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此心光明,夫復何求!

2020-12-05 小靈說歷史

此心光明,夫復何求!

這是王陽明在人世間說的,最後一句話。可以作為他龍場悟道後,人生的註解。

今天說說這八個字的意思。

此心光明,就是王陽明心學追求的目的:掃除雜念、惡念,保持內心澄澈,沉靜。

陽明心學的核心是「心即理」,簡單說就是,為人處世的智慧,我們每個人心中原本就有。道德、道理、是非善惡,每個人原本就都懂,只需要再通過勤學不斷打磨。

但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這個原本什麼都有的心,蒙上了灰塵,比如負面的情緒,比如超過合適度的欲望等等。

所以才需要重新使原本的心顯露出來,就是似的此心光明。這個目的達到後,王陽明自己說過,不僅內心平靜喜悅,而且做人做事都做得很順。

於是才有了他說的第二句:夫復何求!

於內平靜喜悅,於外能做到兵來將擋,大多數問題都能順利解決,自然就會知足了。

相關焦點

  • 王陽明:此心光明 亦復何言
    另外,朱熹夫子算一個,剩下的就是王陽明了。為什麼王陽明會是一個和孔子能夠相提並論的聖人呢?帶著這種好奇,由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同名講座整理而成的《傳奇王陽明》一書成為了我們尋找答案的最佳參考。   該書作者董平對王陽明一生中求學成長、出將入相、講學授徒等各種經歷做了詳細勾勒,立足於史實考證、言必有據,但是卻又能一掃學院裡考據枯燥的文風,娓娓道來,生動形象。
  • 《此心光明》讓「王陽明」重現當代舞臺
    《此心光明》話劇現場。 於晶 攝中新網銀川8月27日電 (李佩珊 於晶)「人之本性中,皆有悲憫惻隱之心,向善去惡之心,辭讓是非羞惡之心。」8月27日,由貴州省話劇團與浙江省話劇團攜手合作共同打造的大型敘述體題材原創話劇《此心光明》在寧夏大劇院上演。該劇為2019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系全國巡演銀川站演出活動。
  • 185幅連環畫 《此心光明》呈現別樣王陽明
    《此心光明》封面。通訊員供圖  中國寧波網5月22日訊 近日,由余姚中學教師創作的王陽明中英文連環畫《此心光明》舉行了首發儀式。185幅連環畫、10個篇段的中英文雙語,新書一出,十分驚豔,迅速成為學校最「火」的校本讀物。
  • 話劇《此心光明》再現王陽明「心學精髓」:知行合一!
    8月15日晚,由貴州話劇團與浙江話劇團共同打造的話劇《此心光明》在蘭州精彩上演。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8月15日晚,2019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由貴州話劇團與浙江話劇團共同打造的大型敘述體題材原創話劇《此心光明》登陸金城,在人民劇院精彩上演,再現王陽明的「心學精髓」。
  • 我寫高考作文②: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本人所寫文章的題目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正文如下:世上事物,皆是純粹性和多樣性的結合。沒有絕對的純粹性,只有相對的多樣性。水再淡,沒有最淡,只有更淡。鹽得味,湖鹽井鹽加海鹽,就不是最初的那種鹽了。鹽水相融,不同比例亦會導致不同性質的結果。水多鹽少,平衡生理有益。
  • 話劇《此心光明》成都巡演 2小時濃縮哲學大家王陽明一生
    9月3日晚,由貴州省話劇團與浙江省話劇團打造的原創話劇《此心光明》在成都華僑城大劇院上演。該話劇以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王陽明修學悟道、幾經生死,最終創立「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傳世心學的起伏人生為劇情主線,再現了王陽明一生的坎坷經歷。燈光漸黑,在斑駁的光影中,王陽明的傳奇人生濃縮為舞臺上的兩個小時。
  •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王陽明的臨終遺言,到底是什麼意思?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青龍浦,船上。當弟子問要說點什麼,王陽明留下這一句話後,溘然長逝。至此,以陽明心學照亮後世,同時開啟中國文藝復興的王陽明,走完了他探索、艱難、光輝而偉大的一生。後世把他稱為「立德立言立功」真三不朽,他也被儒家稱為儒家四聖之一: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這短短的八個字,是寓意最深、感情最濃的臨終絕筆。
  •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王陽明在臨終終極,在向世人表達什麼?
    引言:公元1528年,已經病入膏肓的王陽明,從廣州出發,幾經輾轉到達江西南安附近的青龍鋪。在南安任職的弟子周積前來探望,見王陽明病危趕緊找大夫搶救,但遺憾的是沒能挽救王陽明的生命。王陽明在十一月二十九日上午八點左右去世,臨終之際王陽明留給周積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許多人都覺得,這是王陽明說自己修心功夫已經到了高級境界,沒什麼可說的了。
  • 王陽明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
    引言:公元1528年,已經病入膏肓的王陽明,從廣州出發,幾經輾轉到達江西南安附近的青龍鋪。在南安任職的弟子周積前來探望,見王陽明病危趕緊找大夫搶救,但遺憾的是沒能挽救王陽明的生命。王陽明在十一月二十九日上午八點左右去世,臨終之際王陽明留給周積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 酈波:五百年來王陽明(26)此心光明
    本期概要: 嘉靖七年,農曆十一月二十九日的早晨,還在回鄉途中的王陽明因病去世。他最後留給世人的那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讓我們和南京師範大學酈波教授一起,追隨一代「心學」宗師的腳步,領悟「知行合一」的智慧,體味「我心光明」的豪情,敬請收看《五百年來王陽明》最後一集《此心光明》。
  • 冬月小詩:夫復何求,誠拋鵲枝意悠悠
    懷抱經綸覓明主,夫復何求。夫復何求,誠拋鵲枝意悠悠。文/王煒,圖/部分網絡,致謝!歡迎關注,我們一起學習。
  • 王陽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即便如此,絕非所有的儒生都循此規則和法度,開宗立派的一代理學大師王陽明,就影響和帶動了當時很多文人強化武學修養並篤定經略才幹。王陽明是一位儒生,也是一位將軍,與他的先師孔子孟子朱熹不同的是,王陽明遭廷杖、下詔獄、貶龍場,功高被忌、被誣謀反,歷經磨難、坎坷與挫折,經過「龍場悟道」和宦海浮沉,最終創立了陽明心學,使自己成為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躋身於儒家聖人之列。
  • 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劇目《此心光明》亮相福州
    12月11日,在福建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在話劇《此心光明》中表演。當晚,由貴州省話劇團和浙江話劇團共同創作的話劇《此心光明》在福建省福州市亮相。該劇是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劇目,講述了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傳奇一生。
  • 孔學堂攜文藝精品話劇《此心光明》走進校園
    孔學堂攜文藝精品話劇《此心光明》走進校園 2020-11-11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芳華》影評——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一個人的內心明亮,這個世界都是光明的。看完此片,想起了心學大師王陽明臨終前留下的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從陽明心學來說,心的光明指的是良知的光明,此心光明便是指良知充盈而光明已無遺憾。電影的結局,令人傷痛,善良的人得不到好的結局,實讓人悲痛。
  • 王陽明臨終遺言揭露陽明心學的真諦,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今天咱們通過王陽明的臨終遺言來解釋一下陽明心學的真諦!海德格爾超越胡塞爾的認知現象學而轉向存在現象學,海德格爾在存在意義上也講良知。海德格爾和王陽明都試圖在人的生存中去探求最原初的良知,都注重生命體驗和行動。
  • 聖人王陽明在離世時,為何只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聖人王陽明在離世時,為何只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好多人以為這是陽明先生故意為之,其實這是把先生當成了普通人,把他幾十年的修為看低了!要知道一個人做事的心理,這是讀心術,讀心術說起來神秘,其實有跡可循!
  • 「得此良友,夫復何求」你總會有這樣一位兄弟,情比...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得此良友,夫復何求」你總會有這樣一位兄弟,情比... 「得此良友,夫復何求」你總會有這樣一位兄弟,情比... AC米蘭足球俱樂部 09-08 23:14 「得此良友,夫復何求」你總會有這樣一位兄弟,情比金堅如果你想他了,就在這裡說句話給他吧晚安,羅森內裡們
  • 王陽明在離世時,為何只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是何用意
    在理解王陽明的這句話之前,我想有必要重新了解一下陽明先生。王陽明作為一代儒學大家,開創了心學。我們都知道他心外無物的思想,他明辨善惡,事事講求良知。你看《大學》裡講到止於至善,何為至善?陽明後半生追尋的是這個至善。 陽明先生看過聖人行善,看過聖人行惡。聖人如去行惡,勝過小人萬倍,行善亦如此。
  • 王陽明:你內心不渴望的東西,不可能靠近自己
    此心光明王陽明說:「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對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東西,不應該到外界去尋找,而應該往自己的內心尋找。惟有把握了內在,才可能獲得外在的成功。每個人的內心,都潛藏著巨大的實現潛能,所謂「人人可以為堯舜」「佛在心頭莫遠求」等等。德山和尚是龍潭禪師的弟子。一天晚上,德山侍立在師父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