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籟之聲》傳承民族音樂 彰顯文化自信
中國社科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電視節目模式研究專家冷凇是本次研討會的嘉賓主持,他認為: 「《天籟之聲》以不落窠臼的苦心孵化、不忘初心的文化堅守以及不負真心的國際定位打造了一檔原創的、民族的、藝術的同時也是世界的綜藝節目,真正的改變了音樂類節目的創作方法和觀眾的審美期待,讓音樂類節目走出熱鬧喧囂」。
-
龔琳娜唱響《天籟之聲》 東南衛視弘揚民族音樂
龔琳娜帶著「腰傷」仍堅持參加錄製的節目名為《天籟之聲》,是東南衛視推出的一檔旨在促進民族音樂保護與傳承的大型民族音樂真人秀節目,而「腰傷」事件正是發生在首期節目錄製當天。據參加節目錄製的記者稱,與龔琳娜同臺表演的眾多民族音樂人對龔琳娜的敬業表現紛紛點讚,現場觀眾更是數次掌聲齊鳴,節目氣氛嗨到爆!
-
《天籟之聲》對話自然 民族音樂釋放天然能量
隨著4月6日《天籟之聲》巔峰盛典的臨近,節目更是漸近高潮,在民族文化傳播的延伸上也更進一步。昨晚(3月23日)播出的第九期《天籟之聲》中,金潤吉結合現代街舞元素,演繹了朝鮮族音樂中的酒歌文化;阿來再現哈薩克族音樂的祈雨主題,豐富了整個節目的文化色彩。
-
《天籟之聲》阿來對話自然 民族音樂釋放能量
阿來 新浪娛樂訊 由東南衛視、海峽衛視聯合打造的《天籟之聲》以其對民族文化的創新性傳承和對民族音樂的流行化演繹在業內口碑頗高。隨著4月6日《天籟之聲》巔峰盛典的臨近,節目更是漸近高潮,在民族文化傳播的延伸上也更進一步。
-
《天籟之聲》以民族歌手為載體 做年輕人喜歡的民族音樂
騰格爾是「天籟之聲」舞臺上當之無愧的大哥級人物,但是來到這個民族音樂的舞臺,成名已久的他屢屢獻上顛覆性的作品,引得一些樂評人和觀眾直呼「膽子夠大」。 《天籟之聲》是東南衛視2017年推出的一檔大型民族音樂真人秀節目,以民族音樂為核心,以民族歌手為載體,每期節目由5位歌手參加,這些歌手肩負特殊的任務,他們完成創作的過程,就是一次對民族歷史文化的發現之旅,更是對音樂多重魅力的全新詮釋。最終,由現場觀眾選出的當期金曲,將被收錄到具有儀式感的金唱片中。
-
《天籟之聲》民族音樂和流行經典的混搭有新意
騰格爾 隨著《天籟之聲》一期期的推進,節目中各民族音樂人立足民族文化,結合不同的現代元素讓民族音樂煥發生機。而在今晚(2月23日)東南衛視播出的第五期《天籟之聲》中,以扎西頓珠為代表的的音樂人重憶經典,以創新的演繹融合不同民族的特色,從宏觀視角上致敬經典,詮釋新民族音樂。
-
《天籟之聲》用民族音樂演繹流行經典 舞動青春
隨著《天籟之聲》一期期的推進,節目中各民族音樂人立足民族文化而在今晚(2月23日)東南衛視播出的第五期《天籟之聲》中,以扎西頓珠為代表的的音樂人重憶經典,以創新的演繹融合不同民族的特色,從宏觀視角上致敬經典,詮釋新民族音樂。據悉,本期節目將再新增兩位重磅民族音樂人——來自維吾爾族的克爾曼和高山族的張惠春,兩位音樂人首度在《天籟之聲》的舞臺上用經典曲目的改編獻上自身民族最誠摯熱烈的情感。他們將會有怎樣的精彩表現呢?敬請期待今晚《天籟之聲》!
-
盤點《歌手》節目中傳承的民族音樂之聲,堅定弘揚文化自信
在長達六季節目的不斷發展下,《歌手》品牌影響力也不斷擴大,節目格局從立足於華語樂壇的標準,變為立足於世界音樂的範疇,在洞察華語樂壇脈搏的同時,扛起助推華語音樂的時代使命,讓中國的音樂走出去,讓世界的優秀聲音走進來,傳承與發揚民族音樂之聲變得尤為重要,《歌手》節目也因此秉承使命,以音樂交流為出發點、積極弘揚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以民族音樂彰顯文化自信,發揮主流電視媒體的責任和擔當。
-
《天籟之聲》致敬非物質文化遺產 克爾曼領銜文化擔當
金潤吉 《天籟之聲》一路走來,眾多民族音樂人在民族音樂肥沃的土壤中汲取養分,結合當代音樂元素,造就了一場場精妙絕倫的視聽盛宴。不得不說,在《天籟之聲》的舞臺上,從來都不缺少文化自信和視聽創新。在今晚(3月16日)東南衛視播出的第八期節目中,以克爾曼為代表的音樂人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向文化致敬,在更深廣的層次上對民族音樂的文化高度進行了展望。
-
《重聽經典》音樂之聲,聆聽天籟旋律
1965年上映的《音樂之聲》改編自百老匯同名音樂劇,根據瑪利亞·馮·特拉普的著作《馮特拉普家歌者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 by Maria von Trapp》)改編而成。
-
「做年輕人喜歡的民族音樂」
騰格爾是「天籟之聲」舞臺上當之無愧的大哥級人物,但是來到這個民族音樂的舞臺,成名已久的他屢屢獻上顛覆性的作品,引得一些樂評人和觀眾直呼「膽子夠大」。 《天籟之聲》是東南衛視2017年推出的一檔大型民族音樂真人秀節目,以民族音樂為核心,以民族歌手為載體,每期節目由5位歌手參加,這些歌手肩負特殊的任務,他們完成創作的過程,就是一次對民族歷史文化的發現之旅,更是對音樂多重魅力的全新詮釋。
-
聽禽自在啼:天籟之聲與音樂養生
師曠是道家樂師,琴藝高超,能以樂器擬禽聲與鳥相和。 《韓非子·十過》中介紹了一個故事:「師曠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鶴二八,道南方來,集於郎門之峗。再奏之,而列。 三奏之,延頸而鳴,舒翼而舞,音中宮商之聲,聲聞於天。」
-
這些流傳於古代音樂,乃是天籟之音,為中華文化之博大而點讚
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至今,其中包含有音樂、歌舞等,雖然上千年過去啦,但依然是天籟之音,這些精美的傳統音律你聽過嗎?1、景頗族目瑙縱歌目瑙縱歌又稱總戈,意為歡聚歌舞,流傳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景頗族聚居區,是景頗族最為隆重的傳統民族節日,目瑙縱歌產生年代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
-
天籟之聲 十大震撼人心的知名遊戲音樂
原標題:天籟之聲!十大震撼人心的知名遊戲音樂 遊戲被稱為第九種藝術,是各項藝術的集合體。遊戲是一個獨立的、完整的世界。這個締造的世界裡面,音樂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款經典的遊戲,要想在遊戲的內容引人入勝,與內容相契合的遊戲音樂是必不可少的。
-
天籟之聲!十大震撼人心的知名遊戲音樂
原標題:天籟之聲!十大震撼人心的知名遊戲音樂 遊戲被稱為第九種藝術,是各項藝術的集合體。遊戲是一個獨立的、完整的世界。這個締造的世界裡面,音樂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款經典的遊戲,要想在遊戲的內容引人入勝,與內容相契合的遊戲音樂是必不可少的。
-
傳承天籟之音 保護藏族傳統音樂
隨著時代發展,新興的潮流音樂,也對藏族傳統音樂帶來了衝擊和挑戰。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天籟之音,《唱響民歌,天籟微你呈現——2016藏族民歌微信歌手大賽》經過海選、初賽,將於5月18日進入決賽階段。大賽海選、初賽和決賽都在微信平臺舉行,巔峰之戰-決賽5月18日至23日啟動。
-
文化| 「天籟之音」——呼麥
呼麥,是蒙古族特有的單人多聲表演藝術,暨一人利用嗓音的低音持續聲部產生的泛音,與低音持續聲部形成兩個以上聲部的和聲。呼麥既可一人演唱,也可多人演唱,主要流傳於中國北方的內蒙古和新疆,蒙古國的西部和俄羅斯的圖瓦等蒙古族聚居區,從13世紀產生傳承至今。
-
吹響8000年前的天籟之音! 賈湖笛聲將響徹上海之春音樂節
4月9日,上海音樂學院正式宣布,即將亮相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上的大型原創民族器樂劇《笛韻天籟》,將運用成功複製復原復活的賈湖骨笛,再現8000年前遠古世界的笛音。據介紹,《笛韻天籟》是2017年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主要圍繞笛子這一民族器樂從骨笛到竹笛的歷史演變,生動形象地記錄下中華文明的進步發展歷程,也反映了從人類早期先民為了生存向動物展開殺戮,到自覺棄骨笛、取竹笛,用竹之氣節、竹之堅韌比擬人所應具備的風骨與精神,象徵著人從低層次的生存追求到高層次的至善、大美的精神境界。
-
《音樂之聲》中文紀念版北京上演 重溫經典音樂
來源:新浪娛樂《音樂之聲》《音樂之聲》2019年百老匯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文版日前在海澱劇院上演。2019年,《音樂之聲》中文紀念版再度回歸,用美好的音樂,療愈著千萬觀眾的心靈。本輪北京的音樂之聲是北京的封箱輪,卡司陣容也再度升級,不僅有資深主演,還有唱、跳、演俱佳的小演員們登臺。《音樂之聲》是一部幽默詼諧、真摯動人的作品,她用音樂謳歌了「愛」這個人類永恆的主題。
-
匈牙利民族音樂之魂——淺談巴託克音樂創作對中國傳統音樂傳承的...
他為匈牙利的民族音樂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研究巴託克的音樂和他的創作理念,對於發展和保護中國的傳統民間音樂、繁榮我們偉大民族的精神文化,具有很高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研究漸漸擴展至包括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烏克蘭在內的地區甚至小亞細亞和北非的各類民族部落。之所以深入這些當時尚屬偏遠的地區,是因為巴託克堅信民族音樂的精髓深藏於此,發掘與保護這些古老的音樂文化,將為後代留下一筆寶貴的音樂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