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不過到了他這一代邊開始家道中落沒有往日的輝煌了,在陶淵明九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裡失去了頂梁柱,陶淵明就和母親與妹妹一起生活相依為命,寄居在外祖父的家中。慢慢的陶淵明就長大了,此時的陶淵明心中有著非常大的抱負和理想的,也想改變現在的生活環境,於是便走向了仕途,可是陶淵明的仕途走的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由於當時比較流行門閥制度,陶淵明出身寒門,雖然有些才華但是還是沒人欣賞處處碰壁,一直到了二十九歲的時候才混上了一官半職,不過陶淵明擔任的職位不是很高,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官職。陶淵明當上了官,但是仕途也是不怎麼順利的,為什麼呢?
陶淵明在官場上也混跡了不少年,在這幾年的摸爬滾打中官職卻一直不是很好,這主要也是因為陶淵明本身的性格原因,陶淵明雖然在官場上,但是對自己的氣節看得非常的重用,曾經也是不為五鬥米折腰,在彭澤縣上任也就八十多天就棄官掛印不幹了,隨後便歸隱了田園生活,沒事種種地,種種菜,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沒有了官場的明爭暗鬥,勝過也是過得怡然自得十分的愜意,他的妻子陳氏也是陪著陶淵明過著這樣的生活,男耕女織,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但是陶淵明歸隱的愜意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
他的妻子陳氏在這之後的六年就去世了,妻子的香消玉損讓陶淵明非常的傷心,陶淵明本來就是一個重感情的人,這次的悲痛欲絕也使得陶淵明含淚寫下了《閒情賦》在後世也是非常流傳。這一次打擊也讓陶淵明消極了很久,本來覺得歸隱可以過上比較愜意的生活,可是妻子卻早早的離去了,在陶淵明從悲痛中緩過神之後,便在東園專門的開闢了一個小花園種上了菊花還紀念妻子,雖然陶淵明前期的歸隱生活比較的愜意,但是之後的生活是非常艱難的,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陶淵明其實前後結果兩次婚,一共有五個兒子,長子年齡也非常大了,但是卻出奇的懶,可以說是懶人界的典範,次子不喜歡讀書,對筆墨之類的東西不太感興趣,還有兩個雙胞胎都十三歲了但是還是非常的笨,學東西也學不會,最小的孩子只有九歲,天天也是就這道玩耍,而陶淵明也是懶得問他們,管他三七二十一聽天由命吧,自己還是去喝酒吧。可見陶淵明這幾個兒子都是有點不務正業,而此時的陶淵明也沒有了什麼收入來源,結果陶淵明還是天天的買醉,可見生活能不艱難嗎,但是陶淵明的生活艱難到了什麼地步?
陶淵明的朋友們又是會接濟一下陶淵明,有的還會送陶淵明一些糧食和錢財,還有的沒事就找陶淵明聊聊天喝喝酒不過每次來都是自帶酒食,其實也就是以這個當名義讓陶淵明能吃飽一頓,陶淵明也是因為這件事情寫了一首詩,抒發自己的感慨,不過來接濟陶淵明的人也都是非常欣賞陶淵明的,其中也不乏一些有錢的大人物,顏延之就是其中一個前前後後加在一起給了陶淵明不少的錢財,但是陶淵明都用這些錢去買酒喝了。陶淵明的歸隱生活過得也是非常艱苦。
有的時候我們把歸隱想像成一種理想的烏託邦的生活,其實歸隱田園的生活並不是我們理想中的樣子,有的時候我們也想著仗劍走天涯的這種美好的生活,或者也曾經想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愜意生活,更想和朋友們一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又或者是想要逃避現在快節奏的生活,而去過一下悠然自得的生活,可是這些都是我們理想中的生活,但是我們一直忘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或者沒喲把他考慮進去,那就是現實,理想非常的豐滿我們卻都被現實給打敗了,理想跟高尚但是我們有要在現實裡面卑躬屈膝,生活啊,真的是不容易。大家有什麼其他的看法都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也請大家多多的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