除具有實用功能之外,還平添了藝術魅力和審美趣味。

  據介紹,扇面雖幅不盈尺,卻濃縮了藝術家的巧妙構思、審美情趣和個人情懷,自形成以來即對傳統書畫的形制、題材、構圖,尤其是繪畫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扇面可一窺各種書畫流派的風格和筆墨情趣。

  而屬於書畫收藏領域的扇面收藏面向的受眾範圍相對較狹,屬於小眾收藏,但又由於其精、稀、富有文化內涵等特點,部分精品具備極高的收藏價值。

  「一手卷、二冊頁、三中堂、四條屏、五楹聯、六扇面。熟悉書畫收藏的業內行家都知道這個說法。」廣東省集藏投資協會副秘書長張智表示,近期,由於其價值逐漸被挖掘出來,扇面作為小眾收藏的一個版塊也獲得了越來越高的知名度。

  其中,尤以明清這兩個朝代出品的精品尤為受追捧,「扇面在宋代並不出彩,直到明清時期才開始引人注意,大放光彩。」

  據了解,對於扇面來說,明中後期可謂一個重要的轉折期,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祝枝山等名家的作品開始大量問世,精品流傳後世,成為了今日收藏界的「搶手貨」。

  「小品大藝」行情好 建議成系列收藏

  據介紹,扇面受追捧無疑有精品書畫作品身價過高的影響,「因為名家作品價值高,市場價格常常都是天價,動輒百萬千萬,並且贗品也層出不窮;扇面是小品,目前贗品比較少見,並且也有名家作畫和落款,收藏門檻也不高,既有藝術價值,價格也比較適中,所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藏家入手收藏。」張智說。

  有關資料顯示,去年的匡時春拍「潛廬」藏明清扇面書畫專場上,沈周、文徵明、仇英、祝允明、董其昌、陳繼儒等名家的作品紛紛亮相。而早在2013年北京保利春拍上,明代唐寅的《江亭談古》更是首次破千萬成交價,拍出了1150萬元的高價,刷新了當時扇面的拍賣紀錄。

  再者,扇面從初露鋒芒一路走到現在,市場行情一直都很穩定,保持著穩中有升的趨勢,這讓很多穩健派的收藏投資者看好其未來行情。

  此外,有關專家還強調,收藏明清扇畫最好可以成系列收藏,比如同一個書畫家的多幅作品,又或者是按照畫作內容的分類來選擇收藏,比如人物、風景等內容的不同。

  收藏的時候更要注意三個方面。即「真」、「精」、「新」,確保是名家真跡的條件下,入手品相好的、比較出名的代表作收藏投資,收益更為可觀;而新手入門則可從明清女性畫家的作品入手收藏,「明代的馬守真、薛素素、李因、文淑等,這些名家的作品都值得關注,因出品的作品數量少,並且畫作精美,都是不錯的收藏選擇。」張智說。

相關焦點

  • 扇面畫收藏拍場表現穩定 興起可追溯至明清(圖)
    近兩年,不少藏家的選擇都偏向精、雅的藏品,扇面精雅且形式、品種豐富,再加上目前的市場讓大家覺得小的雅玩是最安全的投資,所以不難預測,扇面未來的發展趨勢將非常可觀。」他說。  「出身名門」價值高  選擇作品須謹慎  據介紹,扇面的文化附加值最被藏家看重。
  • 《小品大藝明清扇面藝術展》90幅明清扇面亮相國博
    本報訊 《小品大藝明清扇面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拉開帷幕。包含90幅明清時期著名書畫作品的精緻扇面,為參觀者展示了不同階層的社會名流對書畫藝術的認識與探索。  山水、花鳥、人物、書法……現場展出的90幅扇面書畫作品皆出自明清時期,其中既有文徵明、董其昌、陳洪綬、邊壽民等職業書畫家的即興之作,也有王思任、吳偉業、孫詒讓、林則徐等官紳、學者的感懷之筆,展示了不同階層的社會名流對書畫藝術的認識與探索,筆墨情趣之外也道出了人們對自然風景的依戀與人情世事的感慨。
  • 著名畫家「王子和」精品扇面作品欣賞!
    其作品曾先後在日本,新加坡,均獲得好評。王子和的人物畫無論是在線描,設色和構圖方面都有他自己的風格。他打破了傳統上畫人物畫固定的形態和題材,把唐宋時期的人物畫過於肥滿和明清時期過於瘦弱的仕女人物畫與及以往歷史人物造型的手法大事革新,滲入了他個人的藝術風格。他比較喜愛描繪歷史人物畫。因為畫仕女畫很容易媚俗。
  • 「多應自寫真」——明清女畫家筆下的女性之美
    明清二代湧現出多位擅繪女性形象的女畫家,她們身份不一,其中既有大家閨秀如方維儀、邢慈靜、黃媛介、金禮嬴等人,亦有青樓名妓如薛素素、李香君等人。不同身份的明清女畫家在畫題選擇上並沒有表現出涇渭分明的傾向,反而相互之間頗有相惜之意。
  • 畫家劉巨德老師精品國畫花鳥畫扇面作品欣賞
    畫家劉巨德老師精品國畫花鳥畫扇面作品欣賞>畫家劉巨德老師精品國畫花鳥畫扇面作品欣賞畫家劉巨德老師精品國畫花鳥畫扇面作品欣賞畫家劉巨德老師精品國畫花鳥畫扇面作品欣賞
  • 畫家楊斐先生優秀作品(扇面)欣賞系列《二》
    畫家楊斐先生扇面作品欣賞畫家楊斐先生扇面作品欣賞畫家楊斐先生扇面作品欣賞畫家楊斐先生扇面作品欣賞畫家楊斐先生扇面作品欣賞畫家楊斐先生扇面作品欣賞畫家楊斐先生扇面作品欣賞畫家楊斐先生扇面作品欣賞畫家楊斐先生扇面作品欣賞畫家楊斐先生扇面作品欣賞
  • 故宮明清扇面經典 | 一扇一畫一清風
    故宮博物院藏有明清時期的摺扇畫頁數千件,以藏品數量大、畫作品質高而居於世界各博物館之首。故宮收錄的198幅圖只是故宮藏品中的鳳毛麟角,更是中國繪畫史中的滄海一粟,然而,卻涵蓋了明清繪畫的主要流派和畫家的重要作品既表現出每位畫家的個人風格,又體現了明清時代的畫壇特點,可以說它們以精緻的形式「描繪」了明清繪畫史。以扇面為載體寫字作畫,最早出現在紈扇上,漢、晉時就有班婕妤題扇詩、王羲之為賣扇老媼書扇的故實。
  • 100幅明清書畫扇面 亮相閩臺緣博物館
    昨日,在閩臺緣博物館,有一場明清以來百人名書畫扇面特展。  展覽持續至5月10日。本次展品全部由臺北市古董文物協會收藏於臺灣,有包括寧靖王朱術桂,清代甘國寶、吳魯,近代弘一法師等的126件(套)書畫、書法,都是首次在大陸展出。  展館內,南明時期寧靖王朱術桂所書的「披史停杯弔古今」,蒼潤遒勁,引來眾人圍觀。
  • 扇面畫價格行情一路上漲(圖)
    上至帝王仕宦、下至庶民百姓,都可擁有不同水平的書畫扇,是欣賞層面最為廣泛的藝術品之一。中國扇子歷史悠久,從實用品、禮儀物演變為藝術品,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宋代團扇書畫和明清的摺扇書畫堪稱書畫扇巔峰。著名書畫家幾乎都創作書畫摺扇,此風氣一直盛行到清末。  扇面書畫與捲軸書畫相比,雖不及捲軸書畫宏大精深,但卻有著更為濃厚的裝飾意趣。
  • 浙博明清女性畫家展:看古代閨閣付諸筆端的閒情與才思
    明清以來,在以男性畫家為主導的畫壇下,女性畫家雖因社會環境的制約在繪畫語言的建樹上也沒能超越男性畫家,但她們以女性畫家特有的細膩情愫,拓展了一般男性畫家很少涉及的情感天地。浙江博物館自11月25日起,推出「流芳未歇·明清時期女性畫家作品展」,此次展覽整合浙江省博物館、常州博物館和常熟博物館庋藏的30餘位明清時期閨閣畫家書畫作品60餘件(組),從中或可觸碰古代規格女性流入筆端的細膩情懷。 展覽海報中國古代繪畫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歷程,歷朝各代名家輩出,唯女性畫家足跡往往隱而不彰。
  • 浙博將展館藏明清扇面,在酷暑中以「涼友」相對
    浙博將展館藏明清扇面,在酷暑中以「涼友」相對 文人喜扇,四季皆宜,春執扇以愛百花,夏執扇以消塵濾,秋執扇以悲落葉,冬執扇而懷冰雪,此扇非扇,不亦為知己者乎。
  • 明清至近現代203名女性書畫家作品在河北博物院展出
    展覽遴選了明清至近現代203名女性書畫家271件套作品,或恬靜優美,或溫婉雅致,或清新雋永,令人嘆為觀止。   明代王端淑《松石錦雞圖鏡片》、清代陳蘊蓮《花卉扇面》、清代夏令儀《書法扇面》、清末民初李蕙仙《柳塘春曉山水鏡片》……「中國歷史上的女性,讓人感覺她們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通過這些作品,我們能看到這些女性敏捷的才思、細膩的筆觸,還有深厚的文化學識。
  • 熱來尋扇子 | 風物在手·明清扇面選
    清代吳榮光在其題跋中說「到明代四家,唐、沈、文、仇始為書畫,蔚為吳下人書畫扇面之風氣」。是後,書畫摺扇風氣大盛,名人顯貴,名家流派遂成明清以來獨具一格的書畫形式。至明末松江畫派、武林畫派、清初六家、宣城畫派、四高僧、金陵畫派以及揚州畫派等等將摺扇繪畫藝術做了進一步的推進與繁榮。
  • 扇面:一種遊走的優雅藝術
    因其小巧便攜故而影響廣遠,所以又可稱之為「一種能夠遊走的藝術」。▲明 陳繼儒 水墨溪山明清時期,摺扇成為扇面書畫的主要載體,因其具有實用性、工藝性和美術性多種特性,而受到社會各個階層的青睞,幾乎所有的文人書畫家都曾在扇面上作畫
  • 先看後藏,明清書法家扇面20種
    從實用工具到成為文人的懷袖之物,扇面書法起源於宋朝,那時流行團扇。到了明清時期,流行更為便攜美觀的摺扇,恰逢文人書法崛起,作為文人必備的扇面書法也發展到一個高峰。明清的書法大家,文徵明、祝枝山、陳繼儒、王鐸、唐寅等人,在作為書法家的同時
  • 20幅明清扇面書法作品,個個堪稱經典,你最喜歡哪一個?
    相傳摺扇是宋代由日本引入我國的,當時還只是流傳在民間供一般市民使用,到了明清兩代,摺扇由於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青睞從而極大推動了扇面書畫藝術,逐漸發展成熟,並盛行不衰,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我國傳統書畫領域的藝術形式。
  • 著名畫家許振,擅長山水扇面作品創作,受到了大家的熱捧
    著名畫家許振,擅長山水扇面作品創作,受到了大家的熱捧 文/華勇作為一種特殊的繪畫形式,在扇面上創作繪畫作品歷來有之。在眾多的繪畫大家當中,許振先生創作的山水扇面尤為引人關注。一方面是因為許振的作品多以青花山水為主題,個性非常鮮明,另一方面是因為許振的繪畫技巧非常純熟,因而創作出來的作品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在收藏市場上,許振的山水扇面也受到了大家的青睞。
  • 鈞瓷收藏入門知識
    >鈞瓷收藏入門知識鈞瓷雖好,但是真正能達到收藏的級別的卻並不是很多,所以要想做鈞瓷收藏,必須要了解鈞瓷收藏的要點,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鈞瓷收藏入門知識,希望對愛好鈞瓷的朋友有所幫助。3、看釉色窯變:這是鈞瓷收藏的一個本質,窯變普通,沒有特色,即使是煤燒,或者國大師作品
  • 北京民俗博物館《盡「扇」盡美》扇面展開展
    11月6日,《盡「扇」盡美——江蘇省江海博物館館藏扇面展》在北京民俗博物館開展。展覽首次走進北京,通過海派名家、秀毓名姝、金闕名臣、落拓名士四個板塊,生動地將名家精品扇面作品展現在觀眾面前。此次展覽利用2個展廳,分別展出了江蘇省江海博物館收藏的明代、清代和民國時期的60幅扇面作品。其中,既包括張熊、費丹旭、胡公壽、沙馥等大量海派名家精品,也有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性書畫家作品,更有眾多明清官吏、文人所作扇面作品。花鳥、山水、仕女圖惟妙惟肖,篆、隸、楷、行書體各有千秋。
  • 中國歷代山水畫經典範本「扇面冊頁」
    作者 | 倚松聽風(孔網店鋪:杭州南山書屋)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書店日記# 中國歷代山水畫經典範本·扇面冊頁扇面是中國畫家偏愛的一種表現形式到了明清,則代以摺扇。摺扇由扇骨相隔,因此更加考驗畫家布景造物的功力。「明四家」尤好此物,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都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扇面傑作。他們在扇面上或畫石兩塊,或畫樹幾株,有時純以水墨,有時稍加設色,再在空白處題詩幾行,即是雅事一樁。到了清初「四王」,他們繼承了明代文人在扇面上題詩作畫的傳統,只不過構圖更加複雜繁密,力爭把巨嶂山水融入到方寸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