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焦慮的時候,某種程度上說是對自己不滿,渴望改變,卻沒有付諸於行動。
這個世界叫囂改變世界的人很多,但默默去改變的人很少。走出一段人生,就忘記了自己為什麼要出發。
在《生而不凡》這本書裡,作者一直強調:在我們有限的時間,要分清普世規則中哪些是需要繼承的,哪些是需要突破和改變的。
所以,不要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別人的人生裡。只有不為教條所困,不陷入別人思考的結果之中。
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不要讓別人意見的噪音壓過自己內心的聲音,更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勇氣去追尋自己內心和直覺。因為它們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的是什麼,其他的一切是次要的。
那麼我們如何避開普世規則裡的坑?
當我們覺察到自己一直沉睡在自己的大腦世界裡時,自己便睜開了眼,成了大腦世界的主人。
想離開普世規則,就是要離開那個保護傘,自己的舒適區,走到另一面去看看。
似乎又一種聲音在說:讓我去過一種更熱血沸騰的生活吧,打破常規,質疑教條,讓生命成為一場華麗的冒險。
①打破常規,不走尋常路
卓越之人善於看清普世規則,哪些需要遵守,哪些忽略,心中自明。所以他們踏上少有人走過的路,打破常規,不走尋常路,來定義自己的生活。
正是因為這條路讓人望而卻步,也會讓人摔的很慘。可同時,每一次的摔倒,就像是一份禮物,裝著智慧和學習的機會。也就是說當你再次爬起,生命的質量飛速提高。
這一點像不像我們身邊看到的大神?不管經歷怎麼樣的挫折,你看到的他們永遠元氣滿滿,不管多大年紀永遠在嘗試新鮮事物,並將這些好的改變帶到我們身邊,也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
②跳出舒適區,走向新的領域
在這個過程中,當你質疑父母對你的期望時,你可能會惹怒他們;也有可能,你會決定離開現任男朋友或女朋友;也許此刻,你在考慮自己的職業規劃等。
跳出舒適區難嗎?說真的,你做了,不難,你不做,真的挺難。美國足球運動員克魯斯曾說:「我時常會跳出自己的舒適圈。」
挑戰全新的自己,這感覺太棒了。尤其當你獲得新的體驗,你也會成長。
想起馬雲老師,曾經的馬老師只是一個普通院校畢業的學生。如果按著世人的眼光來看,給到他的選擇非常有限。
他偏不按普世規則走,每個月賺規定工資的工作,不幹!那幹什麼?選定自己心中的目標不鬆手,管別人如何評價,阻力多大,先幹個三五年再說,一個項目投資十年再說。
曾經在投資人眼裡不起眼的他,已經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你看,當你的視角變了,世界也隨之變化。
所以,很多時候,如果你沒辦法贏,那麼就改變規則。如果你沒辦法改變規則,那麼就忽略它。然後,你就走啊走,就創造出了新的規則。
③只有你的意識水平越高,覺醒才會越多
你的意識水平層次越高,你便成長和蛻變得越多。你成長得越多,你的人生則變得愈加卓越。
我們的成長環境決定我們的意識會有積極和消極,而處於消極之中的時候,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這是消極。而當我們信念是什麼,選擇相信的時候,它就會成真。
也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信念塑造了我們的世界。
覺醒從何而來,是從意識開始。只有你不斷的用新的意識置換出舊的信念,慢慢更新迭代,那些好的意識才會為你服務。
一個覺醒的人事什麼樣子?
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文中作者提出《甄嬛傳》裡的沈眉莊是覺醒最徹底的人。看後文章分析,很認可。
比如說在家中,眉莊接受的教育就在告訴她,一個女人最好的歸宿就是成為後宮的女子。而眉莊也是按這樣的禮教一步步向前走的,相比甄嬛的嫁給這世間最好的男兒,眉莊一開始的心思就是走入後宮。
可是在結局,我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眉莊,甚至說是一個叛逆的人。她從哪獲得的勇氣?她會為什麼轉變的這樣徹底?一個人扭轉自己的根深蒂固的觀念,到底有多難?
其實我們看看眉莊就知道了,她早就看穿了後宮的殘酷,看到皇帝的無情,看透人生。所以她明明可以活成這個後宮裡的贏家,卻不屑於此,因為她明白人總要為自己活一次,哪怕最後是消亡,她也是不在乎的。
沈眉莊在宮裡的一生,無非經歷了這幾個階段變化:意識改變,信念改變,人生被重塑,命運也就此改變。
這也說明:所有的成長要麼來自你的現實認知的改變,要麼來自於你的行為方式的升級,這個世界大概如此!
結語
現實認知深藏於心,通常難以察覺,直到某些人或事物的發生和幹預。
避開普世規則的坑,不斷學習,不給人生設限,不斷更新自己的意識,奇蹟誰知道會在哪一刻來臨呢?