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最愜意的一首詩,它是你所嚮往的生活嗎?

2020-12-03 慶餘說詩詞

《歸園田居·其三》是陶淵明經典組詩《歸園田居》中的第三首。這首詩主要通過描寫田園勞作之樂,表達了陶淵明歸隱山林的隱世思想。而作為「田園詩派」的創始人,陶淵明的田園詩中,大都有一種悠然愜意的淡然,以及遠離官場和塵世的瀟灑,正如今天要說的這首詩,它所記述的愜意生活是你所嚮往的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詩的開頭兩句陶淵明引用了楊惲的「田彼南山,蕪穢不治」,來表達勞作的具體成果:因為缺乏躬耕田畝的經驗,導致在南山下種植的豆子,野草非常茂盛,豆苗反而稀疏。寥寥幾個字,便將田間耕種的具體事物和地點,以及結果敘說得非常清楚。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緊承上面兩句,這兩句寫出了陶淵明勤勤懇懇,樂此不疲地從早忙到晚,躬身田間鏟鋤荒草的情形。可見上面所說的勞動成果,並沒有讓詩人就此打住,而是更加吃苦耐勞的去創作條件讓其生長。這兩句也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狹窄的山徑裡草木叢生,夜晚的露水更是沾溼了我的衣裳。這兩句表達了從事農業勞動的艱苦。更是體現出了陶淵明身體力行在田野勞作的辛苦,這也讓陶淵明的詩顯得更加真實動人,它不像那些從沒有親身勞動的文人墨客所描寫的那樣輕鬆,更多的是辛苦但要堅持。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最後兩句則是陶淵明通過親身經歷所引發的人生感悟。對於陶淵明來說,他的人生道路無非就是出仕做官和歸隱田園。至於陶淵明最終選了哪條路,可以從他辭去彭澤縣令解綬印歸田,就可以看出。因此,對於陶淵明來說,歸隱田園雖然辛苦,但卻是最為愜意瀟灑的生活方式。

綜觀陶淵明的這首田園詩,他敢於擊破傳統的出仕做官,這一精神枷鎖,而是毅然決然的去選擇歸隱田園,選擇他心目中最愜意和瀟灑的生活方式。陶淵明這種無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也受到了後世之人的稱讚,並且影響了一大批詩人對于田園詩的喜愛。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孟浩然最經典的一首詩,寫出了我們最嚮往的生活方式!
    傳統詩詞流派中,有一種流派以清新淳美,愜意自然的風格被人們所熟悉和喜愛,它所描寫的生活方式,往往也最為人所嚮往,它便是「田園詩派」。萌芽於先秦,創自陶淵明的田園詩歌,那種悠然愜意的淡然、遠離官場的瀟灑,吸引了很多人想要歸隱田園。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山水詩,這才是我們該嚮往的生活!
    王維的大多數詩皆為山水田園之作,在描寫美景的同時,流露出對生活中閒逸蕭散的情趣。王維又好參禪悟理,常常將之融入到詩中,因此,被後人譽為「詩佛」。今天和您分享的這首《終南別業》,可以說是王維最經典的一首田園詩。詩中描繪的生活,個人以為這才是我們該嚮往的生活。
  • 陶淵明: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詩酒為伴的愜意生活
    現在生活的節奏感太強,人人都在忙碌,商人忙著經商,打工的忙著打工,農民忙著耕種,公務員要忙於生計,當官的也要忙著升職,學生忙著寫作業和應付考試。人與人一見面,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最近忙死了。」見到熟人正在忙碌時,簡單的打一聲招呼:「忙著呢?」臨別時再來一句:「你先忙!」偶爾有親友來訪,還會很意外的說一句:「咦?你今天怎麼有空了?」
  • 嚮往的生活之陶淵明
    說完,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然後寫了著名的《歸去來兮辭》。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鄉路上和到家後的情形,並設想日後的隱居生活,表達了自己對當時官場的厭惡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在這曉堃也要強調一點,陶淵明的詩不是號召大家都別當官了,而是號召大家能夠體會到生活原本的美好。中國的泰戈爾也有人稱陶淵明是中國的泰戈爾。原因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可以稱為自然派。
  • 陶淵明歸隱田園,生活比較愜意,不過也比較艱苦!
    ,他的妻子陳氏也是陪著陶淵明過著這樣的生活,男耕女織,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但是陶淵明歸隱的愜意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這一次打擊也讓陶淵明消極了很久,本來覺得歸隱可以過上比較愜意的生活,可是妻子卻早早的離去了,在陶淵明從悲痛中緩過神之後,便在東園專門的開闢了一個小花園種上了菊花還紀念妻子,雖然陶淵明前期的歸隱生活比較的愜意,但是之後的生活是非常艱難的,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陶淵明與杜甫,截然不同的詩與生活,詩的生活還是生活的詩?
    田園詩人筆下的生活多是美好安寧無紛擾的環境,是萬眾所期待嚮往的生活,把詩寫成生活。而現實主義詩人多是記錄生活所見所聞,把詩寫成生活。這裡拿陶淵明和杜甫來做比較。陶淵明把詩過成了生活,悠然自得;杜甫把生活過成詩,一生顛簸,他的詩成了他顛沛流離生活的寫照。陶淵明原本也試圖在官場一展抱負,但步入仕途的陶淵明發現,原來官場也是如此陰暗腐敗。剛正不阿的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毅然決定辭官歸隱。這首《歸園田居》生動的描繪了陶淵明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和嚮往田園的熱愛之情。
  • 章繼剛:嚮往更美好的生活,陶淵明田園詩的意境美
    嚮往更美好的生活,陶淵明田園詩的意境美文/章繼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家喻戶曉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的田園詩恬淡疏樸,彰顯著鄉村生活的樸素風景人情,展現了詩人穎脫不群、任真自得的個性和別樣人生。朱熹說:「陶淵明詩,人皆說是平淡,據某看他自豪放,豪放得來不覺耳。」(《朱子語類》卷一三六),陶淵明的田園詩平淡自然,意境深厚醇美。詩人對生態田園無比熱愛,對美好生活十分嚮往。蘇軾在《與蘇轍書》中這樣評價道:「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 陶淵明最經典的一首詩,開篇就不俗,其中2句更是人人皆知!
    原題:陶淵明最經典的一首詩,開篇就不俗,其中2句更是人人皆知!陶淵明,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而今天小編要推薦給大家的這首詩便是陶淵明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的10個字寫盡了陶淵明歸隱後的悠閒自得,令人拍手叫絕。
  • 從陶淵明的三首詩,看鄉村隱居生活,真的很唯美嗎?
    今天我們通過著名隱士陶淵明的三首詩,來探討一下真實的隱居生活?它是充滿了詩情畫意,還是貧窮悲苦?又或者說人為什麼都有一顆隱匿的心,無論再怎麼強大的人,在某些時刻都會想躲藏自己。在陶淵明眼裡:學校、單位、官場、軍營只要有組織的地方就是「樊籠」,在這種組織裡面,很容易建立起人際關係,這種關係一旦處理不好確實很煩。那麼「返自然」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隱居生活,回歸到農村小社會的環境下生存,人際關係單純,沒有太多的是是非非。但是過這種生活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絕對不可能像陶淵明描述的那樣唯美、愜意,除非你已經成仙了。
  • 陶淵明只喜歡菊花?陶淵明:非也,自然花草皆是我的所愛
    文學家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寫道,「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雖是想通過比較陶淵明對菊花的喜愛和李唐眾人對牡丹的喜愛來強調他最愛的蓮花,但給眾人卻留下了這樣的印象,即陶淵明只愛菊花,或者說陶淵明最喜歡的是菊花。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 陶淵明最具有代表性的詩,描寫田園生活場景,比桃花源更讓人嚮往
    有的人嚮往活在燈紅酒綠的城市之中,有的人嚮往回歸田園山水,閒散舒適,要問那些想要回歸山林生活的人,最嚮往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不少人肯定會想到,陶淵明子啊《桃花源》中描繪的生活,「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男男女女,生活得怡然自得。
  • 陶淵明最著名的一首詩,幾乎人人會背,其中四個字卻幾乎人人讀錯
    陶淵明最著名的一首詩,幾乎人人會背,其中四個字卻幾乎人人讀錯文丨歷史小扒皮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之中,出現的有名的詩人不止只是一兩個,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大部分的詩詞之中,他們多為表現的就是自己懷才不遇
  • 陶淵明最「養心」的一首詩,讀一次,心靈淨化一次
    陶淵明是晉末宋初的詩人、文學家、散文家,「田園詩派」的開山鼻祖;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歷代文人墨客所稱頌。其詩風優雅、靜美、恬淡、接地氣,讀起來,讓人心曠神怡、心醉神迷。陶淵明的作品不多,但每篇都是佳作,比如《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辭》、《歸田園居》等等。今天,喜哥和大家分享一下,陶淵明最「養心」的一首詩,讀一次,心靈淨化一次。這首詩,能即刻洗去你心上的浮塵,暫時忘卻世間的紛擾,使你的靈魂信馬由韁。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讓現代人魂牽夢縈的「詩與遠方」
    通俗而言,這所謂詩意的生活是對生存最理想和浪漫的一種設想,在這種設想中,人的生存狀態猶如詩歌優美、浪漫、明淨而又輕快,它是人在精神與肉體上一種最為愜意的狀態。現代人的「詩與遠方」,歸根結底,其所含納和期待的正是此種狀態,是工業時代下由於現代人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狀態下對充滿詩情畫意的生活的一種自然主義。
  • 陶淵明最美的4首詩詞,竟說出了現在人們所嚮往的生活!
    陶淵明最美的4首詩詞,竟說出了現在人們所嚮往的生活!1.《歸園田居 其五》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2.《飲酒 其十》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此行誰使然?
  • 白居易最像陶淵明的一首詩,28個字飄然生塵外之美
    白居易的偶像是陶淵明。他多次在詩裡提到陶淵明,毫不隱諱對他的嚮往,比如在《訪陶公舊宅》中寫道,「我生君之後,相去五百年。每讀五柳傳,目想心拳拳。」後人也經常拿他們兩個相比,讚美白居易時就說白是唐之陶淵明,讚美陶淵明時就說陶是晉之白樂天。總之,認為他倆有相似和相同的地方。
  • 陶淵明,一個把生活活成詩,把苦難變成歌的詩人!
    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當人們提起陶淵明的時候,想到的都是陶淵明是田園詩派的創始人,但是沒有人會第一時間想到,陶淵明也是一位軍旅之人。陶淵明的詩作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如閒雲野鶴一般,想要過那種田園舒適的生活,而他的身上,同時具備著道家和儒家的倆中氣節。陶淵明的一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他的一生中經歷了很多的磨難與坎坷,他有過很多的辛酸。
  • 陶淵明最有名的一首詩,幾乎人人會背,其中4個字卻經常人人讀錯
    陶淵明最有名的一首詩,幾乎人人會背,其中4個字卻經常人人讀錯,因為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更是能讓我們好好的去研究,裡面有時候同一個字有很多種不一樣的讀音,讀音不同,意思也就不一樣,所以很多老外學起漢語遇到多音字是非常頭疼的。
  • 陶淵明最經典的一首詩,長大後的你還能背全嗎?
    如今,長大後的你,對於學生時代那些經典詩詞,還能背全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先來看看陶淵明的那首經典詩作:飲酒·其五魏晉: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其五》大約創作於陶淵明歸隱山田後的第十二年,也就是公元417年,當時正逢東晉滅亡前夕,引發了陶淵明的很多感慨,便借飲酒來抒情寫志。短短五十個字,陶淵明便將自己對山水田園生活的熱愛和悠閒自得的心境,以及對官場的鄙棄和厭惡,表達的淋漓盡致。
  • 陶淵明的隱居生活真的瀟灑嗎?他曾出門乞食,還寫下了這首詩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這句詩道出了很多人嚮往的隱居生活。 然而陶淵明隱居後的生活真的這麼瀟灑愜意嗎? 陶淵明出生於一個沒落的官僚世家,他的曾祖父是東晉著名的大將軍陶侃,然而經過他的祖父、父親,再到他這一代,家族已日漸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