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讀古人「三日詩」,領會其寓意內涵,珍惜時光,無怨無悔

2020-09-06 禹州市顧國民




青少年時代,是我們學習知識、增長才幹的大好時機。這個年代的時光十分寶貴,古人曾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比喻。因此,我們今天讀讀古人的「三日詩」,深刻領會寓意內涵,也許對學習工作有著莫大的益處。

古人的《三日詩》共有三首:即《明日詩》、《今日詩》和《昨日詩》。據傳,《明日詩》是清代文人錢鶴灘所作,《昨日詩》是明代大學士文嘉所作,後來有一位秀才看到有《明日詩》和《今日詩》,沒有《昨日詩》,就又作了《昨日詩》。這就是「三日詩」的來歷,其目的是教育和啟迪人們,要珍惜時光,不要得過且過,虛度年華。

《明日詩》 清代、 錢鶴灘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今日詩》 明代 、文嘉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昨日詩》一 、佚名者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懊惱。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

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明日、今日、昨日,這三首詩,言簡意賅,寓意深刻,內涵豐富。他告誡、警醒和啟迪人們:明日尚未到來,能發生什麼情況,還是未知數;今日雖然已經到來,但不珍惜,馬上將要過去;昨日雖然過去,但是已經是過時的黃花,懊悔也晚了。日出日落,花開花謝,一天天過去,一年年到來,人就是這樣的不知不覺中「春去秋來老將至」,至死「萬事成蹉跎」的。

人的一生,不足百年。青少年時代,總覺得人生非常漫長,前邊路還很多。但是,人到老年,扭頭回看一生走過的路,倍覺人生短暫。人最寶貴的是生命,這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來,也不應該重來。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對生命的意義有過論述: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侯,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把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現在,我們雖然不談為人類的解放事業而奮鬥了,但是,一生總要做點事情,幹點實事。這樣,人生才有意義,才能無怨無悔,對得起國家,對得起單位,對得起家庭,也對得起自己!

相關焦點

  • 珍惜時間的詩,也要分類來讀
    珍惜時間的詩,也要分級來讀時間就是生命,魯迅先生說:「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這就說明了珍惜時間的重要性。古人關於描寫珍惜時間的詩歌很多,我們分類來閱讀:一、有珍惜少年時光的的《長歌行》兩漢 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 讀懂詩詞是個技術活兒,王和尚獨家讀詩三妙法,寒假讀詩詞更有效
    但是怎麼讀詩才更有效呢?讀詩僅僅會背就可以麼?今天王和尚,就來分享一下讀詩的三大秘訣。王和尚一直以為,讀詩品詩是一項技術活兒。我們欣賞古人的經典,不能停留在知其大意的低淺層次,應該認真推敲每個字,用心去體會,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詩中的內涵。何以故?詩是文字的精華,千百年來無數詩人嘔心瀝血創作的詩篇,若一掃而過,不加細思,實在是辜負了古人的心血。
  • 28歲蘇軾借鑑韓愈的唐詩,一首宋詞寫盡春日美景,寓意珍惜時光
    蘇軾對於宋詞發展有很大的貢獻,一則是獨創豪放詞派,使得詞境得到擴展,從而使得婉約詞和豪放詞並稱為宋詞兩大流派;其二則是在寫詞的方式上,注重以詩為詞,用寫詩的方式寫詞,賦予了宋詞更高的品格,更高的地位。比如在蘇軾28歲時所寫的一首宋詞,其中就蘊含了韓愈的唐詩名句,化為春日美景最美的詞句,寓意及時行樂、珍惜時光的主題,在文學史上有很高的評價。且看: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讀詩,古人有時挺無聊,但是卻被人捧上天
    讀詩,古人有時挺無聊,但是卻被人捧上天;尋隱者不遇,隨口一說,哪來的那麼多寓意。  有時候讀一些古詩就會發現,其實這首詩只說了一個很無聊的事,但是卻被後來人解讀的玄妙莫測。這已經不是直譯了,其實這首詩不需要翻譯,本來就很簡單直白。
  • 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李白這首詩是古人的科幻世界
    有人提了一個問題:「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如何解讀這句詩?出自哪位大家的哪首詩?前言這句詩應該是題主記錯了,原句是: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出自於李白的《把酒問月》。古人的詠月詩多不勝舉,而李白更是對月情有獨鍾,據統計李白流傳下來的100多首詩中,幾乎每三首就有一首詠「月」。
  • 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李白這首詩是古人的科幻思索
    有人提了一個問題:「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如何解讀這句詩?出自哪位大家的哪首詩?前言這句詩應該是題主記錯了,原句是: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出自於李白的《把酒問月》。古人的詠月詩多不勝舉,而李白更是對月情有獨鍾,據統計李白流傳下來的100多首詩中,幾乎每三首就有一首詠「月」。月亮這一意象在古詩詞中常常用來表現相思離別的愁緒,有對親人的思念、對故土的思念,有期盼團圓的心情,也有對於時光流逝的嗟嘆,對人生哲理和自然界的探索。
  • 《詩經》男孩小名:出自《詩經》裡新穎有內涵的男孩小名!
    《詩經》像一本百科全書,小時候聽過的成語,故事,植物,似乎都能在這裡讀到。讀到那一刻,才真正感覺,古人所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意思。讀書是潛移默化的,也是骨子裡透露出來的氣質,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讀《詩經》的感悟是最深的,這也是古人對《詩經》的喜愛絲毫不減的原因。
  • 金秋三日,在阿瓦提的幸福時光
    金秋三日,在阿瓦提的幸福時光 2012-10-25 16:36:00
  • 都在這10個《清平樂》中的如詩美名裡
    但「易」本身還有改變之義,「初」有生命的內涵。取名「易初」寓意深刻豐富外,還有堅守本心的美好內涵。意弦出處:么弦寫意-清平樂-全宋詞古人彈琴鼓瑟時習慣用最細的那一根弦。本詩中的寫信也是訴說相思的一道重要工序。表達了思緒萬千,思念極致之情。
  • 讀黃庭堅《池口風雨留三日》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黃庭堅少有壯志,其牧童詩就已顯露出卓爾不凡的氣象。治平四年(1067年)黃庭堅考中進士,因才學出眾歷任國子監教授,後改任吉州太和縣知縣,自汴京赴任途中因風雨於安徽貴池池口滯留三日,作詩一首曰:「孤城三日風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遠山長雙屬玉,身閒心苦一舂鋤。翁從旁舍來收網,我適臨淵不羨魚。
  • 靜止今世念,閒讀古人詩。
    靜止今世念,閒讀古人詩。路過一條小巷,花兒開成那樣。呆呆看了半天,心中十分悲傷。
  • 「鶴壽千歲,以報其遊」~古人為什麼用仙鶴寓意長壽?
    傳統的「鶴紋」圖案在中國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意義深遠,「鶴紋」寓意著富貴、吉祥、長壽,更多的圖樣被用作服裝裝飾等。在中國古代,「鶴紋」圖案花紋只能在達官貴族的身上彰顯身份,服飾上有「鶴紋」那是身份的象徵。在中國現代,「鶴紋」花紋出現在衣服上或者裝飾物上更代表寓意祥和。
  •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為你讀詩」
    非常浪漫的是,張天在向妻子靳舒馨求婚時,引用的就是卓文君寫給司馬相如的詩。所謂詩以言志,歌以詠懷,「嘉會寄詩以親,離群託詩以怨。」不管環境如何變化,愛恨離愁,羈旅憂思,家國情懷……我們和古人的這些共有情感始終是相通的。
  • 時光易逝,人已不在,幾首詩詞讓你讀懂珍惜
    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凋零百草的道理。 自然界的萬物有一個春華秋實的過程;人生也有一個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過程。
  • 今馨古韻箏丨①九詠時光詩啟
    詩歌是跳躍、意象、濃縮而直白的韻律形式,常規語境與詩意空間很背離,傳遞意境的感覺很重要,多讀徐志摩、戴望舒、北島、海子、舒婷、席慕蓉、顧城……就明白中國當代詩,多讀唐宋詩詞就明白語言的順暢和親切,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大白話還有重複字,但很親切!
  •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增廣賢文》學古人的處世智慧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增廣賢文》學古人的處世智慧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文,多見多聞。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增廣賢文》《增廣賢文》,也叫《古今賢文》《昔時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
  • 姓張的男孩名字有內涵寓意
    張姓起源於黃帝一族,具有久遠的歷史,是我國一個非常大又古老的姓氏,很多父母在為張姓男孩取名的時候,就會想要彰顯出男孩的內涵和修養,令男孩顯得獨一無二。為了幫助各位父母更好的給男孩取名,下面為各位整理一份有內涵寓意的男孩名字大全,希望你能從中找到取名的靈感。
  • 《弟子規》取名,乖巧可愛,寓意深刻!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不僅讀起來有韻律美,而且裡面的有些教育思想也值得我們學習,所以,為了讓孩子名字更加有寓意,我們不妨從《弟子規》中取名。那今天起名網就為大家推薦出自《弟子規》中的名字,希望你們會喜歡。
  • 品讀|古人幾首教子詩
    元代政治家耶律楚材也曾多次寫詩教子,他提醒其子耶律鑄要牢記學習重要性,「汝知學不學,何啻雲泥隔」;他又強調「汝方志學年,寸陰真可惜。孜孜進仁義,不可為無益」,珍惜時間多勤讀經史,不要沾染不良嗜好,拳拳愛子之心躍然紙上。明代名臣于謙在外出差時還不忘給兒子于冕寄書道:「阿冕今年已十三,耳邊垂髮綠鬟鬟。好親燈光研經史,勤向庭闈奉旨甘。銜命年年巡塞北,思親夜夜想江南。題詩寄汝非無意,莫負青春取自慚。」
  • 願時光不老,願我們不散,好好珍惜身邊的人!
    趁陽光正好,微風不燥,趁我們還在一起相愛,趁時光不老,我們不散,好好珍惜吧!不要去計較許多。人生苦短,我們還有呼吸,我們還能擁抱,珍惜彼此能相聚在一起的時光吧。我努力過,就算你我還是結束了,但我問心無愧,哭過之後好好生活,我一直都在,只是換了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