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裡淄博,聊齋文化又一重要項目,大家都來看看

2020-09-19 聊齋有緣

聊齋文化又一項重要項目

蒲松齡《聊齋志異》手稿真跡

仿真影印回淄博

打造聊齋文化收藏第一珍品

面向社會徵尋建議!


蒲松齡是世界的,更是淄博的,淄博市作為聊齋故裡,我們倍感榮幸!

聊齋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影響力傳播於全世界!

2020年是蒲松齡先生誕辰380周年,作為聊齋故裡人,我們怎樣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學家,紀念這位我們淄博的奇人呢?

蒲松齡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聊齋志異》,聊齋文化最有影響力的作品是《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最有價值的是蒲松齡的手稿!

可惜!聊齋手稿並不在淄博,而是保存在遼寧省圖書館,蒲松齡的故鄉卻沒有保存下他的聊齋真跡,這不得不說是聊齋故裡的一大遺憾!

如何才能把《聊齋志異》手稿請回淄博呢?

只有仿真影印、原樣複製這部聊齋真跡,來實現淄博人的聊齋夢,以此來紀念蒲松齡先生誕辰380周年!


先來欣賞一下聊齋手稿真跡


蒲松齡手稿真跡


蒲松齡手稿真跡


蒲松齡手稿真跡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手稿,現存於遼寧省圖書館,作為國家一級文物。是中國古典名著中唯一存世的作家手稿,是國家一級文物,其文化價值、歷史價值、文物價值、文學價值無與倫比。




這次,

我們要做一件極品,

要成為聊齋文化的巔峰之作,

以不負蒲松齡先生一生心血!

要滿足淄博人的心願!


本次仿真影印製作方案

蒲松齡《聊齋志異》手稿真跡,本次仿真影印版,一函八冊,傳統工藝製作,古籍線裝、手工宣紙彩色影印,宋錦函套、封面,配有香樟木書盒。

增加附卷《蒲松齡用印集藏》,為蒲松齡自用印首次結集出版和面世,全部來源於蒲松齡現存文物,共入編40餘枚,收藏價值極高。

由數個聊齋文化權威研究機構共同策劃,以復原蒲松齡先生的原著原貌、打造聊齋文化第一收藏品為目的,是目前為止最具收藏價值和傳承價值的聊齋文化收藏品。


提前欣賞

專配香樟木書盒


宋錦函套,古樸典雅


蒲松齡畫像


蒲松齡嫡系後人籤名


彩色仿真影印內頁


完全復原原貌


副卷:蒲松齡用印集藏


蒲松齡自用印40餘枚面世


尊敬的聊齋文化愛好者、研究者、收藏者,以及淄博各界人士:

為了做好本次文化項目,為了紀念蒲松齡誕辰380周年,為了向我們淄博市聊齋文化故裡奉賢一部值得永久珍藏、擁有重大紀念意義的文化珍品。

出版委員會呈請大家根據以上出版方案,給予我們在出版發行、市場推廣方面更多有價值的建議,我們將給予豐厚回報並表達誠摯的感謝,讓我們攜手為聊齋文化的繁榮、為聊齋手稿重回淄博而共同努力!


可行性優秀建議者回報:

1、贈送本次版本一套。

2、邀請加入出版委員會。


建議徵集方式:

1、以私信回複本內容留言。

2、發送郵箱:lzys68@163.com


同時,誠邀相關文化機構、企業成為策劃運營合作單位,來共同完成這一項目!


相關焦點

  • 淄博聊齋文化節 _山東頻道_鳳凰網
    淄博聊齋文化節開幕式「五一」黃金旅遊周期間,在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鄉——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舉辦的中國淄博國際聊齋文化節,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遊客。蒲家莊是清代著名文學家、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鄉。自一九八九年以來,蒲氏後裔以弘揚聊齋文化為己任,投資一點六億元人民幣,以蒲松齡故居、蒲翁故裡蒲家莊、《聊齋志異》故事為主線,開發建設了佔地一千畝的聊齋城。
  • 看了這麼多年聊齋,你不去聊齋城看看?7月13日,《好客山東》節目送淄博聊齋城門票啦!
    小時候看的第一部鬼片,應該就是《聊齋》,這部根據我國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先生的《聊齋志異》改編的神話劇,故事情節精彩、刺激,你還記得美麗的狐仙嗎?你想親身體驗聊齋文化嗎?那就來淄博聊齋城吧!  聊齋城是以聊齋故事為主題的組群式的大型旅遊區,位於淄博市淄川區蒲松齡故裡蒲家莊,世界唯一鬼狐仙境、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江北民俗風情旅遊勝地,山東省五大旅遊景區之一。
  • 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淄博聊齋城奇觀一
    蒲松齡生平簡介在2017-05-31 10:16魯網《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淄博蒲松齡故居奇觀一》一文中有解讀,本文不再重複。  蒲松齡(公元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屬淄博市淄川區)人,清代文學家。
  • 淄博人永遠的痛--蒲松齡《聊齋志異》手稿流落東北紀實
    蒲松齡是淄博的,也是世界的,淄博市作為聊齋故裡,我們倍感榮幸!蒲松齡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聊齋志異》,聊齋文化最有價值的是蒲松齡的《聊齋》手稿!可惜的是,聊齋手稿並不在淄博,而是保存在遼寧省圖書館,蒲松齡的故鄉-淄博,卻沒有保存下他的聊齋真跡,這不得不說是聊齋故裡的一大遺憾!《聊齋志異》手稿從清朝同治年間出走淄川流落東北,不得不說是聊齋故裡和淄博人永遠的痛!
  • 淄博聊齋文化展覽將於11月15日-22日首次亮相臺灣
    為促進淄博與臺灣文化交流,應臺北市文化藝術促進協會邀請,淄博市文廣新局、蒲松齡紀念館將於11月15日至11月22日,在臺北華山文創園區紅館舉辦「鬼唱詩——— 蒲松齡聊齋文化展
  • 蒲松齡故裡:三百年「高齡」的聊齋俚曲重新唱起來了
    蒲章俊是第二批聊齋俚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從7歲跟著太祖父蒲人潤學唱聊齋俚曲。「一到晚上,睡覺前,太爺爺不是給我講故事,就是教我唱曲子。小時候光知道學唱,不知道唱的是聊齋俚曲。上小學後,從啟蒙老師那兒才知道,原來這就叫聊齋俚曲。」
  • 淄博文促會聊齋專委會召開在淄機構負責人會議
    作者:守璞8月3日,淄博市中華文化促進會聊齋文化專業委員會在淄博廣電生活區聚賢齋召開了在淄機構負責人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淄博文促會聊齋文化專業委員會會長周雁翔,常務副會長蒲勝業,淄博文促會聊齋文化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聊齋文學院院長張慶林,副院長馮志偉,郭敬玉,淄博文促會副會長、聊齋藝術團團長郝恩波,淄博文促會聊齋文化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柳泉書畫院副院長李玉芳(守璞)。周雁翔會長主持了會議。
  • 聊齋會館傳捷報·聊齋文化譜新篇
    【聊齋會館】最新消息:近日,【山東聊齋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蒲勝業同志,在淄川蒲家莊【聊齋會館】會見了山東省著名企業家、蒲松齡第七世孫蒲國新等蒲氏後人一行。蒲國新先生在成功創辦多家知名企業之餘,還時刻關心著聊齋文化的推廣發展和家鄉建設。
  • 淄博劇院27日晚免費聽《聊齋俚曲》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7月23日訊 7月27日晚7:30,淄博市聊齋俚曲藝術團為廣大市民帶來聊齋俚曲《蓬萊宴》《曠野逢仙》,市民可於當天上午9:00憑身份證到淄博劇院領取免費門票(每人僅限一張)。聊齋俚曲是清初文學家蒲松齡將自己創作的唱本配以當時流傳的俗曲時調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音樂文學體裁,它是包含小曲、說唱、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在內的藝術綜合體。
  • 聊齋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閱讀提示  如何進一步弘揚聊齋文化、發揮淄博這張重要文化名片的作用?在作好各項基礎性工作的同時,蒲松齡紀念館也在尋求新突破——與大中小學校合作開設聊齋文化講堂,謀劃籌建聊齋書院,使聊齋文化的教育、教學更加有序化、規範化。同時,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舉辦聊齋文化全國巡迴展等,使聊齋文化成為宣傳淄博、建設文化強市的重要載體。
  • 聊齋文化結碩果·乘風破浪再揚帆
    ,【山東聊齋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儀式在位於山東淄博淄川蒲家莊的【聊齋會館】隆重舉行。、淄博文促會聊齋文化專委會常務副會長、山東聊齋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蒲勝業淄博聊齋文化專委會副會長、聊齋文學院院長張慶林
  • 淄博文促會聊齋專委會召開《醒世姻緣傳》專題學術研討會
    守璞報導:2020年06月21日,淄博文促會聊齋文化專業委員會在市老年活動中心召開了《醒世姻緣傳》專題學術研討會。淄博文促會聊齋文化專業委員會會長周雁翔、常務副會長蒲勝業,副會長、柳泉書畫院院長王懷江,副會長、聊齋文學院院長張慶林出席了會議。常務副秘書長、柳泉書畫院副院長李玉芳(守璞)也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周雁翔會長主持。
  • 話聊齋、賞琉璃、品美景……在大美齊地淄博感受泱泱齊風
    中國山東網11月10日訊 淄博素有「央居齊魯、襟連海岱」之美譽,是獨具特色的組群式城市,文化底蘊深、自然顏值高、民風品質美。11月5-6日,記者跟隨「六藝秀淄博」系列活動之「寫淄博」媒體採風團走進淄博。全面感受泱泱齊風、大美齊地的歷史風貌與人文魅力。
  • 春風十裡不如聊齋一景 聊齋城媒體行紀實(組圖)
    中國網山東魯中3月29日訊(張鈺婕 通訊員 耿浩博) 3月24日,細雨過後的清晨,由乾潤傳媒組織的「春風十裡 不如聊齋一景」2017媒體行活動,一行十幾人一起經歷了一場夢幻般的穿越——聊齋城。  春風十裡,不如聊齋一景  狐仙園為北方園林式古典建築,園內拱橋荷塘、假山石景、碑廊亭榭景觀各異。碑廊內有精心刻制的王漁洋先生和蒲松齡先生的唱酬詩。
  • 泱泱齊風 大美齊地丨「六藝秀淄博」之「寫淄博」媒體採風團走進淄博
    「旺起來」「靚起來」「優起來」的美好願景與藍圖,充分展示淄博市公共文化藝術創作成果,魯網記者跟隨「六藝秀淄博」系列活動之「寫淄博」媒體採風團走進淄博。  據了解,目前淄川區正依託於聊齋故裡和聊齋文化,全力打造聊齋文化特色小鎮,項目計劃建設以聊齋文化旅遊為核心,富硒農業遊、美麗鄉村遊為補充,休閒、餐飲、住宿為配套的聊齋文化旅遊特色小鎮。
  • 文以泉生,泉以文傳,柳泉與聊齋志異有著不解之緣!
    本期《品味茶文化》水系列介紹的是淄博柳泉,它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許多人並不太了解柳泉,但在當地可是名聲卓著,它有著濃厚文化氣息,可以說是文以泉生,泉以文傳,它的盛名與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有關。
  • 周雁翔與聊齋文化結下的情緣 ·跨越半個世紀的執著與眷戀
    在為《聊齋志異全詩集》撰寫「序詩」時,周雁翔認為,《聊齋志異》中的每一件作品,都表達了中國文化最質樸的善惡觀,雋永唯美。他百忙中集其智慧首次領導翻譯著述《全譯白話聊齋》《少兒白話聊齋精選些列叢書》《新蒲松齡年譜》《情溢聊齋春漫淄博》《蒲松齡紀念館大全》《蒲松齡故事大全》《飛鴻之聲》《蒲松齡故居》《磨難曲》《仙鄉情》《聊齋志異在國外》《蒲松齡》《金色的夢》《導遊在人妖鬼狐的藝術世界裡》《聊齋故事全詩集》《新聊齋集》《聊齋情深柳泉意長》等一系列聊齋文化著作,不同角度、不同的層次全方位詳盡的介紹了聊齋文化的形成與流傳和在國內外所形成的影響等
  • 聊齋俚曲 春天裡的傳唱
    與普照寺一牆之隔的淄川老幹部活動中心禮堂裡,琴弦聲乍起,簡陋的木板臺上,聊齋俚曲藝術團的演員正在排演《漁翁與城隍》。76歲的李維臣、陳倩老先生,國家一級演員劉愛琴都在專注的看著排演。演出間隙,他們與弟子不斷交流切磋,一招一式之間看得出對藝術要求的嚴謹和細緻。
  • 邱承彬的詩·聊齋·妖魔鬼怪
    邱承彬的詩·聊齋  《聊齋·妖魔鬼怪》  作者:邱承彬  妖魔鬼怪 善惡有之  魑魅魍魎 莫能逢之  山東淄博淄川洪山鎮蒲家莊蒲松齡故居與山東淄博淄川洪山鎮蒲家莊聊齋城並稱蒲家莊兩大奇觀。
  • 聊齋文化首次登陸臺灣 11月15日至22日臺北開展
    淄博齊魯網11月18日訊(淄川電視臺記者 楊棟 徐治強)蒲松齡紀念館聊齋文化展臺北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聊齋俚曲走進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